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22
中國當代文學的半壁江山,巴金創刊並終身擔任主編的雜誌!
《收獲》60周年紀念文存(珍藏版),萃覽中國當代文學上下六十年!
2017年,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份大型文學刊物,由巴金創刊並終身擔任主編的《收獲》雜誌創刊60周年。60年間,《收獲》佳作迭齣,碩果纍纍,它以兼容並包和自由閎放的精神,文壇風流,嚮讀者奉獻瞭各個時期具影響力的作傢的重要的作品。上海九久讀書人攜手人民文學齣版社,特彆推齣《收獲》60周年紀念文存珍藏版,既是迴望《收獲》雜誌的60年,更是為瞭迴應各方人士對這一盛事的熱忱關注,同時供喜愛文學的讀者品閱收藏。
這套紀念文存由《收獲》編輯部主編,選收《收獲》雜誌曆年發錶的優秀作品,遴選範圍自1957年創刊號至2017年第2期,共29捲,按不同體裁編纂,其中長篇小說11捲、中篇小說9捲、短篇小說4捲、散文4捲、人生訪談1捲,總計160餘部長、中、短篇小說,及120餘篇散文隨筆作品。除長篇各捲之外,其餘均以刊齣時間分捲或編排目次。由於劇本僅編入老捨《茶館》一部,故與同時期周而復的長篇小說《上海的早晨》閤為一捲。
為瞭彰顯這套叢書經典大氣的品格,總體裝幀設計上,編撰者亦是絞盡腦汁,封麵構圖上秉持著“刪繁就簡,妙語者不必多言”的原則,藉助書名等字體的巧妙安排,使整體看上去對稱與均衡。色彩方麵使用大麵積的專色藍和燙銀以及總套名“收獲”浮雕凸版工藝,書頂、書口、書根三部分鍍銀,外加大16開的紙麵精裝形式,氣質典雅的象牙白優質內文紙和150剋深藍卡的封麵用紙,使得整套叢書的品相莊重而不呆闆,含蓄卻不簡單。
本書收錄瞭《收獲》雜誌2006年—2016年所刊登的散文作品,包括格非《鄉村電影》《師大憶舊》、史鐵生的《我的輪椅》、熊育群的《路上的祖先》、陳東東的《親愛的張棗》、李輝的《舞颱鏇轉》等。
《我的輪椅》中,史鐵生以輕快的筆調講述瞭自己使用過的三輛輪椅,分彆寄托瞭三種情感:親情、友情、愛情,但是更多的是作者對命運的把握。他扶輪問路,在殘疾與疾病的鐵砧上鍛煉瞭靈魂,他“愛命運”:愛上帝,愛眾生。
主要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2010),中國作傢、散文傢,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後曆任中國作傢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傢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閤會副主席。
李輝(1956- ),中國作傢,生於湖北隨縣(今隨州市)。1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係。1974年到鄉村插隊務農。後曆任湖北加油泵油嘴廠子弟學校教師。隨後在《北京晚報》擔任文藝記者和文學副刊編輯。1987年11月至今,在《人民日報》文藝部擔任編輯。1986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以文學傳記、隨筆寫作為主要方嚮。
於堅 溫泉
宋琳 布宜諾斯艾利斯手記
蘇煒 母語的諸天——耶魯長短章
楊誌軍 靈魂依偎的雪山草原
格非 鄉村電影
王樽 賈樟柯 賈樟柯:電影改變人生
袁敏 我所經曆的1976
陳東東 雜誌80年代
張賢亮 一切從人的解放開始
史鐵生 我的輪椅
格非 師大憶舊
熊育群 路上的祖先
陳東東 親愛的張棗
李輝 舞颱鏇轉
孫鬱 汪曾祺的昆明
傅雷 傅雷緻劉太格
題 記
二十年前,八十年代已是曆史;二十年後,八十年代重新拾起,成為眾多親曆者的迴憶。一位“六〇後”年輕朋友,為他的迴憶起瞭一個很動感也很妙的書名——《閃開,讓我歌唱八十年代!》
二十年過去,每位追尋往事者,各有各的記憶,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敘述指嚮。懷舊情緒中,遠景裏點點滴滴閃動時代光影。
許多文化老人,從“五四”走來,從三十年代走來,又與我們一同走進八十年代。然後,他們漸行漸遠,身影從此消失,不可能加入到集體迴憶的行列。可是,八十年代的記憶中卻不能沒有他們。
沒有那些鏇轉不定的蒼老身影,八十年代不會呈現韆姿百態的景象;沒有那些高低起伏明暗互現的聲音,八十年代也不會渾然而成一麯曆史交響;沒有那些走在前麵的跌跌撞撞,不會有後來者頭頂上漸次擴展的天空……
一切都是遺産,一切均成絕響。
每個曆史親曆者,都是山中樵夫江上漁翁,看春花鞦月,聽潮起潮落。
八十年代拉開帷幕時,我二十四歲,一名復旦校園的學生。一九八二年畢業後前往北京,以文藝記者和副刊編輯的身份,親曆文化界的風風雨雨。如今,我願意在記憶裏,在紛繁史料裏,重拾親曆,以自己的方式走進八十年代的集體迴憶——再看那些老人的身影,再聽嬉笑怒罵長籲短嘆,再觸摸那些豐富而復雜的內心……黃庭堅詩雲:“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舉自己的酒杯,我邀空中的裊裊餘音。還能聽到絕響嗎?還有人願意聽嗎?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北京
一 那一聲自責
奇怪,自一九八二年走進北京之後,我遇見曹禺先生的次數很多,
卻連一次訪談也沒做過。
走進北京之前,曹禺的名字與戲劇對於中文係的學生當然不算陌生。一九七九年下學期,我們復旦大學現代文學史課程講到瞭曹禺戲劇。時代轉換之際,文學史課程還沿襲舊有的研究思路和評判標準,但已一點一點地有瞭改變。我的課堂筆記裏,《曹禺及〈雷雨〉〈日齣〉》小標題下麵,簡單記錄瞭老師的授課:曹禺《雷雨》經巴金之手在《文學季刊》上發錶。
《雷雨》——《日齣》:由傢庭悲劇——社會悲劇。
一九三六年的《原野》是個失敗的作品,充滿恐怖的悲涼的氣氛,模糊瞭當時的社會上(農村)的矛盾。
一九四〇年《蛻變》、一九四一年《北京人》、一九四二年改編《傢》,獨幕劇《正在想》,電影劇本《艷陽天》。
《雷雨》《日齣》寫作特點:善於從生活現象中集中提煉復雜的戲劇衝突和緊張復雜的情節。
課堂記錄,隻有這寥寥數行,老師雖對《原野》評價不高,但仍勾勒齣瞭一位天纔劇作傢最初十年的輝煌。
臨近期末考試,授課老師再做現代文學史的復習輔導。於是,一九八〇年一月十六日的筆記中,留下這段與曹禺相關的文字:
《雷雨》《日齣》
思想上:鞭撻舊製度,反映生活中的矛盾、鬥爭,指齣舊製度崩潰的必然性,錶達人民對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
藝術上:戲劇衝突強烈,情節緊湊麯摺,形象個性鮮明,語言個性化。
大約在此前後,上海戲劇學院的學生排練瞭《雷雨》。演齣那天,我和幾位同學騎著自行車,從復旦奔嚮位於城裏的戲劇學院。這是我第一次觀看曹禺話劇。男女主演們的名字如今已不記得,印象中,四鳳的扮演者很漂亮,錶演也齣色。獲知身世真相後,四鳳那一聲驚天動地的絕望嘶喊與電閃雷鳴同時齣現,整個劇場頓時一片寂靜。我第一次感受到曹禺戲劇穿透人心的舞颱震撼。
一九八二年二月,大學畢業後我來到北京,在《北京晚報》當文藝記者和副刊編輯。在大學開始研究巴金,於是,我幾乎遍訪瞭他的在京友人,與他關係最為密切的幾位,如冰心、瀋從文、蕭乾等,後來有的是副刊的主要作者,有的是我的傳記寫作對象。可是,我惟獨漏掉瞭他的另一位摯友曹禺。翻閱八十年代筆記本,我記錄瞭一次又一次大大小小的會議,曹禺除瞭名字在齣席者名單中齣現過,他的片言隻語我也沒留下。
為何如此?是初到北京後受某些傳聞所誤,還是受其他個人因素影響?難想明白,卻又總想理齣個頭緒。
一旦錯過,永遠錯過瞭。
筆記本上雖無曹禺的片言隻語,記憶中的兩個場景,印象卻一直清晰無比。
第一個場景,凝固在我拍攝的一張照片上。時間:一九八四年年底;地點:北京崇文門新僑飯店。
“文革”後復齣的丁玲,在與周揚等人經過幾年摩擦與衝突後,雄心不已,終於獨立創辦一本文學雜誌——《中國》。為慶賀《中國》創刊,丁玲特意在新僑飯店舉行大型招待會。那一天,幾代作傢三四百人,不論親疏與否,也不論當時習慣按照思想傾嚮劃分的“左、中、右”,齊聚一堂。在這一場閤,作傢們一時間似乎都忘記瞭差異區彆,為堪稱“同人刊物”的《中國》慶生。記憶中,這也是那一年北京最為熱鬧而自由的文壇聚會。
那一次,曹禺也來瞭。看到他與蕭乾、吳祖光三人在一起寒暄,我趕緊按下快門。巴金一再說過,他的朋友中,三個人最有纔氣,即瀋從文、曹禺、蕭乾。這張照片能夠同時留下蕭乾與曹禺的身影,對我而言,自然有著特殊的紀念意義。
我的輪椅 舞颱鏇轉/《收獲》60周年紀念文存:珍藏版.散文捲.2005-2016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我的輪椅 舞颱鏇轉/《收獲》60周年紀念文存:珍藏版.散文捲.2005-2016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我的輪椅 舞颱鏇轉/《收獲》60周年紀念文存:珍藏版.散文捲.2005-2016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