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設計 設計團隊如何改善用戶體驗 第2版

精益設計 設計團隊如何改善用戶體驗 第2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美] 傑夫·戈塞爾夫(Jeff Gothelf),喬什·賽登(Josh Seiden) 著,黃冰玉 譯
圖書標籤:
  • 用戶體驗
  • 精益設計
  • 設計思維
  • 用戶研究
  • 可用性測試
  • 設計流程
  • 産品設計
  • 交互設計
  • 敏捷開發
  • 設計團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75534
版次:1
商品編碼:12312604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圖靈交互設計叢書
開本:小16開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77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一場革命悄然拉開。預先大量設計、單打獨鬥、各個專業團隊將交付文檔甩給對方——這些傳統方式將被淘汰。Jeff和Josh基於精益創業法的理念提齣瞭Lean UX,這種方法將徹底顛覆傳統的用戶體驗設計。我親身體驗瞭這種方法,它將敏捷提升到瞭新的高度,這讓我相當興奮!快去讀一讀這本書吧!不過重要的是把書中的觀點應用於實踐。”
——Bill Scott,PayPal負責用戶界麵工程的高-級總監
“毫無疑問,好的産品團隊必須重視用戶體驗設計,但是很多團隊不知道怎麼做纔能讓用戶體驗設計的技巧和目標跟上現代敏捷開發團隊的步伐。本書中介紹的方法和思維方式正是我大力推薦給當今的産品團隊的,這會讓他們受益匪淺。”
——Marty Cagan,Silicon Valley Product Group創始人,前eBay産品與設計高-級副總裁
“客戶開發法和精益創業法改變瞭創業方式,因為即使是好的團隊也無法預測市場和用戶行為。本書將這兩種方法與用戶體驗相結閤,讓你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設計齣更好的(這纔是重中之重)體驗。”
——Alex Osterwalder,Business Model Foundry GmbH聯閤創始人
“如果你正緻力於用敏捷開發方法打造齣色的用戶體驗,那這本書值得一讀!Jeff和Josh將經過證實的方法分享給大傢,這些方法指導我們創造性地構思、規劃並解決問題,同時避免瞭繁重的交付負擔。本書第 2版做瞭一些重要更新,包括實驗的設計和追蹤以及對許多Lean UX工具做的調整。”
——Christian Crumlish,7cups.com産品副總裁
“自本書第 1次齣版以來,書中提到的方法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第 2版做瞭全麵修訂和擴展,不僅介紹瞭如何將Lean UX 應用到全新的項目以及持續性創新的項目中,還介紹瞭如何打造好的企業文化以取得成功。此外,為瞭給讀者以啓示,還加入瞭在實踐中應用Lean UX的案例研究。”
——Lane Goldstone,Brooklyn Copper Cookware聯閤創始人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根據精益創業法的理念歸納齣瞭行之有效的精益設計方法,讓設計團隊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設計齣更好的用戶體驗。本書重點介紹瞭如何利用精益設計來改善用戶體驗,讓團隊擯棄為設計而設計的心態,通過迭代來增進認識,提高效率,並以成果為基礎進行設計。另外,書中有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研究探討,還有很多操作性建議。

作者簡介

Jeff Gothelf 資-深設計師,在數字産品和服務領域工作瞭近20年,緻力於將以客戶為中心、以實證為基礎的方法應用於産品戰略、設計和領導層麵。Jeff還是Neo Innovation的聯閤創始人,在他的主導下,Neo Innovation成為受現代産品戰略、開發和設計領域認可的潮流,並被Pivotal Labs高價收購。

Josh Seiden 資-深設計師、産品專傢,有近30年的技術産品設計經驗。Neo Innovation聯閤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美國交互設計協會創始人、前任總裁。

目錄

第 一部分 簡介及基本原則
第 1 章 Lean UX:從未如此重要 // 2
第 2 章 基本原則 // 5
2.1 Lean UX 的基礎 // 5
2.2 Lean UX 的定義 // 8
2.3 小結 // 16
第 二部分 流程
第 3 章 成果驅動願景 // 19
3.1 措辭得當 // 20
3.2 設想 // 21
3.3 方法:描述設想 // 23
3.4 假設 // 28
3.5 從問題陳述到假設 // 29
3.6 人物原型 // 34
3.7 進行設計 // 44
3.8 小結 // 45
第 4 章 協作式設計 // 46
4.1 協作式設計 // 47
4.2 設計體係 // 57
4.3 跨地域團隊協作 // 68
4.4 真正實現協作 // 72
4.5 小結 // 73
第 5 章 *小可行産品及原型 // 75
5.1 什麼是 MVP // 76
5.2 創建 MVP // 77
5.3 MVP 實例 // 81
5.4 原型 // 88
5.5 小結 // 95
第 6 章 反饋和研究 // 96
6.1 持續的協作式研究 // 97
6.2 持續認知 // 100
6.3 團隊一起分析研究結果 // 104
6.4 持續協作式探索的觀察技巧 // 110
6.5 小結 // 114
第三部分 在組織中使用 Lean UX
第 7 章 把 Lean UX 與敏捷方法相結閤 // 117
7.1 相關定義 // 118
7.2 交錯式 Sprint 及其現代分支 // 120
7.3 雙軌敏捷 // 123
7.4 利用 Scrum 的節奏實施 Lean UX // 125
7.5 人人參與 // 130
7.6 Scrum 團隊之外 // 135
7.7 在企業中使用 Lean UX 和敏捷 // 137
7.8 小結 // 138
第 8 章 組織層麵的轉變 // 139
8.1 轉變 // 140
8.2 小結 // 156
第 9 章 案例研究 // 157
9.1 監管和金融服務: PayPal 中的 Lean UX // 157
9.2 從綫上到綫下: CarMax 的 Lean UX // 160
9.3 為客戶設置預期: ustwo 中的 Lean UX // 168
9.4 數字廣告公司中的 Lean UX:轉變營銷方式 // 171
9.5 小結 // 175
洞悉精益設計的核心,重塑卓越用戶體驗的實踐指南 在瞬息萬變的數字時代,用戶體驗(UX)已不再是錦上添花的選項,而是決定産品生死存亡的關鍵。企業和設計團隊無不渴望打造能夠精準觸達用戶需求、引發情感共鳴,並最終實現商業價值的優秀産品。然而,許多團隊在實踐中卻屢屢遭遇瓶頸:耗費大量資源投入,卻難以 the a user's heart;迭代開發周期漫長,卻難以 the market's rhythm;團隊協作效率低下,卻難以 the product's potential。 本書旨在為廣大設計團隊,無論是初齣茅廬的新晉設計師,還是經驗豐富的設計領導者,提供一套係統、可落地、高效率的設計方法論——精益設計(Lean UX)。我們深知,一本優秀的圖書簡介,不應僅僅羅列章節目錄,更應揭示其內在的價值與力量,引導讀者穿越文字的海洋,抵達智慧的彼岸。因此,這份簡介將側重於闡述精益設計的設計哲學、核心原則,以及它如何賦能設計團隊,驅動用戶體驗的持續優化和創新。 一、 告彆“猜測”,擁抱“驗證”:精益設計的核心驅動力 傳統的“瀑布式”或“大爆炸式”設計模式,往往依賴於在項目初期進行大量的市場調研和用戶訪談,然後基於這些信息進行長篇幅的設計和開發,最後纔將成品交付給用戶進行檢驗。這種模式的風險在於,一旦前期假設齣現偏差,整個項目可能需要推倒重來,造成巨大的時間和資源浪費。 精益設計則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思維範式。它倡導一種“構建-測量-學習”(Build-Measure-Learn)的循環過程,將用戶視為設計過程的共同創造者。核心理念在於: 最小可行産品(MVP): 摒棄一次性打造完美産品的執念,而是將精力集中在開發能夠驗證核心假設的最精簡版本産品上。MVP的目標不是提供完整的功能,而是快速地將一個設想推嚮用戶,從而獲得真實世界的反饋。 快速原型與迭代: 通過低保真甚至無保真的原型,快速將設計想法可視化,並立即投入用戶測試。每一次測試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幫助團隊識彆問題、驗證假設、收集改進意見,並據此進行快速迭代。 數據驅動的決策: 不再憑空想象用戶的需求,而是通過收集用戶行為數據、進行A/B測試、分析用戶反饋等方式,用客觀事實來指導設計決策。這使得團隊能夠更精準地把握用戶痛點,優化産品功能和交互。 持續交付與反饋: 將設計和開發視為一個持續演進的過程,而不是一次性項目。通過小步快跑的方式,頻繁地將更新迭代後的産品交付給用戶,並建立起暢通的反饋渠道,形成良性循環。 精益設計顛覆瞭設計流程的傳統認知,它並非要犧牲設計的質量,而是要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有價值的地方,最大程度地降低試錯成本,加速産品的迭代和優化。 二、 破除壁壘,協同緻勝:精益設計的團隊協作哲學 優秀的用戶體驗從來都不是某個個體或某個部門能夠獨立完成的。它需要跨職能團隊的緊密協作,將産品經理、設計師、工程師、市場營銷人員等所有與産品相關的人員凝聚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戰綫。精益設計正是踐行這一理念的強大催化劑。 跨職能團隊的賦能: 精益設計鼓勵建立小型、自組織的跨職能團隊。在這樣的團隊中,成員擁有共同的目標,並被授權做齣決策。産品經理、設計師和工程師不再是各自為政,而是從項目初期就一起參與討論、原型設計、用戶測試,確保從概念到實現的各個環節都能緊密銜接,信息同步。 打破信息孤島: 傳統的部門壁壘往往導緻信息傳遞緩慢、失真,甚至齣現信息孤島。精益設計通過定期的站會、評審會議、共享文檔等方式,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信息流通,確保每個人都對項目的進展、用戶的反饋以及麵臨的挑戰有清晰的認知。 共同的“痛點”與“願景”: 精益設計強調團隊成員對用戶痛點的共同理解,以及對産品願景的共同追求。當所有人都為瞭解決同一個用戶問題而努力時,團隊的凝聚力會大大增強,協作也會變得更加順暢和富有成效。 透明與公開: 設計過程和決策過程對團隊成員保持透明,這有助於建立信任,並鼓勵所有人都積極參與到討論和決策中來。公開的反饋機製也能讓所有人都意識到自己工作對整體用戶體驗的影響。 精益設計並非要求團隊成員成為全能選手,而是要促進他們在各自專業領域內,通過高效協作,共同為提升用戶體驗而貢獻力量。 三、 落地為王,工具與方法並重:實踐的深度與廣度 理論的價值在於實踐。本書將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更將深入淺齣地介紹一係列切實可行的精益設計工具和方法,幫助讀者將這些理念融入日常工作。 用戶故事(User Stories)與同理心地圖(Empathy Maps): 如何從用戶的視角齣發,清晰地定義他們的需求、動機和痛點,為後續的設計提供堅實的基礎。 低保真原型(Low-fidelity Prototypes)與紙麵原型(Paper Prototypes): 快速驗證設計想法,無需昂貴的工具和復雜的技術,即可收集早期反饋。 用戶訪談(User Interviews)與可用性測試(Usability Testing): 設計有效的訪談和測試方案,從用戶那裏獲得有價值的洞察,並發現設計中的潛在問題。 A/B測試(A/B Testing)與數據分析(Data Analysis): 如何利用數據來驗證設計假設,優化産品的功能和交互,並做齣更明智的決策。 看闆(Kanban)與Scrum等敏捷方法: 如何將精益設計的理念融入到項目管理中,實現高效的流程和持續的交付。 本書將通過豐富的案例分析,展示這些工具和方法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以及它們如何幫助設計團隊剋服挑戰,取得成功。讀者將學到如何根據自己的項目需求,靈活選擇和組閤這些工具,構建齣最適閤自己的精益設計流程。 四、 持續進化,擁抱不確定性:精益設計的未來視野 我們所處的時代,用戶需求在不斷變化,技術也在日新月異。這意味著,優秀的用戶體驗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持續地學習、適應和進化。精益設計恰恰為這種持續進化提供瞭內在的動力。 擁抱不確定性: 精益設計鼓勵團隊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工作,並將其視為創新的機會。通過快速的試錯和學習,團隊能夠更敏捷地響應市場的變化,並不斷調整方嚮。 建立學習型組織: 將每一次産品發布和每一次用戶反饋都視為學習的機會,不斷積纍經驗,提升團隊的設計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注價值而非活動: 精益設計的核心是關注為用戶創造價值,而非單純地完成任務。這意味著團隊需要時刻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真正地解決瞭用戶的問題,是否創造瞭他們期望的價值。 設計文化的重塑: 精益設計的推廣,不僅僅是一種方法論的更新,更是對設計文化的一次深刻變革。它鼓勵團隊勇於創新,敢於試錯,並以用戶為中心,持續地追求卓越。 本書並非是一份枯燥的理論手冊,而是一份充滿智慧與實踐指導的行動指南。它將幫助你深刻理解精益設計的精髓,掌握切實可行的工具和方法,並最終賦能你的設計團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持續打造卓越的用戶體驗,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齣。 無論你是渴望突破現有瓶頸的設計師,還是力求提升團隊整體績效的設計領導者,這本書都將為你提供源源不斷的啓迪和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讓我們一起踏上這場精益設計的探索之旅,共同重塑用戶體驗的新篇章。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初入用戶體驗設計領域的新手,對於如何係統地學習和掌握這項技能感到有些迷茫。身邊有一些經驗豐富的前輩,他們經常提到“精益”的概念,但具體是如何在設計團隊中實踐的,我一直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這本書的標題讓我眼前一亮,感覺它可能是我進入這個行業的“敲門磚”。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對用戶體驗設計基礎知識的係統性梳理,同時也學習到如何讓一個小型的設計團隊,通過精益的思維方式,在有限的資源和時間內,創造齣色的用戶體驗。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迭代”和“反饋”的部分,因為我知道這是用戶體驗設計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論,例如如何快速搭建原型,如何進行可用性測試,以及如何從用戶那裏收集有價值的反饋,並將其轉化為實際的設計改進。同時,我也希望能學到如何與産品經理、開發工程師等其他團隊成員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作,確保設計理念能夠順利地落地。這本書的“第2版”字樣也讓我覺得內容應該經過瞭更新和優化,能夠反映最新的行業趨勢和最佳實踐,這對於我這樣的新人來說,無疑是更可靠的學習資源。

評分

我是一名獨立開發者,也負責産品的早期用戶體驗設計。由於資源和人力的限製,我經常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和預算內,為我的産品打磨齣令人滿意的用戶體驗。我一直聽說“精益”的理念,但將其具體應用於設計實踐中,我總是感覺抓不住重點。這本書的標題《精益設計:設計團隊如何改善用戶體驗 第2版》恰好擊中瞭我的痛點。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切實可行、能夠被我這樣的小團隊或個人輕鬆采納的精益設計方法。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在沒有大型用戶研究團隊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深入瞭解用戶需求,並據此進行設計的技巧。例如,我希望能學習如何利用在綫工具進行低成本的可用性測試,如何從用戶的零散反饋中提煉齣有價值的信息,以及如何在産品迭代過程中,快速驗證設計方嚮。我對於“改善用戶體驗”這個副標題也充滿瞭好奇,我希望能找到一些能夠直接提升用戶滿意度和留存率的具體方法。這本書的“第2版”字樣讓我相信,它所包含的內容應該是經過時間和實踐檢驗的,能夠為我提供更具價值的指導。

評分

作為一名資深的産品經理,我深切體會到用戶體驗在産品成功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過去,我們的設計流程有時顯得冗長且低效,導緻項目周期拉長,市場反應也未能及時捕捉。我一直在尋求一種能夠幫助設計團隊更敏捷、更高效地工作的模式。當我在書店看到《精益設計》這本書時,直覺告訴我,這可能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答案。我關注的重點在於“設計團隊如何改善用戶體驗”這部分。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套完整的、可執行的精益設計方法論,能夠幫助我的設計團隊跳齣固有的思維模式,擁抱變化,並以用戶需求為導嚮,快速迭代産品。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通過精益的原則,最大化地提升用戶體驗的價值。例如,我希望書中能提供關於如何進行有效的用戶研究,如何在早期識彆和解決設計中的潛在問題,以及如何建立一個持續改進用戶體驗的文化。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為我的團隊提供一些具體的工具和技術,例如敏捷開發中的用戶故事、看闆管理,以及一些輕量級的原型設計和測試方法。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提升團隊整體效能,進而提升産品競爭力的絕佳機會。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吸引人,深邃的藍色背景搭配簡潔的白色字體,一眼就能感受到專業和沉穩。封麵上的“精益設計”字樣醒目而有力,副標題“設計團隊如何改善用戶體驗”則直接點明瞭核心內容,讓人充滿期待。我是一位長期從事用戶體驗設計工作的從業者,一直在尋找能夠係統性地提升團隊工作效率和設計質量的方法。市麵上關於用戶體驗的書籍不少,但很多都偏重理論,或者過於宏觀,缺乏可操作性的指導。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的團隊帶來一些新的啓發和實用的工具。在翻閱這本書之前,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個高效協作、不斷迭代、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流程,能夠讓團隊成員各司其職,同時又保持信息同步,最終産齣真正打動用戶的産品。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精益設計的理念,並結閤實際案例,展示如何在日常的設計工作中落地這些原則。例如,我希望看到關於如何進行快速原型驗證、如何有效地收集和分析用戶反饋、以及如何在高壓環境下保持設計團隊的創造力和敏捷性等方麵的具體方法。這本書的定價也比較適中,相信它能為我提供一個物超所值的學習機會。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聽起來就很有分量,尤其“精益設計”這幾個字,讓人聯想到效率、優化和價值最大化。我是一名軟件公司的項目經理,每天都在與設計團隊打交道,深知用戶體驗的瓶頸往往會嚴重影響項目的進度和最終産品的市場錶現。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纔能讓我們的設計團隊擺脫“閉門造車”的狀態,更緊密地與用戶需求相結閤,同時又能保持高效的工作節奏。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套係統性的解決方案,幫助我的設計團隊建立起一套“精益”的工作流程。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設計團隊如何改善用戶體驗”的部分,我期待它能提供具體的指導,例如如何讓設計團隊在産品開發的早期就介入,如何進行有效的需求分析和用戶畫像,以及如何在迭代過程中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我希望能看到書中詳細介紹一些精益設計的方法和工具,比如原型設計的最佳實踐、用戶訪談的技巧、A/B測試的應用等等。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強調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一個鼓勵創新和持續學習的設計文化。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新的視角,來審視和優化我們現有的設計流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