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招搞定信息图

57招搞定信息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 李寿童,[韩] 宋政洙 著,张翔 译
图书标签:
  • 信息图
  • 数据可视化
  • 设计
  • 营销
  • PPT
  • 商业演示
  • 职场技能
  • 效率提升
  • 图表
  • 视觉传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73134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4597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8-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在认知能力时代,制作良好的信息图能更快、更准确地传达信息!
1.创意:抓人眼球的信息图的起点
2.策划:为成功夯实基础
3.制作技巧:为信息图赋予生命
4.信息图:助力商业成功
5.市场营销:抓住消费者的视线和心思

内容简介

信息图不仅是信息的可视化,更是重构信息本质的重要工具。如何通过简单明了的图形图像传递数据、思维、沟通与表达的重点等,对于所有需要洞察力和综合思考的领域而言,都是必需的技能。本书为想通过信息图传递信息或进行市场营销的读者提供了国内外的成功案例,介绍了制作信息图时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市场营销等内容。全书涵盖57种主题案例,前三部分讲解了制作信息图时需要的创意和策划、制作技巧,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则说明了如何在实际营销与宣传中运用信息图。

作者简介

作者 李寿童
曾在韩国大型企业、《中-央日报Joins》、《电子新闻》等从事新媒体、内容、宣传等工作,现任韩国信息图学会会长,Visual Contents & Media Labs信息图研究所所长。积极推动教育、研究、制作等包含信息图的可视信息产业领域发展,同时管理政府、企业、舆论、学界等许多专家参加的“韩国信息图论坛”。常在Facebook、博客、媒体上发布IT趋势、新媒体、信息图及PR相关文章,还受邀为政府、企业、媒体等单位授课。此外,还担任韩国《中-央日报》新媒体委员、《中-央日报》社报记者、韩国在线新闻协会事务局长、首尔市全球品-牌咨询委员。Korean Infographic Award(韩国信息图奖)组织委员,曾获“首届韩国在线新闻奖”信息图部门优-秀奖,担任韩国PR协会2013年6月宣传大使,被澳大利亚驻韩国大使-馆、新西兰驻韩国大使-馆授予Education Fair终身成*奖等多种奖项。著有《信息图策划与实战》。

作者 宋政洙
现任韩国*家信息图专业媒体集团Infographic Works代表理事。在信息图尚未实际运用于商业时便已创立专业公司,并积极投身韩国信息图大众化事业,到今还为此积极奔走。与《电子新闻》、《韩国经济新闻》、SK、GS石油公司、三星人寿保险、现代信用卡、现代汽车、韩国保健福利部、韩国环境部、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等企业、媒体、政府-机关等协同完成诸多信息图应用项目,并坚持以学术会和研讨会形式授课。曾在韩国国立韩京大学设计系授课,著有《信息图策划与实战》。

目录

前言 004
推荐语 006

第 一部分 创意:抓人眼球的信息图的起点
01 设计让工地挡板重获新生 014
02 画画讲故事般的白板演示动画 018
03 运用多种视觉素材让图表华丽变身 022
04 各种有趣图表 028
05 与自然融合的乡村文化产品信息图 039
06 真实赋予的真实感 046
07 打破固定观念——逆向思维带来的乐趣 050
08 建设型信息图:揭示沟通的真谛 055
09 特殊日子里的信息图邀请函 058
10 转换思维,改变视角 060

第 二部分 信息图策划:为成功夯实基础
11 信息图表是信息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068
12 更多信息传递方式 086
13 根据实际情况寻找可视化主题 091
14 旨在可视化表达的信息策划方法 098
15 找出文本信息关键词 104
16 信息图标题 108
17 从哲学家名言中找寻强有力的表现方法 114
18 旨在制作信息图的数据整理表 117

第三部分 制作技巧:为信息图赋予生命
19 使用手稿与客户对话 126
20 信息图制作会议准备方法 130
21 个人制作与团队协作 135
22 为残疾人设计信息图 138
23 基础图表可视化 141
24 提升效果的图表表现方法 153
25 适合移动设备的信息图 165
26 平行视图技法与信息图的结合 169
27 信息图中插入视频可提升传达力 175

第四部分 信息图:助力商业成功
28 2英寸智能手表时代的信息图 182
29 信息图在品-牌推广上的应用 185
30 通过象形图表现企业形象 188
31 信息图搞活地区经济 192
32 通过智能手机共享的信息图指示牌 198
33 体验型信息图 204
34 信息图与电视的结合 208
35 线下卖场的空间市场营销 212
36 信息图与数字教育内容结合 217
37 共享和交流公共数据 225
38 UI/UX的变化也需要信息图 229
39 灵活运用信息图自动工具 233
40 用信息图结束提案 238

第五部分 信息图市场营销:抓住消费者的视线和心思
41 利用多种材料打造企业形象 242
42 利用微型信息图进行市场营销 246
43 包含信息和社会性信息的信息图贴纸 250
44 前7秒决定动态信息图 257
45 利用可视性数据沟通 263
46 可视性报道 272
47 互动式橱窗购物 277
48 动态信息图扩散方法 281
49 人气果园的秘密 286
50 重获新生的信息图 291
51 提供流浪狗领养信息的信息图 295
52 交互式叙事 298
53 灵活运用企业报告 300
54 信息图在Facebook营销策略中的应用 305
55 “胡萝卜兔子”信息图 308
56 信息图+移动设备+社交网站实现快速传播 312
57 数据信息图进入广告市场 315
《图解沟通的艺术:用视觉化思维打破信息壁垒》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数据、复杂的概念和抽象的理论所淹没。如何才能让信息更清晰、更易懂、更具吸引力,从而有效地传达我们的思想,打动人心,促成理解与行动?《图解沟通的艺术》正是为应对这一挑战而生。它不是一本教授你具体“招式”的速成手册,而是一次深刻的关于“如何思考”与“如何呈现”的系统性探索,旨在唤醒你内在的视觉化沟通潜能,让你掌握一套融会贯通的思维框架,从而在任何沟通场景下都能游刃有余。 本书的核心并非罗列技巧,而是深入剖析信息传递的底层逻辑,以及人类大脑处理和理解信息的方式。我们认为,任何有效的沟通,最终都指向“理解”这一目标。而理解,往往源于清晰的认知,清晰的认知则离不开直观的呈现。《图解沟通的艺术》正是围绕这一核心,为你构建一套严谨而富有洞察力的理论体系。 第一部分:看见本质——重新认识信息与沟通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许多人习惯于用文字堆砌来表达,却忽略了文字本身的局限性。文字是抽象的符号,需要大脑进行二次加工才能转化为意义。而视觉信息,特别是图表和图像,则能更直接、更快速地触及我们的感官,绕过繁琐的解读过程,直达大脑的视觉处理中枢。 本部分将带领你深入思考: 信息过载的根源与应对: 我们为何会感到信息过载?是什么让信息变得“难以消化”?本书将从信息结构、信息密度、信息关联性等多个维度剖析信息的设计问题,让你理解为何看似简洁的图表,却能承载比大段文字更丰富的信息。 视觉化思维的力量: 视觉化不仅仅是“画图”,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开始表达之前,先在脑海中构建出信息的骨架,梳理出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将探讨如何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视觉元素,如何通过空间、形状、颜色、大小等视觉语言来表达数据、流程、关系和趋势。 沟通的真正目的: 沟通并非单向的“输出”,而是双向的“共鸣”。本书强调,所有沟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理解,进而引发思考、改变认知、甚至促成行动。我们将探讨如何在信息呈现中融入情感、逻辑和故事性,让你的沟通不止于“告知”,更能“打动”。 第二部分:构建框架——搭建信息呈现的理性基石 理解了视觉化思维的重要性后,本部分将聚焦于如何构建清晰、逻辑严谨的信息框架。这就像建造一座坚固的房屋,没有扎实的框架,再精美的装饰也只是空中楼阁。 我们将深入探讨: 信息的层级与结构化: 如何将复杂的信息分解成易于理解的层级?什么信息是核心,什么信息是支撑?本书将教授你如何运用“总-分-总”、“问题-解决方案”等经典结构,以及更灵活的非线性结构,来组织你的信息,确保受众能够沿着清晰的逻辑路径进行理解。 数据分析与洞察挖掘: 图表是展现数据的强大工具,但数据的“美”在于洞察。我们将引导你如何从原始数据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如何选择最能突出数据特点的图表类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地图等),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可视化来发现隐藏的趋势、异常值和相关性。这不是简单的图表绘制,而是基于数据分析的思考。 关系梳理与流程呈现: 很多信息本质上是关于“连接”与“变化”。本书将指导你如何用流程图、组织结构图、关系网络图等方式,清晰地展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层级关系、相互依赖关系,以及信息的流动和转化过程。这对于理解组织架构、项目进度、因果链条等至关重要。 概念可视化与抽象思维的具象化: 如何将那些难以捉摸的抽象概念,如“用户体验”、“市场趋势”、“团队协作”等,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变得具体可感?我们将分享运用隐喻、类比、象征符号等手法,将抽象思维具象化的方法,让你的听众能够轻松“看见”你所描述的理念。 第三部分:精炼表达——让信息“活”起来的视觉语言 拥有了清晰的框架,接下来便是如何用精准、有力的视觉语言来表达。这一部分将聚焦于让你的信息呈现脱颖而出,真正做到“一图胜千言”。 我们将重点讲解: 视觉元素的选择与运用: 色彩的心理学与设计原则: 如何选择能够唤起特定情感、突出信息重点、保持视觉和谐的色彩方案?我们将探讨色彩的象征意义、色彩搭配的和谐度以及如何运用色彩来引导视线。 图标与符号的通用性与识别性: 如何选择或设计易于理解、跨文化通用的图标和符号?我们强调图标的简洁性、一致性以及与信息的紧密关联。 排版与布局的引导性: 如何通过字体的选择、大小、行距、对齐方式以及页面布局,来控制信息的阅读顺序,引导受众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视觉体验? 空间与留白的艺术: 为什么“少即是多”?如何运用空间和留白来突出重点、减轻视觉负担、提升信息的清晰度? 故事化叙事与情感连接: 优秀的信息图不仅仅是信息的堆砌,更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本书将引导你如何运用叙事结构,将枯燥的数据转化为具有情感温度的故事,如何通过视觉元素的组合来激发受众的共鸣,让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代入感。 动态化与交互性: 在数字时代,静态图表已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动画、视频、交互式图表等方式,让信息呈现更生动、更具吸引力,并允许受众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探索。 第四部分:实践应用——将理论转化为沟通的力量 理论的最终价值在于实践。《图解沟通的艺术》的第四部分,将聚焦于如何将前面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到你日常的沟通场景中,实现真正的信息转化。 我们将涵盖: 不同沟通场景下的信息图应用: 商务演示: 如何用信息图来清晰地展示市场分析、产品优势、项目进展,让你的演示报告更具说服力。 教学培训: 如何用信息图来解释复杂的理论、梳理知识体系,帮助学员更高效地学习和记忆。 报告撰写: 如何将枯燥的数据报告,转化为图文并茂、易于理解的视觉报告,提升报告的阅读体验和信息传递效率。 社交媒体传播: 如何制作出能在社交媒体上快速传播、吸引眼球的信息图,让你的观点或产品信息得到更广泛的认知。 从需求分析到最终呈现的全流程指南: 我们将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流程,从明确沟通目标、分析受众需求、梳理信息内容,到设计草图、选择工具、优化细节,直至最终的发布和反馈。 批判性审视与持续优化: 即使是优秀的信息图,也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将鼓励读者保持批判性思维,不断审视自己和他人作品的优劣,学习如何从反馈中获得启发,持续优化信息呈现的效果。 《图解沟通的艺术》不是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模板,而是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深度思考与创造性表达的大门。它所倡导的,是一种贯穿于信息生成、组织、呈现全过程的“视觉化思维”能力。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将不再被海量信息的洪流所裹挟,而是能够驾驭信息,用清晰、直观、有力的视觉语言,打破沟通的壁垒,连接思想的鸿沟,让你的每一个观点,都能被看见,被理解,被记住。这是一种能力的提升,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革新,将让你在信息时代,成为一名卓越的沟通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以前我总是在为“画得好看”而努力,现在我开始思考“信息能否被准确接收”。这种视角的转变是革命性的。这本书没有给我一堆生硬的规则,而是提供了一套强大的“批判性思维框架”。比如,当面对一个开放性的数据集合时,书中引导我去思考:“这个图表的主要受众是谁?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我希望他们看完后采取什么行动?”这些问题,在动手画图之前就必须明确。它教会我,一个好的信息图,不是作者想表达什么,而是读者能看懂什么。而且,书中对图表类型的选择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辨析,比如何时应该用散点图而非折线图,以及如何巧妙地避开“误导性”的视觉陷阱。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美化数据,更是关于如何保持专业诚信,用数据说话的艺术。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从一个“制作者”升级为了一个“沟通策略师”。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像是一本操作指南,让人立刻联想到那些复杂的图表和数据分析,但实际读起来,它的内容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实用。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结构,每一章都像是在拆解一个大问题,然后给出清晰的步骤,就像是厨房里的食谱,即使是新手也能跟着做出一桌像样的“大餐”。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过程中,总是会穿插一些实际案例,这些案例并非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模型,而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真真切切会遇到的困境。比如,如何在一张图里清晰地表达出时间线的变化,或者如何用视觉元素突出关键的对比数据,这些都是平时最让人头疼的地方。作者的文字非常口语化,没有那种生硬的术语堆砌,读起来很顺畅,仿佛一个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耳边手把手地教你。而且,书中对“信息”本身的理解也很到位,它不仅仅是如何把数据画出来,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设计来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重点,产生共鸣。这种叙事性的设计理念,让原本枯燥的图表瞬间活了起来,变成了有温度、有力量的沟通工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示范。在讨论如何设计清晰的图表时,书中的内页布局却做到了极度的简洁和留白,这本身就是对“少即是多”原则的最好诠释。我翻阅了很多关于设计规范的书籍,很多都陷入了自我展示的泥潭,恨不得把所有能用的字体和配色都展示一遍,结果反而让人眼花缭乱。但这本则恰恰相反,它用克制但有力的视觉语言,配合精准的文字说明,让读者能够心无旁骛地吸收知识点。特别是那些复杂的流程图和层级结构图的分解案例,作者没有使用过于复杂的箭头和线条,而是巧妙地利用负空间和图标的替换,将原本需要花费大量篇幅解释的概念,用一张图就说透了。对我这种需要经常制作跨部门汇报材料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救星。它教会我如何对抗那些“信息过载”的诱惑,专注于提炼核心信息,确保我的报告在管理层那里能够被快速有效地消化吸收。

评分

老实说,我一开始对这种“招式大全”类的书籍是抱持怀疑态度的,总觉得很多都是浮于表面的技巧堆砌,真正遇到棘手问题时还是束手无策。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最绝妙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固步自封于某一种软件或工具的操作,而是深入到了信息可视化的底层逻辑——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做”。它教你的不是某个按钮在哪里,而是当你面对A类数据时,为什么B布局比C布局更有效。这种思维层面的提升,远比学会几个快捷键要宝贵得多。书中对色彩心理学的应用讲解得尤为精妙,我以前只是凭感觉选颜色,现在才明白,不同的色调和饱和度对读者的情绪引导有着多么微妙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自检清单”,每完成一个设计,都可以对照清单检查自己的作品在清晰度、准确性和美观度上是否存在短板。这使得我的工作效率和成品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是画完图就交差了事,而是真正做到了对信息负责。

评分

我一直以为,信息图表是数据分析师或市场营销人员的专属技能,但我发现这本书对任何需要进行有效沟通的人都适用。我身边一位做行政的朋友,以前的内部通知总是冗长拖沓,阅读率极低。我根据书中提到的“简化叙事路径”和“利用视觉层级”的原则,帮她重新设计了几份内部公告的模板,效果立竿见影。那些原本需要三遍才能读懂的规定,现在扫一眼关键数字和图标就能明白。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将“设计”这个听起来高深的领域,彻底“去魅”了,把它还原成了解决问题的实用工具箱。它不会教你成为顶尖的视觉艺术家,但绝对能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信息翻译官”。它侧重于“传达效率”而非“艺术美感”,这一点非常务实,也正是职场人士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