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以实践为基础,从技术角度研究了区块链的设计与实现,从代码层面详细剖析了使用Node.js开发区块链的技巧与*佳实践。
围绕区块链、Node.js前后端开发、密码学、P2P网络、共识算法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Node.js区块链开发!
内容简介
本书力图用*少的篇幅表述丰富的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20多个章节,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了解区块链,共4章。详细讲述了区块链产品——加密货币的相关概念,用独特的技术视角,把加密货币的基本技术要素串联起来。
第二部分:Node.js入门指南,共4章。详细介绍了Node.js入门知识,并通过一个具体项目,完成对Node.js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调查和描述,整个章节也是项目架构设计必备的调研和技术选型阶段,是本书*一个完整的实践范例。
第三部分:源码解读,共9章。从架构设计的角度,层层剖析区块链的设计原理,深刻解读相关概念和技术。先从项目设计的角度详细介绍了亿书白皮书的核心内容,然后从项目入口程序出发,介绍了亿书项目的整体结构;之后分别介绍了P2P网络、加密解密、签名和多重签名、区块链、共识机制等区块链核心内容及其代码实现。
第四部分:开发实践,共9章。主要是对第二和第三部分的有益补充,把在这两个部分出现的技术难点抽取出来,集中介绍。仍然以亿书项目中涉及的实际项目为主,包含多个完整独立的小项目,其中涉及函数式编程等编程方法论、aysnc的用法、命令行工具的开发、亿书官方网站的开发、密码学技术、时间戳和数据计算,以及测试技术。
第五部分:附录。汇总了区块链的相关概念、常见词汇的中英文对照等内容。
作者简介
朱志文(网名imfly),区块链技术专家,全栈开发工程师,亿书(Ebookchain)等多个开源项目的核心开发者,中国区块链俱乐部主创者和发起人,区块链技术的狂热布道者,CSDN区块链知识库特邀编辑、博客专家,多个区块链项目的专家顾问和天使投资人。你可以在亿书官网找到他。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前言
第一部分 了解区块链
第1章 加密货币就是货币 2
1.1 加密货币简史 2
1.2 什么是加密货币 3
1.3 加密货币就是货币 4
1.4 加密货币可靠吗 4
1.5 总结 6
1.6 参考 6
第2章 区块链,承载人类信用的基石 7
2.1 利益,现实世界的内在驱动力 7
2.2 信用,决定着利益转移的方向 7
2.3 未来趋势 9
2.4 应用场景 9
2.5 风险提示 11
2.6 总结 12
2.7 参考 12
第3章 共识机制,可编程的利益转移规则 13
3.1 机制,左右产品走向的根源 13
3.2 PoW:工作量证明机制 14
3.3 PoS:股权证明机制 15
3.4 DPoS:授权股权证明机制 16
3.5 亿书对DPoS机制的改进 17
3.6 总结 17
3.7 参考 18
第4章 区块链架构设计 19
4.1 基本概念 19
4.2 架构图 20
4.3 协议层 20
4.4 扩展层 22
4.5 应用层 22
4.6 编程实现 23
4.7 知识图谱 25
4.8 总结 26
4.9 参考 27
第二部分 Node.js入门指南
第5章 Node.js在币圈流行么 30
5.1 Node.js在开源社区很流行 30
5.2 Node.js在币圈也同样流行 32
5.3 Github上前10个应用的简介 34
5.4 结论 36
5.5 总结 36
5.6 参考 36
第6章 Node.js让前端开发像子弹飞一样 37
6.1 项目需求 37
6.2 技术选型 37
6.3 Node.js简介 38
6.4 开发步骤 39
6.5 总结 51
6.6 参考 51
第7章 Node.js让后台开发像前端一样简单 53
7.1 需求 53
7.2 开发 54
7.3 总结 61
7.4 参考 62
第8章 你必须知道的几个Node.js编码习惯 63
8.1 一切都是数据流 63
8.2 事事皆回调 65
8.3 异常要捕捉 67
8.4 总结 72
8.5 参考 73
第三部分 源码解读
第9章 亿书,一个面向未来的自出版平台 76
9.1 亿书是什么 76
9.2 使用场景 76
9.3 主要特点 77
9.4 核心功能 77
9.5 技术架构 78
9.6 总结 79
9.7 参考 79
第10章 入口程序app.js解读 80
10.1 源码与类图 80
10.2 解读 80
10.3 总结 86
第11章 一个精巧的P2P网络实现 88
11.1 源码、类图与流程图 88
11.2 解读 89
11.3 总结 98
11.4 参考 98
第12章 加密和验证 99
12.1 源码、类图与流程图 99
12.2 概念 101
12.3 实践 102
12.4 总结 104
12.5 参考 104
第13章 地址 105
13.1 源码、类图与流程图 105
13.2 解读 105
13.3 总结 115
13.4 参考 115
第14章 签名和多重签名 116
14.1 源码 116
14.2 解读 116
14.3 总结 125
第15章 交易 126
15.1 源码与类图 126
15.2 解读 128
15.3 总结 141
15.4 参考 141
第16章 区块链 142
16.1 源码、类图与流程图 142
16.2 解读 143
16.3 总结 162
16.4 参考 163
第17章 DPoS机制 164
第四部分 开发实践
第18章 函数式编程入门经典 178
第19章 轻松从JavaScript文件生成UML类图 199
第20章 命令行开发介绍 205
第21章 一张图学会使用async组件进行异步流程控制 210
第22章 静态网站开发全景扫描 216
第23章 开发通用的HTML组件 223
第24章 三张图让你全面掌握加密解密技术 237
第25章 在时间和数据计算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244
第26章 测试 251
第五部分 附录
附录A 区块链相关术语 260
附录B 区块链相关名词 273
附录C 关于区块链俱乐部 280
后记 282
前言/序言
本书原名《Nodejs开发加密货币》,大部分已经通过网络免费分享(网络上仍有原文),正式出版的时候改成了现在的名字,部分章节也做了调整。写作本书的时候,“区块链”这个称呼并不流行,但讨论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区块链技术。就在本书整理出版的时候,国家发布了《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整个社区也接纳了“区块链”这个称谓,因此改为现在的名字。
“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其实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这是一位文笔非常好的朋友大学毕业后给我的留言。每每读到这句话,总能被感动。后来,与那位朋友聊天,我说你真有才,能把一句话说到人的内心深处,我若不是因为是男人,一定美美地哭一场。他一听,十分感慨,告诉我他也是摘抄来的,还说只有经历过,才能被感动。
工匠精神人人推崇,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环境往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还是我的那位朋友,刚毕业的时候,他去了某机关报社,最初当记者,待遇优厚,后来做编辑,自在逍遥。这中间,他还经常写写书,一年下来,仅仅版税收入也非常可观。但是,最近几年好像不太好了,有一次聊天明显感觉到他的消极,问他怎么了,他说互联网抢了他们的饭碗。我说,那你就抢回来吧,化敌为友,借助互联网挣更多钱。他说试过了,没那么简单,几大文学网站,那么多作者,真正挣到钱的没有几个。偶尔火起来了,大部分都被平台分去了,有的甚至连版权都得不到。加之盗版猖獗,基本入不敷出。
听着他的话,我始终沉默,当初我也想不到出路,时代变迁,谁都无法阻拦。但是,这两年我有了方向,找到了可以彻底解决的办法,这也是我坚持分享这本书的内在动力。软件是给人用的,开发者首先想到的自然是身边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道理。这位朋友的问题就是亿书诞生的初衷,没有任何离奇的故事,都是满满的生活小节,这多少也有点工匠精神的情结吧。
当主动往版权保护和写作分享发力的时候,资源就源源不断地聚集到了我的面前。亿书,这个去中心化的版权保护和知识直销系统(自出版平台)的操作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探索之后,2015年,我把关于打造电子书版权保护项目的想法在网上和盘托出,吸引了很多小伙伴的关注,同时也证明了想法的可行性。接着,我用行动实践电子书写作和分享的全过程,并把亿书这个项目的真实源码作为分享的主要内容,边分享边开发,边打造团队,这中间提交了多个开源代码(本书多个实例便是其中一部分)。读者越来越多,团队日益壮大,仍有很多小伙伴在了解、考察和熟悉中。接下来,待亿书正式发布,就可以用亿书(软件)来继续分享亿书(源码)了。这就像C/C++这样的编程语言可以用来开发自己,开发者也是使用者,自身不断循环完善。
亿书,以价值传播为目标,定位在协同创作和版权保护,从底层区块链版权协议到顶层客户端应用,完全自主开发,是国内少有的不依赖于比特币、以太坊等国外第三方平台的产品。新版产品提供了强大的扩展开发能力,基于亿书可轻松开发很多类型的去中心化应用,比如数字资产管理、财务结算与审计、交易存证与监控、电子商务、视频直播等。这仍然是从基础需求起步,步步搭建积木的思路和过程,与我通过写作本书体验产品需求,然后发展亿书的思路一样。这是工程学的基础,再厉害的天才也无法逾越。
亿书注定要成为价值传播领导者,开启数字出版新时代。
这是本什么样的书?
亿书是完全开放开源的项目,是一个完整的类比特币的区块链产品。本书基于该项目,完全以实用为目的,将开发实践贯穿始终,内容涉及开发区块链产品前端、后台和桌面应用的全过程。本书用开发的思维进行反复迭代,由浅入深,详细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相关理论知识、Node.js前后台开发基础知识、加密签名技术、P2P网络实现、共识算法等,能帮助初学者快速学习入门区块链技术,深入掌握Node.js编程开发技术,帮助区块链技术从业者、Web开发者更深刻地理解相关概念和技术实现。
想找到关于如何开发一款真正的区块链产品(不只是调用某款加密货币API)的图书吗?这可能是目前世界上第一本,也可能是唯一的一本。
想找到关于Node.js大型实践项目的图书吗?这可能是世界上少有的一本,也可能找不到第二本。
想找到亿书、Lisk等基于Crypti的分支项目的详细开发文档吗?这一定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本。
想深刻了解区块链的技术实现吗?看看本书,对于区块链、共识机制等各种概念的理解将会更加透彻。
想从事区块链(无论是比特币还是其他各类竞争币)的开发吗?Node.js一定是无法回避的,这本书也必然无法错过。
想了解比特币的原理吗?这本书不仅告诉你其原理是什么,还会从技术的角度告诉你为什么,无论你是做技术还是做管理,本书都值得参考。
本书面向的读者
开发人员。本书涉及前端、后台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前端开发人员,还是后台开发者都可以学习参考。
架构师。区块链本身是分布式、云计算的典范,本书详细描述了一款区块链产品的架构设计,他们可以通过本书学习掌握区块链是如何基于P2P网络构建复杂的自适应系统的。
高校学生、教师、科研人员等。本书内容在网络上分享的过程中,已经有大学老师作为教参用在实际教学之中,本书从概念到代码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深入浅出,适合系统研究学习区块链技术。
学习Node.js的读者。本书介绍了Node.js入门知识,包含了Node.js的技术原理和使用技巧,是一个完整的Node.js使用案例,有一定JavaScript基础的初中级读者,通过本书可以更深入的学习提高使用Node.js编码技能。
投资人,以及对比特币等区块链产品感兴趣的普通用户。本书力求语言朴实,书写过程中尽量避免晦涩的技术术语,在具体的编码之前,都要详细介绍相关概念,因此投资人和普通读者也可作为科普读物,从技术层面对加密货币等区块链相关产品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本书内容
本书力图用最少的篇幅表述更丰富的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了解区块链,共4章。详细讲述了区块链产品——加密货币的相关概念,用独特的技术视角,把加密货币的基本技术要素串联起来,同时在文中自然引导读者跳转阅读下面各个部分,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过渡。
第二部分:Node.js入门指南,共4章。详细介绍了Node.js入门知识,并通过一个具体项目完成对Node.js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调查和描述,整个部分也是项目架构设计必备的调研和技术选型阶段,是本书第一个完整的实践范例。
第三部分:源码解读,共9章。从架构设计的角度,层层剖析区块链的设计原理,深刻解读相关概念和技术。从项目设计的角度谋篇,第9章详细介绍了亿书白皮书的核心内容,明确了项目的需求,教读者如何着手研究区块链产品;第10章从项目入口程序出发,介绍了亿书项目的整体结构;第11~17章分别介绍了P2P网络、加密解密、签名和多重签名、区块链、共识机制等区块链核心内容,并给出了代码实现。
第四部分:开发实践,共9章。主要是对第二和第三部分的有益补充,把在这两个部分出现的技术难点抽取出来,集中介绍。仍然以亿书项目中涉及的实际项目为主,包含多个完整独立的小项目。第18~19章主要介绍了函数式编程等编程方法论;第20章,介绍了命令行工具的开发(含开源实例);第21章总结了aysnc的用法,解决了Node.js回调流程控制问题;第22~23章介绍了亿书官方网站的开发,对市面上的静态网站进行了总结,通过两个实例详细介绍了客户端的开发设计;第24章详细介绍了密码学技术;第25章介绍了时间戳、数据计算等更加细致的优化内容;第26章介绍了测试技术。
第五部分:附录。汇总了区块链的相关概念、常见词汇的中英文对照等内容。
本书的相关资源
本书分享的开源项目——亿书,仍在持续开发中,因此,当您在阅读本书源码的时候,核心代码库已经做了比较大的修改。所以,我将本书分享的源码锁定在了一个固定的版本里。有关亿书的相关资源如下:
因水平所限,书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为了方便大家交流,也为了弥补可能出现的不足,我在区块链俱乐部论坛上与本书配套设置了一个勘误版块,也会定期回答读者的问题,欢迎大家访问,地址如下
实际上,亿书和本书都是开源的产物。非常欢迎有志于区块链研发的小伙伴参与进来,共同进步。
致谢
我是个极度不愿意重复的人,所以才会始终保持足够的热情来编写软件为自己服务。而写文章恰恰需要反复推敲和修改,甚至推倒重来。自从2016年年初决定要撰写和分享本书中的系列文章,并从中汲取区块链的技术营养,我就做好了各种思想准备。为了防止退缩,我还在网络上公开许下承诺。但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战胜自己是如此艰巨。这段时间,我几度放弃,又重新开始。
很庆幸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帮小伙伴们始终陪伴、支持和鼓励着我。
感谢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李沛副社长,他对知识传播领域的独到见解以及他推崇的“知识服务商”理念,让我很受启发。他受邀为本书作序,并给了我很多极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知识服务商”将会成为亿书未来发展的重要理念。亿书的新版本,从每一个细节都会体现这一思想,让每一个使用亿书的人从中受益,令知识的创造充满动力。
感谢出版社的编辑杨绣国老师,给了我极大的宽容和鼓励,她极为认真地帮我梳理和策划书的内容,协调各类资源。
感谢火币网徐宝龙,我们在亿书组织的区块链茶座上相识,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他专注区块链行业,给我、给亿书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帮助。他不仅聪明,还非常勤奋,居然在大年初一的晚上给我发来了他为本书撰写的序言,让我感动不已。
感谢CSDN技术社区的编辑们,这是一群充满激情的活跃分子,在 @猫白 @红月两位编辑的带领下,很快构建起多个开发技术知识库,在社区引起了强烈反响。她们支持本书,还邀请我与她们一起构建了区块链知识库。
感谢巴比特论坛的几个小伙伴。这些文章最先发布到巴比特论坛,巴比特的@长铗、@miner、@等一轮残月、@萌大大等,几乎将这些文章篇篇都设为精华帖,跟踪进展,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感谢cnodejs.org社区。这些文章后来陆续在cnodejs.org上同步发布。因为共同的爱好,我与社区很多Node.js技术大咖(@i5ting @lc @Graper等)成了好友。他们对这些文章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极大的支持,还主动帮我推荐和宣传,让我深受鼓舞。
感谢亿书社区的小伙伴们,比如 @Tailor @火鼎 @珍惜 @一 @Mojie @cyio @zbinlin 等,他们不仅支持我,有的还给我提供了内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小伙伴,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最后,感谢我的爱人和我可爱的儿子,谢谢你们的陪伴。
《分布式账本技术:从理论到实践》 内容梗概 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且深入的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知识体系,从其核心概念、运作机制,到实际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将剥离特定技术栈的限制,专注于DLT的普适性原理,让您能够理解并应对区块链及其他分布式账本技术的演进。 第一部分:分布式账本技术基础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从零开始,理解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基石。 何为分布式账本? 传统账本与分布式账本的演变: 探讨信息记录方式的变革,从中心化数据库的局限性出发,引出分布式账本的必要性。我们将详细分析中心化系统的单点故障、可信度危机以及数据篡请的问题,并对比分布式账本如何通过去中心化、透明化和不可篡改性来解决这些痛点。 核心特征深度解析: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并非所有DLT都是完全去中心化的,我们将区分公有链(Public Blockchains)、联盟链(Consortium Blockchains)和私有链(Private Blockchains),分析它们在节点控制、访问权限和性能上的差异。我们将深入探讨去中心化程度对系统安全性、鲁棒性和治理模式的影响。 透明性(Transparency): 探讨不同DLT模型下的透明度级别。在公有链中,交易记录通常对所有人公开可查;在联盟链和私有链中,透明性则受限于参与者权限。我们将分析透明度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以及如何通过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s)等技术在保证透明的同时保护敏感信息。 不可篡改性(Immutability): 这是DLT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我们将详细介绍密码学哈希函数(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的工作原理,例如SHA-256,以及它们如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我们将阐述区块如何通过哈希值链接起来,形成链式结构,使得任何对历史数据的篡改都会导致后续区块的哈希值失效,从而被网络轻易检测到。 分布式共识(Distributed Consensus): 这是DLT能够协同工作的关键。我们将深入讲解各种共识机制(Consensus Mechanisms),包括: 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 PoW): 详细解析挖矿过程,算力竞争,以及PoW如何防止女巫攻击(Sybil Attacks)和双重支付(Double Spending)。讨论其能源消耗问题及其带来的挑战。 权益证明(Proof-of-Stake, PoS): 介绍PoS的核心思想,即通过持有代币的数量来决定验证交易的权利。分析不同变种,如委托权益证明(Delegated Proof-of-Stake, DPoS),并对比PoS在能耗、交易速度和安全模型上的优势与劣势。 拜占庭容错(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BFT)及其变种: 讲解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等算法,尤其适用于联盟链和私有链场景。分析其如何处理恶意节点的存在,以及在节点数量有限时的性能表现。 其他共识机制: 简要介绍如燃烧证明(Proof-of-Burn)、时间戳证明(Proof-of-Timestamp)等,拓展读者的视野。 DLT与区块链的关系: 明确区块链是DLT的一种具体实现,但DLT的概念更为宽泛,还包括如哈希树(Directed Acyclic Graphs, DAGs)等其他分布式账本结构。我们将对比区块链的链式结构和DAG的网状结构在数据存储、交易处理和可扩展性上的区别。 密码学在DLT中的作用 哈希函数: 深入理解其单向性、雪崩效应和固定输出长度的特性,以及它们在数据完整性校验、数字签名和工作量证明中的应用。 公钥/私钥密码学(Public-Key Cryptography): 详细阐述非对称加密的工作原理,公钥与私钥的生成与管理。解释数字签名如何实现身份认证和防抵赖。 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s): 学习其生成、验证过程,以及如何在DLT中用于验证交易的发送方身份和交易的完整性。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s)中的加密应用: 探讨如何在智能合约中利用加密原语(如哈希、签名)来构建安全、可信的自动化执行逻辑。 第二部分:区块链技术详解 本部分将专注于最普遍的DLT实现——区块链。 区块链的架构与组成 区块(Block): 详细剖析区块的结构,包括: 区块头(Block Header): 版本号、前一区块哈希(Previous Block Hash)、梅克尔根(Merkle Root)、时间戳(Timestamp)、难度目标(Nonce, Target)等字段的功能。 交易列表(Transaction List): 包含所有待打包的交易记录。 交易(Transaction): 详细解析交易的构成,包括输入(Inputs)、输出(Outputs)、签名等。我们将分析UTXO(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模型和账户模型在交易处理上的差异。 梅克尔树(Merkle Tree): 学习梅克尔树的构建过程,以及它如何高效地验证交易集是否存在于一个区块中,而无需下载整个区块。 链式结构(Chaining): 强调前一区块哈希如何将区块按时间顺序连接起来,形成不可篡改的链条。 分布式账本网络: 介绍节点(Nodes)的类型(全节点、轻节点、矿工/验证者等),以及节点之间的P2P(Peer-to-Peer)通信协议。 关键技术概念 挖矿(Mining)与区块生成(Block Production): 深入分析PoW机制下的挖矿过程,包括计算难度调整,奖励机制(区块奖励和交易费用),以及算力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 交易的生命周期: 从交易广播、节点验证、打包进区块,到区块被添加到链上,全流程解析。 双重支付问题(Double Spending Problem): 详细阐述在没有中心化权威机构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共识机制和区块链结构来有效防止同一笔数字资产被花费两次。 51%攻击(51% Attack): 分析攻击者控制超过50%网络算力或权益可能带来的威胁,以及PoW和PoS等机制在防御此类攻击上的策略。 分叉(Forks): 区分临时性分叉(Temporary Forks)和永久性分叉(Permanent Forks/Hard Forks & Soft Forks)。讲解临时分叉的产生原因(如网络延迟)以及共识如何解决。深入分析硬分叉和软分叉的概念、目的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例如社区分裂。 第三部分:区块链的实际应用与生态 本部分将超越技术原理,探讨区块链在现实世界的广泛应用,以及支撑这些应用的生态系统。 智能合约的强大能力 智能合约的概念与工作原理: 定义智能合约为运行在区块链上的自动化、可编程的代码,用于自动执行合约条款。 图灵完备性(Turing Completeness): 探讨智能合约语言(如Solidity)的图灵完备性如何使其能够实现复杂的逻辑和计算。 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去中心化金融(DeFi): 借贷、交易、保险、稳定币等DeFi应用的实现机制。分析智能合约如何取代传统金融中介,实现更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数字身份与认证(Digital Identity and Authentication): 如何利用区块链构建去中心化的身份管理系统,增强用户对个人数据的控制权。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追踪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提高透明度,防止假冒伪劣。 数字资产与代币化(Tokenization): 如何将现实世界中的资产(如房地产、艺术品)代币化,实现更便捷的交易和所有权管理。 投票系统(Voting Systems): 探讨区块链在构建安全、透明、可追溯的投票系统中的潜力。 游戏与元宇宙(Gaming and Metaverse): NFT(Non-Fungible Token)在数字资产所有权、游戏内经济和虚拟世界构建中的作用。 区块链平台与生态系统 主流公有链平台: 比特币(Bitcoin): 作为第一个区块链应用,分析其技术特点、设计哲学以及作为数字黄金的定位。 以太坊(Ethereum): 详细介绍以太坊作为智能合约平台的核心地位,其EVM(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以及ERC-20、ERC-721等代币标准。 其他重要公有链: 简要介绍Solana、Polkadot、Avalanche等平台的技术创新和侧重点,如高吞吐量、跨链通信等。 联盟链与私有链解决方案: 介绍Hyperledger Fabric、R3 Corda等企业级DLT平台的特点,以及它们在解决企业特定需求时的优势。 DApp(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s)的开发与部署: 概述DApp的开发流程,用户如何与区块链应用交互。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 探讨DAO如何利用智能合约实现社区治理和决策自动化。 区块链的挑战与未来趋势 可扩展性问题(Scalability Trilemma): 深入讨论区块链在安全性、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之间面临的权衡,即“不可能三角”。 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 探索不同区块链之间进行信息和资产交换的技术解决方案,如跨链桥(Cross-chain Bridges)和原子互换(Atomic Swaps)。 隐私保护(Privacy): 除了透明性,讨论如何通过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Homomorphic Encryption)等技术来增强区块链的隐私性。 能源消耗与可持续性: 再次强调PoW的能耗问题,以及PoS等更环保共识机制的兴起。 监管与合规(Regulation and Compliance): 分析全球范围内对DLT和加密货币的监管动态,以及合规性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Web3.0的愿景: 探讨DLT如何成为下一代互联网(Web3.0)的关键基础设施,构建一个更加去中心化、用户拥有数据的互联网。 其他前沿技术: 简要提及如Layer 2扩容方案(如Rollups)、状态通道(State Channels)、分片(Sharding)等,展示DLT技术的不断演进。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深入讲解核心概念的同时,穿插实际应用案例和技术原理分析,帮助读者建立完整的知识图谱。 技术栈无关性: 专注于DLT的普适性原理,不局限于任何单一编程语言或开发框架,使读者具备跨平台、跨技术的学习能力。 循序渐进的知识体系: 从基础概念到高级主题,层层递进,适合不同背景的读者,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开发者。 前瞻性视角: 关注DLT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未来趋势,帮助读者把握行业脉搏。 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深刻理解分布式账本技术的运作原理,洞察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潜力,并为参与构建下一代分布式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