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实用手册(传感器篇)

电子元器件实用手册(传感器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Charles Platt,Fredrik Jansson 著,赵正 译
图书标签:
  • 传感器
  • 电子元器件
  • 实用手册
  • 电子技术
  • 传感器技术
  • 测量技术
  • 自动化
  • 电路
  • DIY
  • 嵌入式系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9986
版次:1
商品编码:1217680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爱上制作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全彩的电子元件百科全书,读者可以在本书中得到所有想知道的信息,并且在风格上继承和发扬了《爱上制作》系列书的生动活泼,以DIY的新角度介绍如何在项目中使用传统的电子元件。
  想知道如何熟练使用电子元器件吗?本丛书第三卷(共三卷)中涵盖了您在项目中会用到的传感器关键知识---包含照片、原理图和表格。通过本书您可以了解到各个器件的用途、工作方法、其中蕴含的道理、了解不同类型的衍生器件。不管是电子行业的新手还是高手,都可以在本书里探索到新的知识和技巧。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信息、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参数、注意事项等,便于初学者查找相关元器件的应用方式,本卷侧重于介绍传感器,包括GPS、磁力计、红外传感器、倾斜传感器等。作为电子元件工具书介绍它们的经典用途的同时,本书又以DIY的新角度介绍如何在项目中使用这些电子元件,可以为制作爱好者提供准确的信息,甚至当作一部工具书来使用。

作者简介

  Charles Platt,是美国Make杂志的专栏作家,知名的电子类畅销书作者,出版过多本受到欢迎的电子制作入门书。 译者赵正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多年从事于FSK、GSM、CDMA等通信协议的工业用无线传输系统研发工作,具有丰富的模拟、射频电路研发经验。曾参与过早期的TD-SDCMA基带芯片及外围应用方案设计,主导过WCDMA微基站硬件部分设计,对射频功率放大器有较深入的研究。

内页插图

目录

1 GPS 1
1.1 它可以做什么 1
1.1.1 原理图符号 1
1.1.2 GPS子模块 1
1.2 它如何工作 1
1.3 演变 2
1.4 参数 2
1.5 如何使用它 2
1.5.0 每秒脉冲输出数 3
1.6 禁止事项 3
1.6.1 静电放电 3
1.6.2 接地不良 3
1.6.3 虚焊 3
1.6.4 许可限制 3
1.6.5 搜星失败 3
1.6.6 速度或高度超出限定值 3
2 磁力计 5
2.1 它可以做什么 5
2.1.1 原理图符号 5
2.1.2 IMU 5
2.1.3 应用 5
2.2 它如何工作 6
2.2.1 磁场 6
2.2.2 地轴 6
2.2.3 线圈磁力计 7
2.2.4 霍尔效应和磁阻 7
2.3 演变 7
2.4 如何使用它 8
2.5 禁止事项 8
2.5.1 磁干扰 8
2.5.2 安装不当 8
3 物体检测传感器 9
3.1 它可以做什么 9
3.1.0 原理图符号 9
3.2 演变 10
3.3 光检测 10
3.3.1 透射型光传感器 11
3.3.2 对射型光传感器 12
3.4 磁传感器 13
3.5 簧片开关 13
3.5.1 簧片开关种类 14
3.5.2 簧片开关参数 14
3.5.3 如何使用簧片开关 14
3.6 霍尔效应传感器 14
3.6.1 霍尔效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5
3.6.2 霍尔效应传感器的种类 15
3.7 参数 15
3.8 如何使用霍尔效应传感器 15
3.9 如何使用物体检测传感器 15
3.9.1 线性移动检测 15
3.9.2 中断检测 16
3.9.3 角度检测 16
3.10 不同传感器的优缺点汇总 16
3.10.1 光学物体检测传感器的优点 16
3.10.2 光学物体检测传感器的缺点 16
3.10.3 簧片开关的优点 16
3.10.4 簧片开关的缺点 16
3.10.5 霍尔效应传感器的优点 17
3.10.6 霍尔效应传感器的缺点 17
3.11 禁止事项 17
3.11.1 光传感器 17
3.11.2 簧片开关 17
4 被动式红外传感器 19
4.1 它可以做什么 19
4.1.1 原理图符号 19
4.1.2 应用 19
4.2 它如何工作 19
4.2.1 热释电传感器 20
4.2.2 检测单元 20
4.2.3 镜头组 20
4.3 演变 22
4.4 禁止事项 23
4.4.1 高温灵敏度衰减 23
4.4.2 检测窗口损坏 23
4.4.3 受潮 23
5 距离传感器 25
5.1 它可以做什么 25
5.1.1 原理图符号 25
5.1.2 应用 25
5.2 演变 25
5.2.1 超声波 25
5.2.2 红外线 26
5.2.3 相对优势 26
5.3 常见的超声波传感器 26
5.3.1 进口产品 27
5.3.2 独立元器件 27
5.4 红外线传感器常见型号 27
5.4.0 红外线距离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28
5.5 电容位移传感器 28
5.5.0 应用 29
5.6 它如何工作 29
5.6.1 误差来源 29
5.6.2 参数 29
5.7 光或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的注意事项 29
5.7.1 待测物体距离太近 29
5.7.2 信号源混杂 30
5.7.3 反射面选取不当 30
5.7.4 环境因素 30
5.7.5 LED老化 30
6 线性位置传感器 31
6.1 它可以做什么 31
6.1.1 应用 31
6.1.2 原理图符号 31
6.2 它如何工作 31
6.2.1 线性电位计 31
6.2.2 磁性线性编码器 32
6.2.3 光学线性编码器 33
6.2.4 线性编码器的应用 33
6.2.5 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 33
6.3 注意事项 34
6.3.1 机械故障 34
6.3.2 LED老化 34
7 旋转位置传感器 35
7.1 它可以做什么 35
7.1.1 应用 35
7.1.2 原理图符号 35
7.2 电位计 35
7.2.1 弧形旋转电位计 35
7.2.2 限位柱 36
7.2.3 多匝旋转电位计 36
7.2.4 磁旋转位置传感器 36
7.2.5 旋转位置传感芯片 37
7.2.6 旋转编码器 37
7.2.7 光学旋转编码器 37
7.2.8 光学产品 38
7.2.9 计算机鼠标原理 38
7.2.10 旋转速度 38
7.2.11 绝对位置 39
7.2.12 格雷码 39
7.2.13 磁旋转编码器 40
7.3 如何使用它 40
7.4 注意事项 41
7.4.1 接线错误 41
7.4.2 编码错误 41
7.4.3 术语混淆 41
8 倾斜传感器 43
8.1 它可以做什么 43
8.1.0 原理图符号 43
8.2 它如何工作 43
8.2.1 简化版本 44
8.2.2 应用 44
8.3 演变 45
8.3.1 汞开关 45
8.3.2 摆锤开关 45
8.3.3 磁化球 45
8.4 倾斜传感器 45
8.4.0 两轴倾斜传感器 46
8.5 参数 47
8.6 如何使用它 47
8.7 注意事项 47
8.7.1 触点腐蚀 47
8.7.2 随机信号 47
8.7.3 环境危害 47
8.7.4 依赖重力 47
8.7.5 稳定性 47
9 陀螺仪 49
9.1 它可以做什么 49
9.1.1 原理图符号 49
9.1.2 IMU 49
9.1.3 应用 49
9.2 它如何工作 49
9.2.0 振动陀螺仪 50
9.3 演变 51
9.3.0 IMU 51
9.4 参数 51
9.5 如何使用它 52
9.6 注意事项 52
9.6.1 温漂 52
9.6.2 机械压力 52
9.6.3 外部振动 52
9.6.4 电路布局 52
10 加速度计 53
10.1 它可以做什么 53
10.1.1 IMU 53
10.1.2 原理图符号 53
10.1.3 应用 53
10.2 它如何工作 54
10.2.1 重力与自由落体 54
10.2.2 旋转 54
10.2.3 计算 54
10.3 演变 55
10.4 参数 56
10.5 注意事项 56
10.5.1 机械压力 56
10.5.2 其他问题 56
11 振动传感器 57
11.1 它可以做什么 57
11.1.0 原理图符号 57
11.2 演变 57
11.2.1 弹簧式 57
11.2.2 压电板条 58
11.2.3 压电芯片 58
11.2.4 “诱捕”型 58
11.2.5 磁场型 59
11.2.6 水银型 59
11.3 参数 59
11.3.1 主要参数 59
11.3.2 动态参数 59
11.4 如何使用它 60
11.5 注意事项 60
11.5.1 线缆信号衰减 60
11.5.2 干扰 60
11.5.3 正确接地 60
11.5.4 疲劳损坏 60
12 力传感器 61
12.1 它可以做什么 61
12.1.1 应用 61
12.1.2 原理图符号 61
12.2 它如何工作 62
12.2.1 应力计 62
12.2.2 惠斯通电桥电路 62
12.2.3 惠斯通电桥校正 63
12.2.4 应力计的信号放大 63
12.2.5 其他应力计模块 63
12.2.6 塑料膜力传感器 64
12.2.7 形变式力传感器 64
12.2.8 简易电阻传感器 64
12.3 如何使用它 64
12.3.0 塑料膜电阻力传感器 64
12.4 参数 65
12.4.1 薄膜型力传感器的适用范围 65
12.4.2 薄膜型力传感器的规格 65
12.4.3 应力计 66
12.5 注意事项 66
12.5.1 焊接问题 66
12.5.2 检测区域选择不当 66
12.5.3 防水问题 66
12.5.4 温度灵敏度 66
12.5.5 引脚过长 66
13 单点触摸传感器 67
13.1 它可以做什么 67
13.1.1 应用 67
13.1.2 原理图符号 67
13.2 它如何工作 68
13.3 如何使用它 68
13.3.1 如何获得触摸板 68
13.3.2 独立触摸板 68
13.3.3 触摸轮和触摸带 69
13.3.4 设计指南 69
13.4 注意事项 69
13.4.1 手套 69
13.4.2 笔 69
13.4.3 导电墨水 69
14 触摸屏 71
14.1 它可以做什么 71
14.1.0 原理图符号 71
14.2 演变 71
14.2.1 电阻式 71
14.2.2 电容式 72
14.3 触摸屏总成 72
15 液位传感器 73
15.1 它可以做什么 73
15.1.1 原理图符号 73
15.1.2 应用 73
15.2 它如何工作 73
15.2.1 二进制输出漂浮传感器 73
15.2.2 模拟输出液位传感器 74
15.2.3 增量输出液位传感器 75
15.2.4 排水式液位传感器 75
15.2.5 超声波液位传感器 75
15.2.6 称重传感 75
15.2.7 压力传感 76
15.3 注意事项 76
15.3.1 湍流 76
15.3.2 倾斜 76
16 液体流速传感器 79
16.1 它可以做什么 79
16.1.1 原理图符号 79
16.1.2 叶轮液体流量传感器 79
16.1.3 涡轮液体流量传感器 80
16.1.4 叶轮和涡轮的缺点 80
16.1.5 热液体流速传感器 80
16.1.6 滑套式液体流量开关 81
16.1.7 滑动活塞式液体流量开关 81
16.1.8 超声波液体流速传感器 81
16.1.9 磁液体流量传感器 81
16.1.10 差压液体流量计 81
16.2 注意事项 82
16.2.0 易受灰尘或腐蚀性材料影响 82
17 气体/液体压强传感器 83
17.1 它可以做什么 83
17.1.1 原理图符号 83
17.1.2 应用 83
17.1.3 设计要点 83
17.1.4 单位 83
17.2 它如何工作 84
17.2.1 基本传感单元 84
17.2.2 相对测量 84
17.3 演变 85
17.3.1 环境气压 85
17.3.2 高度 85
17.3.3 气压 85
17.4 注意事项 86
17.4.1 易受灰尘、潮湿或腐蚀性材料影响 86
17.4.2 光敏感 86
18 气体浓度传感器 87
18.1 它可以做什么 87
18.1.0 原理图符号 87
18.2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87
18.3 氧气传感器 88
18.4 湿度传感器 88
18.4.1 露点传感器 89
18.4.2 绝对湿度传感器 89
18.4.3 相对湿度传感器 89
18.4.4 湿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89
18.4.5 模拟湿度传感器 89
18.4.6 设计要点 90
18.4.7 数字湿度传感器 90
18.5 注意事项 91
18.5.1 空气污染 91
18.5.2 重校准 91
18.5.3 焊接问题 91
19 气体流速传感器 93
19.1 它可以做什么 93
19.1.1 应用 93
19.1.2 原理图符号 93
19.2 它如何工作 93
19.2.1 风速计 93
19.2.2 手持式风速计 94
19.2.3 超声波风速计 94
19.2.4 热线风速计 94
19.2.5 质量流速传感 94
19.2.6 应用 95
19.2.7 单位 95
19.2.8 测量较大的流速 95
19.2.9 输出 95
19.3 注意事项 96
20 光敏电阻 97
20.1 它可以做什么 97
20.1.0 原理图符号 97
20.2 它如何工作 97
20.2.0 构造 97
20.3 演变 98
20.3.0 光隔离器中的光敏电阻 98
20.4 参数 98
20.4.0 光敏电阻与光敏三极管的区别 98
20.5 如何使用它 99
20.5.0 串联电阻的选择 99
20.6 注意事项 99
20.6.1 过载 99
20.6.2 过压 99
20.6.3 与其他器件混淆 99
21 光敏二极管 101
21.1 它可以做什么 101
21.1.1 原理图符号 101
21.1.2 应用 101
21.2 它如何工作 101
21.3 演变 102
21.3.1 PIN光敏二极管 102
21.3.2 雪崩光敏二极管 102
21.3.3 封装 102
21.3.4 波长范围 102
21.3.5 光敏二极管阵列 102
21.3.6 输出种类 103
21.3.7 特殊种类 103
21.4 参数 103
21.5 如何使用它 104
21.6 注意事项 104
22 光敏三极管 105
22.1 它可以做什么 105
22.1.1 原理图符号 105
22.1.2 应用 105
22.2 它如何工作 106
22.3 演变 106
22.3.1 可选基极引脚 106
22.3.2 光敏达林顿管 106
22.3.3 光敏FET 106
22.4 参数 106
22.4.1 与其他光照传感器的比较 107
22.4.2 批号 107
22.5 如何使用它 107
22.5.0 输出值的计算 108
22.6 注意事项 108
22.6.1 视觉分类错误 108
22.6.2 超出输出范围 108
23 NTC热敏电阻 109
23.1 它可以做什么 109
23.1.1 原理图符号 109
23.1.2 应用 109
23.2 NTC热敏电阻如何工作 110
23.2.1 温度传感器的输出转换 110
23.2.2 串联电阻的取值 111
23.2.3 惠斯通电桥电路 111
23.2.4 获取温度值 111
23.3 浪涌抑制器 111
23.3.0 复位 112
23.4 热敏电阻的参数 112
23.4.1 时间与温度 112
23.4.2 电阻与响应 112
23.4.3 千欧与开尔文 112
23.4.4 参考温度 112
23.4.5 参考电阻 112
23.4.6 损耗常数 112
23.4.7 温度系数 112
23.4.8 热时间常数 113
23.4.9 误差 113
23.4.10 温度范围 113
23.4.11 控制电流 113
23.4.12 功率范围 113
23.4.13 可交替性 113
23.5 注意事项 113
23.5.1 自发热 113
23.5.2 散热 113
23.5.3 温度过高或过低 113
23.6 附录:温度传感器间的关系 113
23.6.1 NTC热敏电阻 114
23.6.2 PTC热敏电阻 114
23.6.3 热电偶 114
23.6.4 电阻温度检测器 114
23.6.5 半导体温度传感器 114
24 PTC热敏电阻 115
24.1 它可以做什么 115
24.1.0 原理图符号 115
24.2 PTC热敏电阻综述 115
24.3 温度检测型硅基热敏电阻 116
24.3.0 RTDs 116
24.4 非线性PTC热敏电阻 116
24.4.1 高温保护 116
24.4.2 过流保护 117
24.4.3 PTC型浪涌电流抑制器 118
24.4.4 PTC热敏电阻的启动电流 118
24.4.5 将PTC热敏电阻用作荧光灯镇流器 119
24.4.6 将PTC热敏电阻用作加热单元 119
24.5 注意事项 119
24.5.1 自发热过载 119
24.5.2 加热其他元器件 119
25 热电偶 121
25.1 它可以做什么 121
25.1.0 原理图符号 122
25.2 热电偶的应用 122
25.3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122
25.3.0 热电偶的其他知识 123
25.4 如何使用它 123
25.4.1 热电偶的种类 123
25.4.2 赛贝克系数 124
25.4.3 输出转换芯片 124
25.5 热电堆 125
25.6 注意事项 125
25.6.1 极性 125
25.6.2 电子干扰 125
25.6.3 金属疲劳和氧化 125
25.6.4 型号选择不当 125
25.6.5 自制热电偶的焊接问题 125
26 RTD(电阻温度检测器) 127
26.1 它可以做什么 127
26.2 RTD的属性 127
26.2.1 原理图符号 128
26.2.2 应用 128
26.3 如何使用它 128
26.4 演变 128
26.4.1 接线 129
26.4.2 RTD探针 129
26.4.3 信号处理 129
26.5 注意事项 129
26.5.1 自发热 129
26.5.2 热绝缘 129
26.5.3 传感单元不兼容 129
27 半导体温度传感器 131
27.1 它可以做什么 131
27.1.1 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131
27.1.2 原理图符号 132
27.1.3 特性 132
27.2 它如何工作 132
27.2.1 CMOS传感器 132
27.2.2 多晶体管 132
27.2.3 PTAT和 Brokaw Cell 133
27.3 演变 133
27.3.1 模拟电压输出 133
27.3.2 模拟电流输出 134
27.3.3 数字输出 135
27.4 CMOS半导体温度传感器 136
27.5 注意事项 137
27.5.1 不同的温度单位 137
27.5.2 延长线干扰 137
27.5.3 延时 137
27.5.4 处理时间 137
28 红外温度传感器 139
28.1 它可以做什么 139
28.1.1 应用 139
28.1.2 原理图符号 140
28.2 它如何工作 140
28.2.1 热电堆 140
28.2.2 温度测量 141
28.3 演变 141
28.3.1 表面贴片封装类型 142
28.3.2 传感器阵列 142
28.4 参数 142
28.4.1 温度范围 142
28.4.2 视场 142
28.5 注意事项 142
28.5.1 视场选择不当 142
28.5.2 反光物体 142
28.5.3 玻璃遮挡 142
28.5.4 多热源 142
28.5.5 热梯度 143
29 话筒 145
29.1 它可以做什么 145
29.1.0 原理图符号 145
29.2 它如何工作 145
29.2.1 碳粒式话筒 145
29.2.2 动圈式话筒 146
29.2.3 电容式话筒 146
29.2.4 驻极体话筒 146
29.2.5 MEMS话筒 147
29.2.6 压电式话筒 147
29.3 参数 147
29.3.1 灵敏度 147
29.3.2 方向性 148
29.3.3 频率响应 148
29.3.4 阻抗 148
29.3.5 总谐波失真 148
29.3.6 信噪比 148
29.4 注意事项 149
29.4.1 线缆敏感度 149
29.4.2 电源干扰 149
30 电流传感器 151
30.1 它可以做什么 151
30.1.1 应用 151
30.1.2 安培计 151
30.1.3 原理图符号 151
30.1.4 电流表的接线 152
30.2 串联电阻 152
30.2.1 电流采样电阻 152
30.2.2 电压检测 153
30.3 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 153
30.4 注意事项 154
30.4.1 混淆AC与DC 154
30.4.2 磁干扰 154
30.4.3 电表接线错误 154
30.4.4 电流超出范围 154
31 电压传感器 155
31.1 它可以做什么 155
31.1.0 应用 155
31.2 电压表 155
31.2.1 原理图符号 156
31.2.2 电压表的接线 156
31.3 它如何工作 156
31.3.1 负载相关误差 156
31.3.2 音量条 156
31.4 注意事项 157
31.4.1 混淆AC与DC 157
31.4.2 高阻抗电路 157
31.4.3 电压超出范围 157
31.4.4 对地电压 157
附录A 传感器输出 159
A.1 模拟输出 159
A.1.1 模拟:电压 159
A.1.2 模拟:电阻 160
A.1.3 模拟:集电极开路 161
A.1.4 模拟:电流 161
A.1.5 二进制:高/低 161
A.1.6 二进制:PWM 162
A.1.7 二进制:频率 162
A.1.8 数字:I2C 162
A.1.9 数字:SPI 162
术语表 163

《电子元器件实用手册(传感器篇)》并非一本简单罗列技术参数的枯燥读物,它是一扇通往万物互联世界的窗口,一本深入浅出、为工程师、技术爱好者及相关专业学生量身打造的实用指南。本书旨在打破传感器技术的神秘面纱,使其变得触手可及,深刻理解其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及选型要点,从而赋能读者在各种创新项目中,能够精准、高效地选择并运用恰当的传感器。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个特定领域或某一类传感器,而是以广阔的视野,系统性地梳理了当前电子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最具代表性的一系列传感器。从最基础的物理量测量,到复杂的化学分析,再到新兴的生物传感技术,本书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其内容覆盖面之广,足以满足从初学者建立基本概念,到资深工程师进行深度技术交流的各种需求。 核心内容概览: 本书内容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们将传感器按照其感知的物理量或作用原理进行分类,并在每一类中深入探讨。 第一部分:基础物理量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这是最为基础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传感器之一。本书将深入介绍不同类型的温度传感器,包括: 热敏电阻 (Thermistor): NTC(负温度系数)和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原理、材料特性、阻值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误差分析及常见应用(如家电、汽车温度监控)。 热电偶 (Thermocouple): 基于塞贝克效应的原理,不同金属材料组合(如K型、J型、T型、E型等)的特性、测量范围、精度、冷端补偿问题及工业现场高温测量应用。 铂电阻温度计 (RTD): 如Pt100、Pt1000等,其线性度好、精度高、稳定性强的优势,以及在精密测量和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集成温度传感器: 如LM35、TMP36等,易于使用、集成度高、输出信号直观(模拟电压或数字信号),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和嵌入式系统。 压力传感器: 测量气体或液体压力的核心器件。本书将解析: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基于半导体材料在压力作用下电阻变化的原理(如硅膜片),不同结构(如桥式、膜应变片)的特点,以及在高精度测量和汽车制动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利用压力改变电容器极板间距导致电容值变化的原理,其高灵敏度、低功耗特性,以及在医疗设备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基于压电晶体在受压时产生电荷的原理,适用于动态压力测量和冲击检测。 绝对压力、表压和差压传感器的区别与选型考量。 位移传感器/位置传感器: 用于测量物体的位置、距离或位移。 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 (LVDT): 非接触式、高精度、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领域的精密位移测量。 霍尔效应传感器: 基于霍尔效应,通过磁场强度检测位置或速度,广泛应用于电机控制、无接触开关、汽车传感器(如曲轴位置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 包括光电开关、光栅尺等,利用光束中断或反射实现位移检测,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计数和定位。 超声波传感器: 利用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时间差来测量距离,成本低、非接触,广泛应用于避障、液位测量。 编码器: 绝对编码器和增量编码器,用于精确测量旋转角度或线性位移,是伺服系统和机器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力传感器/称重传感器: 测量物体所受力的器件。 应变片式称重传感器: 最常见的类型,利用金属或半导体应变片在受力形变时电阻变化的原理,各种结构(如S型、桥式)及其适用场合。 压电式力传感器: 适用于动态力测量。 电容式力传感器: 高灵敏度,低功耗。 加速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 测量加速度和振动。 MEMS加速度传感器: 微机电系统技术制造,体积小、功耗低,包括单轴、三轴,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姿态感知、汽车安全系统(如气囊)。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适用于高频振动测量。 测振仪原理及应用。 第二部分:光与电相关的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 光敏电阻 (LDR): 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导效应,光照强度越大,电阻越小,简单易用,适用于光控开关、亮度测量。 光电二极管 (Photodiode): 利用光照使PN结产生光电流,响应速度快,适用于光通信、光检测。 光电三极管 (Phototransistor): 集成度比光电二极管高,灵敏度更佳,常用于光耦合器和红外遥控接收。 CCD和CMOS图像传感器: 图像采集的核心,原理、特性比较、在数码相机、监控设备中的应用。 红外传感器: 包括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射管、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用于距离测量、人体感应、安防报警。 电流/电压传感器: 分流器: 通过测量大电流通过小电阻的压降来计算电流,简单直接。 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 非接触式测量,隔离性好,适用于高压、大电流测量。 互感器: 变压器原理,用于交流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和隔离。 采样电阻和电压跟随器。 电容/电感传感器: 电容式触摸屏传感器: 原理、多点触控技术。 电感式接近开关: 检测金属物体。 用于液位、物料测量的电容式传感器。 第三部分:化学与生物类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 检测特定气体的浓度。 半导体氧化物气体传感器: 如MQ系列,利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在特定气体作用下电阻变化的原理,成本低,应用广泛(如CO、LPG、酒精检测)。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 精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CO、NO2、O2等气体的精确测量。 红外气体传感器: 利用气体对特定红外光谱的吸收原理。 pH传感器: 测量溶液的酸碱度。 玻璃电极原理,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集成式pH传感器模块。 湿度传感器: 测量空气或物质中的水分含量。 电容式湿度传感器: 利用介电常数随湿度变化的原理,精度高,响应快。 电阻式湿度传感器: 利用吸湿材料电阻变化的原理,成本低。 生物传感器: 结合生物识别元件和信号转换器,用于检测生物分子。 葡萄糖传感器: 糖尿病监测。 DNA传感器,抗体传感器等。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 第四部分:传感器接口与应用 传感器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模拟信号接口: ADC(模数转换器)的选择与应用,信号调理(放大、滤波)。 数字信号接口: I2C、SPI、UART等总线协议在传感器通信中的应用。 常用微控制器(MCU)与传感器的接口设计。 传感器选型指南: 根据应用需求确定传感器类型。 关键性能指标的理解与评估: 精度、线性度、重复性、迟滞、响应时间、工作温度范围、功耗、成本等。 环境因素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及对策。 常见传感器集成模块的介绍。 典型应用案例分析: 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传感器应用: 温湿度、人体移动、光照、烟雾探测。 汽车电子中的传感器应用: ABS、ESP、发动机控制、胎压监测。 工业自动化中的传感器应用: 位置、速度、压力、流量、液位控制。 可穿戴设备中的传感器应用: 心率、血氧、运动监测。 物联网(IoT)设备中的传感器集成。 本书的特点: 理论与实践并重: 不仅深入讲解传感器背后的物理学和电子学原理,更通过大量实际应用案例和接口电路分析,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程解决方案。 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 即使是复杂的传感器原理,也力求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进行阐释,配以大量的图示和表格,降低阅读门槛,便于不同背景的读者学习。 关注前沿技术: 在介绍经典传感器的同时,也对一些新兴的传感器技术和应用趋势进行了展望,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强调选型与设计: 特设传感器选型指南章节,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出发,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传感器,并对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提示。 注重实用性: 避免空泛的理论探讨,所有内容都紧密围绕“实用”二字展开,旨在为读者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和方法。 《电子元器件实用手册(传感器篇)》是一本集知识性、实用性、全面性于一体的参考书籍。无论您是怀揣着奇思妙想的创客,致力于攻克技术难题的工程师,还是渴望夯实基础的在校学生,本书都将是您探索传感器世界的得力助手,助您在不断发展的电子科技浪潮中,驾驭万物感知,点亮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产品经理,工作中经常需要和工程师打交道,并且需要对技术有基本的了解,以便于更好地沟通和判断。当初购买这本《电子元器件实用手册(传感器篇)》是为了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工程师们在讨论传感器相关技术时的细节,以及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不同传感器的技术可行性和成本。我发现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像一些纯技术书籍那样充斥着大量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传感器原理和技术指标阐述清楚。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传感器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权衡和取舍的分析。比如,在智能穿戴设备中,对传感器的功耗、尺寸和精度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而这款书就详细地分析了在这些场景下,哪种类型的传感器更适合,以及相应的优缺点。这对于我这样的产品经理来说,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把握产品需求,并与技术团队进行更有效的沟通。这本书让我能够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传感器技术,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某个具体的技术细节上。

评分

这本《电子元器件实用手册(传感器篇)》绝对是电子爱好者和从业者们的福音!我当初买它纯粹是因为对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感到好奇,想系统地了解一下。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它详实的内容和清晰的结构吸引住了。它不像一些过于理论化的书籍,上来就堆砌一堆公式让人望而却步,而是从最基础的传感器类型入手,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等,把它们的工作原理、物理特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都讲得明明白白。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传感器选型和应用的讲解。很多时候,我们在做项目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不知道该选哪种传感器,或者选对了传感器但不知道怎么用。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指导。它会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比如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给出具体的传感器推荐和接线示例,甚至还会有一些基础的驱动代码片段,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而且,书中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也都有涉及,这让我在实际操作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评分

说实话,我是一名资深的电子发烧友,玩电子DIY已经有十几年了。在这期间,我接触过无数的电子元器件书籍,有写得浅显易懂的,也有写得晦涩难懂的,但真正让我觉得“实用”的,却不多。《电子元器件实用手册(传感器篇)》这本书,我不得不说,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令人满意的一本。它并没有故弄玄虚,而是实实在在地为读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书中对传感器的分类和介绍非常全面,涵盖了从基础的模拟传感器到复杂的数字传感器,再到各种特种传感器,如惯性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等。更难得的是,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应用电路图。我曾经尝试着利用书中的内容,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效果出奇的好。书中对各种传感器的接口、通信协议以及数据采集方式的讲解,都非常详细,让我能够轻松地将这些元器件集成到我的项目中。

评分

我是一名在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平时课业已经很繁重了,但这本《电子元器件实用手册(传感器篇)》是我课余时间最常翻阅的书籍之一。我一直觉得,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动手实践和对实际元器件的理解才是决定一个工程师能力的关键。这本书恰恰弥补了我在这方面的不足。它不仅介绍了各种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这些元器件的实际参数、关键指标以及如何进行调试。 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故障排除”和“性能优化”的部分印象深刻。书中列举了很多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信号不稳定、精度下降、温漂过大等等,并且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我们这些还在摸索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项目,需要用到一款特定的压力传感器,结果调试了好几天都没法达到预期的精度。后来翻看这本书,才发现是自己忽略了传感器的供电稳定性要求,改正之后问题迎刃而解。

评分

我是一位传感器行业的资深从业者,从事这个行业已经有十五年了。在工作中,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但有时候,即使是资深人士,也会对某些新兴的传感器技术或者某些特定应用的最佳实践感到困惑。《电子元器件实用手册(传感器篇)》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启发和思考。它不仅仅是一本“手册”,更像是一部包含了行业经验和技术精华的集大成之作。 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对传感器市场发展趋势的洞察以及对未来技术走向的预测。虽然这本书的侧重点是“实用”,但它在介绍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对行业前沿的探讨。例如,书中对MEMS传感器、光学传感器以及生物传感器等在未来应用的可能性和挑战的分析,都非常有深度。我曾经利用书中的一些思路,对我们公司一款产品的传感器方案进行了优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本书让我能够更系统地审视整个传感器技术领域,并从中找到创新的方向。

评分

送货很快,是正品,一直京东购买,京东值得信赖

评分

京东买东西已经成为习惯,太方便,质量也有保证。

评分

送货很快,是正品,一直京东购买,京东值得信赖

评分

正在看

评分

非常满意,非常有价值!

评分

质量很好,与描述完全一致,非常满意

评分

很好的书,讲的也浅显易懂,不错,早点出完就好了

评分

送货很快,是正品,一直京东购买,京东值得信赖

评分

送货快,买书很方便,价格优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