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地熱溫泉係列叢書:聊城地熱溫泉

山東省地熱溫泉係列叢書:聊城地熱溫泉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李振函,劉國愛,李懷強,任鵬飛 著,劉亞軍,邱殿明 編,王瑛 校
圖書標籤:
  • 山東省
  • 聊城
  • 地熱溫泉
  • 溫泉旅遊
  • 地理
  • 旅遊指南
  • 健康養生
  • 地方誌
  • 自然風光
  • 休閑度假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地質齣版社
ISBN:9787116099944
版次:1
商品編碼:1215859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山東省地熱溫泉係列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1-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92
字數:16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山東省地熱溫泉係列叢書:聊城地熱溫泉》運用地熱地質學理論,詳細地分析瞭山東省聊城市地質構造、水文地質及地熱地質條件,係統地闡述瞭聊城市地溫場特徵、地熱資源形成、地下熱水來源及熱儲的空間展布特徵等,將聊城市熱儲類型劃分為孔隙熱儲和裂隙熱儲。並將地熱地質條件概化成熱儲概念模型,運用熱儲法計算瞭聊城市地熱資源總量和可開采量,評價瞭聊城市地熱溫泉可利用價值,詳細解讀瞭東昌府區地熱溫泉開采區、臨清市地熱溫泉開采區等六大地熱溫泉開采區的狀況,展望瞭聊城市地熱溫泉開發利用前景,構思瞭“中國溫泉之城”的發展建設框架,最後提齣瞭聊城市地熱水開發利用與保護措施和建議。
  《山東省地熱溫泉係列叢書:聊城地熱溫泉》可供從事地熱管理、勘查及開發利用者閱讀、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聊城市概況
一、自然地理
二、社會經濟
三、地層
四、地質構造
五、岩漿岩
六、含水岩層(組)類型及特徵
七、地熱流體的賦存及運動特徵
八、地熱水水化學特徵
九、區域地熱地質

第二章 聊城市地熱地質條件
一、西部地熱田
二、東部地熱田
三、地熱資源成因分析

第三章 聊城市地熱溫泉開采區
一、東昌府區地熱溫泉開采區
二、臨清市地熱溫泉開采區
三、高唐縣地熱溫泉開采區
四、冠縣地熱溫泉開采區
五、莘縣地熱溫泉開采區
六、陽榖縣地熱溫泉開采區

第四章 聊城市地熱資源量計算
一、熱儲概念模型的建立
二、地熱資源計算參數的確定
三、地熱資源量計算

第五章 聊城市地熱溫泉可利用價值
一、地熱溫泉溫度價值
二、醫療礦泉水評價
三、飲用礦泉水評價
四、農業灌溉用水評價
五、腐蝕性評價
六、地熱溫泉水礦化度評價
七、地熱溫泉水結垢評價

第六章 聊城市地熱水開發利用與保護現狀
一、地熱資源勘查研究程度
二、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情況
三、保護現狀

第七章 聊城市地熱溫泉開發利用前景展望
一、地熱溫泉開發政策與要求
二、地熱資源優勢分析
三、社會、經濟、環境效益分析
四、地熱資源開發規劃

第八章 聊城市地熱水開發利用與保護
一、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地熱資源閤理開發利用與保護

第九章 “中國溫泉之城”發展建設構思
一、“一核”項日
二、“五帶”項目

第十章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擁有“江北水城”之稱的美麗城市——聊城市於2012年11月22日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中國溫泉之城”,聊城成為全國22個溫泉城之一。2014年10月19日舉行瞭聊城“中國溫泉之城”授牌儀式,標誌著聊城市地熱資源的勘察、開發、利用及管理工作邁上瞭新颱階。
  《聊城地熱溫泉》是山東地礦新能源有限公司與聊城市國土資源局有關人員曆經半年時間,在充分搜集已有資料,進行現場調查、實地觀賞及體驗溫泉水等基礎上,為其進一步開發利用聊城地熱溫泉而編寫的。該書係統地闡述瞭聊城市地熱地質條件、地溫場特徵、地熱資源形成、地下熱水來源及熱儲的空間展布特徵等,按地熱流體賦存介質的不同,該書將聊城市熱儲類型劃分為孔隙熱儲和裂隙熱儲2種。詳細解讀瞭聊城東昌府區地熱溫泉開采區、臨清市地熱溫泉開采區等六大地熱溫泉開采區的狀況,計算瞭聊城市地熱資源量,評價瞭聊城市地熱溫泉可利用的價值,論述瞭聊城市地熱水開發利用與保護現狀,展望瞭聊城市地熱溫泉開發利用前景,構思瞭“中國溫泉之城”發展建設框架,最後提齣瞭聊城市地熱水開發利用與保護措施和建議。
  該書闡述:聊城市在地質構造上屬華北闆塊,分為臨清坳陷和魯中隆起2個三級構造單元。穿過城區東部的聊城一蘭考大斷裂將聊城地區切割成東西兩大部分,斷裂以西屬華北拗陷,斷裂以東為魯西隆起。聊考斷裂是一個新構造活動帶(15021948年間僅5級以上地震就發生過5次),其走嚮為北北東,傾嚮西,傾角一般為60°,其東側奧陶紀灰岩埋深1500m,西側奧陶紀灰岩埋深一般3500~4500m,最深達8000m。
  按地熱流體賦存介質的不同,該書將聊城地區熱儲類型劃分為孔隙熱儲和裂隙熱儲2種。砂層、砂礫石層、膠結較差的砂岩、礫岩屬孔隙熱儲;頁岩、碳酸鹽岩及花崗岩等屬裂隙熱儲,其碳酸鹽岩熱儲又稱為裂隙岩溶熱儲。
  以聊考斷裂、齊廣斷裂為界限分為2種地熱類型:界限以西稱為聊城西地熱田,其中包括臨清一冠縣地熱田、天沐溫泉地熱田、聊城一莘縣地熱田、高唐地熱田等4個地熱田,麵積5637km(2),以新近紀館陶組和古近紀東營組砂礫岩孑L隙一裂隙型為主,分布範圍廣,熱儲層穩定,熱儲層深度為1000~2000m,熱儲層纍積厚度245~480m,井口水溫45~70℃,20m降深時地熱流體單井湧水量為40~60m(3)/h,地熱流體礦化度一般為6500~11000mg/L,屬鹹水,水化學類型屬Cl·SO4-Na型;界限以東稱為聊城東地熱田,麵積3078km(2),以奧陶紀一寒武紀碳酸鹽岩裂隙岩溶型為主,分布範圍廣,井口水溫62.0℃左右,20m降深時地熱流體單井湧水量為60~100m(3)/H,地熱流體礦化度一般為5200mg/L左右,屬鹹水,水化學類型屬Cl·SO4-Na·Ca型。
  聊城市地熱資源總量為1.9×10(22)kJ,按2.932×10(7)kJ熱量相當於1t標準煤摺算,熱能總儲量相當於6.5×1015t標準煤。按照閤理開采1000a計算,聊城市地熱資源可采水量為2.71×10(15)m(3).可采熱量為4.77×10(21)J。
  聊城市地熱資源整體儲量豐富,分布穩定,勘查風險小,易於開發利用。近年來,聊城市不斷加大地熱資源的勘察開發和利用力度,先後完成瞭地熱資源勘察項目25個,發現可供開發利用的地熱資源分布麵積達到5408m3,占全市總麵積的62%,可查明地熱總儲量為2630×10(8)m(3),是全省地熱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
  聊城市共有地熱井85眼,地熱水的溫度為40.5~68.5℃,屬於低溫地熱資源中的熱水和溫熱水。其中超過60℃的地熱井(如圖騰溫泉花園、畜産公司地熱井等)有24眼,40~60℃的地熱井(如水韻花都、九龍溫泉地熱井等)有61眼。全市85眼地熱井中67眼為開采井,剩餘18眼地熱水已經停用。開采地熱水主要用於供暖、溫泉洗浴、溫泉旅遊等。截至2013年底,在省國土資源廳備案的地熱資源可開采量達每天14772.98m(3)。地熱資源的利用每年直接減少燃煤使用量5.02×10(4)t,減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排放量12.1×10(4)t,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549.10t.粉塵258.23t,使聊城的生態環境質量有瞭很大的提高。
  聊城市把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作為旅遊産業發展的增長點,大力發展溫泉旅遊、溫泉療養、溫泉農業、地熱供暖等,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不斷提升。
  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瞭山東省地礦局、聊城市國土資源局、山東省物化探勘查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在此錶示衷心感謝。本書引用瞭部分公開齣版的書刊、未公開齣版的地質勘查及科研報告的有關內容,特嚮諸位作者緻以崇高的敬意。
山東省地熱溫泉係列叢書:聊城地熱溫泉 內容簡介 本捲《聊城地熱溫泉》,作為“山東省地熱溫泉係列叢書”中的重要一輯,聚焦於山東省聊城市區域內地熱溫泉資源的勘探、開發、利用及其相關科學研究成果。本書旨在係統梳理和深入剖析聊城地區獨特的地質背景下所孕育齣的優質地熱溫泉資源,為地質學研究者、水文地質工程師、能源規劃者以及溫泉旅遊開發者提供一份詳實、可靠的參考資料。 聊城地熱資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聊城位於華北地颱的魯西隆起帶南部邊緣,地質構造復雜,斷裂發育,為深層地熱水的儲存和循環提供瞭有利條件。本書內容涵蓋瞭該區域地熱資源的宏觀地質背景、微觀地球化學特徵、工程勘探技術應用以及可持續開發利用的策略等多個維度。 第一部分:聊城地熱地質背景與資源潛力評估 本部分首先對聊城地區乃至更廣闊的魯西地區的地質構造演化曆史進行概述。重點解析瞭郯廬斷裂帶、太行山前緣構造對聊城深部熱儲形成的影響。通過對區域內已有的鑽井資料和地球物理勘探數據的綜閤分析,界定瞭主要的控熱構造帶和有利的熱儲空間。 1.1 區域地質與構造背景 詳細闡述瞭聊城市地下數百米至數韆米深度的岩性組閤、地層分區及斷裂係統的分布特徵。特彆是對承壓含水層(如古近係、新近係孔隙含水層以及古元古界裂隙含水層)的物理性質、滲透性及埋深進行瞭量化描述。探討瞭區域性熱流密度分布規律,為理解熱量來源和傳遞機製奠定基礎。 1.2 熱儲特徵與資源量化 本書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對聊城主要熱儲層進行深入刻畫。通過溫度測井麯綫分析,識彆齣多個具有開采價值的穩定熱儲層段。對不同岩性、不同深度熱儲的儲集性(孔隙度、滲透率)進行瞭室內岩心測試與模型模擬。在此基礎上,運用熱儲容積法和非常規熱儲評估方法,對聊城地區可循環利用的靜態熱量和動態熱資源進行瞭初步估算,為能源規劃提供數據支撐。 第二部分:聊城地熱溫泉水化學特徵與成因分析 本部分側重於對已成功開發的溫泉井水樣進行係統的地球化學分析,揭示其形成機理和水化學類型。 2.1 水化學組分分析 對采集的溫泉水、淺層地下水及區域深層承壓水進行瞭全麵的離子濃度、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測試。分析瞭 $ ext{Ca}^{2+}、 ext{Mg}^{2+}、 ext{Na}^{+}、 ext{Cl}^{-}、 ext{HCO}_{3}^{-}$ 等主要離子含量,並確定瞭溫泉水的主要化學類型,例如是氯化物型、硫酸鹽型還是碳酸氫鹽型。討論瞭水化學特徵與控水地層、循環路徑之間的關係。 2.2 同位素地球化學示蹤 利用穩定同位素(如 $ ext{D}、^{18} ext{O}$)和放射性同位素(如 ${}^{3} ext{H}、^{14} ext{C}$)數據,精確追蹤瞭聊城地熱水的補給區、循環深度和地層停留時間。同位素分餾研究有助於判彆地熱水是深源熱水還是淺層熱水受構造斷裂帶導流加熱的結果,從而明確其熱源的可靠性。 2.3 礦化度與水質評價 詳細分析瞭地熱水中溶解性固體總量(TDS)的分布規律。根據國傢相關標準,對地熱水的適宜利用方嚮(飲用、沐浴、取暖、農業利用等)進行瞭嚴格的水質評價,特彆是對砷、氟、氡等微量元素的富集特徵及其環境安全性進行瞭評估。 第三部分:勘探開發技術與工程實踐 本部分結閤聊城區域的實際工程案例,介紹瞭地熱勘探與開發過程中的關鍵技術應用。 3.1 地熱資源勘探技術集成 重點介紹瞭在聊城復雜地質環境下應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大地電磁法、重磁法)如何有效地識彆深部熱儲邊界和斷裂帶。討論瞭遙感解譯技術在區域構造分析中的應用,提高瞭鑽探靶區的精準度。 3.2 鑽井與井下工程技術 基於聊城深部地層(多含泥岩和中、酸性岩石)的特點,介紹瞭耐腐蝕、抗坍塌鑽井液的設計與應用。詳述瞭高溫高壓環境下固井質量控製的關鍵技術,確保瞭生産井和迴灌井的長期穩定運行。對深井的試采、産能測試與動態監測方法進行瞭規範性說明。 3.3 迴灌與可持續利用模式 針對地熱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地下水位下降和熱儲降溫問題,本捲係統論述瞭地層迴灌技術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根據聊城地熱水的化學特性,探討瞭不同迴灌方式(如同層迴灌、鄰層迴灌)對熱儲側嚮竄流和采熱壽命的影響,提齣瞭符閤當地水文地質條件的最佳迴灌方案,確保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第四部分:聊城地熱資源的多目標應用與經濟效益分析 本部分將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緊密結閤,展示瞭聊城地熱資源在不同領域的開發成果與潛力。 4.1 溫泉旅遊與康養産業 梳理瞭聊城市依托地熱資源發展起來的溫泉度假村、水療中心等旅遊産業現狀。分析瞭不同水溫、不同礦化度的溫泉水在保健、理療方麵的功效,並探討瞭如何通過科學規劃,提升溫泉旅遊的産品附加值。 4.2 地熱供暖與能源替代 介紹瞭聊城地區采用地熱直供或熱泵輔助供暖的工程實例。從熱力學角度評估瞭地熱供暖的能效比(COP),並與傳統的燃煤、天然氣供暖進行瞭全生命周期的經濟性對比分析,突顯瞭地熱能作為清潔、穩定二次能源的優勢。 4.3 農業及其他工業利用 簡要介紹瞭地熱溫室大棚在反季節蔬菜種植、水産養殖中的應用案例。探討瞭低品位熱能如何通過梯級開發技術,用於乾燥、熱加工等工業領域,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的綜閤利用效率。 結語 《聊城地熱溫泉》全麵、深入地總結瞭聊城市地熱資源的基礎研究成果和工程實踐經驗。本書不僅是地熱能源研究領域的重要參考工具書,也是推動聊城乃至整個魯西地區地熱資源科學開發、促進區域綠色能源轉型的重要技術支撐。本書力求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翔實的工程數據,為未來的地熱資源勘探和高效利用提供堅實的理論指導和技術參考。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資源的著作非常著迷,尤其當這些資源還帶有天然的神秘感和實用價值時。這本書的標題就非常有吸引力,《山東省地熱溫泉係列叢書:聊城地熱溫泉》,這不僅僅是關於一個地方的溫泉,更是一整個係列的開端,這預示著其背後龐大的研究基礎和宏大的願景。我猜測這本書會從地質學的角度,詳細闡述聊城地區地熱溫泉的形成機製,比如它是否與特定的地質構造有關,地下水的來源和循環路徑是怎樣的,以及溫泉的溫度和水量是如何維持的。另外,我也非常期待書中對溫泉水質的詳細分析,包括各種微量元素的含量,這些元素可能帶來的療養功效,以及潛在的風險。如果書中還能提供一些關於聊城溫泉開發利用的成功案例,或者對未來發展提齣一些獨到的見解,那將是對我來說非常有價值的信息。

評分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聊城人,我對傢鄉的溫泉一直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小時候,村裏的老人就常講起關於地下冒熱氣的事情,那時候覺得神秘又有趣,沒想到現在竟然有瞭這樣一本專門的書來介紹它。拿到這本書,我迫不及待地翻到瞭關於聊城地熱溫泉的部分,雖然還沒深入閱讀,但從一些篇章的名字,比如“聊城地熱資源的地質背景”,“溫泉水化學成分分析與評價”,到“聊城溫泉的開發利用現狀與前景展望”,我能感受到作者是真正花心思去研究和梳理的。我特彆好奇,它會不會提到我們老傢附近那個一直傳說著的、但從未對外開放的小溫泉?書中會不會詳細介紹每一種溫泉水的成分,以及這些成分對人體有什麼樣的功效?我很希望能看到一些圖錶和數據,來佐證書中的觀點,這樣讀起來會更有說服力。如果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關於傢鄉溫泉的新認知,甚至能讓我對傢鄉的未來發展多一份信心,那將是再好不過的瞭。

評分

我對這類地方性自然資源的研究類書籍一直情有獨鍾。這本書的標題——《山東省地熱溫泉係列叢書:聊城地熱溫泉》——就非常精準地抓住瞭我的興趣點。首先,“係列叢書”這個概念就暗示瞭其研究的係統性和廣泛性,而“聊城地熱溫泉”則聚焦於一個具體的地理區域,這使得研究更具深度和可操作性。我預期這本書會從地質學的角度,深入剖析聊城地區地熱溫泉的成因,例如地殼的構造活動、岩石的熱傳導性、以及地下水的循環等。同時,我也會關注書中關於溫泉水質的分析,包括其化學成分、礦物質含量,以及這些成分可能帶來的環境和健康影響。對於“開發利用”這一部分,我尤其感興趣,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聊城溫泉在旅遊、康養、甚至地熱能發電等方麵的成功案例和未來發展規劃,這些信息對於理解一個地區的資源價值和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就很有吸引力,一種沉靜的藍色,上麵點綴著幾處金色的紋理,仿佛古老地圖上的標記。我翻開書頁,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撲麵而來,讓人心情舒暢。盡管我還沒開始細讀,但從目錄的排布和章節的標題來看,這本書顯然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它不像那種堆砌文字、泛泛而談的科普讀物,更像是一份深入的、有條理的研究報告。我很期待它能從地質構造、水文特徵,甚至是開發利用的角度,全麵地解析聊城地區的地熱溫泉。我平時對這類自然資源就很感興趣,尤其是溫泉,它不僅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更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和曆史。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瞭解聊城溫泉的形成機製,探尋它蘊含的能量,並理解它對當地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可能産生的深遠影響。而且,“係列叢書”這個定位也讓我對後續的作品充滿期待,這意味著它可能不僅僅是聊城,未來還將有更多山東省內的地熱溫泉的深度探索,這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係統瞭解山東地下寶藏的絕佳途徑。

評分

這是一本看起來相當紮實的學術著作,封麵設計簡潔大氣,書名清晰明瞭。從書的體量和章節設置來看,它並非是一本隨隨便便就能讀完的書,而更像是一份需要沉下心來細細品味的資料。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地質學傢或水文學傢一樣,為我揭示聊城地區地熱溫泉的“前世今生”。我希望書中能有詳細的地質構造圖,標注齣熱源、斷層以及地下水的流嚮,這樣我能更直觀地理解溫泉是如何形成的。同時,關於溫泉水化學成分的分析,如果能有詳細的錶格和圖示,並且對各種礦物質的含量及其對人體可能産生的影響進行科學的解釋,那將極具價值。我對書中關於“開發利用”的篇章也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關於聊城溫泉在旅遊業、醫療保健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麵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前景,從而全麵展現聊城地熱溫泉的獨特價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