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往來書信集(套裝上下捲)

梁漱溟往來書信集(套裝上下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梁培寬 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2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上海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08146082
版次:1
商品編碼:12216783
品牌:世紀文景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080
套裝數量:2
字數:827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精神有所歸,生活有重心,一根脊梁竪立起來,兩腳踏在地上。”
  ——以一己清朗剛健力,滌世間紛紜萬端事。
  ◇全麵收錄梁漱溟往來書信:與師友、政界、後學、子孫,七百餘封魚雁音書。
  ◇首次公開諸多珍貴史料:收錄蔡元培、鬍適、吳承仕、熊十力、馬一浮、鬍蘭成等人珍貴信件;梁漱溟長子整理、注解。

內容簡介

  《梁漱溟往來書信集》輯錄瞭梁漱溟先生往來書信七百餘封,時間跨度從1916年到1988年梁漱溟先生去世,曆七十餘年。涉及人物眾多,既有政壇名流,又有布衣白丁,即有飽學鴻儒,又有莘莘學子。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梁啓超、張申府、馮友蘭、鬍適、熊十力、馬一浮、鬍蘭成……這是迄今至為全麵的一次梁漱溟書信整理,其中許多書信是初次公開發錶。
  通過一封封書信,梁先生指證師友得失、點撥奬掖後學、用心子孫教育,讀者可從中還原一個血肉豐滿、可親可愛的梁漱溟。這些書信不僅是梁漱溟個人不同時期思想、情感、生活等的記錄,也是20世紀中國曆史的縮影,從一個側麵反映瞭從辛亥革命到改革開放,七十餘年來中國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這對讀者瞭解梁漱溟,瞭解中國曆史實為彌足珍貴的曆史材料。

作者簡介

  梁漱溟(1893—1988),20世紀中國著名思想傢、教育傢、社會改造運動者。生於北京,原籍廣西桂林。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後以漱溟行世。1917年入北京大學任教,七年後投身農村,從事鄉村建設運動。終其一生用心於兩大問題:人生問題與中國問題;為此而思考而行動。主要著作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與《東方學術概觀》等。

  梁培寬(1925—),梁漱溟長子,曾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編輯部主任,退休後從事梁漱溟文稿的編輯齣版和研究工作。

內頁插圖

目錄

輯錄者前言
第一輯 梁漱溟緻有關人士(1949年以前)
第二輯 梁漱溟緻政界人士及有關機構
第三輯 梁漱溟緻有關人士(1950年以後)
第四輯 梁漱溟緻師友
第五輯 有關人士緻梁漱溟
第六輯 師友緻梁漱溟
第七輯 傢書

精彩書摘

  緻鬍適/1922年
  適之先生:前奉上十冊,計
  察入。今日人民太無生氣,好人太無生氣,故鬧到如此地步。吾曹好人須謀所以發揮吾曹之好者,謀所以發揮人民生氣者,則今日惡局勢乃有轉移,否則將長此終古矣。星期二日晚七鍾後奉約吾
  兄到前門內瀋宅聚談(西城根自來水公司隔壁三十八號),並求轉約同誌數人(如有責任心者最好)同聚是感。
  手叩
  刻安漱冥頓首
  守常(李)、孟和(陶),並乞代邀衡山(鈞儒)。
  

  緻《東方雜誌》/1932年
  《東方雜誌》於此復信之前原有按語如下:
  “新年號”徵求夢想,收到答案的踴躍,齣於我們的意料之外。因排印時間過促,在十二月五日以後收到的,都不及列入,甚為抱歉。在限期截止以後我們又收到瞭梁漱溟先生的復信。梁先生的“夢”如下:
  漱所作未來中國之夢,乃十分清楚明白之夢,換言之即由腳下嚮前可以瞻見之目的地,現在正自覺地嚮前一步一步走。若來函所雲“大傢隻是皺眉嘆氣,捱磨各自的生命”,在我絕無此感。在我胸中隻是充滿瞭希望和興趣。

  注:著者於1952 年曾寫有《自我檢討提綱(草稿)》一紙(見《梁漱溟全集》第六捲),其中有這樣的話:“某雜誌年終為年初徵文,問你今年作個什麼夢?我答:我是清清楚楚一步一步地嚮著預期目標而前進。”此處所說答語與以上緻《東方雜誌》的簡短復函的內容可以說是一個意思,且同樣與“年終為年初徵文”有關,故似可推斷二者為一事。

  在此應指齣,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1931 年6 月創辦於山東鄒平縣,而緻《東方雜誌》的復信寫於1932 年末,即鄉建院創辦後一年半之時,此時著者正身在農村,信中說“現在正自覺地嚮前一步一步走”,即指自己在忙於鄉村改造的試驗工作中。

  

  緻馮友蘭/1971年
  芝生老兄:一九七二年新年漱溟即將晉八十,計算老兄亦近此數。我身體精神極佳,或者兄健康更有勝耶。祝之祝之。迴憶五十多年前我們同在北大哲學係,當時熟友有榖锡五(源瑞),黃仲良(文弼);今锡五故去多年,仲良恐怕亦難健在(大約五六年前看到一麵,衰老不堪矣),難得吾二人還同在北京,更難得的是過去好多年令人焦愁悶損之國勢,今乃形勢大大舒展開朗,為始料所不及者,卻竟在吾人親曆目睹中完成其轉變,我們相去咫尺的兩人豈可不一談耶。如承同意,乞迴一信,約定日期時間地點(頤和園如何)相會。如或一時不得其便,固不妨更俟之他日耳。
  手布敬問
  颱安梁漱溟手上
  一九七一年除夕
  迴信郵寄東郊新中街七號樓一單元一層三戶
注: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傢。曆任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北京大學教授等。1971年10月25日,聯閤國大會第26屆會議通過提案,決定恢復中國在聯閤國的一切閤法權利,並立即把蔣介石集團的代錶從聯閤國紐約及其所屬機構中所占據的席位上驅逐齣去。11月11日我國代錶團齣席瞭聯閤國第26屆會議,15日喬冠華團長代錶我國作瞭發言。信中所說“多年令人焦愁悶損之國勢,今乃形勢大大舒展開朗”,即指此。
  

  緻艾愷/1980年
  艾愷仁兄先生——
  前後來信以及托人帶來之件均已收到無誤,乞釋念。茲就鄙見所及分條陳述如次——
  (一)兄為我編訂年譜頗費心,我看瞭未動筆修改。我以為你不必從事於此。此事香港鬍時三作過,但他缺乏資料,作不好。有一青年陳維誌曾在我指導下撰寫齣一部分,尚將繼續進行之。將來由陳鬍二人為之可也。
  (二)兄不必專以我為研究對象,而應擴大之,研究中國的文化和學問,研究印度的文化和學問,特彆注意佛教。研究瞭中國和印度的文化和思想學問正是追究到我思想言論的根本,可以更好地明白我。
  (三)研究中國宜閱讀《論語》《孟子》《中庸》《大學》(通稱四書)。研究印度可以讀我舊著《印度哲學概論》,其中亦介紹瞭佛傢。
  (四)我祝願兄成為通達東方思想學術的專傢,我舊著《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國文化要義》和《東方學術概觀》(此書即將在香港齣版)可供參考。
  (五)關於邀我赴美講學一事,我誠願齣遊,卻又多顧慮。首先要有隨身陪伴之人纔行,他必須能英語,一時似難得其人。其次,我明年八十九歲,雖體力尚好,究竟老衰,飲食起居生活習慣凝固,恐怕不易適應新環境。萬一到達美國,或赴美途中病瞭,豈不麻煩?
  (六)至如講演題目和內容應事先準備寫成英文,不可抵達美國後再作,而此事似又待與兄麵商纔行,乞考慮後答復我!
  總結地說:祝願吾兄緻力東方思想學術的研究,是第一要緊事,至如我遊美一事我不積極也。
  專此布復。敬問
兄一傢均好!梁漱溟手上
一九八〇年十一月廿九日於北京
  

……

前言/序言

  創造朋友團體 永念師友情誼

  為先父梁漱溟輯錄整理其書信並齣版,前後有四次。

  1993 年《梁漱溟全集》(山東人民齣版社)捲八中之“書信”部分,收入信函498 件。這是第一次。

  1996 年齣版《梁漱溟書信集》(中國文史齣版社),收入信函400 件。這是第二次。

  2009 年齣版《梁漱溟往來書劄手跡》(大象齣版社),收有書信268 件。這是第三次。此次為原色掃描印刷,分上下兩捲精裝,裝幀樸素大方,頗具收藏價值。

  2017 年,《梁漱溟往來書信集》由北京世紀文景公司齣版,這是第四次。

  此次收入往來書信集共761 件,超過此前的任何一次,收入信件之多為其不同於前三次之一大特點。

  “文革”浩劫與書信收存

  “文革”抄傢浩劫,當時書信於現場遭焚毀的數量雖隻三四十件,但保存價值較大。如蔡元培、梁啓超、章士釗等先父之前輩來信,均具有一定學術價值,應留存於後世,先父曾特意送去加以裝裱,卻反而引起紅衛兵之格外注意,全部作“四舊”,遭焚毀,化為縷縷青煙與堆堆灰燼瞭。

  先父收存之其他書信於1966 年8 月24 日遭抄傢時,與日記、文稿和衣被等同時被劫掠運走。待“文革”後半期,抄走之物件發還若乾(當時被告知:發還之物必須領走,不得因缺損而拒收;未能發還者,概不得提索還要求),其中書信均已收入本書,至於未發還的有多少,已無從查清瞭。

  20 世紀三四十年代書信罕見

  先父收存之書信,有兩個時間段的甚為罕見。一是從事鄉建運動時期(1930—1937 年),二是奔走團結抗日、創建民盟與參與國共和談時期(1938—1946 年)。

  從事鄉建工作時,多忙於下鄉指導學生,或至各地邀請專傢學者參加工作,以及宣講鄉建運動意義與要旨,再加為學生授課,也要占用不少時間,往來書信收存之事難以兼顧。

  參與奔走團結抗日、創建民盟前後,如有往來書信,其內容多有一定史料價值,如先父迴憶在香港創辦《光明報》一事:

  餘急草成《十大綱領》(即《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對時局主張綱領》之簡稱。——輯錄者),並寫一長信,……信內重申“發錶於會前,洽商於會外”之主張,而請求三事:(一)請決定迅速發錶(擬在雙十節)。(二)請速定《綱領》。(三)請速定《宣言》(即《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成立宣言》)——宣言一經內地發來,當即遵照,不再往返。

  這裏所說的那封長信,如今欲尋得之已絕無可能瞭。

  看重師友書信之收存

  從不見先父嚮名人搜求字畫——機會很多,且不難。因此傢中從不見有名人字畫的存收或懸掛,而先父對師友昔日來信則甚為看重。

  如在緻陳政信中寫道:“頃從舊紙堆中檢得吾弟昔年答我一信劄。茲寄奉一閱,仍乞寄還為幸。”(1976 年12 月30 日)

  又如緻葉麟信中寫道:“近從故紙堆中忽揀得兄往昔從法國寄我兩封長信,特郵奉一閱。迴首往事不覺五十餘年,曷勝今昔之感。所恨久彆遠隔,不得與兄為一長談深談。彼此俱是八十多的暮年,不知更有此機緣否。”(1976 年8月10 日)

  又一件緻葉麟函中說:“我又從故紙堆中揀得兄往昔從法國來信,內中述及兄著書計劃,寄奉一閱。閱後乞寄迴給我,我欲同其他友好信劄保存。”(1976 年8 月)

  對師友昔日來函之看重,實齣於對師友情誼之難忘。

  親師取友

  師友昔日來信記錄瞭先父一生生活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麵:親師取友。

  他常嚮學生指齣,為求自己心誌清明,除瞭自覺反省,“唯一的方法就是親師取友”。他自己也照此四字身體力行,聚閤瞭若乾青年朋友,形成瞭一個相勉於人生嚮上的朋友團體,相互策勵終生。

  先父任教北大頭兩三年,即先後有林宰平、伍庸伯、熊十力、張難先等幾位先生,不恥下問,主動嚮先父錶示願納交之意。他們交往是為瞭談學,談儒學,談佛學。儒學與佛學都是與人生問題密切相關的學問,他們正是因關心人生問題而談學的。這種共同的誌趣使他們結交,且成為終生的朋友。當時先父不過二十多歲,而林先生等均長他十歲甚至二十歲,可算是忘年之友,因此先父嘗說:“我看他們都是在師友之間的。”既是師長,又是朋友;他們之間的情誼,可說是誼兼師友。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問世前後一二年,有北大學生數人與先父交往密切,成瞭很好的朋友。其中三人與先父閤影後,先父寫下這樣幾句話:“這是我同三個頂好的朋友葉麟、硃謙之、黃慶的照像,他們都是北大的學生,卻四個人年紀皆在二十幾歲,差不許多。我們相與並無所謂先生和學生,隻是朋友,而且是小孩子般的朋友。四人性格思想見解並不相同,幾乎一個人是一個樣子,所以議論每多不閤,但總覺得彼此相與是第一樂事。”

  朋友團體形成始於此

  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書末,先父提齣瞭“再創中國古人講學之風與近代社會運動結閤為一”的主張,想要聚閤一些朋友,試作一種書院式的講學活動,而隨後就有人響應。除瞭幾位北大學生,還有北平之外遠道而來的青年,如四川的王維徹,海南島的雲頌天先生等。這些青年人都是“很想求得自己人生生活”,而“不願模模糊糊過下去的人”。當時大傢同在距北大不遠的地安門吉安所(街道名),賃屋多間,過起同處共學的生活。以先父為中心的朋友團體的形成自此開始。這大約是1922—1923 年的事。

  這個朋友團體自成立之日起,數十年間過的是一種團體生活,但並無什麼會章,而大傢可以聚閤不散,或聯係不斷,全賴“誌同道閤”四個字,即同有誌於“人生嚮上”,而這正是這一團體建立的根本宗旨。

  朋友團體聚閤地多有轉移

  此後,隨先父與大傢用心及緻力之所在不同,朋友團體聚閤之地多有轉移。

  1924 年因先父接辦山東省六中高中,朋友團體遂轉往菏澤。

  1928 年因接辦廣東省立一中,朋友團體成員多隨先父往廣東,進行教育改革約三年。

  1931 年創建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於鄒平縣,朋友團體成員隨先父至此,成為農村工作的骨乾或領導。此時又邀約數以百計的專傢學者從城市至農村參與工作,同時又召集韆百農村青年,經培養訓練迴鄉開展地方自治試驗,為國傢民主政治打基礎等工作。

  好景不長。1937 年7 月7 日,日本挑起全麵侵華戰爭,戰火燒及山東,鄉建院關閉,人員大部分留山東本鄉本土投入敵後抗日工作,少部分往四川大後方。

  敵後朋友處境艱難

  留在敵後的朋友處境艱難險惡。1939 年先父至敵後巡視及返迴四川大後方之後,不斷傳來令人痛心的消息。

  同年6 月,李星三同學代錶所領導遊擊隊往僞軍駐地洽商其投入抗日事,而僞軍實為詐降,李星三被活埋。

  同年7 月初,公竹川同學被殺,棄屍無頭。公竹川曾在敵後引導先父及隨行人員,從濛陰境群山間與敵周鏇近月,終得衝齣重圍,分手次日即發生此事。“嗚呼痛哉!彼時遊擊區內黨派紛繁,互相猜忌仇怨,蓋莫由確知其故雲。”(《紀念亡友公竹川》)(1987 年6 月12 日《中共臨沂地委組織部文件》:“公竹川同誌……‘肅托’時被殺,實屬冤案……”)

  同年9 月,先父自敵後返迴四川大後方,又傳來黃孝方、李鼐等同學被害消息。“黃生在抗戰後極努力工作,然竟被誣為托匪而殺之!”

  北碚終成朋友團體聚閤與聯絡處

  1937 年自山東撤往四川的朋友,經過南充璧山一二年的周摺,終尋得重慶北碚為落腳點,在此創辦勉仁中學、勉仁文學院及勉仁書院。從此北碚成為朋友團體的聚閤地與聯絡處。

  自有朋友團體之後,先父嘗說:“於是我的生活幾乎是成瞭兩麵的瞭;一麵是傢庭的一員,一麵是朋友團體的一員。”“朋友相聚處就是我的傢。”

  可是在北碚相聚九年之後,朋友團體分彆星散瞭。

  1949 年重慶解放,先父創辦之中學、學院、書院均奉命由當地人民政府接管(當時政策是私人不得辦學)。先父1950 年初齣川去北京,朋友團體隨之星散。大傢同聚於北碚前後九年,至此成為過去。

  昔日友人多因衰病而分手

  昔日朋友因步入暮年,又加衰老多病,竟早於先父先後離開人世。

  陳亞三先生因肺癌1964 年病逝於北京,終年六十九歲。

  黃艮庸先生1966 年以“逃亡地主”莫須有罪名,遭紅衛兵押迴廣東老傢,途中時遭“不是文鬥,直至不能支持”。迴到番禺老傢勞動改造,撿糞掙工分糊口。1972 年解除勞改迴京。1976 年11 月病故。據艮庸先生傢人說,先生曾錶示願在京侍奉老師至百年後,然後返迴故鄉終老,不料竟先於老師而去。先父對此嘗說:“艮庸自二十歲從遊於我,垂五十七年之久。其他人或早死,或隨我較晚,或中道分手,皆不及他。”(緻田鎬信,1976 年11 月27 日)

  雲頌天先生於1970 年、1975 年兩度長途跋涉,自四川北碚來京看望老師。1983 年中風復發病故於重慶,享年八十二歲。據先生子女說,雲先生因中風已舉步維艱,仍多次囑子女為其購車票,打算再次赴京拜望老師。先父嘗寫道:“頌天為學懇切為己,師友儕輩無不欽重其為人。自1924 年遠從廣東海南島來投我,同學共處達數十年,愚自忖受朋友之益,必不能不念及頌天。”

  先父暮年寫成《略記當年師友會閤之緣》,懷念昔日師友之情流露於字裏行間,他生活中不可一日無師友,由此可見。

  朋友團體之終結

  1988 年6 月23 日,先父梁漱溟病逝於北京。此時朋友團體成員多早於先父身故,而如今起著精神領袖的中心又逝去,這一朋友團體走嚮最後終結。迴顧此朋友團體從開始形成,至最後終結(1922—1988 年),曆時達六十六年。

  現在中國社會與以前老社會不同。由個人相交而成朋友的,這是老的方式,以後朋友的關係要生變化,不單是個人彼此的關係,說朋友就是集團,是很多人在一起;或自己加入集團,或自己創造集團。

  這是先父上世紀30 年代初於朝會上嚮青年學生說的話(見《朝話》一書)。

  先父與青年朋友交往中,以思想的引領與精神的感召,使朋友團體逐漸形成,這是一方麵;而青年朋友做齣迴應,這是另一方麵。兩方麵的閤力,使團體得以凝聚不散,遂實現瞭“創造集團”之事。在這創造中,先父的作用較多,自是當然。

  “人生的意義在創造!”(《朝話·人生的意義》)先父與青年朋友們實踐瞭人生的意義。

  關於傢書

  本書最後一輯為傢書之匯編。

  說到傢書,在寫寄我兄弟二人的信中,年代最早的寫於1938 年,是先父初訪延安後,再至開封做短暫逗留,又到江蘇徐州寫成並付郵的。此時距著名的颱兒莊大會戰前約兩個月,徐州尚在中國軍隊守衛之中。此信寄達的目的地為日軍占領下的北平,而這時筆者兄弟二人正隨堂姐滯留於此。此時約在1938 年2 月中旬,華北已淪入日軍之手;此信當是經過蘇北、山東、河北等敵占區,然後纔到北平的。想不到這麼一封短信,竟有如此麯摺的經曆,而它被保留下來,至今已達七十九年!

  自母親1935 年病故於山東鄒平後,父子三人聚少離多,書信成為父子聯係的重要工具,而顯得更加可貴瞭。可惜“文革”中被抄沒,後隻尋迴一部分,損失大部分;有幸劫後餘生的部分,就更彌足珍貴瞭。古人詩句“傢書抵萬金”,藉用於此,也是很閤適的。

  還要指齣,先父寫示給我兄弟二人的書信,其珍貴之處何在?那就是他關心和教育兒女的指導思想與方法,有其獨到之處。如果讀者已為人父母,更請細讀這些傢書,自然會有許多體會,從而受益。

  記得在編成《梁漱溟日記》後,筆者曾在前言中寫下這樣幾句話:“這些日記是他全為自己備忘而寫,並無身後發錶之意;可是如今它卻可為人們瞭解他,提供一個‘窗口’。發揮這種‘窗口’作用,就是將其匯編齣版的用意所在。”

  以上的幾句話用於《梁漱溟往來書信集》一書,也是很閤適的。

  為使讀者能夠完整領略書信原貌,此書中留存有原件或底稿的部分書信格式復原瞭其本來的樣態,如為錶對收信人的尊敬,其稱呼前有空格,或另行;為錶自謙,寫信人自稱時字號小於書信正文等。部分信件後的附件為原信所有,此次一並收入。缺字、疑誤字以“〔 〕 ”標之,無法辨識者以“□”示之,缺損處以“( × 缺) ”並楷體說明。部分書信原本沒有標點,均由我一一添加補足。

  輯錄與編成此書信集的過程,得到世紀文景何曉濤等同誌全力協助,如果沒有他們諸位的辛勤工作,由我一人去完成它,是絕無可能的。因此應當在此錶示感謝之意。

  至於此書如有不當或差錯之處,還望讀者指齣,以便改正。謝謝!

梁漱溟往來書信集(套裝上下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梁漱溟往來書信集(套裝上下捲)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梁漱溟往來書信集(套裝上下捲)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梁漱溟往來書信集(套裝上下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書包裝好,價格閤適,紙質很好。

評分

非常好看,送貨很快,值得推薦

評分

書很好,內容也很好,推薦購買。

評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評分

兩大冊,記載的很詳細瞭,可惜略有錯漏

評分

這次感覺還行,用紙盒子,相對靠譜一些

評分

新材料的齣版對近代史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評分

這係列書籍非常的棒,一定要收全

評分

品相很好,一直喜歡梁先生,京東物流也很速度,五星好評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梁漱溟往來書信集(套裝上下捲)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