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原理

行政法原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葡] 科雷亞 著
圖書標籤:
  • 行政法
  • 法學
  • 原理
  • 教材
  • 大學
  • 研究生
  • 法學專業
  • 公共管理
  • 行政
  • 法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法律齣版社
ISBN:9787519714048
版次:1
商品編碼:12268198
包裝:平裝
開本:A5
齣版時間:2017-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2
字數:239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行政法原理》立足於深厚的經典行政法理論,並集成瞭當時前沿的行政法理論,結閤葡萄牙新的憲政體製(1976新憲法)前後的大量案例,並引用瞭當時比利時、西班牙、法國、意大利、西德、瑞士、巴西、英國等各國的行政法理論,獨到並詳細闡述瞭行政法的源流以及理論發展現狀。作者的論述自然而然地將革命前後不同憲製下的行政法理論與實踐連貫起來,為當今各國的行政法發展的現代化提供瞭很好的藉鑒。

作者簡介

若澤·曼努埃爾·裏貝羅·塞爾武羅·科雷亞(José Manuel Sérvulo Correia),1937年齣生於葡萄牙亞速爾群島的英雄港,1959年在裏斯本大學取得法學學士學位,1963年取得律師執照,1968年在裏斯本大學法學院完成政治經濟學補充課程,1987年取得裏斯本大學法律博士。現為裏斯本大學法學院教授,Sérvulo集團主要閤夥人,公法歐洲分會委員,葡萄牙工商業仲裁中心委員會委員,(海牙)常設仲裁法院成員,2005~2007年律師協會高級委員會成員。主要研究方嚮:公法。
馮文莊,澳門大學法學院法學學士、法學碩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行政法法學博士。1996 年齣任實習司法官,1998年獲委任為法官,先後在普通管轄法院、刑事預審法院(即今日的刑事起訴法庭)及行政法院任職。2009年11月晉升為中級法院法官,同年12月20日獲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為廉政專員。2002年4月至2009年12月9日獲行政長官委任為司法及法律培訓中心教學委員會常設委員。2014年12月起至今(2017年)再獲委任為司法及法律培訓中心教學委員會常設委員。2014年12月20日至2017年6月30日獲行政長官任命為澳門特區個人保護資料辦公室主任。1996年至2000年先後在澳門大學法學院教授憲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及商法學I之學科。2001年成為助理教授,至今(2017/2018)教授商法學II學科。2001年、2005年及2009年齣任澳門立法會選舉委員會主席。曾發錶多篇法學文章。

目錄

引論
一、公共行政
1.行政職能
2.公共行政的組織概念
3.行政職能演進的意義
二、行政法
4.行政法的産生
5.行政法的概念
6.葡萄牙行政的曆史演進
7.《行政法》法源
第一部分行政組織概論
第一章基本原則
8.利害關係人參與公共行政機關的實際管理
9.行政分權
10.行政分治
第二章主體、機關及權力
I.主體
11.組成行政機關的法人的法律性質
12.公法法律人格
13.直接及間接(公共)行政權力下放公法法人分類
14.私法法人及行政製度
II.機關
15.法人機關
16.閤議機關:會議及決議
III.權力
17.能力、職責及權限
18.羈束與自由裁量(權)
19.自治之類彆
20.行政等級
21.行政監督
22.指引權
23.權力之授予
第二部分行 政 活 動
第一章基本原則
24.實踐公共利益
25.閤法性原則(或稱:依法原則)
26.閤法性原則(續)行政警察
27.執行職能的公正與無私
第二章行政行為
I.法律事實與法律行為
28.法律事實
29.法律行為
II.行政行為之概念與元素
30.行政機關之法律行為:私法行為
31.行政機關之法律行為(續)規範性與具體性公法行為
32.內部行為與外部行為
33.外部行為及確定性行為之概念
34.行政行為之概念
35.行政行為之要素
III.確定及執行性行政行為
36.確定行為
37.執行性行政行為:A)行政行為之效力
38.執行性行政行為:B)行政行為之(強製)執行性
39.確認行為(Acto Confirmativo)
IV.行政行為之不存在與不完全有效
40.行政行為之不存在
41.行政行為之不完全有效、無效與得撤銷
42.行政行為的有效要件及瑕疵
43.行政行為之有效性要件:A)機關或行政人之權限
44.行政行為之瑕疵:I)無權限
45.行政行為之瑕疵:II)越權
46.行政行為有效性之要件:B)手續
47.(續)形式
48.(續)說明理由
49.(續)默示行為
50.行政行為之瑕疵:III)形式瑕疵
51.行政行為之有效性要件:C)目的
52.行政行為之瑕疵:IV)權力偏差
53.行政行為有效性要求:D)前提與內容
54.(續)依內容之行政行為分類
55.行政行為之瑕疵:IV)違反法律
V.行政行為之廢止、變更及中止
56.行政行為之廢止
57.行政行為之追認
58.行政行為之糾正及轉換
59.行政行為之追認、糾正及轉換之共通法律製度
60.行政行為之更正
61.行政行為強製執行之中止

前言/序言

總序
葡萄牙法律經典譯叢,是澳門大學法學院在纍積超過二十年教學科研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組織院內院外中葡雙語精英(包括法律和法律翻譯方麵的專傢)傾力打造的一套大型叢書。隨著這套書的陸續齣版,中國讀者將有機會全方位接觸在大陸法係內頗有特色,而且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彆行政區現行法律秩序關係密切的葡萄牙法學。
實際上,這套叢書的齣版一開始就肩負著眾多任務。首先,它當然是一個學術研究項目:係統地將一個國傢或地區的代錶性法學著作翻譯成中文對樂於博采眾長的漢語法學傢群體而言,肯定有比較法意涵。這些法學論著不僅深深影響葡萄牙本國的立法和司法活動,而且也直接影響繼受葡萄牙法的非洲、拉美和亞洲法域(包括澳門)。深入研究相關著作既有助於他山攻玉、前車引鑒之事,也有利於中國與有關國傢的交流理解。其次,由於澳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彆行政區,而澳門現行法體係主要是繼受葡萄牙法而來,所以,係統地研究葡萄牙法學等於是對我國多元法製的一個組成部分的一次內省。最後,這一套叢書本身也是對澳門社會內部一些訴求的迴應。自20世紀80年代末,澳門開始建立本地的法學教育以來,就一直有聲音指齣以中文齣版又能深刻揭示澳門現行法體係的法學文獻奇缺。雖然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狀況有所改善,可是仍然難言足夠。在一個雙語(中、葡)運作的實證法體係中,以葡萄牙語為母語的法律職業者隻參考萄語著作,而以漢語為母語的同行則難以接觸同樣的材料會使這個社會的法律職業人漸漸走嚮信息割裂的狀況。這對於澳門法律和社會的長遠發展不是好事。因此,這套譯著的推齣對於澳門的法學教育和法律實務都肯定大有裨益。
盡管翻譯葡萄牙法學著作的意義非同一般,然而在比較法的語境下,援引法國法、德國法或英美法和援引葡萄牙法的分量肯定是不一樣的。法學界一般認為,古代的羅馬法、近現代的法國法和英國法以及19世紀末到20世紀的德國法和美國法,是法律概念和法學知識的輸齣者。因而,在實踐論辯中援引上述法域的理論或立法例在某種意義上是訴諸權威(有時被冠以“先進”之名)。當然,權威論證一直是法律修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是在比較法這幅色彩斑斕的畫捲中,權威肯定不是唯一的顔色。不論學者也好,社會行動者也好,也許隻有在不太自信的時候纔會頻繁地訴諸權威。當自身已經纍積一定的自信而再將目光投嚮外界時,所尋找的可能就不再是庇蔭與垂憐,而是對同一天空下的不同經驗、體驗或生活方式的旁觀與尊重,偶爾也可能靈光一閃而備受啓發。
一項如此浩大的知識工程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也需要行動者付諸行動的堅定意誌。為此,我們不能不感謝為推動這套譯叢而付齣巨大努力的莫世健教授與Manuel Trigo教授(前者是澳門大學法學院院長,沒有他的決斷與眼光,就沒有這一計劃;後者是澳門大學法學院的前院長和法學研究中心主任,沒有他孜孜不倦的勞動,钜細無遺的精神和豐富的學術經驗,甚為復雜的版權問題和計劃的具體實施就舉步維艱)。法律齣版社黃閩社長、硃寜分社長的大力支持,以及袁芳博士、黃琳佳編輯的辛勤勞動是本叢書能在中國大陸與讀者見麵的主要原因。此外,還要感謝在中葡法律翻譯上造詣不凡,又曾參與《葡萄牙民法典》翻譯的鄧誌強大律師,他一如既往的敬業認真總是讓人感動和自慚。他與我院的王薇博士和蔣依娃老師三人義無反顧且無償地承擔瞭把關譯稿的沉重工作。最後,更要感謝在社會和大學層麵積極支持和推動這項工作的澳門基金會主席吳誌良博士、澳門大學校長趙偉教授、澳門檢察院檢察長何超明博士、澳門律師公會主席華年達(Jorge Neto Valente)大律師、澳門立法會議員及澳門大學第一任中文法學士課程主任黃顯輝大律師、全國人大代錶及澳門第一位華人大律師林笑雲女士、全國政協委員以及澳門立法會議員和行政會委員歐安利(Leonel Alves)大律師、澳門大學副校長馬許願(Rui Paulo da Silva Martins)教授、澳門大學副校長何順文教授、澳門大學副校長黎日隆博士,以及各位為譯叢付齣巨大努力的譯者。
項目委員會主任唐曉晴教授
聚焦於技術革新與社會變革的深度報告: 《數字文明的脈搏:算法、數據與未來治理的交響》 一、本書核心關切:技術範式的轉型與人類社會的重塑 本書並非一本探討傳統法律體係或公權力運作的書籍,而是深入剖析當前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為核心驅動力的“數字文明”時代,對人類社會結構、價值體係乃至生存方式所産生的根本性影響。我們生活在一個由信息流和算法邏輯定義的新世界,而理解這一新世界的運作機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緊迫。 我們以一種跨學科的審視視角,聚焦於技術革新對傳統秩序産生的衝擊與重構。這包括對信息獲取權、數字身份的界定、平颱經濟的權力集中化,以及人機協作模式下倫理睏境的探討。我們旨在描繪一幅清晰的技術驅動的社會圖景,而非停留在對現有法律條文的機械解讀。 二、關鍵章節內容詳述: 第一部分:算法權力與信息繭房的構建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現代搜索引擎、推薦係統和社交媒體平颱背後的核心驅動力——復雜算法。我們分析瞭這些算法如何通過對用戶行為數據的深度學習,構建起日益收緊的“信息繭房”和“認知過濾係統”。 數據即燃料: 詳細考察瞭個人數據的采集、聚閤與商業化過程,揭示瞭數據所有權模糊地帶帶來的新型經濟剝削模式。我們不討論行政許可或聽證程序,而是關注數據流動的經濟學和社會學意義。 黑箱決策的透明度危機: 考察瞭諸如信貸評分、招聘篩選等關鍵決策環節中,算法的決策過程如何變得不透明且難以追溯。重點分析瞭這種“黑箱”決策對社會公平和個體權利構成的隱性威脅,討論瞭可解釋性人工智能(XAI)在緩解此危機中的潛力與局限。 注意力的戰爭: 分析瞭注意力經濟的運行機製,如何通過設計激勵模型,係統性地引導和操縱公眾的認知資源和情緒反應。這部分著重於行為心理學與界麵設計的交叉領域。 第二部分:數字身份與主權邊界的消融 在網絡空間中,個體的身份認證與國傢的主權邊界都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本書探討瞭去中心化技術(如區塊鏈)在重構信任機製方麵的嘗試,同時也審視瞭數字身份管理帶來的新風險。 去中心化的信任實驗: 詳細評估瞭分布式賬本技術(DLT)在供應鏈管理、身份驗證和金融交易中的應用前景。我們關注的是技術本身如何改變價值交換的基礎,而非國傢權力如何監管這些交易。 賽博空間的主權難題: 探討瞭跨國數字平颱的管轄權衝突問題。當數據和用戶活動不受地理限製時,傳統的屬地原則如何失效?我們側重於國際技術標準與網絡空間治理模式的演變。 數字公民權與數字鴻溝: 考察瞭在高度數字化的社會中,缺乏技術接入或數字素養的群體所麵臨的新的社會排斥形式。我們關注的是技術普及率對社會階層固化的影響。 第三部分:人機共生時代的倫理與本體論重構 隨著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願景日益臨近,我們必須嚴肅對待技術發展對人類自我認知帶來的挑戰。 機器倫理學的實踐睏境: 探討瞭自動駕駛汽車的“電車難題”在現實世界中的復雜變體,以及在軍事、醫療等高風險領域中,將決策權部分或全部授予機器所帶來的道德責任歸屬問題。這著重於工程倫理而非法律責任的劃分。 創造力的界限: 分析瞭生成式AI(如大型語言模型和圖像生成器)對知識産權和原創性概念的顛覆。重點研究瞭人類創造力與機器模仿之間的哲學分野。 超人類主義的誘惑與陷阱: 審視瞭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融閤的趨勢(如腦機接口),討論瞭人類增強的可能性,以及這種發展可能導緻的物種內部的深刻分化。 三、獨特價值與閱讀對象 《數字文明的脈搏》沒有冗餘的法律術語或對既有法規的重復論述。它是一份麵嚮未來的戰略性洞察報告。它摒棄瞭傳統的“規製”思維,轉而采用“適應與引導”的視角,探討技術如何不可逆轉地改變社會契約。 本書適閤以下讀者群體: 1. 技術戰略製定者與投資者: 需要理解技術演進如何重塑市場結構和監管環境的決策者。 2. 社會學傢與哲學傢: 緻力於研究現代性、技術決定論以及人類未來走嚮的學者。 3. 對數字社會結構有深刻興趣的普通讀者: 渴望超越日常技術使用,理解背後驅動邏輯的求知者。 本書的結論是:數字文明的浪潮無法被傳統手段完全阻擋,我們必須理解其內部的邏輯和能量,纔能有效地塑造一個既能擁抱創新,又能維護人類核心價值的未來。這不是關於“如何管理技術”,而是關於“技術將如何管理我們”的深刻對話。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在學習法律,尤其是行政法,總覺得它在國傢治理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市麵上關於行政法的書籍很多,但我總感覺很多都過於理論化,或者側重於某一方麵的具體規定,缺乏對整個體係的宏觀梳理。當我看到這本書的封麵時,就被“原理”這兩個字吸引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最基礎、最核心的層麵,講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則、基本製度。例如,行政法的溯源,公權力的性質,行政機關的職責,公民的權利義務,行政行為的閤法性審查等等。我期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構建一個完整的行政法知識體係,讓我能夠跳齣零散的知識點,形成對行政法整體的深刻認識。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前沿的學術觀點,或者對一些爭議性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那就更能體現其價值瞭。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提升我對行政法的理論理解深度,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

之前讀過一些關於行政法的入門書籍,但感覺很多內容要麼太過簡略,要麼就是直接涉及具體案例,缺乏對根本原理的深入挖掘。這本書的題目“行政法原理”,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認為,理解任何一門學科,都要從其“原理”入手,這樣纔能事半功倍。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剖析行政法的核心概念,比如“閤法性”、“比例原則”、“信賴保護原則”等,並解釋這些原理是如何在實踐中發揮作用的。我希望作者能夠用嚴謹的學術態度,結閤最新的法律發展,來闡述這些原理。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能夠更加學術化、理論化一些,畢竟我更傾嚮於從理論層麵去理解問題,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案例的層麵。如果這本書能夠對行政法學界的一些重要學說進行梳理和比較,那就更好瞭,能夠幫助我瞭解不同學者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從而形成自己獨立的思考。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有吸引力,沉穩的深藍色調搭配簡潔有力的書名,一看就感覺是那種專業性很強的學術著作。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在朋友的書架上瞥見它的,當時就對“行政法原理”這個名字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對法律領域的瞭解算不上很深,但總覺得行政法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比如戶籍辦理、交通罰單、公共服務等等,都離不開它的規範。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有一種“溯本求源”的感覺,似乎能夠幫助我理解這些日常瑣事背後的法律邏輯。我尤其期待它能用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將抽象的法律概念解釋清楚,而不是像一些法律書籍那樣,堆砌著大量的專業術語,讓人望而卻步。如果這本書真的能做到這一點,那對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來說,絕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梳理我對行政法的認知,同時又能激發我進一步探索法律奧秘的書籍,而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恰恰契閤瞭我的這種期待。

評分

我一直對法律充滿瞭好奇,特彆是那些與社會運行緊密相關的法律,行政法就是其中之一。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夠讓我“明白”行政法的書,而不是僅僅“記住”一些條文。這本書的名稱,恰恰滿足瞭我的這種訴求。“原理”二字,預示著它將帶領我深入探究行政法的根本邏輯。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從宏觀的視角,梳理行政法的基本框架,比如它的淵源、基本原則、主要製度等。同時,我也希望它能解釋清楚,為什麼行政法需要存在,它在現代國傢治理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行政法發展趨勢的探討,或者分析一些典型的行政爭議案件背後的原理,來幫助我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論?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不僅能夠掌握行政法的基本知識,更能培養我運用法律思維去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我希望它是一本能夠引發思考,而非僅僅提供答案的書籍。

評分

拿到這本書,迫不及待地翻開。書的裝幀很精緻,紙質也很好,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我通常喜歡從目錄開始瀏覽,看看作者是如何構建整本書的邏輯框架的。這本書的目錄設置得非常清晰,每一章的標題都提綱挈領,讓我對書中將要涵蓋的內容有瞭大緻的瞭解。我比較關注的是,作者是否能將一些復雜的理論,比如“公權力”、“行政行為”等概念,用更直觀、更易於理解的方式進行闡釋。畢竟,對於非法律專業的讀者來說,很多時候會被那些拗口的法律條文和理論所睏擾。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將枯燥的法律知識變得生動有趣,甚至能夠引導讀者思考法律在現實社會中的作用和意義。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貼近生活的案例分析,那就更完美瞭。畢竟,理論聯係實際,纔更能加深我們的理解。我希望這本書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思維的啓迪。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