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家园

流动的家园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苏州星星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0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1165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4254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5
字数:17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访谈的方式,记录了十几个打工者的故事,不仅使我们可以了解打工者在城市的生活,而且可以了解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行业的生产情况、城市的发展状况,为我们记录下了时代的变迁,更为我们了解打工者这一群体的工作、生活和情感提供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目录

第一编女工成长记
律动的青春
漫漫回家路
我和我的家庭
苏州工厂女工速描
第二编流动的爱情
流动的爱情
东北犟妹子
忘了你忘了我
第三编一切为了孩子
辛辛苦苦挣钱为了孩子
让孩子在城市能享受公平的教育
教育公平的座谈讨论
孩子的教育不能粗暴
第四编老工人的故事
老王的故事
老苏州
不能安居谈何创业
第五编生活的路不平坦
希望当官的能看到自己的经历
今后的生活该咋办
实际工资没有涨
第六编他乡和故乡
街舞少年
桃娃子
我能照顾自己就行

精彩书摘

  《流动的家园》:
  来到苏州
  2008年春节后,芳芳跟着表姐来到苏州,几天后就到苏州工业园区的一个日资企业上班了,上班那天刚好是元宵节。她们是通过跟派遣公司签合同进去的,还花了200元的中介费,但没花培训费。当时苏州的劳务中介不仅收中介费,还收培训费,特别是对男孩子。用工淡季的时候,工人得花100—800元(视工厂好坏而定)的中介费、150元左右的培训费,其实培训费只是变相的中介费而已;而到用工旺季的时候,有些劳务中介就不收中介费,只收培训费。
  2009年芳芳在一个电脑培训机构学电脑及各类电脑软件,如办公自动化、平面设计、ERP、cAD等,还报了“成功学”课程。老师定期来讲课,有时培训机构也组织学员去听各种讲座。她觉得应该趁年轻多学些东西,这样自己的发展机会就会多些。与她有同样想法的女孩并不少,在电脑培训机构芳芳就遇到好几个,大家都想摆脱最底层普通打工者的身份,成为一个白领或成功人士。
  芳芳在日资企业一直做到2011年,用她的话说,“混得也还好,是个副班长,人很吃得开,但最后还是离开了”。
  芳芳来苏州后除了住过近一个月的出租房外,就一直住在苏州木渎镇的一个工人集宿区里。集宿区一般是8个人住一个30多平方米的房间,有卫生间和淋浴间,每月房租约100元,不包水电。此前因为和室友们都很合得来,所以她没觉得有什么不便。虽然住一个房间的人基本都不是同一个厂的,但如果彼此能互相尊重、理解还是能相处得很好的。以前,她们宿舍8个人,4个陕西人、3个江苏人、1个河南人,也不是同一个厂的,但大家很谈得来。大家都很喜欢看她跳舞,每天都要看,有时宁愿等到她凌晨下班。她常跳的舞有《快乐崇拜》、《不怕不怕》、《给我几秒钟》等,音乐用手机放。
  遗憾的是,前段时间有几个舍友离职回家了,她得搬到另外有空铺的宿舍。在她搬去的宿舍里,半个月她没认识一个人。
  离开日资工厂后芳芳应聘到一家小企业做办公室文员,感觉还行,工作轻松,收入不高。她现在想在单位里好好发展,学好电脑后回家开照相馆或去应聘设计类的工作。
  芳芳虽然是城市户口,但住在郊区,所以家里有很多地。不过她没想过回去种地,土地由父母在家经营。她觉得外面的男孩很坏,十个有九个坏,但她也不排斥在外面找男朋友。她说如果在外面找男朋友的话,他们会尽力留在苏州,不行的话就回男方家发展。她总结这几年的经验,认为在外面还是要多交朋友,多展现自己,不然的话个人的才能就像“水壶里煮饺子”:既倒不出来别人也发现不了;要走到哪学到哪,人要跟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性格要乐观一些。
  她说,她现在得多学点东西。
  五年之后
  我2011年开始在一个小企业做文员,一直在那里做,中间还去卖了一年汽车,后来再回去当文员。公司让我做业务,因为只有老板一个人做业务。但当时想卖汽车,卖了一年的汽车,老板又让我回去。卖汽车也挺好的。出来的时候老板让我出去学学怎么做销售,半年后老板让我回去,我没回去。过了一年,老板经常请我吃饭,还叫我回去,我那时也想回去,就回去了。他做事情都是有手段的。当我回去的时候,公司的几个人就要老板涨工资,中间也发生了冲突,有一个还是我带的同学。那时是小企业,老板没交社保,工人们还想去告他。他也请我吃饭,我也不好意思。加上当时我老公上班离住的地方远,每天从马浜骑老远的电瓶车来沈巷上班,我就说换过来吧(那个公司在金桥,离沈巷较近)。我回去的时候公司办公室就老板、老板娘和我,车间里就三个人。我们主要是接单后外发给其他厂做,自己做不过来的时候就是这样。那时候我专做贸易,接到单,能找到供应商就做。我们不打算主做加工,一直是这么操作。
  我2011年3月回去,待了一年,公司就搬到东山去了,后来改成了卖管子、卖型材,生意还不错。我在那里又待了三年。老板娘很小心,在那里做的文职都做不久,都待个半年就不做了。有的人出去就把资料带走了,或者卖钱,或者自己开公司,又不需要多少投资。我做得最久。老板每个月只给我发生活费,其他的都是年结。正好抓住我这个把柄,他不给我钱呗。签合同的时候就写着押2万,我后来要钱,说合同到期了我不干了,他就押了我3万。那时候想得简单,想反正不用钱,你就押呗。押着3万.他现在还没给我。走的时候他说我什么时候用钱就什么时候打电话给他。他就给我。所以老板都是黑心的。之前的工资都是一年结一次,现在的业务员很多都是这样的。每个月给一点底薪,离职的时候,有的老板好一点给你全部都结掉,不好的老板好多业务员都被押钱。年底一般不会少给钱,业务都有开票的,系统里也都会有,不会少的。有的老板抠一点,会说这个客户回款慢了,会给你扣一点。
  他押一年,是怕我把公司的资料给出卖了。他觉得我对客户知道得比较多,包括跟客户的交接,还有价格什么的都很明了。如果过了一年,很多公司的采购都换了,还有,一般性的价格我都不太清楚了。他觉得那个时候,可以把押金给我了。
  我们签了劳动合同,合同里有保密协议,说合同到期后两年内不能再干同行,押的一万块钱在离职一年后才给,还要我们按手印。就因为这事,我们好多同事在签协议的时候都不干了,有的是在做了几个月才签的。自从上次我同学那次冲突后老板就给交社保了,即使工资低一些也要交。之前不交的时候就在合同上写明把交社保的现金发放给员工。现在都不招外地人了,都只招苏州本地的。像我们老板太贼了,他就想得比别人多,就想着世上没有好人,对谁都防着。
  ……

前言/序言

  前言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15年底的7017万;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5年的56.1%,在“十三五”规划内,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1000多万人从农村来到城市。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从农村外出到城市的打工者数量达到2.77亿人;仅江浙沪长三角一带的跨省打工者就有4000多万人,占到了全国的43.73%,这还不包括省内的流动打工者;苏州地区的打工者也从2000年的86万快速增长到2015年底的724.8万,超过苏州当地的户籍人口。
  人口大规模流动迁移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结构变迁、利益格局调整、社会组织体系变化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民工的辛勤劳动和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指出,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逐步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可创业,维护好打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在社会各界不断的关注与支持下,打工群体在社会保障、就业平等、合法权益维护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打工群体及其家庭能更好地在工作所在城市生活和发展。
  近年来,关于打工群体的媒体报道、学术研究日渐增多,特别是经济先行发展的珠三角一带,打工文学、打工诗歌等反映打工群体工作、生活、情感等的作品,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和发展,几乎已达到汗牛充栋的程度,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打工文学作家,如许强、郑小琼、王十月等。这些作品较好地记录和反映了打工群体在珠三角一带的生活、奋斗历程,是宝贵的“民族志”材料。
  而相较于珠三角打工文学兴盛的状态,经济发展比珠三角略晚的长三角一带,关于打工群体的文学作品则很少,更别说传播了。
  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美国作家爱默生);我们需要文化,就像需要空气一样(苏联政治家加里宁);没有文化的人类历史是无法想象的,任何民族都离不开文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岳川)。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也提到“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内首个民间打工者文化艺术博物馆的标语就是“没有我们的文化就没有我们的历史,没有我们的历史就没有我们的将来”,这些都说明文化记录和传播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打工群体作为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力量,没有关于他们的生活、情感历程、文学作品等的记录是很遗憾的。苏州星星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办的《工友通讯》,七年多来收集了500多篇关于打工者生活、工作、情感的文章和文学作品。透过这些文章和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来打工群体在苏州、长三角等地的工作、生活状况,以及他们从农村到城市发展的个人成长历程。这也间接记录了他们所在城市的发展变迁。只是这样的记录是零散的,也是不深入的,我们希望长三角地区也有较深入地反映打工群体工作、生活、情感的文学作品。
  从2014年起,苏州星星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及其公益伙伴就开始访谈主要在长三角区域工作的打工者,并收集他们的文学作品。三年来,我们共访谈了近40名打工者,并选取了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20名打工者的故事,集结成书,书中附上一些他们的文学作品,希望能较好地反映长三角区域打工者的生活。其中的“老苏州”,他到苏州三十二年,有二十来年从事建筑工作。从他的个人故事里,我们可以了解到三十年前苏州城区的发展状况,透过“老苏州”早期写的打油诗,我们可以了解到二十多年前建筑工的生产状况:“辛辛苦苦一年整,汗流浃背整天忙;平时吃饭对班来,干活快跑如飞机。”
  制度、政策或社会的区隔无意识地塑造了打工者的生活方式。19岁的街舞少年从小出生、成长在苏州,只回过老家四川几次,但他认为自己还是四川人。这不仅有户籍上的因素,还有心理上的认同:“我本来就是四川人嘛!”他觉得自己是四川人没有一点问题和矛盾,虽然他这一生可能都不会在四川长期生活。
  本书还收录了个别长年在上海、浙江工作的打工者的故事,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能展现长三角区域打工群体的生活。
  本书大部分故事是以访谈的方式记录,小部分故事是打工者以“自传”的方式记录的。如本书中“我和我的家庭”就是在工厂流水线工作的女工王姐,繁忙的工作之余,在狭小的城边村出租屋里一笔一画在车间里废弃的报表纸上写出来的,她从自己的视角,简要地记录了她观察到的一些与她身份一样的女工的故事,透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工厂女工的生活概貌。
  本书短短十余万字是难以穷尽打工群体的喜怒哀乐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人关注、关怀打工群体,尊重他们的劳动,记录和传播打工文化,让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树更丰满。
  本书篇幅不长,但也历时数年,这数年间得到了不少单位、个人的支持,有香港乐施会、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上海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浙江永康小小鱼劳工服务部和上海大学郭春林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郑广怀教授、上海大学高明老师、林志斌博士、王琼、刘雨萌、朱晓莉、王海军、贾孝飞、王治兴、王蜜芳、苏浩民、孙统定、苏成杰、贾芳芳、訾双双、丁浩、罗长发、林春华、刘秀燕、郑云红等。非常感谢他们!














流动的家园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流动的家园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流动的家园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流动的家园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流动的家园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