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聚焦當前金磚國傢研究的十一個熱點領域,從金磚國傢閤作機製研究、金磚國傢擴容、全球治理與金磚國傢閤作、金磚國傢與外部世界的關係、各國的金磚國傢戰略等等視角,展現瞭當前關於金磚國傢研究的若乾問題,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與理論參考價值,可供相關研究人員學習藉鑒。
肖肅,女,教授,現為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全國優秀教師,國jia級精品課程負責人,發錶學術論文16篇,齣版編著3部。硃天祥,男,副教授,復旦大學外交學專業博士,四川外國語大學拉美研究中心主任。目前承擔和參與的各級各類科研項目共計10項,在《當代亞太》、《社會科學》、《國際論壇》、《理論月刊》等各級刊物發錶論文近20篇。
前言 後危機時代的金磚國傢閤作機製研究
一、金磚國傢機製的發展演進
二、金磚國傢機製的閤作基礎
三、金磚國傢機製的內在特質
四、金磚國傢機製的發展道路
金磚國傢擴容的可行性研究
一、金磚國傢擴容的閤理性
二、金磚國傢擴容的潛在對象
三、金磚國傢擴容的意義
全球治理視域下的金磚國傢閤作
一、金磚國傢的機製化閤作進程
二、金磚國傢參與全球治理的現狀
三、金磚國傢閤作參與全球治理的路徑
金磚國傢和全球化新範式的必要性
一、西歐範式危機
二、全球化單核心範式的矛盾
三、金磚國傢認同—詮釋的睏境
四、金磚國傢——“自我存在”轉嚮
五、全球化的新範式
金磚國傢集團參與全球貿易治理的機遇與挑戰
一、金磚貿易集團的興起
二、金磚國傢集團與世界貿易組織的協調
三、金磚國傢參與全球貿易治理的機遇
四、金磚國傢參與全球貿易治理的挑戰
金磚國傢與外部世界的競爭與閤作
一、金磚國傢與發達國傢的權力之爭
二、金磚國傢與新興經濟體的權利之分
三、金磚國傢與發展中國傢的權益之謀
巴西的金磚定位:基於係列研討會的研究
一、三次金磚國傢研究圓桌論壇的重要性
二、三次金磚國傢研究圓桌論壇的主要內容
三、三次金磚國傢研究圓桌論壇的簡要評述
俄羅斯的金磚國傢外交戰略研究
一、金磚國傢成立時俄羅斯的戰略思考
二、俄羅斯對金磚國傢的戰略布局、措施及成效
三、影響俄羅斯金磚國傢戰略的主要因素
印度的金磚國傢戰略
一、印度加入金磚國傢的原因
二、印度對金磚國傢的政治策略
三、印度對金磚國傢的經濟策略
四、印度對金磚國傢的社會策略
中國對金磚國傢閤作的定位、戰略與措施研究
一、金磚國傢閤作的成果及挑戰
二、中國對金磚國傢閤作的定位
三、中國關於金磚國傢閤作的措施
南非的金磚國傢外交
一、南非金磚國傢政策演變的進程
二、南非參與金磚國傢閤作的原因
三、南非加入金磚國傢組織的反對聲音
四、未來南非在金磚國傢組織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後危機時代的金磚國傢閤作機製研究
葛靜靜,碩士,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助教,國際關係學院國際部主管,研究方嚮為族裔政治。
後危機時代的金磚國傢閤作機製研究
自2001年“金磚四國”概念的提齣以來,它已曆經十餘年的發展,“金磚國傢”從一個代錶新興市場力量的概念性名詞轉變為引領新興市場國傢閤作的實質性機製,其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縱觀2006年巴、俄、印、中四國外交部長的首次會晤,特彆是2009年葉卡捷琳堡首次金磚領導人會晤以來的發展曆程,不難看齣,隨著金磚領導人會晤機製的不斷完善,金磚國傢已形成多層次、寬領域的閤作架構,並在務實閤作方麵取得重要成果,閤作領域已涵蓋政治、經濟、金融、貿易、社會、人文多個方麵。尤為突齣的錶現在於金融領域,2016年金磚國傢開發銀行和應急儲備機製均投入實質運轉,錶明金磚國傢已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國際機製,其不僅推動瞭成員國之間的經濟閤作,隨著閤作議程的不斷深化,還在不斷推動全球治理體係的改革。
2017年是金磚國傢閤作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從這一年開始,金磚國傢閤作將開啓第二個十年,金磚國傢及其閤作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曆史時期。值此關鍵時刻,如何正確認識和評價金磚國傢閤作機製的意義和前景,同時進一步推動金磚國傢閤作務實發展,是關乎金磚國傢機製建設和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
當前,全球挑戰突齣,國際形勢中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增多,金磚國傢顯然也受到世界經濟下行和國傢內部經濟轉型升級的影響,麵臨來自外部和內部的重重阻礙。臧秀玲:“後危機時代金磚國傢閤作機製的發展睏境及其突破”,《理論視野》2015年8月,第65—69頁。如何迴應國際社會的挑戰與質疑同時破解內部閤作的更深層次障礙,需要對金磚國傢閤作的成果及其在國際社會的作用進行全麵評估,同時對其未來發展思路和前景進行較為理性的展望。
◆一、金磚國傢機製的發展演進◆
2001年,美國高盛公司首次將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等四個成長前景看好的新興市場國傢的名稱的首字母聯係起來,組閤生成“BRIC”這一全新的經濟投資概念。2009年6月16日,金磚四國領導人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首次正式會晤,成為啓動金磚四國閤作機製的標誌。從此,金磚四國從一個虛擬的經濟導嚮概念,逐步發展成為正式的政府間閤作機製。
2010年12月,作為金磚四國閤作機製輪值主席國,中國正式邀請南非成為該組織成員,金磚四國(BRIC)也因此改稱金磚國傢(BRICS)。南非的加入,使得金磚國傢機製成為世界主要新興經濟體開展對話與閤作、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戰略平颱。
為推動全球金融治理機製嚮公平、閤理、包容的態勢發展,2013年金磚國傢領導人在南非德班舉行的第五次會晤中製訂瞭建立開發銀行的路綫圖,並提議建立金磚國傢穩定基金。2015年7月,在俄羅斯烏法舉行的金磚國傢領導人第七次會晤成為金磚國傢閤作機製發展史上的又一裏程碑。烏法峰會就五國關心的廣泛議題達成共識,通過瞭《烏法宣言》《行動計劃》《金磚國傢經濟夥伴戰略》等綱領性文件,為金磚國傢中長期閤作指明瞭方嚮。從這次峰會取得的豐碩成果可以看齣,金磚國傢的閤作在不斷深化,閤作領域日益拓寬,閤作水平不斷提升,閤作越來越務實。
2017年,中國將作為金磚國傢輪值主席國,並於這一年9月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金磚國傢領導人第九次會晤。中方期待同各成員國一道,圍繞“深化金磚夥伴關係,開闢更加光明未來”的主題,共同深化夥伴關係,譜寫金磚國傢閤作新篇章。“2017年金磚國傢協調人第一次會議在南京開幕”,新華社,2017年2月23日,http://news�眡inhuanet�眂om/2017-02/23/c_1120519010�県tm。為此,廈門會晤有望在以下幾方麵取得重要進展:一是深化務實閤作,促進共同發展;二是加強全球治理,共同應對挑戰;三是開展人文交流,夯實民意基礎;四是推進機製建設,構建更廣泛夥伴關係。“2017年首場金磚智庫會議召開,開啓‘金磚中國時刻’”
……
評價五 《地緣政治與大國博弈》這本書,讀起來就像在看一部跌宕起伏的國際關係大片,充滿瞭策略、智慧與權力鬥爭的張力。作者以曆史為經,以現實為緯,細緻入微地剖析瞭不同國傢在地緣政治環境中的互動與競爭。書中對傳統地緣政治理論,例如“陸權論”和“海權論”的演變,以及它們在當代國際格局中的應用,進行瞭深刻的闡釋。我特彆驚嘆於作者對於曆史案例的駕馭能力,他通過迴顧曆史上幾次重大的地緣政治衝突,例如兩次世界大戰的起因,冷戰的格局,以及後冷戰時代的區域衝突,來揭示地緣政治邏輯的延續性和變化性。書中對當前幾個主要大國,例如美國、中國、俄羅斯以及歐盟等,在地區和全球範圍內的戰略布局和利益爭奪,進行瞭非常深入的解讀。作者並沒有迴避衝突的必然性,而是試圖分析其背後的深層原因,例如資源爭奪、意識形態差異、以及安全焦慮等。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討論未來地緣政治走嚮時,強調瞭技術革命、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因素對傳統地緣政治格局的影響。他對“戰略競爭”時代下,如何理解和應對復雜的國際安全挑戰,提供瞭許多深刻的見解。這本書是理解當前國際關係格局,以及預測未來世界走嚮的絕佳讀物,它能夠幫助讀者跳齣單一視角,以更宏觀、更全麵的視野來審視全球政治的脈搏。
評分評價二 《區域發展戰略與全球競爭力》這本著作,無疑是一次關於如何在一個日新月異的世界中,為國傢和地區提升競爭力的深度思考。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從微觀的企業層麵,到宏觀的國傢戰略,再到跨區域的閤作機製,層層遞進,描繪瞭一幅幅生動的區域發展圖景。書中詳細闡述瞭不同類型區域,例如資源型地區、技術創新密集型地區,以及傳統製造業基地,各自麵臨的獨特挑戰以及可行的發展路徑。特彆讓我眼前一亮的是,作者在分析區域發展時,非常注重文化、曆史以及地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他認為,任何成功的區域發展戰略,都必須根植於其獨特的土壤,而不是簡單地照搬他國模式。書中對於如何吸引外資、培養本土創新能力、優化營商環境等問題,都給齣瞭許多切實可行的建議。我尤其欣賞作者對“軟實力”的重視,他強調瞭品牌塑造、人纔吸引、以及國際閤作在提升區域競爭力中的關鍵作用。書中關於“數字經濟時代下區域協同發展”的章節,更是緊扣時代脈搏,探討瞭如何利用新技術賦能區域發展,打破信息孤島,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對於那些正在思考如何推動所在地區發展,或者對區域經濟學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不容錯過。它不僅提供瞭理論上的指導,更重要的是,它激發瞭讀者對於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評分評價一 讀瞭《國際政治經濟學前沿探索》這本書,我感覺它就像一本為我打開瞭新視角的地圖集。作者在書中深入淺齣地分析瞭當前全球化浪潮下,各個國傢之間,尤其是大國之間的力量博弈和經濟聯係。他不僅僅羅列瞭各種現象,更重要的是,他試圖去揭示這些現象背後的深層邏輯和發展趨勢。書中對貿易保護主義的興起、跨國公司的擴張以及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挑戰等問題,都進行瞭非常細緻的剖析。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研究,比如歐洲一體化的成功與挫摺,北美自由貿易區的變遷,甚至是東南亞國傢聯盟的動態,來闡述理論的實際應用。他並沒有迴避其中的復雜性和矛盾性,而是提供瞭一個多元的視角,讓讀者能夠更全麵地理解國際經濟秩序是如何形成和演變的。特彆是關於全球價值鏈重塑的部分,更是讓我對未來的全球經濟格局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書中還討論瞭技術進步如何影響國傢間的經濟關係,以及新興技術帶來的機遇與風險,這部分內容對於我理解當今世界的快速變化非常有啓發。總的來說,這本書非常適閤那些希望深入理解國際經濟運作機製,並對全球化未來發展感到好奇的讀者。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理論框架,並輔以豐富的實證材料,能夠幫助讀者構建一個更係統、更全麵的認知體係。
評分評價四 《發展經濟學:理論與實踐》是一本非常紮實的著作,對於那些想要深入瞭解發展中國傢經濟發展規律的讀者來說,簡直是拾到寶瞭。作者的寫作風格嚴謹而清晰,他從基礎的理論齣發,逐步深入到各種發展模型和政策實踐。書中對貧睏的根源、經濟增長的驅動因素、以及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等問題,進行瞭詳盡的論述。我尤其喜歡作者對不同發展階段國傢所麵臨問題的區分,比如如何從農業經濟轉型,如何應對工業化帶來的環境問題,以及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書中大量的圖錶和統計數據,為理論分析提供瞭堅實的支持,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復雜的經濟現象。讓我眼前一亮的是,作者在探討減貧策略時,不僅僅關注經濟增長,還強調瞭教育、醫療、以及社會保障體係的重要性。他對“包容性增長”的理念進行瞭深入的闡釋,我認為這對於實現長期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至關重要。此外,書中關於發展援助、外商直接投資以及國際貿易在發展中國傢經濟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提供瞭非常全麵的分析。這本書不僅是經濟學專業學生的重要參考書,對於任何關心全球發展問題,特彆是希望瞭解發展中國傢如何擺脫貧睏、實現經濟騰飛的讀者來說,都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
評分評價三 《全球治理體係的演變與挑戰》這本書,著實讓我大開眼界。作者以一種宏大的視角,審視著人類社會在構建和維護全球秩序過程中所付齣的努力以及麵臨的重重睏難。書中對二戰後建立的以聯閤國為核心的全球治理體係的形成、發展以及當前所處的睏境,進行瞭深刻的反思。我特彆關注瞭關於主權與全球責任之間的張力,以及不同國傢在國際組織中扮演的角色和所持立場。作者並沒有簡單地批判,而是試圖理解造成這種演變的原因,例如新興大國的崛起、非國傢行為體的增多,以及全球性挑戰(如氣候變化、跨國犯罪、公共衛生危機)的日益嚴峻。書中對一些具體的國際閤作機製,比如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進行瞭深入的案例分析,揭示瞭它們在實踐中遇到的瓶頸和改革的必要性。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討論如何應對當前全球治理的挑戰時,提齣瞭一係列富有建設性的觀點,強調瞭多邊主義的重要性,以及改革現有機製的緊迫性。他也呼籲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與理解,以促進更廣泛的共識。這本書為我們理解錯綜復雜的國際關係,以及未來全球秩序的走嚮,提供瞭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分析框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