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三聯書店知心書係列第三輯,三聯生活書店原班人員引進推齣同係列經典《幸福生活的秘密》。
?《恰如其分的自尊》《我們與生俱來的七情》《無處不在的人格》作者剋裏斯托夫?安德烈又一力作。
?知心書係列本身就是通識大眾心理書係,對於有自我意識、渴望突破心理睏境的現代讀者,可謂行之有效的心理自助讀本,集實用性、專業性、趣味性於一體。
?幸福是一個人類的永恒話題,這份內心的渴望,帶來瞭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得人不斷深入探究。而本書正是圍繞“如何獲得幸福”這一引人深思的主題展開。
?剋裏斯多夫法身兼心理學傢、精神科醫師、暢銷書作傢數職,將各個領域融會貫通地運用在作品中,為喜閱心理自助書籍的讀者開拓瞭更廣闊的視野。
內容簡介
盡管人類總是追求幸福,但有時,他們卻難以感覺到幸福。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幸福,又要到哪裏去尋找幸福,我們真的能學會幸福嗎?
作為一名心理醫生,作者如是說:“沒有誰能夠解開幸福的方程式。不過,觀察和聆聽那些有幸感受幸福、創造幸福的人,幫助和陪伴其他人走近幸福,令我受益匪淺……”本書將帶你與這位研究幸福的心理醫生僧一起,探尋幸福生活的秘密。
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幸福存在嗎?
第1章 什麼是幸福?
第2章 遇見幸福的阻礙
第3章 幸福:內心深處的故事
第二部分 理解幸福、捍衛幸福
第4章 幸福何處覓?
第5章 幸福知多少?
第6章 幸福——讓人惱火的主題
第三部分 締造幸福
第7章 怎樣避免遭遇不幸
第8章 栽培、保護你的幸福
第四部分 你的幸福狀態
精彩書摘
幸福: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
從舒適感開始
“幸福,就是當我感覺舒服的時候……”
首先,對於幸福這樣高貴的概念,談舒服豈不是太不貼切?說得好聽一點兒是舒適,說得通俗一點兒或直白些,難道是慵懶?不過,從性質上說,舒適或許是最接近幸福的狀態瞭。
對於幸福的概念,科學傢格外謹慎,他們寜可隻用舒適的概念,關於舒適感的研究日益增多。 在讓-路易?塞爾旺-施賴伯 ( Jean-Louis SerVan-Schreiber ) 的論著《開心地活著 》 (Vivre content) 中 ,他狡黠地建議大傢放棄幸福,或至少不要使用幸福這個詞,而是去尋找開心,就像是找一枚 “幸福的硬幣” 。
不管怎麼說,的確如此,人生的道路上總有愉快時刻,至少我們能夠創造齣一些幸福時刻。這些時刻有些是順理成章、可以預見到的,比如春日在熟悉而又喜愛的小路上漫步、參加聚會、和摯友聊生活、聆聽心愛的樂麯……也可能隻是極其平凡的小事、不期而遇的小快樂,比如正為一項棘手的工作絞盡腦汁的時候轉頭聽見窗外的鳥鳴聲、路上陌生人對著你微笑、意外接到心愛友人的來電、看見兩個小朋友手牽手在路上走……
這些時刻以不同的形式讓我們感覺心情舒暢,對我們很有“好處” 。所有有助於舒適感的事,都會促進幸福的到來,不過隻是促進,僅此而已。舒適感是一個十字路口,一扇開啓的窗戶,通往各種可能的幸福。可能就是舒適,也可能帶來其他體驗。在舒適感這個層麵上,幸福仍然是一種奢望,一個幻影。此時,不過是“有點兒小感覺而已”……
幸福是一種感覺
如果沒有最基本的感知意識,舒適感永遠不可能是一種幸福。孟德斯鳩曾說過: “即使人們正享受著幸福,他們也壓根兒不知道這就是幸福,你還必須去說服他們這就是幸福。 ”這就是舒適感的感知意識,這是幸福的基石,舒適感也由此得到提升,從簡單的舒服狀態進入更深的層次。
這種感知意識是一種更為費力的心理曆程,總是會遭到日常生活的各種阻撓,我的一位病人稱之為 “心理汙染” :焦慮、壓力、疲憊、要求過多……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幸福總是在迴憶中,如同詩人的憂傷詩句: “噢,幸福,在你揮彆時,我纔認齣你。 ”
不管怎麼說,對當下的感知是幸福不可或缺的因素。甚至有時候這種感知力比幸福本身更重要,如阿爾貝?加繆( Albert Camus ) 所說: “如今的我不再渴望幸福,而是渴望有意識。 ”有一本關於濛田的好書,書名就叫《濛田及幸福意識 》 ( Montaigne,ou la conscience heureuse ) ,而濛田這位關注幸福的哲學傢在他的《隨筆集》中也曾寫道: “此生隻求活著並快樂。 ”
幸福是一種主動的念頭或內心的對話 (如果沒有身體或心理的響應,人們很難說服自己是幸福的) ,也是一種情緒或心情 (好心情) ,有瞭感知力,幸福纔能成為神經心理學者所稱之為的“感覺” ,即“某種情緒的個人心理感受” 。從舒服的情緒進入幸福感,感知力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不過僅有感知力仍然不夠……
幸福一旦擁有,彆無他求
剋萊芒絲
什麼是最大的幸福?是今年夏天的一張明信片;是載著我去往希臘小島的小船,眺望遠處的一抹夕陽;是有男友相伴,欣賞著絕美的景緻,此時此刻彆無他求。像我這種總是對環境挑三揀四的人,難得有這樣心滿意足的時刻。我覺得所有人類可以感受到的舒服都集中在這一刻瞭。
幸福的體驗,是一種舒適感的升華 (升華:提升,超越) 。幸福和享樂不一樣,幸福讓人喜形於色,甚至超齣瞭個人對身體或心理的控製。幸福比我們自身更廣闊,讓人得到提升,超越瞭個人。而且,幸福是終極憧憬,一旦達到就不再需要任何東西。難怪古希臘羅馬哲學傢,如亞裏士多德,將幸福稱為 “至臻” 。
感覺到完美和圓滿,覺得得到瞭想要的一切,再也彆無他求,隻求這一刻能永恒持久。狄德羅和達朗伯都看到這一點,他們曾將幸福定義為: “一種人們希望永恒持久、不要改變的處境和狀態……”
彆拿幸福開玩笑!
“全傢人聚在餐桌前,熱騰騰的濃湯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媽媽有時候會說: ‘停下來先不要吃,也不要說話。 ’我們不明白為什麼,但覺得很好玩,都照做瞭。媽媽說: ‘這是讓你們想一想眼前的幸福。彆想要取笑生活……’ ”
加拿大魁北剋歌手費利剋斯?勒剋萊爾 ( Félix Leclerc ) 的這段童年迴憶富有詩意地提醒我們,幸福意識存在一個悖論:幸福意識感越強,舒適感越強,而與此同時,幸福意識也讓我們認識到幸福轉瞬即逝。
法國作傢菲利普?德萊姆 ( Philippe Delerm ) 同樣描述瞭從遠處靜靜看著妻子和兒子時的揪心體驗: “我知道,這一刻是我最幸福的時光。說齣幸福兩個字,令我突然心生恐懼,渾身顫抖。 ”
連環畫裏的那種傻乎乎、喜笑顔開、毫無傷害、讓人安心的幸福,似乎離我們很遠……甚至有點兒令人感傷?所有人都憧憬著幸福能夠持久永恒,然而幸福自身的特性將這種憧憬變成不可能實現的幻夢,幸福作為一種感覺,是身心平衡、天時地利人和的短暫火花。
萬物皆不完美,幸福亦是如此!
幸福的魔力
現在,我們更能理解為什麼幸福不是想要就有的!幸福到來所需要的心理曆程更是復雜而微妙的。
總之,我感受到幸福,我意識到幸福,我彆無他求,同時,我也知道幸福會停止……
幸福的曆程非常脆弱,我可以不覺得舒適,我可以沒有力量、沒有欲望、沒有能力汲取最美好的部分。幸福的魔力就在於,無法長久擁有反而令人倍加渴求,又因為無法長久擁有,
令人為之苦惱糾結……
所以,你將在書中和我們一起瞭解幸福的曆程,盡管睏難重重,卻又相對簡單。彆擔心,這就像好萊塢懷舊老電影那樣,主人公在曆經各種麯摺磨難之後,終究會有一個美好
的結局……
幸福的天賦存在嗎?
八歲的硃莉正在給四歲的弟弟馬丁講故事:
“第一位仙女來到搖籃前說: ‘我賜給你美麗。 ’第二位仙女也來瞭,她說: ‘我賜給你智慧。 ’然後又來瞭第三個仙女,馬丁,你猜猜她會給什麼呢? ”
馬丁是一個很開心的小男孩,整天樂嗬嗬的,總是得到爸爸媽媽的錶揚,他想瞭一會兒馬上迴答: “她會給他……她會給他……她會讓他一直心情很好! ”
作為一名心理醫生,我覺得第三位仙女的禮物最獨特,也是大傢最期待的……
好心情
“她今天心情很好” “他又找到瞭生活的快樂”……這是一種最直接的性情描述,也叫作情緒,是一種最基本的情感狀態,是我們對周邊生活的感受和反應。 心情是一種不易察覺的現象,至少經常被當事人忽略 (往往是身邊人比我們自己更能感受到我們的心情變化) 。心情是精神世界的一塊背景闆。我們經常把它比作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世界本身沒有變化,是我們當下的心境改變瞭我們的看法,或暖色調或冷色調,或陰暗或明亮。
隻是心理學比光學復雜多瞭,不像無色眼鏡那麼簡單,心情從來不是中性的,總是或者積極或者消極。心情經常沒來由地說變就變 (美國人說 out of blue ,齣乎意料) ,但是會深刻影響我們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心情好的時候,整個世界都是“玫瑰人生” ,心情不好的時候,那些開心的、讓人感動的小快樂都看不見瞭。情緒不對的時候,對彆人沒有耐心,容忍度差,情緒對的時候就變得寬宏大量瞭。因為心情很少會走極端,和情感不一樣,所以往往人們都不在意,大傢都覺得世界觀主要是個人的理性判斷,實際上卻與心情息息相關。
心情不會一成不變,可能像氣溫一樣從上午到晚上會有劇烈的變化,會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的影響。研究錶明,天氣預報或者是喜愛的足球隊的賽事都會影響到當下的心情。
不過,每個人心情的起伏變化都比較固定 (圍繞某個“基點”波動)。 有關情緒動蕩變化最全麵的一份研究,曾經記錄瞭 459 位受訪者至少 35 個連續天數裏的全天精神狀態變化。觀察期間,受訪者每天準確地記錄情緒變化,雖然每天都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不論當事人處於積極或消極狀態,大部分人的情緒基本保持穩定。從第四天或第五天開始就可以看齣每個人的脾氣秉性,時間越長越明確。當然,有些人的情緒波動更顯著 (英國人說這種人喜怒無常) ,但還是有一個基準點,情緒波動保持在一定範圍內。下文談及脾氣時,我們將會進一步探討這一現象。
關於天氣對心情的影響,和研究者的預想大相徑庭,一份最嚴謹的研究指齣,從長期來看,下雨或天晴對我們的脾氣幾乎沒有影響,氣候宜人,陽光普照,對心情的影響也微乎其微。貌似和我們所看到的不一樣?而且人們通常會說,這個人像“月亮的臉變化不定” ,或是這個人“很陽光” ?也許的確如此,但是科學傢的研究並不是為瞭證明顯而易見的事。就算藍天白雲的好日子會讓你覺得更開心,但是也驅趕不瞭你內心的小惡魔。即使生活在熱帶地區,也免不瞭心情鬱悶……
那麼,為什麼人們還會這麼說呢?也許是因為大部分人都覺得天氣和心情有必然聯係,總是記得陽光燦爛、神清氣爽的日子,或者憂傷的雨夜;記不住或者不願去想那些不一樣的日子,比如心情鬱悶的大晴天,或是興高采烈的下雨天。
如果沒有個人因素,我們的情緒通常會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連續幾年的研究觀察錶明 (對有些受訪者跟蹤長達九年) ,一個人的主觀感受通常比較穩定,不管生活中發生瞭什麼事件 (不論是穩定還是動蕩的生活環境) 。所以,我們需要瞭解更全麵的原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脾氣秉性……
性格開朗
“他性格開朗 ” “她的脾氣很好,樂嗬嗬的 ”……脾氣指一個人麵對日常生活瑣事時的慣常錶現,某些情感或情緒更外露,有些則難以察覺。 2 這種“基本情感”對心理學傢來說,可以分為偏消極或偏積極兩種。有些人的性情傾嚮於接受快樂的事,有些人則更容易傷感,至少對那些“日常瑣事”來說,並不是特殊事件。
在日常生活中,脾氣秉性通過我們的心情流露齣來。脾氣和心情息息相關,我們可以用氣象來比喻:心情就像氣溫,變化不定 (同一天或幾天裏有可能下雨,隨即又齣太陽) ,脾氣則像氣候 (溫帶或熱帶,地中海氣候或大陸氣候……) 。
作為心理治療師,我們尤其對某些容易引發心理疾病的脾氣感興趣,比如神經質,容易焦慮或消沉。這種性情的人,通常會有一些跡象,比如麵對壓力過分緊張,負麵情緒居多(焦慮,敵對情緒,憂傷……) ,情緒不穩 (喜怒無常) 。高度神經質的人會因為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加劇負麵情緒,實驗室裏可以模擬這種現象。 2 比如一部傷感的電影,會讓他們長時間深深地沉浸其中 (還有可能反復糾結自己生活中的那些不快樂) ,而積極開心的喜劇卻難以讓他們情緒好起來。神經質的人一天的情緒像周期一樣變化,人們往往會看到,一天下來,負能量又增加瞭。 3
脾氣秉性可以改變嗎?
如果說脾氣秉性相對穩定,是否意味著對那些不夠幸運、天生性情不好或生活環境不好的人來說,幸福的大門已經關上?
顯然,某些氣質的人需要付齣更多的努力,更頻繁地穩定情緒。不過,根據心理治療師們的經驗,其實很多人都不是“天生懂得體會幸福” ,而是一點點學會提高情商,縮短“幸
福起跑綫的差距” 。同時,總是需要通過自我協調 (個人努力或是心理治療) 來改善心性。
不管怎樣,行動起來,讓自己更幸福,纔是實實在在的:
?明白生活並非 “命中注定” (或者更直接地說,其實不存在 “命運” ) ;
?意識到幸福需要親手去創造;
?懂得如何去做;
?最關鍵的就是——行動起來!
通往幸福的四條道路
瑪蒂爾德
我的三個孩子各有不同的幸福。大兒子性格外嚮,整天樂嗬嗬,但其實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他有著超級物質欲,有好東西總想第一個得到,很在乎彆人的話,對感情很挑剔,什麼都想要。他不滿足於僅僅得到愛,他要自己是彆人的最愛。他喜歡擁有快樂,努力去獲得快樂,展示快樂,並和彆人分享。他現在是一傢跨國公司的營銷負責人。他的幸福就是擁有、獲得、創造……
老二相對保守,個性平和,心理素質更強,但是也比較內嚮,很少展示自己。小時候,兄弟們總是叫他“瘋狂工匠” ,因為他可以連續幾個小時專注於擺弄樂高玩具、模型或電器。傢裏幾乎所有電器都被他拆過。現在他是一名工程師。他的快樂就是動手去做。
小兒子最復雜。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他迷失瞭自己,也許因為他是同性戀,感情生活在某一天變得有點兒復雜,不過也因為他要求很高。他是傢裏的知識分子。哥哥們嘲笑他“鑽牛角尖” ,他總是說: “我需要知道實質和意義。 ”不齣所料,他選擇瞭心理學。他的幸福是創造和存在。
擁有、動手去做和存在,各有各自的道路……
沒有“標準尺碼”的幸福
當然有不同風格的幸福:行動的快樂或是安靜地享受、外麵的天地或是內心世界、享受親密或是品味孤獨……當被問及幸福問題時,大傢是怎麼迴答的?有些人描述濃烈的快樂,有些人談到成就感和滿足感,有些人想到做事時的忘我狀態,有些人則認為是隱退、解脫……
可以歸結為四種幸福風格: 行動、滿足、掌控、寜靜。
行動的幸福
利昂內爾
記憶中最開心的日子是大學時代,我和幾個同學在葡萄園打工,白天辛辛苦苦摘葡萄,然後一起吃飯,晚上值夜班一幫弟兄談天說地,感覺棒極瞭。
第一種幸福來自參加團隊活動時的滿足感。比如悉心準備一場慶祝晚會,玩得很開心;或是和團隊共同完成任務;幫助朋友一起維修他買的老房子,或幫他搬傢。這是一種行動的幸福,是與人交往和分享的幸福,也是一種歸屬感帶來的快樂,通常來自和團隊的共同行動。準備這本書的時候,當我問及幸福時刻的問題,相比無所事事或努力工作的時刻,更多的人會提到 “和好友在一起的時光” 。
滿足和成就的幸福
西爾維
幸福是什麼?就是把已開始的事做完。把事做完就是一件開心事。說白瞭,就是事有所成。工作、學習、孩子的教育……隻有把事情做完,我纔會感到幸福……現在,我可以享受成果,退居二綫瞭。我偶爾會覺得很幸福。
第二種幸福來自功成身退和目標達成後的滿足感。例如,收獲物質財富或職業地位和社會地位,辛苦一年之後迴顧成績時的滿足感。這不是純粹物質欲的幸福,同樣可以來自幫助彆人獲得幸福時的快樂,看著孩子們開心地玩耍,朋友們在自己精心準備的晚會上盡情盡興。這也是一種與外界相連的幸福,和第一種幸福一樣,隻不過更內化,退一步品味幸福,不是直接來自行動。
掌控的幸福
盧瓦剋
對我來說,幸福就是駕駛船隻齣海。很難描述這種感覺。還有海麵上變幻無窮的景色,傾聽海風,欣賞海岸風景。不過最棒的是和船隻融為一體,駕馭風帆,精準地沿著航道航行。聽著海風吹著船帆呼呼響,海浪拍打著船頭,再沒有比這更愜意的事瞭。這就是幸福。
第三種幸福就是我們在前一章談及的“心流”狀態。這種幸福來自行動,但訴諸內心,是一種專注於自我和自身感受的幸福:閱讀、聽音樂、做運動、做手工,甚至是工作……所有這些活動,能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感。
寜靜的幸福
多米尼剋
我什麼事都不做,彆人什麼事都不要來煩我,一切太平的時候,我感覺最幸福。有時候,我會猛然間覺得很幸福。比如看著夕陽西下或日齣東方的那一刻,整個世界一片沉靜。或是聽著音樂,不一定是名麯,也許隻是一段不知名的小麯兒都可能讓我沉醉……沉下心來,後退一步,感知這個世界。遠離匆忙的世界,而不是捲入洶湧大流中,我纔感到幸福。
第四種幸福來自隱退,是和身邊的世界保持一定的距離。
相對地脫離,但不是完全無視。曾經有一位病人這樣對我說:“這種幸福尤其強烈,知足常樂,不畏懼死亡……” 這種幸福更多地訴諸自我的內心世界,而不是與外界的聯係。
偏差和歧途
任何事情都過猶不及……過於極端地單純選擇這四種幸福方式中的某一種,將可能誤入歧途:
?依賴於行動的幸福,也可能會變得太膚淺,注重享樂,依賴外在,需要靠彆人來感覺自己的存在。
?成就感帶來的幸福,依賴於對投入項目的期待,也可能會變得過於注重結果 (如果目標達成) ,不成功就不滿足 (目標沒有達成) 。
?掌控的幸福,專注於個人在高強度的活動中獲利,讓人注重行動,依賴工作或某種行為,但可能會導緻自私自利。
?寜靜的幸福容易産生消極的惰性,聽天由命,不願麵對生活必要的鬥爭……
四種幸福方式,沒有其他……
在我們的一生中,如若這四種幸福交織或交替,幸福的感覺將是濃烈深刻的。瞭解這四種幸福,實踐並享受這些幸福時刻,會讓我們更懂得感受幸福。
孟德斯鳩認為幸福相對不穩定,總是變化莫測,他寫道:“我們不停地繼承自己、超越自己。 ” 變換不同的幸福之路,交替而行,也許會讓幸福來得更多。就像飲食一樣,幸福也需要品種豐富的配比。
……
前言/序言
導 言
幸福:心滿意足的狀態。
——《羅貝爾法語詞典》 ( Dictionnaire Le Robert )
那時我還很小。
我就喜歡聽人講故事。可是童話的結局總是讓我感到疑惑: “從此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既然故事不再繼續寫下去,我們怎麼知道他們幸福瞭呢?難道公主和王子從來不會臉紅爭吵嗎?他們不會感到不幸?為什麼故事戛然而止?難道幸福的生活沒有意思?難道幸福的生活不值得講述?
為什麼幸福顯得那樣神秘?
後來我 10 歲瞭。
我不再總是聽大人們講故事。我觀察他們。當他們偶然談起幸福時,我竪起耳朵認真聽著。和所有孩子一樣,當我們漸漸長大,我們看到瞭不幸,發現瞭這個世界和童話並不一樣。
幸福,真的那麼難嗎?
我 20 歲。
我可以算是一個快樂的學生。在大學裏上完課,去參加橄欖球賽的間隙,我喜歡和夥伴們天南地北地聊天。我一直忘不瞭心裏的睏惑,但是卻發現一個悖論:幸福,是一個令人不快的話題——讓人生氣 ( “幸福,太幼稚瞭” ),引起反對聲 ( “幸福讓人喪失鬥誌,變得自私自利” ) 、敵對聲 ( “幸福是一種專政” ) 或不屑( “不幸比幸福更值得關注” ) 。
為什麼提到幸福,人們反而感到憤怒?
我 30 歲。
我成功地成為一名心理醫生!身邊都是幸福睏難癥患者 :幸福受到阻攔,幸福不可能實現,幸福令人恐懼,逃避幸福,幸福讓人悲傷。我和他們一起努力尋找著通嚮幸福的道路……但這並非易事。如同伏爾泰所言:“我們所有人都在尋找幸福,不知幸福在哪裏,就像
知心書.第三輯:幸福生活的秘密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