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投资者、鉴赏者、收藏者必备。
这是一本用于选购、收藏、投资的指导书,内容涵盖了50个腕表品牌,包括600款畅销表款,1500款经典表款,400款收藏精品,并精心设计了复杂功能腕表和贵金属材质腕表等专题。全面、专业、详尽地展现了不同品牌的技术特点和值得关注的表款,提供了3000幅精美彩图(包括800张细节图),并且详尽地提供市价、适合人群、机芯特色、功能、收藏和选购理由等丰富内容。
世界品牌研究课题组
世界品牌研究课题组成立于2006年,目前拥有多名专职以及外聘作家、特约撰稿人,且与国内品门户网站、媒体、专栏作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自成立以来,“世界品牌研究课题组”先后出版了近40种高端品相关图书,其中包括《品》、《环球品》系列、《名表的历史》、《咖啡的历史》、《名车的历史》、《名酒的历史》、《男人》、《女人》,以及《赏鉴》系列等等,并将涉猎范围进一步扩大到《香水藏家收藏赏鉴选购图典》、《潮流包袋选购指南》、《时尚品牌选购完全指南》等,孜孜不倦地传递着精品文化理念以及高端生活态度。
对我来说,每一块手表都有不同的个性,并且它会在人们开始了解你之前,向他们展现你的个性。而对于一位男士来说,出了手表,似乎没有其他(除婚戒外)可以佩戴的更加有个性的物品了。我热爱时尚,然而时尚总是变换风格。而手表对你来说则意味着永恒,它不是你出去随便买来的东西。如果你还没有注意到别人戴着的手表,那么,从现在起,也许你就会开始注意了。——艾尔?班德诺(著名主持人)
让我看看你的表,我会告诉你你是谁。——弗兰克?穆勒(腕表设计师)
002专题一:月相腕表
013专题二:万年历腕表
022专题三:世界时腕表
030专题四:三问腕表
036专题五:陀飞轮腕表
048专题六:镶钻腕表
058专题七:铂金腕表
066专题八:玫瑰金腕表
080专题九:陶瓷腕表
090专题十:精钢腕表
102百达翡丽 / Patek Philippe
114江诗丹顿 / Vacheron Constantin
126爱彼 / Audemars Piguet
140朗格 / A.Lange & Sohne
148宝玑 / Breguet
158积家 / Jaeger-LeCoultre
168宝珀 / Blancpain
180法兰克穆勒 / Franck Muller
186雅典 / Ulysse Nardin
196伯爵 / Piaget
210雅克德罗 / Jaquet Droz
216格拉苏蒂 / Glashutte
226万国 / IWC
234芝柏 / Girard-Perregaux
242卡地亚 / Cartier
250劳力士 / Rolex
258欧米茄 / Omega
274罗杰杜彼 / Roger Dubuis
282萧邦 / Chopard
296帕玛强尼 / Parmigiani
299沛纳海 / Panerai
308里查德米尔 / Richard Mille
312真力时 / Zenith
324库尔沃 / Cuervo Y Sobrinos
330百年灵 / Breitling
338尊皇 / Juvenia
340宇舶 / Hublot
352梵克雅宝 / Van Cleef & Arpels
355诺莫斯 / Nomos
358浪琴 / Longines
372名士 / Baume & Mercier
382昆仑 / Corum
390柏莱士 / Bell & Ross
396豪雅 / TAG Heuer
408帝驼 / Tudor
412万宝龙 / Montblanc
420雷达 / Rado
426艾美 / Maurice Lacroix
434豪利时 / Oris
440波尔 / Ball
446蕾蒙威 / Raymond Weil
452宝齐莱 / Carl F.Bucherer
458艾美达 / Armand Nicolet
464高珀富斯 / Greubel Forsey
467亨利慕时 / H.Moser & Cie
470海瑞温斯顿 / Harry Winston
475艾米龙 / Emile Chouriet
478瑞宝 / Chronoswiss
482卡洛卡 / Clerc
484康斯登 / Frederique Constant
说实话,市面上关于钟表的书汗牛充栋,大多无非是堆砌名表照片,配上几句溢美之词,读完之后除了记住几个昂贵的名字,脑子里空空如也。但翻开这本《腕表鉴赏收藏图典》,立刻能感受到它立意的高远。它不是在教你如何“投资”,而是在引导你如何“品味”和“传承”。我最欣赏它在历史脉络上的处理,那种叙事节奏把握得极为精准,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例如,它巧妙地将天文观测、航海定位这些宏大叙事,与小型机械装置的进化紧密结合起来,让你明白一块小小的腕表,是如何承载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雄心。书中对一些已经销声匿迹的古老制表技术,比如早期的垂直离合系统或特定型号的防水处理方式,都有翔实的考证和配图,这对于资深藏家来说,是极大的知识补给。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二手市场”的警示性讨论,并非简单地提醒防伪,而是从市场流动性、维护成本、以及原始设计意图的保持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成熟的收藏观点,这种客观且理性的态度,使得整本书的价值感极大地提升。它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鉴赏框架,而非昙花一现的热点追踪。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本身就体现了对“精密”的追求,这与主题高度契合。纸张的质感、色彩的还原度,尤其是在表现金属拉丝的微妙光影和宝石轴承的剔透感时,表现得极为出色。我曾试图在其他地方找到某些特定年代机芯的清晰剖视图,但往往都是模糊不清的扫描件,而在这本书里,每一个螺丝的倒角、游丝的形态,都被清晰地捕捉并标注。这说明编者在资料搜集和影像制作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这是对读者负责任的表现。对我个人而言,那些关于“复杂功能”的介绍部分,堪称教科书级别。它没有满足于仅仅介绍“万年历”能做什么,而是深入到其齿轮比的复杂运算,以及如何通过特定的物理机构实现这种“永恒”的校准。这种对“为什么能做到”的刨根问底,远远超越了市场上大多数浮于表面的介绍。读完这些章节,你再看一块实体表,会不由自主地去寻找书中所描述的那些精妙结构,这是一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乐趣,让人爱不释手。
评分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建立起了一种严谨的收藏哲学。它不鼓吹盲目跟风,而是着重培养读者的“慧眼”。例如,它对“官印”和“认证”的辨析,区分了哪些是真正的制表标准,哪些是营销噱头,为读者提供了强大的“避坑指南”。在我看来,最能体现其专业性的,是它对材质科学的探讨。书中不仅提到了贵金属的纯度,还涉及到了硅质游丝的材料特性、陶瓷表壳的热膨胀系数,以及不同防水胶圈的老化曲线等前沿技术问题。这些信息对于希望长期维护和保存藏品的爱好者来说,是无价的知识财富。它教会你如何用科学的眼光去评估一块表的长期价值和可维护性。总而言之,这本书不是一本快速消费品,而是一份需要时间去消化、去实践的工具书。它让你从一个单纯的购买者,转变为一个有能力对时间艺术进行深度对话的知音。
评分不同于那些充斥着主观好恶的评论,这本《腕表鉴赏收藏图典》展现出一种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广度和深度。它的章节编排逻辑清晰,从基础知识的普及,过渡到专业领域的探讨,再到不同流派的风格分析,层层递进,非常适合不同水平的爱好者。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表盘艺术”的独立章节,其中对珐琅工艺的介绍,特别是微绘珐琅和低温珐琅的区别,配以放大后的细节图,让人叹为观止。这种对非机械美学要素的重视,平衡了纯粹技术流可能带来的枯燥感。此外,书中对于“专利”与“技术垄断”的历史分析也十分精彩,揭示了某些标志性功能是如何通过法律和技术壁垒,形成了长期的市场优势。它引导读者思考,一块腕表不仅仅是手腕上的计时器,更是特定历史时期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相互作用的产物。这种多维度的解读,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发现的惊喜,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领悟。
评分这本《腕表鉴赏收藏图典》的编撰水准,实在让人赞叹不已。它并非那种走马观花的流行手册,而是深入到制表工艺的肌理之中,为真正有心探究腕表世界的读者打开了一扇精妙的门。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机芯构造的剖析,那种细致入微的图示和旁白,即便是对复杂的陀飞轮结构,也能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人在领略机械之美的同时,也对“时间如何被捕捉与呈现”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对不同时代背景下,品牌设计语言演变的梳理,简直就是一部微缩的工业史和美学史的交织。比如,它对二战后功能性设计如何逐步融入日常审美,以及不同地域(如瑞士、德国、日本)制表哲学差异的对比分析,都极具洞察力,远超一般市面上充斥的浮华介绍。每当我翻阅到那些关于特定表壳打磨工艺,比如“日内瓦波纹”或“珍珠圆纹”的特写时,那种对细节的执着追求,仿佛能穿透纸面,让我感受到工匠们倾注的心血。这本书无疑是为那些想要从“佩戴者”升级为“鉴赏家”的人准备的必备宝典,它教会你如何去看,如何去听,如何去感受一块腕表背后的故事和灵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价格和品牌光环之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