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研究以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学习力结构要素等相关理论为依据,《我国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研究》在文献分析与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学习力进行了维度划分,围绕不同群体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学习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对全国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对比分析不同层面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差异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各维度的影响程度,为发现当下大学生学习问题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支撑,为改善我国大学生学习状况、转变大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提高大学生学习质量提供科学的研究结论。
作者简介
张湘韵,江苏扬州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毕业,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基本理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在《教育研究》《高校教育管理》《高校发展与评估》《浙江工商职业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主持贵州省教育厅项目一项、贵州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一项等,并参与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大学生学习质量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突破口
二、大学生学习力是大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
三、主体体验是大学生学习的内部源泉
四、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学习的外部途径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大学生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
三、学习力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与本研究切入点
第二章 理论依据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理论依据
一、交往行为理论
二、社会的建构主义
三、学习力结构理论
四、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研究方案设计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假设
三、技术路线
四、实证数据收集与处理
五、质性访谈设计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总体特征描述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总体特征描述
一、国家层面大学生学习力的基本面貌
二、地区层面大学生学习力基本面貌描述与比较
第二节 不同群体大学生学习力特征描述
一、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的学习力特征描述
二、不同类型院校大学生学习力的基本面貌描述
三、不同年级大学生学习力总体描述与差异分析
四、不同学科大学生学习力总体描述与差异分析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人际交往特征描述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人际交往总体特征
一、国家层面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面貌
二、地区层面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总体描述与差异分析
第二节 我国不同群体大学生人际交往特征描述
一、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特征描述
二、院校层面大学生人际交往总体特征描述与差异分析
三、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交往总体描述与差异分析
四、不同科类大学生人际交往总体特征与差异分析
第五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
第一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总论
一、我国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效率与持续性的影响
二、我国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创新思维的影响
三、我国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方法的影响
四、我国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五、我国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态度的影响
第二节 不同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
一、“985”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
二、“211”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
三、一般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
第三节 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
一、大一年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
二、大二年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
三、大三年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
四、大四及以上年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
第四节 不同学科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
一、文史哲科类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
二、社会科学类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
三、理学类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
四、农医工学类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
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影响的访谈分析
第一节 质性访谈研究设计
一、质性研究能够弥补量化研究的不足
二、访谈规划与设计
三、访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影响的描述分析
一、多维度发展: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总体特征
二、分化发展:大学生学习力总体特征描述
三、积极有限: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影响的描述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内部因素
二、外部因素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理论探讨
一、研究验证与研究结论
二、相关理论探讨
第二节 相关建议
一、突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重视大学生学习体验
二、关注人际交往差异特征,提升不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
三、注重学习力要素特征,推进高校自身建设
四、改善大学生学习环境,强化文化的引领作用
附录
附录1: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学习力调查问卷
附录2: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影响访谈提纲
附录3:访谈对象简况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我国高等教育自进人大众化阶段以来,质量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随着国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出,以大学生学习为核心探讨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成为学者研究的中心,大学生学习质量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表征。然而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质量却是个复杂的话题。本书以大学生学习力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将学习力分成五个维度进行探究,内部剖析我国大学生不同群体学习力的基本状态,进而从大学生人际交往必将影响其学习力的前提假设出发,深入探究二者的相互关系,科学、客观地呈现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希望能够为读者揭示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学习某些特征,从而为提高大学生学习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研究大学生学习力,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厘定学习力的内涵。本书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学习力结构要素等相关理论为依据,对大学生学习力进行了维度划分,设计了大学生学习力的调查量表,利用“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系统”数据库平台,对不同群体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依次从国家、地区、院校、年级、科类等层面逐步展开,并对比分析不同层面大学生学习力的现状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将大学生学习力分为五个维度,即学习持续性与效率、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创新思维。从五个维度出发对全国大学生学习力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状况具有总体正向、呈现U型发展态势等特征。具体来说,根据地区、人口统计变量、院校、年级、科类等不同群体大学生具有不同特征,且有显著差异。三个地区大学生学习力在不同维度各有不同;城市生源、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学生学习力各维度均值较高;“985”院校大学生学习力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维度均值较高,且与其他院校具有显著差异;大一与大四年级大学生的学习力从大学生自我感知角度较好;文史哲类大学生学习力总体均值较高。
根据大学生学习力的调查现状以及访谈发现,除大学生自身的内在特征是大学生学习力的内在主要因素外,外界环境对大学生学习力也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大学生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其学习力的外部重要因素,因此鉴于研究的可行性,本书将大学生的社会环境界定在学校范围内,最终假定大学生人际交往必将影响其学习力发展,在此前提假设的基础上选择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学习力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知,不同群体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对学习力各维度的影响具有不同特征。从总体来看,师生互动对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持续性影响较大;同伴互动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较大。具体来看,不同院校、不同年级与不同科类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985”院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对学习力各维度的贡献值总体要小于其他类型院校;大四年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对学习力各维度的贡献值要远远大于其他三个年级;理学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对学习力各维度的贡献值也要高于其他学科类别,尤其是一般本科理学类大学生入际交往对学习力各维度的贡献较大。
在逐步深入研究中,本书也发现目前大学生的学习力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本书的最后部分对大学生的学习力提升从文化的角度提出自身的建议。
作者
2017年1月19日
我国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研究 [Research on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 Survey]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我国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研究 [Research on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 Survey]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我国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学习力的影响研究 [Research on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 Survey]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