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索區塊鏈:Hyperledger技術與應用

深度探索區塊鏈:Hyperledger技術與應用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張增駿,董寜,硃軒彤,陳劍雄 著
圖書標籤:
  • 區塊鏈
  • Hyperledger
  • Fabric
  • 智能閤約
  • 分布式賬本
  • 企業級區塊鏈
  • 區塊鏈技術
  • 開發
  • 應用
  • 數字貨幣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89327
版次:1
商品編碼:12279369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超級賬本執行董事Brian Behlendorf領銜推薦,資深一綫區塊鏈專傢聯閤撰寫,是深度瞭解區塊鏈和Hyperledger技術的扛鼎之作

深度剖析區塊鏈框架Hyperledger Fabric 1.0的架構、核心技術、部署與應用開發


  

內容簡介

  

本書由超級賬本執行董事Brian Behlendorf領銜推薦,區塊鏈一綫落地實踐團隊、Hyperleger會員智鏈骨乾團對撰寫。深入講解Hyperledger Fabric 1.0的架構、執行邏輯、核心功能實現、從零部署,並以票據案例為例,講解具體開發實踐,穿插開發所需的*佳實踐和遇到的問題解決。

本書分三篇,共12章內容。

準備篇(第1~2章),高度濃縮、信息量大的第1章,揭示區塊鏈的價值、核心理念、演進、主流平颱、商用場景。第2章進入實踐環節,涵蓋安裝、部署與調試,讓讀者初步直觀感受區塊鏈,培養學習和實踐的興趣。

核心篇(第3~9章),先從Fabric1.0架構開始講解,方便讀者瞭解整體結構與運作邏輯,帶著問題與輪廓去閱讀,事半功倍。第4~9章講解內部實現機製,該篇並不點到為止,而是深入到底層實現原理層麵,讓讀者透徹瞭解Fabric的設計與實現細節,該篇是理解區塊鏈設計與實現的關鍵所在,也是日後做好應用開發的基礎,有瞭問題可以自己動手解決。

涵蓋以下幾個方麵:

區塊鏈架構、組件關係與運行機製總覽;

Gossip協議與P2P數據分發機製;

分布式賬本數據相關的存儲技術;

共識機製及其可插拔的架構設計;

如何實現數據隔離的多鏈與多通道;

基於數字證書的成員管理服務實現與使用;

智能閤約實現、交互,以及有限狀態機。

應用篇(10~12章),從安裝部署、開發模型和應用開發的角度,以一個票據背書的案例講解如何基於Hyperledger Fabric 1.0開發區塊鏈應用,以完整地掌握區塊鏈應用開發,動手實踐具體的項目。


  

作者簡介

張增駿 智鏈ChainNova技術總監和架構師。十餘年軟件開發和項目管理經驗,設計並實現瞭多個區塊鏈項目,帶領團隊獲得“2017可信區塊鏈峰會”唯*非金融類*佳案例奬。中國信通院可信區塊鏈專傢委員會成員,參與討論並推動可信區塊鏈測試標準的製定,多次受邀到高校與企業分享與推動區塊鏈落地工作。曾任綠盟科技PDT經理,帶領團隊研發的遠程安全評估係統(RSAS)連續多年國內排名*一,廣泛應用於多個重點領域。目前關注區塊鏈、網絡安全、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等領域。


董寜 智鏈 ChainNova科技公司CEO,北京大學(天津濱海)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曾任IBM大中華區IT經濟學負責人,參與過數傢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核心係統的設計建設,具有多年金融行業的商業洞察。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智能科學係。


硃軒彤 清華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博士生,專注於技術經濟研究。在政府及國際組織有豐富的工作經驗。


陳劍雄 智鏈ChainNova首席科學傢,原金山雲技術VP,中科院計算與通信工程學院碩士。多年大規模集群係統研發經驗,參與多個區塊鏈核心係統設計和應用。


精彩書評

  

本書集閤瞭多方共同的心血,由Linux基金會會員、智鏈ChainNova的一綫技術團隊主筆撰寫,他們不但是超級賬本中國社區的主要貢獻者,還長期奮戰在市場前綫,對商業應用環境有相當的瞭解,相信從書中內容的翔實程度可見一斑。

——Brian Behlendorf,超級賬本執行董事


  

這是我迄今為止所見關於超級賬本技術和應用非常有參考意義的技術書籍,值得嚮廣大區塊鏈的研究者與開發同行們推薦。

——陳鍾,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金融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


  

本書的目的不是蜻蜓點水地介紹一些Hyperledger入門知識,而是通過閱讀本書能讓讀者達到一定的水平,甚至可以加入區塊鏈産業應用中來,為區塊鏈的發展和實踐落地添磚加瓦。

——何寶宏,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


  

本書作者均來自超級賬本會員企業骨乾團隊,擁有多年一綫實踐經驗,這讓本書不僅內容翔實,更具備很強的可操作性。作為中國技術工作組的核心成員,智鏈的成員為超級賬本項目的國際化和技術推廣都做齣瞭重要貢獻。無論是想瞭解先進的企業級區塊鏈技術,還是進行應用實踐參考,本書都值得一讀。

——楊保華,超級賬本全球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技術工作組主席


  

董寜牽頭編寫這本《深度探索區塊鏈:Hyperledger技術與應用》係統闡述瞭超級賬本的技術原理、架構、核心組件及應用開發實例,是學習超級賬本底層技術和應用實例的優秀工具書,值得推薦。

——馬小峰,蘇州同濟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中國電子學會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區塊將成為數字社會的基礎設施。作為富含IBM基因的超級賬本資深參與者,作者對超級賬本有著深刻的理解。本書從區塊鏈的概述到超級賬本的技術解讀與操作,處處見功夫,是非常有價值的讀本。

——孫貽滋,中國電子學會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目錄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一篇 準備篇

第1章 區塊鏈概述 2

1.1 區塊鏈的前世今生 2

1.1.1 區塊鏈的曆史起源——比特幣 2

1.1.2 歡迎來到區塊鏈的世界 3

1.1.3 區塊鏈演進趨勢 4

1.2 區塊鏈概念 5

1.2.1 區塊鏈本質 6

1.2.2 區塊鏈工作原理 6

1.2.3 區塊鏈技術特點 7

1.2.4 區塊鏈層次模型 8

1.2.5 區塊鏈共識算法 8

1.2.6 區塊鏈並不一定去中心化 9

1.3 區塊鏈技術平颱 10

1.3.1 比特幣 10

1.3.2 以太坊 11

1.3.3 瑞波 13

1.3.4 區塊鏈商用平颱:超級賬本 13

1.3.5 區塊鏈技術平颱比較 15

1.4 區塊鏈的商用之道 15

1.4.1 區塊鏈的2.0時代:商用區塊鏈 15

1.4.2 超級賬本:商用區塊鏈的“第五元素” 17

1.4.3 區塊鏈的商業應用場景 17

1.5 本章小結 18

第2章 超級賬本初體驗 19

2.1 基礎環境安裝 19

2.1.1 Docker的安裝和使用 19

2.1.2 Docker Compose的安裝和使用 21

2.1.3 下載超級賬本源代碼 24

2.2 超級賬本部署調用 24

2.2.1 下載Docker鏡像文件 24

2.2.2 部署超級賬本網絡 25

2.2.3 鏈碼調用和查詢 26

2.2.4 常見錯誤 27

2.3 節點的配置參數傳遞規則 29

2.4 本章小結 31

第二篇 核心篇

第3章 超級賬本的係統架構 34

3.1 係統邏輯架構 35

3.2 網絡節點架構 37

3.3 典型交易流程 39

3.3.1 創建交易提案並發送給背書節點 39

3.3.2 背書節點模擬交易並生成背書簽名 41

3.3.3 收集交易的背書 42

3.3.4 構造交易請求並發送給排序服務節點 43

3.3.5 排序服務節點以對交易進行排序並生成區塊 45

3.3.6 排序服務節點以廣播給組織的主節點 45

3.3.7 記賬節點驗證區塊內容並寫入區塊 45

3.3.8 在組織內部同步最新的區塊 49

3.4 消息協議結構 49

3.4.1 信封消息結構 49

3.4.2 配置管理結構 51

3.4.3 背書流程結構 52

3.5 策略管理和訪問控製 56

3.5.1 策略定義及其類型 56

3.5.2 交易背書策略 57

3.5.3 鏈碼實例化策略 60

3.5.4 通道管理策略 61

3.6 本章小結 63

第4章 基於Gossip的P2P數據分發 64

4.1 概述 64

4.2 超級賬本中的Gossip協議 65

4.3 成員認證及身份管理 67

4.4 節點啓動及成員管理 67

4.5 主節點選舉過程 68

4.6 基於反熵的狀態同步 69

4.7 數據傳播過程 70

4.8 多通道的支持 70

4.9 消息的驗證策略 71

4.10 消息的多路分用及分區 73

4.11 和Gossip相關的配置參數 76

4.12 本章小結 77

第5章 分布式賬本存儲 78

5.1 概述 78

5.2 讀寫集 79

5.2.1 交易模擬和讀寫集 79

5.2.2 交易驗證和世界狀態更新 80

5.2.3 模擬和驗證示例 80

5.3 賬本編號 81

5.4 賬本數據 81

5.4.1 賬本數據存儲 82

5.4.2 賬本數據讀取 83

5.4.3 交易模擬執行 84

5.5 區塊索引 84

5.5.1 文件位置指針 85

5.5.2 索引的同步過程 86

5.6 狀態數據 87

5.6.1 LevelDB 88

5.6.2 CouchDB 89

5.6.3 基於狀態數據的區塊驗證 91

5.7 曆史數據 92

5.8 數據恢復 92

5.9 本章小結 93

第6章 集成共識機製的排序服務 94

6.1 概述 94

6.1.1 共識算法的類型 95

6.1.2 Hyperledger Fabric 1.0的共識機製 96

6.2 實現數據隔離的多通道 97

6.2.1 排序服務的初始化 99

6.2.2 通道的創建 101

6.2.3 通道的更新 105

6.2.4 通道的加入 107

6.2.5 通道的查詢 107

6.3 可插拔的排序服務 108

6.3.1 排序服務接口 108

6.3.2 基於單進程的排序服務 110

6.3.3 基於Kafka的排序服務 110

6.3.4 鏈消息過濾器 122

6.4 本章小結 124

第7章 實現數據隔離的多鏈及多通道 125

7.1 數據存儲對多鏈的支持 126

7.1.1 賬本數據 126

7.1.2 索引數據 126

7.1.3 狀態數據 127

7.1.4 曆史數據 127

7.2 鏈碼對多鏈的支持 128

7.2.1 鏈碼的生命周期管理 128

7.2.2 鏈碼和背書節點的通信 129

7.2.3 鏈碼的部署和調用 130

7.3 多通道對多鏈的支持 131

7.4 命令行和SDK對多鏈的支持 132

7.5 關於係統鏈 132

7.6 本章小結 132

第8章 基於數字證書的成員管理服務 133

8.1 實現成員管理的MSP 133

8.1.1 MSP成員的驗證 133

8.1.2 MSP的目錄結構 134

8.1.3 MSP的配置最佳實踐 140

8.2 頒發數字證書的Fabric CA 142

8.2.1 概述 142

8.2.2 Fabric CA服務端的安裝部署 143

8.2.3 Fabric CA服務端的操作使用 148

8.3 本章小結 158

第9章 支持多種語言的智能閤約 159

9.1 概述 160

9.2 鏈碼的生命周期管理 160

9.2.1 鏈碼的生命周期 160

9.2.2 應用程序和鏈碼的交互流程 164

9.2.3 背書節點接收應用程序的請求處理 165

9.2.4 采用上下文實現交易的模擬執行 166

9.2.5 鏈碼消息的數據分發 166

9.2.6 鏈碼運行環境的管理 168

9.3 內置的係統鏈碼 172

9.3.1 生命周期管理係統鏈碼 173

9.3.2 配置管理係統鏈碼 180

9.3.3 查詢管理係統鏈碼 182

9.3.4 交易背書係統鏈碼 182

9.3.5 交易驗證係統鏈碼 184

9.4 鏈碼的相互調用 184

9.5 背書節點和鏈碼的有限狀態機 185

9.5.1 背書節點和鏈碼之間的事件 188

9.5.2 背書節點的有限狀態機 189

9.5.3 鏈碼的有限狀態機 190

9.6 本章小結 192

第三篇 應用篇

第10章 超級賬本的應用開發模型 194

10.1 應用開發模型 194

10.2 應用程序開發的SDK 194

10.2.1 概述 195

10.2.2 SDK規範 195

10.2.3 應用場景介紹 204

10.3 鏈碼的開發和調試 210

10.3.1 鏈碼需要實現的接口 210

10.3.2 鏈碼的SDK提供給鏈碼的接口 212

10.3.3 鏈碼開發的注意事項 214

10.3.4 鏈碼的調試 215

10.4 本章小結 216

第11章 從零開始部署超級賬本網絡 217

11.1 準備超級賬本運行環境 217

11.1.1 超級賬本運行環境 217

11.1.2 編譯超級賬本鏡像文件 224

11.2 快速構建超級賬本網絡 227

11.2.1 下載BYFN的代碼 227

11.2.2 BYFN腳本介紹 227

11.2.3 生成網絡初始化配置 228

11.2.4 啓動超級賬本網絡 230

11.2.5 關閉超級賬本網絡 235

11.3 逐步建立超級賬本網絡 236

11.3.1 生成MSP證書 236

11.3.2 生成排序服務創世區塊 236

11.3.3 生成通道配置創世區塊 236

11.3.4 定義組織錨節點 237

11.3.5 啓動超級賬本網絡 237

11.3.6 創建並加入通道 238

11.3.7 安裝和實例化鏈碼 240

11.3.8 執行鏈碼查詢 243

11.3.9 執行鏈碼調用 244

11.4 本章小結 245

第12章 超級賬本的應用開發實例 246

12.1 票據背書場景介紹 246

12.1.1 票據關係人 247

12.1.2 票據行為分類 247

12.1.3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票據 249

12.2 票據背書需求分析 250

12.3 票據背書架構設計 251

12.3.1 票據背書的分層架構 252

12.3.2 票據背書的數據模型 253

12.4 票據背書實現 254

12.4.1 應用程序實現 254

12.4.2 鏈碼功能實現 275

12.5 票據背書快速部署 287

12.6 票據背書展示 288

12.6.1 係統登錄 288

12.6.2 發布票據 288

12.6.3 我的票據 289

12.6.4 發起票據背書 289

12.6.5 待簽收票據列錶 290

12.6.6 簽收票據背書 290

12.6.7 拒收票據背書 291

12.7 本章小結 292

附錄A 術語錶 293

附錄B 超級賬本的實用工具 297

參考文獻 308


前言/序言

Foreword序  一

作為Linux基金會托管下增長最快的項目,超級賬本(Hyperledger)在過去的一年成長十分迅速。這主要歸功於Linux基金會開放、公平的治理模式,就是讓各種規模的組織、開發者社區和技術專傢可以達成最高水準的閤作,以公開、公平和結構化的方式進行迭代。我們珍視每一個貢獻,也鼓勵更多的組織和開發者加入其中。

2017年7月,超級賬本(Hyperledger)迎來瞭Fabric 1.0版本的正式發布,這是首個可用於生産環境部署的商業級應用,它曆經瞭上百個概念驗證。截至發布時間,共有27個組織、159位開發者參與並作齣貢獻。而在之後的每一天,這個數字一直都在上升。

我也很欣喜地看到,自Fabric 1.0版本發布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組織或個人對此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他們通過各種渠道,想要一探Fabric的究竟。因此,本書的麵世可謂恰逢其時。

書中深入淺齣地講解瞭Fabric的內部運行原理,並且詳細解答瞭Fabric 0.6和Fabric 1.0版本的區彆。更難得的是,關於如何搭建Fabric係統,以及如何基於Fabric做區塊鏈應用的開發,書中都有清楚、詳盡的步驟演示,易於理解,很適閤作為Fabric初學者教材,幫助他們快速上手。

本書集閤瞭多方共同的心血,由Linux基金會會員、智鏈ChainNova的一綫技術團隊主筆撰寫,他們不僅是超級賬本中國社區的主要貢獻者,還長期奮戰在市場前綫,對商業應用環境有相當的瞭解,相信從書中內容的翔實程度可見一斑。


——Brian Behlendorf,超級賬本執行董事  



序  二Foreword

區塊鏈技術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創新技術之一,得到産業界、學術界和投資領域的廣泛關注。

Linux基金會超級賬本(Hyperledger)開源項目創立於2015年12月,目前已經發展到160餘個成員單位。超級賬本項目的願景是藉助項目成員和開源社區的通力協作,共同製定並建立一個開放、跨産業、跨國界的區塊鏈技術開源標準。它通過創建通用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協助組織擴展、建立行業專屬應用程序以及平颱和硬件係統來支持成員各自的交易業務。

董寜先生這本書深入淺齣地描繪瞭HyperLedger技術與應用,為深度探索區塊鏈技術和應用案例提供瞭很好的參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技術參考書。

本書首先迴顧瞭區塊鏈發展的曆史,展望瞭區塊鏈的商用前景,對超級賬本的基礎環境、係統架構、交易流程、消息協議、策略管理和訪問控製等進行瞭詳細介紹。然後,進一步討論瞭Gossip協議、分布式賬本存儲、共識機製、多鏈和多通道、基於數字證書的成員管理、智能閤約等關鍵技術。最後,介紹瞭超級賬本的應用開發模型、開發案例和應用部署方麵的主題。這是我迄今為止所見關於超級賬本技術和應用非常有參考意義的一本技術書籍,值得嚮廣大區塊鏈的研究者與開發同行推薦。

董寜先生長期以來緻力於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與推廣,也是Hyperledger中國社區最有活力的推動者之一。相信本書的齣版會對社區的發展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陳鍾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  

北京大學金融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  

2017年12月於燕園  



Foreword序  三

從2008年中本聰在論文中提到區塊鏈開始到區塊鏈結閤各類産業應用場景落地,區塊鏈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發展起來,經常會有人在問區塊鏈究竟是什麼。可以說,區塊鏈本質上是一種創建信任的技術機製,通過區塊鏈可以跨機構執行可信的交易。

當下和未來,區塊鏈的用武之地將遠遠超過加密貨幣,因此為瞭適應大多數商業應用的需求,設計與開發適閤商用的區塊鏈平颱迫在眉睫,“超級賬本”(Hyperledger)應運而生。作為一個由IBM等世界著名大企業領銜的商業化聯盟鏈項目,Hyperledger是目前代碼數量最大、社區參與度最高的區塊鏈開源項目。更重要的是,該項目也標誌著區塊鏈從單純的開源技術發展到瞭被主流機構和市場認可的階段。這對於區塊鏈相關産業的發展意義深遠。

區塊鏈數學上的可信,不等於工程實現上的可信。為此,中國信通院聯閤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以及30多傢企業,共同討論製定瞭可信區塊鏈標準。2017年9月對包括智鏈ChainNova在內的9傢企業的區塊鏈進行瞭第一輪評測,並且於2017年10月正式在國際標準組織立項。“因為透明,所以可信”,可信區塊鏈標準已經起到瞭引領和推動我國與全球區塊鏈底層基礎設施健康有序發展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與本書作者之一、前IBM大中華區IT經濟學負責人和IBM區塊鏈社區發起人、智鏈CEO董寜的接觸,能感覺到他對企業級區塊鏈和Hyperledger的未來充滿信心。對於金融科技和互聯網業內人士來說,不懂區塊鏈可能冒著被潮流淹沒的風險;對於有誌於從事區塊鏈技術的人士來說,不學習Hyperledger可能錯失與極有可能占據市場領導地位的金融科技結緣的機會。

坦誠地說,本書並非市場上第一本區塊鏈的書。事實上,我瞭解到在Hyperledger 0.6版本盛行之時,本書的作者就曾經完成瞭本書的初版。但是由於後來Hyperledger推齣瞭1.0版本,本著對讀者極其負責任的態度,他們又全麵重寫瞭本書,使讀者能夠完全跟上Hyperledger發展的最新狀態。本書的目的也不是蜻蜓點水地介紹一些Hyperledger入門知識,而是通過閱讀本書能讓讀者達到一定的水平,甚至可以加入區塊鏈産業應用中來,為區塊鏈的發展和實踐落地添磚加瓦。同時也希望通過作者的努力,能夠給有誌於在Hyperledger平颱進行開發,並有所進展的程序開發人員帶來幫助。


何寶宏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  




Preface前  言

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區塊鏈是在全球範圍內受到極高關注的技術。簡而言之,區塊鏈就是防篡改並且由大傢共同維護的賬本,其中包含不斷增長的數據記錄列錶。根據現在的發展趨勢,區塊鏈將在商用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超級賬本(Hyperledger)是Linux基金會旗下的區塊鏈開發平颱項目,緻力於發展跨行業的商用區塊鏈平颱技術。超級賬本項目自創立伊始便吸引瞭眾多行業的領頭羊,包括金融、銀行、互聯網、運輸、製造等行業。目前,超級賬本項目在全球擁有超過100個成員,包括IBM、Cisco、Intel、J.P. Morgan、荷蘭銀行、SWIFT、R3等。基於區塊鏈技術、智能閤約及其他相關技術,超級賬本項目緻力於建立新一代的分布式賬本交易應用平颱,從而在簡化與商業流程相關的事務的同時,建立起商業信任、透明、審查等能力。Hyperledger Fabric子項目是以IBM早期捐獻齣的Open Blockchain為主體搭建而成的,是一個帶有可插入各種功能模塊架構的區塊鏈實施方案,其目標是建立一個更加標準化的開源區塊鏈開發平颱,類似OpenStack之於雲計算。開源地址是:https://github.com/hyperledger/fabric。Fabric主要框架的核心開發語言是Go語言,它非常適閤聯盟鏈,具有更高的商業應用前景。

從2015年開始,由於在IBM中國實驗室工作,我開始接觸區塊鏈技術和IBM的Open Blockchain項目(即Hyperledger Fabric的前身),並開始為中國的金融用戶推薦它,幫助這些用戶藉助區塊鏈的技術價值來實現科技和業務的創新。到瞭2016年下半年,Hyperledger Fabric開發平颱階段性地穩定在0.6版本,無論是IBM還是雲圖智鏈(後來被智鏈ChainNova並購),都在很多行業應用場景中開始實踐Fabric 0.6版本。那時在國內,絕大多數的金融企業都在嘗試通過Hyperledger Fabric 0.6平颱來開發屬於自己的區塊鏈應用,我在那個時候有機會參與瞭不少相關的區塊鏈項目,涉及領域包括數字積分、資産托管和交易、保險、高價值商品溯源等。也正是從那時起,萌生瞭編寫一本書來解釋Hyperledger原理,介紹各項開發組件,並通過真實案例還原區塊鏈開發全過程,讓更多的人覺得區塊鏈或者Hyperledger離自己並不遙遠。於是,當時我們幾個作者從社區、不同的開發項目,以及各個開發團隊中開始收集和整理資料,完成瞭基於0.6版內容的大部分寫作工作。

但恰逢此時,Hyperledger的第一個商用版本1.0準備推齣,我們也第一時間從Linux基金會得到瞭這個消息。從當時1.0版本的計劃來看,推齣它的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是Hyperledger希望以這個版本為基調,作為企業級區塊鏈平颱;二是為瞭解決0.6版本中齣現的一些問題,1.0版本進行瞭很大的改變和調整,可以說這個變化是翻天覆地的,以至於我們半開玩笑地說從0.6版本到1.0版本甚至沒有可直接升級的路徑。當時我還在IBM工作,第一時間找到瞭雲圖智鏈的張增駿老師等幾位作者和齣版社的高婧雅編輯,和他們商量是否需要調整寫作方嚮和內容,因為在此之前實際上張增駿老師已經在上一個版本的寫作中付齣瞭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幾乎是在十分鍾之內我們就一緻決定要基於Hyperledger Fabric 1.0版本重新組織材料,重新編寫這本書,因為我們希望自己投入的時間和付齣的精力為社區、眾多開發者和廣大對區塊鏈技術感興趣的讀者帶來一本真正實用的書,而不是僅僅為瞭把我們幾個人的名字留在封麵上。數月後的今天,我們把初審過的稿件提交給齣版社。這個過程中由於Hyperledger開源社區和代碼版本不斷迭代內容也不斷調整,經曆瞭更多我們之前沒涉及的新行業和應用場景,甚至經曆瞭我個人工作角色的變化,我們幾個作者最終堅持完成瞭本書的寫作。當然必須承認,由於能力和經驗不足,本書還有很多提升空間,內容本身也難免齣現錶達不準確的地方。本書希望拋磚引玉,歡迎讀者多提寶貴意見,指齣本書存在的技術錯誤,爭取在下一版本中能糾正錯誤,不斷完善,進一步提升質量。同時,我們還會一直基於Hyperledger這個平颱不斷地進行産業實踐,後麵還會以本書為起點策劃係列叢書,把我們在工作學習過程中得到的啓發和經驗分享給讀者。

本書作者大多來自智鏈ChainNova,均具有多年IT工作、實踐經驗。智鏈ChainNova與超級賬本社區一直有非常緊密的閤作。2017年智鏈ChainNova研究院聯手Linux Foundation和IBM,共同主辦瞭HyperLedger Fabric商用正式版本1.0發布後Hyperledger開源社區第一次綫下會議(北京Meetup),Hyperledger全球副總裁、亞太區負責人Julian Gordan和多傢國內知名金融企業、科技企業高層齣席。在2018年,智鏈ChainNova正在計劃攜手Linux Foundation、北京大學和IBM共同主辦超級賬本黑客馬拉鬆大賽(HyperLedger Hackathon)。同時為瞭進一步活躍Hyperledger社區,我們還即將承辦多項開源社區活動,歡迎讀者積極參與。相信讀者將在學習區塊鏈技術和Hyperledger的過程中獲益匪淺。

本書特色

筆者是Hyperledger社區成員,參與超級賬本社區的日常工作,瞭解超級賬本發展和技術細節的第一手資料。本書以Fabric 商用正式版本1.0作為底層平颱,其中也凝結瞭我們在Hyperledger開發理論和實際操作方麵的經驗。

本書深入討論Hyperledger的核心技術,幫讀者分析原理、關鍵實現與使用,是為數不多深入探討和研究區塊鏈的書籍之一。

我們的目標是把本書作為高校、科研院所、職業培訓、企業技術學習的教材,嚮社會普及Hyperledger,培養更多的Hyperledger開發人纔。

讀者對象

區塊鏈從業者

區塊鏈應用開發人員

其他區塊鏈技術愛好者(金融/Fintec從業者、産品經理、企業管理者等)

計算機及相關專業師生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共有12章內容,大體可以分為三篇內容。

準備篇(第1~2章),介紹區塊鏈的基本概念,感受區塊鏈的魅力。

第1章 本章是區塊鏈技術與生態的概覽,涉及區塊鏈的基本概念、演進、主流平颱,並著重分析企業級區塊鏈平颱的應用場景,有助於讀者對區塊鏈和Hyperledger Fabric 1.0(以下簡稱Fabric)的設計理念有整體性的瞭解。

第2章 本章介紹Fabric的安裝、部署與調試。拋開復雜的底層技術細節,簡化復雜的部署過程,快速體驗Fabric的強大功能,以便有直觀的感受。

核心篇(第3~9章),從係統架構開始講解內部實現機製。

第3章 本章基於Fabric 1.0講解區塊鏈的架構,這是後續章節的基礎,高屋建瓴地看待各個部件之間的關係和運行邏輯。本章涉及係統邏輯架構、網絡節點架構、典型的交易流程、消息協議結構、策略管理和訪問控製等內容,後麵章節會從技術角度逐一“拆解”。

第4章 本章介紹基於Gossip的P2P數據分發機製,包括節點啓動與成員管理、主節點選舉與基於反熵的狀態同步、身份認證與管理、多路分用與分區處理過程、消息的多種驗證策略等。

第5章 本章介紹最為基礎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它涵蓋賬本數據、索引數據、狀態數據、曆史數據等的實現技術。

第6章 本章介紹如何在排序服務上實現多通道的數據隔離,包括創建通道、節點加入通道等。排序服務采用插件化設計,可以根據業務場景的需求采用不同的共識算法。本章後麵的內容詳細介紹瞭排序服務的接口,以及實現瞭排序服務接口的Solo和Kafka模式。

第7章 本章介紹Fabric 1.0支持的多鏈及其內部的實現,多個鏈同時運行是一個係統工程,本章從數據存儲、鏈碼、命令行工具和SDK實現等多個方麵分析如何支持多鏈。

第8章 本章介紹成員管理機製。它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詳細介紹瞭MSP機製,包括MSP成員的驗證、目錄結構和配置最佳實踐等;第二部分介紹可選的Fabric CA,包括服務端的安裝部署和客戶端的使用,還介紹瞭服務端提供的RESTful接口。

第9章 本章介紹Fabric 1.0上智能閤約的實現。包括的內容有鏈碼的生命周期管理、內置的係統鏈碼、鏈碼的相互調用、背書節點和鏈碼的有限狀態機等。

應用篇(第10~12章),從安裝部署和應用開發的角度,通過一個票據背書的案例講解如何基於Hyperledger Fabric 1.0開發區塊鏈應用。

第10章 本章介紹Fabric 1.0的應用開發模型。從應用開發的角度看,開發者需要關注兩部分:一部分是基於不同語言的SDK開發和區塊鏈網絡交互的應用程序;另一部分是實現超級賬本的智能閤約。本章詳細介紹HFC SDK各個模塊及其主要功能,鏈碼的主要接口及其功能。

第11章 本章介紹多種Fabric 1.0的部署方式,包括分彆基於Vagrant、Virtualbox、Docker的運行環境,以及BYFN腳本的使用。詳細說明如何手動構建Fabric 1.0網絡等。

第12章 本章通過一個票據背書示例,講解如何實際開發一個基於Fabric 1.0的區塊鏈應用。通過本章的實踐,讀者能夠掌握區塊鏈應用開發的方方麵麵,然後就可以動手開發具體的項目瞭。

讀者反饋與勘誤

歡迎讀者朋友反饋,請讓我們知道你對本書的看法——你喜歡哪些地方,不喜歡哪些地方。讀者反饋對於我們很重要,因為這將幫助我們繼續寫作使你獲益的書籍。反饋意見請發送E-mail至jessie@chainnova.com,並在郵件主題中指明書名,我們將盡力解決問題。如果你有專長領域,並對寫書或為書做齣其他貢獻感興趣,請訪問www.chainnova.com參見作者指南。

特彆緻謝

首先感謝本書的其他作者——張增駿老師、硃軒彤老師和陳劍雄老師。他們在工作之餘,擠齣寶貴時間為本書貢獻瞭他們對區塊鏈技術和Hyperledger的理解和洞察。特彆感謝張增駿老師在工作本身比較繁忙的前提下,為本書花費瞭很多精力,他不僅在內容上積極供稿,還在審定、修改和校正方麵下瞭很多工夫。硃軒彤老師博聞強識,本身具有很強的行業背景,對科技産業的發展又格外關注,這些在本書第1章中得到瞭充分體現。智鏈首席科學傢陳劍雄也對本書的內容給齣瞭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對本書閤作的達成給予瞭支持。

萬分感謝超級賬本執行董事Brian Behlendorf先生,北京大學陳鍾教授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所何寶宏所長在百忙之中撥冗為本書做序,讓我感覺特彆榮幸。他們在各自領域都是最頂尖的專傢,同時對區塊鏈技術都有深刻且獨到的見解。還有蘇州同濟金融科技研究院馬小峰院長、中國電子學會區塊鏈專委會孫貽滋秘書長和超級賬本中國技術工作組楊保華主席為本書寫來熱情洋溢的推薦,令人備感溫暖。

在成書的過程中,和我一起工作和閤作的很多專傢對本書都給予瞭不同程度的支持和幫助,像Linux基金會超級賬本亞太區副總裁Julian Gordon和中國地區顧問龍文選先生,北京大學(天津濱海)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院馬修軍副院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所魏凱主任和卿蘇德博士,IBM的各位領導和專傢,以及其他各個單位的領導和大咖,在此抱歉不能一一盡述。

非常感謝機械工業齣版社華章公司的編輯高婧雅,她的敬業精神和編輯效率令我由衷敬佩,她的反饋、建議、鼓勵和幫助引導我們剋服諸多睏難完成全部書稿。同時,本書的推廣得到瞭CSDN及其副總裁孟岩先生、InfoQ及其總編輯郭蕾先生這些好朋友的大力支持。

最後,因為工作和寫作,犧牲瞭很多本該陪伴傢人的時間。我要特彆感謝我的傢人長期以來對我的默默支持和理解。

謹以本書獻給我最親愛的傢人,多年以來幫助、支持我的師友,以及眾多熱愛區塊鏈技術的朋友!


董寜  

2017年12月 



揭秘分布式賬本的底層邏輯:區塊鏈技術深度解析與前沿實踐 在數字經濟浪潮奔湧嚮前、技術革新日新月異的今天,一種顛覆性的技術正悄然重塑著商業模式、信任機製乃至社會結構的基石。它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透明可追溯的特性,為解決信息孤島、信任缺失等諸多難題提供瞭全新的視角和解決方案。本書旨在帶領讀者穿越區塊鏈技術的迷霧,深入理解其核心原理,並一同探索其在各行各業的落地應用,開啓通往未來數字世界的鑰匙。 第一章:追本溯源,區塊鏈的誕生與演進 本章將帶領讀者迴溯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脈絡,從比特幣的誕生及其背後解決“雙重支付”問題的巧妙設計齣發,逐步深入理解區塊鏈的起源。我們將探討早期區塊鏈的特點,分析其局限性,並引齣區塊鏈技術是如何從最初的加密貨幣應用,逐漸演化齣適用於更廣泛場景的平颱型技術。這一過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隨著技術難題的攻剋、社區的共識建立以及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我們將詳細解析早期經典區塊鏈的架構,理解其在去中心化、共識機製等方麵的初步探索,並為後續深入理解更復雜的區塊鏈係統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二章:核心基石,理解區塊鏈的內在邏輯 區塊鏈的核心魅力在於其獨特的技術架構和運作機製。本章將深入剖析區塊鏈的“積木塊”——區塊(Block)的構成,理解每個區塊如何包含交易數據、時間戳、以及關鍵的哈希指針,從而形成一條不可篡改的時間鏈。我們將詳細講解哈希函數在保證數據完整性和防篡改方麵的關鍵作用,以及“工作量證明”(PoW)和“權益證明”(PoS)等主流共識機製的原理,解析它們如何確保分布式網絡中的節點能夠就交易的有效性達成一緻,並防止惡意攻擊。此外,本章還將深入探討加密技術在區塊鏈中的應用,如公鑰加密、私鑰簽名等,揭示它們如何保障交易的安全性和用戶的身份認證。通過對這些底層技術的深入理解,讀者將能夠清晰地把握區塊鏈為何能夠實現“信任的機器”。 第三章:智能閤約,代碼即法律的革命 本章將聚焦於區塊鏈技術中最具革命性的創新之一——智能閤約。我們將詳細解釋智能閤約的概念,理解它如何在區塊鏈上自動執行預設的條款和條件,從而無需中介即可實現閤同的自動化執行。本章將深入探討智能閤約的編寫語言(如Solidity),以及其在編寫、部署和執行過程中的關鍵步驟。我們將分析智能閤約如何賦能去中心化應用(DAPP)的開發,使其能夠構建齣無需信任第三方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等新型應用。通過豐富的案例分析,讀者將直觀地感受到智能閤約如何改變商業邏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並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第四章:多鏈並行,生態係統的拓展與融閤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單一區塊鏈的局限性日益凸顯,多鏈並行的趨勢應運而生。本章將探討不同區塊鏈網絡之間的互操作性問題,以及側鏈、跨鏈橋等技術是如何實現不同區塊鏈之間的資産轉移和信息交互的。我們將分析不同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的設計理念和技術特點,理解它們各自適用的場景和優劣勢。通過對多鏈生態的深入解讀,讀者將能夠理解區塊鏈技術如何從孤立的節點走嚮相互連接、協同工作的龐大網絡,從而構建更加豐富和強大的應用生態。 第五章:安全至上,區塊鏈的安全攻防與風險防範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和加密特性為數據安全提供瞭新的保障,但同時也麵臨著新的安全挑戰。本章將全麵梳理區塊鏈技術麵臨的安全風險,包括但不限於51%攻擊、智能閤約漏洞、私鑰泄露等。我們將深入分析這些攻擊的原理和防範措施,並介紹區塊鏈安全審計、形式化驗證等技術手段。此外,本章還將探討如何構建安全可靠的區塊鏈基礎設施,以及用戶在參與區塊鏈活動時應注意的安全事項,幫助讀者建立起對區塊鏈安全的全麵認知,並掌握有效的風險防範策略。 第六章:應用場景,區塊鏈賦能韆行百業 區塊鏈技術的潛力遠不止於金融領域。本章將帶領讀者深入探索區塊鏈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展現其解決實際問題的強大能力。我們將詳細分析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如何實現貿易融資的透明化和高效化;在數字身份認證領域的潛力,如何構建去中心化、可控的個人身份體係;在知識産權保護方麵的創新,如何實現數字作品的版權追溯和價值流轉;以及在物聯網(IoT)、政務服務、醫療健康、遊戲娛樂等領域的落地實踐。通過豐富的行業案例分析,讀者將直觀地瞭解到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並為各行各業帶來顛覆性的變革。 第七章:前沿探索,區塊鏈的未來展望與挑戰 區塊鏈技術仍在快速發展之中,新的技術趨勢和應用場景層齣不窮。本章將展望區塊鏈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嚮,包括但不限於零知識證明(ZKP)在隱私保護方麵的突破,Layer 2擴展方案如何解決性能瓶頸,以及Web3.0時代區塊鏈扮演的核心角色。同時,我們也將深入探討區塊鏈技術在發展過程中仍然麵臨的挑戰,如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大規模應用的落地難度、以及環境保護等問題。通過對前沿技術和未來趨勢的解讀,讀者將能夠把握區塊鏈技術的最新動態,並對未來的發展方嚮形成自己的判斷。 本書不僅是一本技術指南,更是一次思維的啓迪。它將幫助您深刻理解區塊鏈的底層邏輯,洞察其在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價值,並為您的技術創新和商業實踐提供寶貴的參考。無論您是技術開發者、行業觀察者,還是對未來充滿好奇的探索者,本書都將是您開啓區塊鏈世界大門的理想之選。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深度探索區塊鏈:Hyperledger技術與應用》一下子就擊中瞭我的興趣點。我一直認為,區塊鏈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更是一係列可以被構建和應用的底層技術。而Hyperledger,作為Linux基金會旗下的開源項目,尤其在企業級區塊鏈領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我對這本書寄予瞭厚望,希望它能為我揭示Hyperledger的真實麵貌。 我期待書中能對Hyperledger Fabric的架構進行一次徹底的“解剖”。從成員服務提供商(MSP)到排序服務(Ordering Service),再到背書節點(Endorsing Peers)和提交節點(Committing Peers),每一個環節的運作原理都讓我充滿好奇。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解釋這些組件是如何協同工作的,以及它們在整個交易處理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智能閤約是區塊鏈應用的核心邏輯,而Chaincode是Hyperledger Fabric實現智能閤約的方式。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講解Chaincode的開發,不僅限於API的調用,更包括如何設計高效、安全、可維護的智能閤約。如果能夠看到一些典型的Chaincode示例,並理解它們是如何在實際業務場景中得到應用的,那將非常有幫助。 除瞭技術本身,這本書的“應用”部分也讓我非常期待。我一直對區塊鏈在實際商業場景中的落地情況非常感興趣。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剖析Hyperledger在不同行業,例如金融、供應鏈、醫療等領域的實際應用案例。理解Hyperledger是如何解決這些行業的痛點,並帶來實際價值,將極大地拓寬我的視野。 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真正能夠引領我“深度探索”Hyperledger的指南。它不僅要讓我理解技術原理,更要讓我看到技術在現實世界中的價值和潛力。如果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起對Hyperledger紮實的理解,並激發我進一步學習和實踐的動力,那它將是我非常滿意的一次閱讀體驗。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那種深邃的藍色背景,輔以錯落有緻的區塊元素,瞬間就勾起瞭我對區塊鏈世界的好奇心。拿到書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這不僅是紙張的厚度,更是其中蘊含知識的厚度。我一直對底層技術和其帶來的顛覆性應用充滿熱情,而區塊鏈,特彆是Hyperledger這類企業級解決方案,更是我一直想要深入瞭解的領域。 我一直覺得,很多關於區塊鏈的書籍,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過於淺顯,難以觸及核心。這本書的齣現,恰恰填補瞭我的這個空白。從目錄上看,它不僅僅停留在概念的介紹,而是直擊Hyperledger Fabric的架構、共識機製、智能閤約開發等核心技術。我特彆期待關於Chaincode開發的部分,能夠看到具體的代碼示例和實操指導,這對於我這樣動手能力強的人來說,是最直接的學習方式。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驚喜在於,它並沒有將Hyperledger僅僅作為一個技術框架來講解,而是將目光投嚮瞭其在各個行業的實際應用。金融、供應鏈、醫療保健……這些曾經看似與區塊鏈毫不相乾的領域,在Hyperledger的賦能下,展現齣瞭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剖析這些案例,不僅僅是列舉,更要揭示Hyperledger是如何解決實際業務痛點,帶來效率提升和價值創造的。 對於我而言,理解一項新技術,最好的方式就是將其與現有的技術體係進行對比和融閤。這本書在介紹Hyperledger時,是否會涉及它與其他區塊鏈平颱(如以太坊、EOS等)的異同?又或者,它在企業級應用中,如何與現有的IT基礎設施進行集成?這些問題如果能在書中得到解答,那將是對我理解區塊鏈技術在商業世界中定位非常有價值的補充。 最後,我非常看重一本書能否激發我進一步探索的欲望。好的技術書籍,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應該是一扇通往更廣闊世界的窗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對Hyperledger的潛力和未來發展方嚮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甚至能夠啓發我思考新的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這本書的價值,或許就在於它能否成為我深入區塊鏈海洋的“導航儀”。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就透露齣一種“硬核”的氣質,對於我這種喜歡鑽研技術細節的人來說,簡直是量身定製。我之前接觸過一些關於分布式賬本技術的入門讀物,但總覺得隔靴搔癢,難以形成係統性的認識。這本書承諾“深度探索”,並且聚焦於Hyperledger,這讓我看到瞭係統性學習企業級區塊鏈解決方案的希望。 我最關心的是書中對Hyperledger Fabric底層機製的解讀。例如,它如何實現去中心化身份管理,如何保證交易的不可篡改性,以及其獨特的共識算法(如PBFT)是如何工作的。如果書中能夠提供清晰的架構圖、流程圖,並輔以深入淺齣的文字解釋,我相信我能很快掌握其核心原理。 除此之外,智能閤約的開發也是我非常期待的部分。Hyperledger Fabric支持Go、Node.js、Java等多種語言開發Chaincode,我希望書中能夠重點講解一種或多種語言的開發流程,包括環境搭建、數據模型設計、API調用以及測試部署等。能夠看到實際的代碼示例,並瞭解如何在實際業務場景中編寫齣高效、安全的智能閤約,將極大地提升我的實踐能力。 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其“技術與應用”的結閤。我一直認為,技術隻有落地纔能産生真正的價值。因此,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真實的Hyperledger應用案例,並詳細分析這些案例的業務背景、技術實現以及最終的效益。瞭解Hyperledger如何在金融、供應鏈、政務等領域發揮作用,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這項技術的商業價值。 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能夠引領我從入門到精通的“寶典”。它不僅要講清楚“是什麼”,更要講明白“怎麼做”,並且能夠讓我觸碰到“為什麼”。如果這本書能夠在我學習Hyperledger的過程中,幫助我建立起一個清晰的技術框架和應用視野,那我將非常滿意。

評分

從書名來看,這本書似乎是一本非常紮實的區塊鏈技術指南,尤其是對Hyperledger這個在企業級應用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的技術棧進行瞭深入的剖析。我一直對如何構建安全、可信的分布式係統非常感興趣,而Hyperledger所提供的模塊化、權限化的特性,正是我認為區塊鏈技術走嚮大規模商業應用的關鍵。 我特彆關注書中對Hyperledger Fabric的詳細講解。它是否會深入到背後的節點通信、交易生命周期、以及不同類型的共識機製(比如RAFT和PBFT)之間的權衡和選擇?理解這些底層機製,對於我這種偏愛從根源上掌握技術的人來說至關重要。我希望書中能提供足夠的技術細節,讓我能真正理解Hyperledger是如何保證其安全性和效率的。 智能閤約的編寫和部署是區塊鏈應用的核心。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關於Chaincode(Hyperledger Fabric的智能閤約)開發的詳細教程。這包括如何設計數據模型,如何編寫閤規且高效的代碼,以及如何在Fabric網絡中進行部署和管理。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實用的代碼片段,並解釋它們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學習資源。 另外,這本書的“應用”部分也讓我充滿期待。Hyperledger在多個行業都有廣泛的應用,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探討幾個具有代錶性的案例。不僅僅是列齣應用場景,更重要的是剖析Hyperledger在這些場景下是如何解決實際業務問題的,例如如何提升透明度、降低成本、優化流程等。 總的來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能夠讓我深入理解Hyperledger技術原理,並且能夠指導我進行實際應用開發和部署的“操作手冊”。如果它能夠幫助我建立起對Hyperledger完整、係統的認知,並且能夠啓發我思考新的應用可能性,那麼它將對我非常有價值。

評分

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深度探索區塊鏈:Hyperledger技術與應用》時,內心湧起一股強烈的學習衝動。我對區塊鏈技術一直保持著高度的關注,尤其是在企業級解決方案方麵,Hyperledger憑藉其開放、模塊化的特性,吸引瞭我的目光。我一直渴望能夠深入瞭解這項技術,並看到它在實際業務中的落地情況。 這本書對我而言,最大的價值在於它能夠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視角來理解Hyperledger。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Hyperledger Fabric的整體架構,包括其核心組件如MSP、Orderer、Peer等是如何協同工作的。瞭解這些基礎架構,是理解其工作原理的關鍵。 我對於智能閤約的開發尤為感興趣。Chaincode作為Hyperledger Fabric實現智能閤約的載體,其開發過程、語言支持以及安全性的考量,都是我想深入瞭解的內容。我期望書中能夠提供清晰的Chaincode開發指南,並附帶具體的代碼示例,能夠幫助我掌握智能閤約的編寫和部署。 同時,我對Hyperledger在實際應用中的錶現也充滿好奇。書中關於“應用”的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具體的、具有代錶性的案例分析。例如,Hyperledger如何在金融、供應鏈管理、政務服務等領域解決實際問題,帶來哪些切實的效益。通過這些案例,我能更好地理解Hyperledger的商業價值。 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學習Hyperledger技術和理解其應用的最佳讀物。如果它能幫助我建立起對Hyperledger的係統性認識,並激發我對區塊鏈技術更深層次的探索,那它將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書籍。

評分

朋友推薦買的,期待有所提升

評分

區塊鏈技術完全不瞭解,做活動買書,順便買來看看,這本書好像在區塊鏈裏麵全是銷量靠前的。。

評分

這不是不錯不錯,先看看再說吧,哈哈哈哈

評分

朋友推薦,不錯!

評分

很好的參考書!贊一個。

評分

書不是很厚,公司內部員工使用,學無止境。

評分

很經典的一套書,可以作為手冊查閱,獲益頗豐

評分

618活動很給力,一下子囤瞭好多書,夠看好久瞭,贊贊

評分

物有所值,值得大傢看看這本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