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中英文对照)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中英文对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最高人民法院 著
图书标签:
  • 知识产权
  • 司法保护
  • 中国
  • 知识产权保护
  • 法律
  • 法规
  • 英文对照
  • 2016-2020
  • 政策
  • 著作权
  • 商标权
  • 专利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12433
版次:1
商品编码:12238052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3
字数:26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知识产权权司法保护纲要》在总结、归纳和提炼30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国道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首次系统地、创新性地提出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发展要达到的8个目标,力争创造更多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内容简介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系zui高人民法院第yi次针对专门审判领域制定发布的保护纲要,《纲要》明确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措施。主要目的是为未来五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确定保护原则和措施,希望通过五年的努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更加完善,司法保护能力更大提升,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同时为国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供更多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目录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 1
Outline of the Judicial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China (2016-2020) 19
创新与秩序:全球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演进与未来图景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知识产权(IP)法律体系所经历的深刻变革及其对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产生的复杂影响。聚焦于版权、专利、商标与商业秘密等核心领域,本书超越单纯的法律条文解析,致力于构建一个宏大而精微的分析框架,用以理解知识产权制度如何在创新驱动型社会中,平衡权利人保护的激励与公共利益的获取。 第一部分:知识产权制度的结构性重塑 本部分首先回顾了知识产权制度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功能定位,重点分析了数字革命和全球化浪潮对传统法律框架带来的冲击。 一、数字时代的界限模糊与法律重构: 探讨了互联网技术,特别是流媒体、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背景下,传统“复制权”和“表演权”定义的瓦解与重建。分析了如何在去中心化和超链接环境中,界定和分配创作物的控制权与收益权。深入剖析了“合理使用”(Fair Use)/“合理对待”(Fair Dealing)原则在全球主要法域的实践差异及其在平衡用户权利方面的功能演变。特别关注了数据作为新型知识产权客体的法律地位认定,以及数据主权与数据跨境流动的冲突与协调机制。 二、专利制度的价值重估与效率困境: 深入剖析了生物技术、软件和商业方法专利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司法审查标准差异。关注了“专利丛林”(Patent Thickets)现象对后续创新的抑制效应,以及“必需性许可”(Compulsory Licensing)机制在公共卫生危机(如重大传染病爆发)中的应用边界与争议。本书详细梳理了近年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在提高专利授权质量、打击恶意诉讼(如“专利蟑螂”)方面的改革举措,并评估了这些改革对研发投入和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的影响。 三、商标与地理标志的全球化冲突与区域化保护: 鉴于电子商务的爆炸式增长,本章重点分析了在线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对品牌信誉和消费者安全的威胁。探讨了全球品牌战略中,跨国商标注册与维护的复杂性,以及区域性保护机制(如欧盟的单一商标体系)对全球治理的示范效应。此外,本书还详细考察了地理标志(GI)保护的国际化进程,特别是农产品和传统手工艺品在全球供应链中价值体现的法律途径。 第二部分:司法能动性与全球治理的张力 知识产权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解释和适用。本部分着重分析了各国司法机构在填补立法滞后、应对新兴技术挑战中的关键角色。 一、司法能动性与判例法的形成: 选取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个跨国知识产权案件,分析法院如何通过创设性的法律解释,填补了现行法律条文在应对如P2P分享、人工智能算法保护等前沿问题时的空白。对比分析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知识产权审判中的程序差异及其对实体结果的影响。 二、国际条约的实施与国家层面的差异化解释: 考察了TRIPS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在全球范围内的落实情况,并深入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行使条约赋予的灵活性(Flexibilities)时所面临的国际压力与国内需求之间的博弈。探讨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推动全球协调与标准制定方面的最新努力,以及其与各国具体司法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新兴经济体的角色转变: 详细分析了亚洲主要经济体在过去二十年中,从知识产权的“接收者”向“贡献者”和“规则制定参与者”的角色转变过程。通过对特定国家在专利审查速度、侵权惩罚力度和商业秘密保护立法上的政策调整进行个案研究,揭示了知识产权制度如何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战略的一部分。 第三部分:未来图景——技术、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最后一部分将目光投向未来,探讨知识产权制度必须应对的长期性挑战,特别是与技术伦理和社会责任相关的议题。 一、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归属与责任链: 针对AI系统自主生成的内容或发明的知识产权“黑箱”问题,本书提出了几种可能的法律解决方案,包括“拟制法人”、“原始所有人保留”或“公共领域化”的政策建议。同时,探讨了在AI辅助研发过程中,如何界定人类贡献与机器贡献的比例,以满足现有专利授权要求的挑战。 二、知识产权的公共利益导向: 讨论了知识产权制度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特别关注了在气候变化、能源技术转让和全球健康领域,如何设计“激励相容”的IP许可机制,以加速关键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避免“知识壁垒”阻碍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三、保护的窄化与开放创新的平衡: 总结了当前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收紧化”的趋势对基础科学研究、开源社区和二次创作生态的潜在负面效应。主张应在法律框架内构建更具弹性的防御机制,鼓励知识的共享与迭代,确保知识产权体系能够持续有效地激励下一轮的创新浪潮,而非固化既得利益者的垄断地位。 本书适合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科技政策制定者以及所有关注全球创新生态发展的专业人士和学者阅读。它提供了一个全面、批判性且富有洞察力的视角,用以理解塑造我们数字经济未来的复杂法律基础设施。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初入知识产权领域的年轻律师,对于如何快速掌握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精髓感到有些迷茫。当我看到“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中英文对照)”这本书时,立刻被它所蕴含的系统性和权威性所吸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本“路线图”,清晰地指引我了解这五年间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关键节点和重要变化。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对重要司法解释、典型案例的解读,能够帮助我理解那些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适用难题,例如如何界定“现有技术”的范围、如何判定“搭便车”行为、以及在涉及新业态(如直播带货、短视频平台)下的著作权和商标侵权判定等。中英文对照的优势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便利,更是能够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下法律思维的启迪。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整体认知框架,并能从中学习到实操层面的技巧和经验,让我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

评分

作为一名知识产权法领域的学者,我一直密切关注中国司法实践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在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中英文对照)”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学界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研究文本。我预想这本书会以高度的系统性和专业性,梳理这一时期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整体图景,并可能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分析,展现出司法理念的演进、裁判规则的更新以及司法政策的执行效果。我尤其期待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诸如“实质性审查”在司法实践中的体现、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进行侵权证据固定和责任追究等前沿性问题。中英文对照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更能为研究者提供对比研究中国与国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模式的便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们揭示在“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背景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并可能对未来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发展方向做出预判。

评分

对于关注中国市场投资环境的国际企业而言,知识产权保护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这本书的标题“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中英文对照)”直接点明了其核心价值——提供一套关于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权威指南,而且还是包含中英文对照的版本,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理解中国法律并向总部汇报的跨国公司法务人员来说,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在2016年至2020年这关键五年中,中国司法机关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进展,例如是否在技术秘密保护、恶意侵权惩罚性赔偿、以及在跨境纠纷中的协调等方面有所突破。我更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中国法院是如何在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案件中运用法律,从而为企业在中国的运营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和风险预警。一本好的纲要,应该能帮助我们评估在中国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知识产权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规避策略。

评分

我是一名在跨国公司负责知识产权事务的法务经理,日常工作中需要频繁接触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最新动态。过去几年,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但对于这些进步是如何通过司法实践落地生根,如何影响企业的日常运营和全球战略,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清晰的解读。这本书的书名“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中英文对照)”正好触及了我最核心的需求。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详尽的框架,勾勒出这五年间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要脉络,包括但不限于侵权判定标准的变化、损害赔偿数额的调整、以及在涉及跨境侵权案件中的管辖和法律适用等问题。中英文对照的格式,对于我与总部沟通、以及向国外同事解释中国相关法律实践时,将是无价的。我尤其希望能从中了解到,在“严保护”的政策导向下,中国法院在平衡创新激励与市场竞争、保护权利人利益与促进公共利益之间,是如何做出裁判的。书中是否会涉及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并提炼出可供企业借鉴的风险提示和合规建议?这些都是我最为看重的部分。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书名“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中英文对照)”透着一股严谨和专业。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知识产权发展并希望进一步深化了解的法律从业者,我一直期待能有一本权威、系统性强的著作来梳理近些年来的司法实践。尤其是在2016-2020这个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显著增强、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关键时期,通过司法判例来理解和把握知识产权保护的脉络,显得尤为重要。中英文对照的设计更是大大便利了我与国际同行交流,也方便我查阅英文文献时进行对比印证。我预设这本书的编写团队一定花费了大量精力去收集、筛选和分析最高人民法院等相关司法机构发布的典型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司法理念、裁判规则和发展趋势。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对技术类知识产权(如专利、商业秘密)与内容类知识产权(如著作权、商标)的司法保护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所呈现出的差异性进行深入剖析?又或者,书中是否会侧重于阐述在日益复杂的数字经济环境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所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这些都是我在翻开本书之前,充满了好奇和期待的方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