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Tx ODN技術與應用/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係列叢書

FTTx ODN技術與應用/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係列叢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李春生,李琳瑩 著,任曉敏 編
圖書標籤:
  • FTTx
  • ODN
  • 光縴到戶
  • 信息光子學
  • 光通信
  • 網絡技術
  • 通信工程
  • 寬帶接入
  • 光網絡
  • PON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郵電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3547845
版次:1
商品編碼:1215732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係列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0-01
用紙:膠版紙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隨著國傢信息化戰略和光縴入戶國標的推進,FTTx成為運營商之間競爭的重點。FTTx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光分配網絡(ODN)。李春生、李琳瑩編著的《FTTxODN技術與應用》先簡單介紹瞭互聯網寬帶發展現狀和傳統寬帶接入技術,再對無源光網絡(PON)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進行瞭介紹。隨後全書重點對ODN中涉及的彎麯不敏感玻璃光縴、塑料光縴、接入網用光纜、連接器、分路器等分彆進行瞭係統介紹。從産品型號、類彆、標準、製造、測試以及應用各個環節都進行瞭詳盡地描述,尤其對ODN中廣泛使用的彎麯不敏感G.657新型光縴的測試方法進行瞭深入研究和探討。《FTTx ODN技術與應用/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係列叢書》還對ODN的發展現狀和前景進行瞭分析,詳細介紹瞭目前智能ODN的標準進展情況,對智能ODN的應用和發展也進行瞭探討。

目錄

第1章 國傢寬帶戰略
1.1 中國互聯網
1.1.1 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狀況
1.1.2 中國網民規模及特點
1.1.3 中國互聯網的應用
1.2 中國寬帶接入技術的新特點
1.3 中國國傢寬帶戰略
1.3.1 寬帶網絡十二五規劃
1.3.2 光縴到戶國標的發布
1.3.3 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
1.3.4 國傢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
1.3.5 “互聯網+”行動計劃
1.3.6 寬帶提速降費
1.4 世界各國寬帶戰略
1.4.1 日本
1.4.2 韓國
1.4.3 美國
1.4.4 歐盟
1.5 寬帶戰略會推動FTTx發展
參考文獻

第2章 接入網技術
2.1 引言
2.1.1 接入網的基本概念
2.1.2 接入網的功能模型
2.2 接入網的分類
2.2.1 接入技術分類
2.2.2 接入網的分類
2.3 基於雙絞綫的xDSL技術
2.4 基於HFC網的CableModern技術
2.5 基於五類綫的以太網接入技術LAN
2.6 光接入網
2.6.1 光接入網的基本概念
2.6.2 拓撲結構
2.6.3 有源光縴接入網絡
2.6.4 無源光縴接入網絡
2.6.5 光縴接入網特點
2.7 光縴接入網的應用類型
2.8 無綫寬帶技術WiFi
2.8.1 主流的WiFi種類
2.8.2 WiFi突齣優勢
參考文獻

第3章 PON接入技術
3.1 PON技術概述
3.1.1 PON的基本概念
3.1.2 PON的工作原理
3.1.3 PON網絡拓撲
3.1.4 PON中基本網絡單元設備
3.1.5 PON典型應用
3.1.6 PON的分類
3.2 EPON
3.2.1 EPON簡介
3.2.2 EPON協議的層次結構
3.2.3 EPON多點控製協議的機製
3.2.4 EPON技術發展
3.2.5 EPON接入係統的特點
3.2.6 EPON關鍵技術
3.3 GPON
3.3.1 GPON簡介
3.3.2 GPON工作機製
3.3.3 10G—PON
3.3.4 GPON的應用

第4章 FTTx中的光縴光纜
第5章 G.657彎麯不敏感光縴
第6章 塑料光縴
第7章 光縴活動連接器
第8章 光分路器
第9章 智能ODN技術
《光縴到戶與接入網技術解析》 一、 內容概述 本書深入剖析瞭光縴到戶(FTTx)以及更廣泛的光縴接入網(ODN)的核心技術、關鍵組件、部署策略以及實際應用。內容涵蓋瞭從光信號的産生、傳輸、分路、接入到最終用戶終端的完整鏈路,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係統、全麵且深入的理解。本書將技術講解與實際工程經驗相結閤,力求理論與實踐並重,幫助讀者掌握FTTx/ODN領域的前沿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 核心技術解析 1. 光縴通信基礎: 光縴類型與特性: 詳細介紹單模光縴、多模光縴的結構、工作原理、損耗特性(如色散、衰減)以及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選擇依據。 光源與探測器: 闡述激光器(DFB、FP)和LED作為光源的原理、特點及其在FTTx係統中的應用。分析光電二極管(PIN、APD)等光探測器的性能指標和選擇原則。 光調製與解調: 探討幅度調製、頻率調製、相位調製等基本調製方式,以及光信號的直接檢測和相乾檢測技術。 2. FTTx網絡架構: FTTD (Fiber to the Desk)、FTTC (Fiber to the Cabinet)、FTTB (Fiber to the Building)、FTTH (Fiber to the Home) 等主流架構的定義、特點、優勢與劣勢。 分析不同架構在成本、性能、部署難度上的權衡。 EPO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與 GPON (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的對比分析: 深入解讀這兩種主流的無源光網絡技術。詳細闡述其在介質訪問控製(MAC)層、業務承載、帶寬分配、QoS保障等方麵的差異和各自的優缺點。 XG-PON, XGS-PON, NG-PON2 等下一代GPON技術: 介紹這些新技術在速率提升、波長復用、上下行對稱性以及支持業務多樣性方麵的突破。 點到點 (P2P) 光縴接入技術: 探討其與P2MP(無源光網絡)的區彆,在高端應用場景下的優勢。 3. 無源光網絡(ODN)組件與設計: 光縴分配網絡 (FDN) 的構成: 詳細闡述光纜(皮綫光纜、室外光纜)、光分路器(Passive Optical Splitter)、光縴連接器(SC, LC, FC等)、光縴適配器、光縴熔接盒、尾縴等關鍵組件的原理、選型標準、技術指標和安裝注意事項。 光分路器的設計與應用: 深入講解1xN(如1x2, 1x4, 1x8, 1x16, 1x32, 1x64, 1x128)和NxM分路器的原理,以及其插入損耗、迴波損耗、光功率分配均勻性等關鍵參數。 ODN的拓撲結構: 分析星型、總綫型、樹型等不同ODN拓撲結構的特點,以及在實際部署中的應用。 ODN的部署規劃與優化: 介紹布綫路徑選擇、光纜路由設計、光分路器點位規劃、容量預測以及如何最小化光縴衰耗和提高網絡穩定性。 4. 接入設備與終端: OLT (Optical Line Terminal) 的功能與接口: 介紹OLT作為光網絡單元的核心,其在網絡管理、業務調度、用戶接入、協議處理等方麵的作用。分析其不同接口類型(如GPON OLT, EPON OLT)。 ONU/ONT (Optical Network Unit/Optical Network Terminal) 的功能與接口: 講解ONU/ONT在用戶端的光電轉換、協議適配、業務接入(如以太網、POTS、Wi-Fi)等功能。分析不同用戶終端的形態和特性。 光網絡單元 (ONU) 的類型: 區分不同類型的ONU,如FTTH-ONU、FTTB-ONU、FTTC-ONU等。 5. 網絡傳輸與協議: OT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基礎: 介紹OTN在城域網和骨乾網中的應用,其在波長劃分、信號復用、差錯控製、保護倒換等方麵的優勢。 MPL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與光網絡: 探討MPLS技術如何與光傳輸網絡相結閤,實現更靈活的業務調度和路徑管理。 SDH/SONET 在現代光接入網中的演進: 分析SDH/SONET技術在光縴接入網中的應用現狀及其嚮IP化、分組化的演進趨勢。 三、 部署與應用 1. FTTx/ODN 的部署流程與挑戰: 從設計到實施的全流程: 詳細介紹勘察設計、材料選型、施工組織、光纜敷設(架空、直埋、管道)、熔接、測試、割接等關鍵環節。 常見部署挑戰與解決方案: 探討光縴引入難、建築物內部布綫睏難、施工環境復雜、工程質量控製、光纜資源管理等實際問題,並提齣相應的技術和管理對策。 室內/室外光纜敷設技術: 詳細講解皮綫光纜(如ADSS、GTTC、GYTC8S)的敷設方法、固定方式、保護措施,以及室內布綫(如牆壁、天花闆、綫槽)的工藝要求。 2. FTTx/ODN 的性能評估與維護: 光功率損耗測量與分析: 介紹光功率計、OTDR(光時域反射儀)等測量工具的使用,以及如何分析光鏈路損耗、查找故障點。 網絡監測與故障診斷: 講解網絡管理係統(NMS)在監控網絡狀態、告警處理、故障定位方麵的作用。 日常維護與優化: 探討定期巡檢、清潔光縴接口、更新維護記錄等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對網絡性能進行持續優化。 3. FTTx/ODN 的典型應用場景: 傢庭寬帶接入: 覆蓋高清視頻、在綫遊戲、智能傢居等對帶寬要求日益增長的應用。 企業網絡接入: 為企業提供高速、可靠的數據通信、視頻會議、雲計算等服務。 智慧城市與物聯網: 在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醫療等領域發揮關鍵作用,提供海量數據傳輸通道。 移動通信迴傳與前傳: 為5G等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提供高帶寬、低時延的傳輸支撐。 四、 前沿技術與發展趨勢 1. 更高速率的接入技術: XGS-PON, NG-PON2, 25G/50G PON等技術在速率、容量和業務承載能力上的進一步提升。 2. 光網絡智能化與自動化: SD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和 NFV (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 在光網絡中的應用,實現網絡的靈活配置和動態調度。 3. 無源光網絡與有源網絡融閤: 探討如何將無源光網絡與傳統的有源網絡技術進行融閤,以提供更全麵的服務。 4. 綠色節能的光網絡技術: 降低光器件的功耗,優化網絡架構,實現可持續發展。 5. 光網絡安全: 探討在日益復雜的網絡環境中,如何保障光網絡的安全性。 五、 結論 本書緻力於為電信運營商、網絡工程師、技術研究人員、高校學生以及對光縴通信技術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套係統、深入且實用的知識體係。通過對FTTx/ODN核心技術、部署實踐、應用場景及未來發展趨勢的全麵解析,本書將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當前及未來光縴接入網絡的發展脈絡,為相關領域的學習、研究和工程實踐提供堅實的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給我一種非常紮實、係統化的感覺,尤其是在《FTTx ODN技術與應用/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係列叢書》中對ODN網絡的優化和維護部分。我發現作者不僅僅關注如何建設,更重視如何讓網絡持久穩定地運行。書中詳細介紹瞭ODN網絡的故障檢測、定位和修復方法,包括使用OTDR(光時域反射儀)等專業設備的原理和操作。我瞭解到,光縴通信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ODN的維護水平,一個小小的斷點或者連接不良都可能導緻嚴重的網絡問題。書中還提及瞭ODN網絡的擴容和升級策略,以及如何應對未來業務增長和技術演進的需求,這讓我意識到,通信網絡是一個不斷發展和迭代的係統,需要前瞻性的規劃和持續的投入。

評分

我一直對高科技的背後是如何運作的感到好奇,而《FTTx ODN技術與應用/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係列叢書》恰好滿足瞭我這種求知欲。在閱讀過程中,我被書中對FTTx技術在現代通信網絡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的深刻洞察所吸引。作者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技術名詞,而是將其置於整個信息光子學和光通信的大背景下進行闡述,讓我明白瞭FTTx ODN並非孤立的技術,而是整個通信體係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它連接著骨乾網和終端用戶,是實現高速數據傳輸的“最後一公裏”的關鍵。書中對未來FTTx技術發展趨勢的展望,比如嚮更高級彆的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無源光網絡)演進,以及與5G、物聯網等技術的融閤,都讓我對通信技術的未來發展充滿瞭期待。

評分

坦白說,在翻閱《FTTx ODN技術與應用/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係列叢書》之前,我對“ODN”這個概念的理解非常模糊。隻知道傢裏是光縴寬帶,網速很快,但具體原理一直是個謎。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一步步地引導我走進瞭ODN的世界。從基礎的光學原理,比如光縴的結構、光信號的傳輸損耗,到更高級的技術,比如光分路器的類型和選擇、光纜的選型和敷設規範,都講解得非常到位。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ODN網絡中的各種設備和部件都做瞭詳細的介紹,包括它們的技術指標、性能特點,以及在實際應用中的選型考量。這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堆砌,更多的是一種實踐經驗的總結,對於我這樣對技術細節充滿好奇的讀者來說,簡直是寶藏。

評分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驚喜在於它對FTTx實際應用場景的細緻描繪。在閱讀《FTTx ODN技術與應用/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係列叢書》時,我特彆關注瞭關於不同部署場景的案例分析,比如城市密集區域、郊區低密度區域,甚至是工業園區和住宅小區。作者通過具體的工程實例,闡述瞭在不同環境下ODN建設時會遇到的挑戰,比如地形復雜、施工難度大、環境適應性要求高等,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光縴入戶方式的多樣性感到驚訝,從傳統的架空、穿管,到更現代化的微管、直埋等,每一種方式都有其優缺點和適用的場景,這讓我對FTTx技術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有瞭全新的認識。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實際項目的圖片和圖示,雖然有些專業,但配閤文字閱讀,還是能大緻理解其中的技術要點,為我打開瞭一扇瞭解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窗戶。

評分

最近讀完一本關於FTTx ODN技術的書,雖然我不是通信專業的,但書裏對光縴到戶(FTTx)的各個方麵都做瞭非常詳細的講解,尤其是在《FTTx ODN技術與應用/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係列叢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網絡)的論述。書裏從ODN的組成部分,比如光纜、光縴連接器、分光器、配綫架等等,到它們在整個網絡中的作用,都解釋得非常清楚。我之前一直對那些隱藏在樓道裏、戶外箱裏的光縴綫路感到好奇,看完這本書,我纔明白原來它們背後有著如此復雜的係統和精密的工程。作者花瞭大量篇幅介紹ODN的設計原則,包括如何考慮用戶的分布、接入方式、帶寬需求,以及如何進行容量規劃和留有升級空間,這讓我對通信運營商是如何構建和維護如此龐大的網絡的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