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陈平原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6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64235
版次:2
商品编码:1213982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博雅英华·陈平原著作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0
字数:32300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作者借鉴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三个方面"把纯形式的叙事学研究与注重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不仅填补了文体研究的空白,而且推进了文学的形式研究,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内容简介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以1898到1927年的中国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借用某些现代西方的文学研究方法,从西方小说的启迪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传统文学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中的作用两个视角探讨晚清与"五四"两代作家是如何完成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作者抓住中国文学史上关键的蜕变期--"晚清"与"五四",在两代作家共同努力的差异比较上做文章,指出两代作家所作出的不同贡献。本书以史家的眼光、独特的视角,不仅填补了文体研究的空白,而且推进了文学的形式研究,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作者简介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与文字等。

目录

目录
自序/
第一章导言/
中国小说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侧面——叙事学研究的理论模式——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上、下限时间——小说传播方式的转变——作家知识结构的转变——两代人的共同努力——艰难而又令人神往的历史进程

上编西方小说的启迪与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第二章中国小说叙事时间的转变/
情节时间与演述时间——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时间——政治小说“一起之突兀”——侦探小说“令读者骇其前而必绎其后”——言情小说之“前后倒置法”——“五四”小说理论家对叙事时间之冷淡——为了更真切地表现人物情绪——联想并不依自然时序出现——过去与现在同时存在于人物瞬间的感受中——不同时空场面叠印造成的美学效果
第三章中国小说叙事角度的转变/
三种叙事角度——文言小说部分采用限制叙事——章回小说的全知叙事——“新小说”家从谋篇布局角度切近限制叙事——录见闻的第一人称叙事——自叙体小说的革新意义——作为观察者、记录者的视角人物——“五四”时期的视角理论——第一人称叙事受青睐的原因——日记体、书信体小说风行一时——作为行动者、思考者的视角人物——纯客观叙事——两代作家的区别——真实感的追求——发挥个性与表现自我——间离与反讽
第四章中国小说叙事结构的转变/
小说三分法的传入及其影响——“叙事结构”的界定——“写人心”的托尔斯泰不如“讲故事”的哈葛德受欢迎——风土人情的描写让位于科学理论的宣讲——山水名胜的描写让位于怪现状的刻画——注重“内面生活”的“新小说”——政治小说中情节功能的削弱——“五四”小说实现结构重心的转移——对西洋小说的“创造性误解”——“五四”小说的独白倾向——“所写正是一时的感觉”——“清新的诗趣”——小说中诗趣的三要素

下编传统文学在中国小说
叙事模式转变中的作用

第五章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接受新知与转化传统并重——产生误解的原因——古典文学而不是古典小说——对“叔侄继承”理论的修正与补充——小说从文学结构的边缘向中心移动——诗人、文章家作小说——小说概念的模糊——转化而不只是接受——转化三型——两种移位的合力
第六章传统文体之渗入小说/
暂把小说当文章读——“笑话小说”——引笑话入小说——“轶闻小说”——引轶闻入小说——长篇小说结构的解体与短篇小说之兴起——“假设问答以著书”——小说中的演讲与辩论——对传统叙事结构的冲击——游记的视角——旅人成了大时代的见证人——记游式小说统一视角的成效与代价——日记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进入作家视野——中国古代日记的著述化倾向——日记与日记体小说——书信之为文体——中国古代书信的著述化倾向——辛亥革命后艳情尺牍的盛行——日记体、书信体小说的特点及作用
第七章“史传”传统与“诗骚”传统/
史传之影响于中国小说——诗骚之影响于中国小说——两代作家的不同选择——“补正史之阙”——社会史式小说——“拾取当时战局,纬以美人壮士”——旅人与限制叙事——小说中之引录诗词——对小说诗趣的寻求——即兴与抒情——“情调”与“意境”——突破情节中心的叙事结构
第八章结语/
“拥有一个更大的针线筐”——叙事模式转变的深层意识——转变只是初步完成——移位过程中的“损耗”——移位过程中的“对话”——四种合力论其二——小说的文人化与叙事模式的转变——文人化、主观化与书面化——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对话”——叙事学理论框架之简化——历史的启示
附录一小说的书面化倾向与叙事模式的转变/
文学生产工具的变革——报刊、书籍的出版与销行——以刊物为中心的文学时代——“每号全回完结”与“每回自成起讫”——短篇小说的兴起——说书规则与小说叙事模式——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从“说—听”到“写—读”——小说的书面化倾向——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附录二说“诗史”
——兼论中国诗歌的叙事功能/
被称为“诗史”者——“以韵语纪时事”对抒情诗传统的冲击——史诗与“诗史”——限制中国叙事诗发展的“三座大山”——纪事之切于“史感”——事之近乎“诗”——用典、诗题与联章合咏——在直陈时事与感事抒情之间——讲“诗史”者避开叙事诗——“史传”传统与“诗骚”传统对“诗史”的限制与改造

主要参考书目/
书评摘录/
索引/
新版后记/

精彩书摘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中国小说家对传统叙事模式的突破,无意中选择“情节时间”为突破口,这并非偶然。中国古典小说大都以情节为结构中心,作家们最为关注的自然是故事的布局;而金圣叹、毛宗岗辈以古文笔法评小说,关注的仍然是故事的布局。这就难怪20世纪初的中国文人只能从“布局”角度来评判外国小说。更为重要的是,当年翻译介绍进来的外国小说,“大都只能译出原书的情节(布局),而不能传出原书的描写方法”,因此,即使作家们想学习借鉴,“也只能模仿西洋小说的布局罢了”。而对外国小说“布局”的赞叹,又大都集中在小说的开篇。居然可以“后者前之”,不从神猴出世或者洪太尉误走妖魔讲起,而是直取故事中心。惊叹之余,不免纷纷模仿。在颇长一个时期内,如此简单的“开局突兀”居然成了不少“新小说”家和“新小说”理论家喋喋不休的话题与互相标榜的旗帜。
  1894年上海广学会出版李提摩太节译的政治小说《百年一觉》,1896-1897年上海《时务报》刊出五篇中译福尔摩斯侦探案,1899年福州刊行林纾翻译的“言情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这三部早期译作,不单开启了“新小说”三个重要的故事类型,而且代表了“新小说”家学习外国小说叙事时间的三种倾向和三个阶段。
  ……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凑单买的,随后再看。

评分

书籍很好,平原教授的书没错,物流超快!提出表扬!

评分

功名富贵无凭据,

评分

本书作者对叙事学其实比较隔膜,并没有深入的研究!《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以1898到1927年的中国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借用某些现代西方的文学研究方法,从西方小说的启迪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传统文学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中的作用两个视角探讨晚清与"五四"两代作家是如何完成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作者抓住中国文学史上关键的蜕变期--"晚清"与"五四",在两代作家共同努力的差异比较上做文章,指出两代作家所作出的不同贡献。本书以史家的眼光、独特的视角,不仅填补了文体研究的空白,而且推进了文学的形式研究,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评分

总把流光误。

评分

趁活动购买了一堆书,好好学习吧。

评分

好书,开卷有益啊,值得拥有。

评分

很不错的书,,陈先生对古典小说的研究还是不错的,,此次活动以这个价格买到,,很实惠

评分

也要凡人做。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