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F编程权威指南/微软技术开发者丛书

WCF编程权威指南/微软技术开发者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家安 著
图书标签:
  • WCF
  •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 微软
  • 技术
  • 编程
  • 开发
  • 指南
  • 权威
  • C#
  • 分布式系统
  • 服务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82208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576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5
字数:31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微软*有价值专家原创作品!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开发体验和平台合作事业部推荐阅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作序!附赠完整源代码!!本书主题如下:

  (1)WCF应用程序的基本结构

  (2)通信通道与SOAP消息基础

  (3)协定与终结点

  (4)用配置文件来配置WCF

  (5)会话模式与双工通信

  (6)服务路由技术

  (7)服务发现

  (8)通信错误的处理

  (9)安全与授权

  (10)扩展WCF的功能

  (11)Web集成与RSS服务

  附赠程序代码:提供了全书第1章~第11章的完整实例代码。


内容简介

  WCF(WindowsCommunicationFoundation)是Windows平台上的综合通信技术,集成了.NET早期版本中的Remoting技术,以及基于Socket和HTTP的通信技术,以SOAP消息作为数据传输的载体。为了使初学者能够快速掌握WCF基础,本书省略大量复杂的概念讲解,直截了当地讲述各种知识点的使用方式,并以丰富的辅助示例,帮助读者学以致用。全书共分11章,系统地论述了WCF应用程序设计的方法与实践,具体内容包括WCF应用程序的基本结构、通信通道与SOAP消息基础、协定与终结点、用配置文件来配置WCF、会话模式与双工通信、服务路由技术、服务发现、通信错误的处理、安全与授权、扩展WCF的功能和Web集成与RSS服务。  本书既适合作为Windows程序开发者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与互联网相关专业操作系统课程的参考用书。

目录

目录第1章WCF应用程序基础1.1关于本书示例项目的说明1.2WCF服务的基本实现步骤1.3调用WCF服务1.3.1服务引用1.3.2通道工厂第2章消息与通道2.1消息基础2.1.1创建消息实例2.1.2使用消息头2.1.3自定义消息正文2.2使用内置通道2.2.1常见的通道形状接口2.2.2通道侦听器2.2.3通道工厂2.2.4示例:直接使用通道来通信2.3注意消息的状态第3章协定3.1服务协定与操作协定3.1.1服务协定的命名空间与名称3.1.2操作协定的Action值3.1.3直接把服务类声明为服务协定3.1.4约束参数的名字3.2数据协定3.2.1数据协定与序列化3.2.2数据成员序列化的顺序3.2.3必需成员与可忽略成员3.2.4将枚举类型声明为数据协定3.2.5已知类型3.2.6在WCF中使用数据协定3.2.7数据项的最大值3.2.8版本兼容3.3使用XML序列化3.4消息协定3.4.1消息协定的基本用法3.4.2包装元素3.4.3MessageParameterAttribute与消息协定不应该同时使用3.4.4数组类型与消息头第4章终结点4.1绑定4.1.1系统提供的绑定4.1.2示例:输出系统绑定的具体信息4.1.3自定义绑定4.2添加终结点4.2.1默认终结点4.2.2显式添加终结点的方法4.3地址4.3.1基址与终结点地址4.3.2地址头4.3.3处理重复的地址头4.3.4临时定义消息头4.4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4.4.1物理地址的基本使用4.4.2物理地址的唯一性4.4.3NetTcp端口共享模式4.4.4多个终结点共用一个物理地址4.5消息筛选器第5章配置文件5.1WCF配置节的基本结构5.2服务配置5.3绑定配置5.4终结点配置5.5行为配置第6章双工与会话6.1单向通信6.2双工服务协定6.2.1支持双工的绑定6.2.2声明双工协定6.3会话6.3.1开启会话模式的条件6.3.2会话模式示例6.3.3显式控制会话的开始与结束6.3.4可靠会话6.4实例化频率与并发6.4.1实例化频率6.4.2并发模式第7章错误处理7.1开启异常信息回传功能7.2FaultReason类与错误信息7.3错误码7.4错误协定7.5IErrorHandler接口7.6跟踪SOAP消息第8章路由与发现8.1WCF路由基础8.1.1路由服务协定8.1.2添加消息筛选器8.1.3示例:根据路由服务的终结点进行转发8.2服务发现8.2.1服务发现的基本用法8.2.2基于UDP多播的发现终结点8.2.3允许或禁止发现特定终结点8.2.4查找范围8.2.5动态终结点8.3上线/离线通知第9章验证与授权9.1绑定的安全模式9.2凭据9.3证书验证9.3.1制作测试证书9.3.2为服务器设置证书9.3.3从文件中加载证书9.4基于用户名/密码的身份验证9.4.1集成Windows账户的验证9.4.2自定义的用户名/密码验证9.5角色与授权第10章扩展WCF10.1通过Behavior扩展WCF10.1.1示例:自定义终结点Behavior10.1.2有关使用Behavior扩展的建议10.2消息拦截器10.3格式化SOAP消息第11章Web集成11.1以Web方式公开服务11.1.1Http�睪ET与Http�睵OST声明11.1.2承载基于Web的WCF服务11.1.3URI模板11.2联合订阅

精彩书摘

  第5章  配置文件  第5章配置文件  本章将介绍如何使用配置文件来设置WCF服务。大多数可通过程序代码完成的配置都能够迁移到配置文件中,使用配置文件的优点是支持在无须重新编译应用程序的条件下修改WCF中的某些参数。例如服务终结点用于侦听客户端连接的地址,消息缓存的大小等。  使用代码配置WCF与使用配置文件来配置WCF是等效的,所以两种方式任选一种即可,不应该重复配置,但二者可以灵活搭配。如果考虑到某个WCF服务在投入使用后,相关参数有可能被频繁改动,就应当首选使用配置文件来配置服务,修改时只需要直接编辑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实为XML文档,可视为文本文件),然后保存即可,而应用程序代码不必改动。  5.1WCF配置节的基本结构  配置文件本质上是一个XML文档,根元素是configuration,根元素之下,按照功能的不同,划分为多个配置节(也包括自定义的配置节)。例如,用于配置调试跟踪相关的配置节就命名为system.diagnostics,用于配置CLR版本相关的配置节为runtime,等等。  用于WCF的配置节命名为system.serviceModel,与WCF相关类型所在的程序集的名字相同,以便于识别和记忆。下面简单列出几项比较常用的配置子元素,如果读者希望了解其他配置元素,可以参考MSDN文档。  …  

前言/序言

  前言  WCF(WindowsCommunicationFoundation,Windows通信基础框架)是Windows平台上集大成的通信技术,它整合了早期.NET版本中的Remoting(远程技术)、Socket通信,以及基于HTTP协议的WebService等多种通信技术。WCF与WindowsPresentationFoundation(WPF)及WindowsWorkflowFoundation(WF)并列为新一代.NET的核心类库。  WCF很多时候仅仅被看作是WebService,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是片面的理解。尽管WCF包含了WebService相关的内容,并且以SOAP消息作为数据传输载体,不过,WCF能够轻松完成普通WebService不容易完成的任务,例如复杂数据对象的传递、服务回调。除了支持基于HTTP方式通信外,WCF也可以使用TCP、UDP等协议进行通信。既可以寄宿在IIS服务中运行,也可以在独立的应用程序进程(如控制台应用程序)中运行。因此,不能片面地认为WCF是WebService,应该将其理解为一种综合的通信技术。  正是由于WCF整合了多种通信技术,所以必然会涉及许多复杂的概念与规范。往往会让许多编程入门者望而却步。为了帮助初学者朋友学习WCF,本书的重点不再讲述复杂的概念,转而通过简单的原理讲解与实例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述,使初学者朋友们也可以快速地动手实践。笔者建议读者朋友不妨先抛开各种烦琐的概念与规范,直接从编写代码与功能实现入手,当学会如何使用某个知识点后,再通过网络搜索去理解相关的概念。这样做能够减少学习过程中的枯燥感,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习兴趣。  本书内容基本覆盖了WCF的方方面面,可大致归纳如下:  (1)WCF应用程序的基本结构;  (2)认识通信通道与SOAP消息;  (3)协定与终结点;  (4)配置文件的使用;  (5)会话模式与双工通信;  (6)路由与服务发现;  (7)通信错误的处理;  (8)WCF的安全性;  (9)扩展WCF的功能;  (10)与Web技术集成。  本书主要由周家安编著。此外,邓林、史雅琪也参与了本书部分内容的编写工作。  本书内容适合有.NET编程基础的读者,对于没有任何编程基础的读者朋友,建议先阅读一下.NET编程相关的入门资料,然后再阅读本书。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会有不足,读者朋友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有不当之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作者联系。  电子邮件:csdev2012@foxmail.com  博客:http://www.cnblogs.com/tcjiaan  微博:http://weibo.com/tcjiaan  配书资源链接地址:http://pan.baidu.com/s/lgf5ocZD  最后,必须感谢广大朋友(尤其是提议我撰写本书的网友们)长期以来对我的支持,也感谢盛东亮编辑对本书的写作给予的大力支持。  作者2018年1月

《现代分布式服务构建:从RESTful API到微服务设计》 内容简介: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技术浪潮中,构建强大、可扩展且易于维护的分布式服务已成为软件开发的核心挑战。本书《现代分布式服务构建:从RESTful API到微服务设计》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深入剖析构建高效分布式系统的关键技术、设计原则与最佳实践。我们将带领读者从基础的RESTful API设计出发,逐步深入到复杂的微服务架构,涵盖从概念理解、技术选型、开发实现到部署运维的全生命周期。 第一部分:RESTful API的设计与实践 现代Web服务的基础在于其简洁、标准化的接口设计。本部分将详细阐述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架构风格的核心原则,包括资源、URI、HTTP方法、状态码以及无状态性等。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如何设计优雅且易于理解的RESTful API,确保API的良好可用性、可伸缩性和可维护性。 RESTful API核心概念解析: 深入理解REST的约束条件,包括客户端-服务器、无状态、缓存、分层系统、统一接口和按需代码(可选)。我们将解释这些约束如何协同工作,共同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资源建模与URI设计: 学习如何有效地识别和建模系统中的资源,并为其设计清晰、一致的URI。我们将探讨命名约定、层级结构以及如何利用HTTP方法(GET, POST, PUT, DELETE, PATCH)来表达对资源的CRUD(创建、读取、更新、删除)操作。 HTTP协议深度应用: 掌握HTTP协议在RESTful API设计中的关键作用,包括请求头、响应头、内容协商(Content Negotiation)、缓存控制(ETag, Cache-Control)以及HTTP状态码的正确使用。我们将演示如何利用HTTP协议的强大功能来构建健壮的服务。 数据格式的选择与实现: 聚焦于JSON和XML等常见数据交换格式,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并提供在不同场景下选择合适格式的指导。我们将展示如何在API中使用这些格式进行数据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API版本控制策略: 探讨API版本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版本控制策略,如URI版本控制、请求头版本控制和Accept头版本控制。我们将对比不同策略的优劣,并提供最佳实践建议。 安全性设计: 强调API安全的重要性,介绍OAuth 2.0、JWT(JSON Web Tokens)等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以及HTTPS的使用。我们将演示如何保护API免受常见安全威胁的侵害。 API文档与测试: 讲解如何编写清晰、准确的API文档,并介绍Swagger/OpenAPI等工具的使用,以提高API的可发现性和可用性。同时,我们将探讨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端到端测试在API开发中的重要性,并介绍相关的测试工具和框架。 第二部分:微服务架构设计与实践 随着业务的复杂化和团队规模的扩大,传统的单体应用模式往往面临瓶颈。微服务架构应运而生,它将一个大型应用程序分解为一组小型的、独立部署的服务,每个服务都围绕特定的业务能力构建。本部分将引领读者深入理解微服务架构的设计理念、核心原则以及实施策略。 微服务架构的起源与演进: 回溯微服务架构的思想渊源,分析其相对于单体架构的优势,包括独立部署、技术异构性、弹性伸缩、故障隔离和易于维护等。 微服务的核心原则: 深入探讨微服务设计的关键原则,如围绕业务能力组织服务、去中心化治理、独立部署、松耦合、高内聚、低耦合以及面向故障的设计。 服务拆分策略: 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服务拆分方法论,包括基于业务域拆分、基于业务流程拆分、基于数据域拆分等。我们将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示如何有效地识别微服务的边界。 服务间通信模式: 详细介绍微服务之间常用的通信模式,包括同步通信(如RESTful API、gRPC)和异步通信(如消息队列,如Kafka、RabbitMQ)。我们将分析不同模式的适用场景、优缺点以及如何进行选择。 API网关的设计与实现: 讲解API网关在微服务架构中的核心作用,包括请求路由、身份验证、限流、监控、日志记录和协议转换等。我们将介绍流行的API网关解决方案,并演示其配置和使用。 服务注册与发现: 阐述服务注册与发现机制的重要性,介绍Eureka、Consul、ZooKeeper等服务注册中心的工作原理。我们将演示如何配置和集成这些服务,实现服务的动态发现。 分布式配置管理: 探讨如何管理分布式环境中海量服务的配置信息。我们将介绍Spring Cloud Config、Nacos等分布式配置中心,并演示如何实现配置的集中管理和动态更新。 分布式事务的处理: 深入分析在微服务架构中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挑战,介绍Saga模式、TCC(Try-Confirm-Cancel)模式、两阶段提交(2PC)等解决方案,并讨论它们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容错与弹性设计: 强调微服务架构中的容错和弹性设计至关重要。我们将介绍熔断器(Circuit Breaker)、限流(Rate Limiting)、重试(Retry)等容错机制,以及如何利用Kubernetes等容器编排平台实现服务的弹性伸缩。 日志与监控: 讲解如何构建有效的分布式日志收集与分析系统(如ELK Stack),以及如何实现微服务的健康检查和性能监控(如Prometheus、Grafana)。 容器化与部署: 介绍Docker等容器化技术在微服务部署中的优势,以及Kubernetes等容器编排平台如何简化微服务的部署、扩展和管理。 CI/CD与DevOps实践: 探讨持续集成(CI)和持续交付(CD)在微服务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作用,以及DevOps文化如何促进开发、测试和运维的协同。 第三部分:高级主题与案例研究 在掌握了微服务架构的基础知识后,本部分将进一步深入探讨一些高级主题,并结合实际案例,帮助读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复杂场景。 事件驱动架构(EDA): 介绍事件驱动架构的概念,以及它如何与微服务架构相结合,实现服务间的异步解耦和响应式处理。我们将探讨消息代理(Message Broker)在EDA中的作用。 CQRS(Command Query Responsibility Segregation)与事件溯源(Event Sourcing): 深入讲解CQRS模式如何分离读写操作,提升系统性能,以及事件溯源如何作为一种持久化数据的方式,构建可审计、可重放的系统。 服务网格(Service Mesh): 介绍服务网格的概念,如Istio、Linkerd等,以及它们如何在基础设施层提供服务发现、负载均衡、流量管理、安全策略和可观测性等能力,进一步简化微服务治理。 领域驱动设计(DDD)在微服务中的应用: 探讨DDD如何帮助识别和定义微服务的边界,构建内聚且高内聚的服务。 案例研究: 提供多个行业内成功的微服务架构案例分析,涵盖电商、金融、社交等不同领域,深入剖析其设计思路、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案。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有一定编程基础,希望深入理解和掌握现代分布式服务构建技术的软件工程师、架构师、技术经理以及对微服务架构感兴趣的学生。无论您是从单体应用迁移到微服务,还是从头开始构建分布式系统,本书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实用的工具。 学习本书,您将能够: 设计和实现高质量的RESTful API。 理解微服务架构的核心原则和设计模式。 掌握服务拆分、通信、注册发现等关键技术。 运用API网关、配置中心、服务治理等工具提升服务管理效率。 解决微服务架构中的分布式事务、容错和监控难题。 了解并应用事件驱动架构、服务网格等前沿技术。 通过实际案例学习如何构建健壮、可扩展的分布式系统。 《现代分布式服务构建:从RESTful API到微服务设计》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份构建未来服务的路线图,助您在日益复杂的软件开发领域中游刃有余。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WCF编程权威指南/微软技术开发者丛书》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超我的预期。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将WCF的方方面面娓娓道来,让我得以窥见其精妙之处。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于WCF的扩展性方面的讲解。无论是自定义行为(Custom Behaviors),还是自定义消息拦截(Custom Message Inspectors),作者都提供了详细的实现步骤和应用场景,让我能够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对WCF的服务进行深度定制和扩展。书中对WCF的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也进行了探讨,这对于保证服务质量、减少潜在bug至关重要。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不仅能够编写出功能强大的WCF服务,更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测试和维护,大大提升了我的开发效率和工作质量。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而扎实,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无疑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珍藏的WCF开发宝典。

评分

作为一个在.NET技术栈摸爬滚打多年的开发者,我对《WCF编程权威指南/微软技术开发者丛书》的评价是:实至名归,物超所值。它并非一本泛泛而谈的入门读物,而是真正深入到WCF内核,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书中对于WCF的配置管理,特别是从代码配置到配置文件配置的转换,以及各种配置项的含义和影响,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解复杂概念时,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图示,这大大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我能够快速掌握诸如服务版本控制、会话管理等关键技术。书中还对WCF的性能优化进行了专题讲解,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绑定、如何配置消息大小、如何管理连接池等,这些都是在实际项目中能够直接派上用场的宝贵经验。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于WCF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不仅能够熟练地编写WCF服务,更能从架构层面去思考如何设计更高效、更健壮的分布式系统。

评分

《WCF编程权威指南/微软技术开发者丛书》这本书,用“权威”二字来形容绝不为过。它的内容之详尽,技术之深入,是市面上其他同类书籍难以比拟的。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WCF错误处理和故障排除策略时的细致入微。书中列举了多种常见的异常场景,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如何定义自定义错误,如何处理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异常,以及如何利用日志记录来诊断问题。这些内容对于任何从事分布式系统开发的工程师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知识。此外,书中关于WCF与SOA(面向服务的架构)理念的结合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编写WCF代码,更重要的是引导你理解WCF在整个企业级应用架构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通过WCF来实现松耦合、可重用和可互操作的服务。这本书让我对WCF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技术本身,而是上升到了战略和架构的高度,为我未来在分布式系统领域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

评分

我不得不说,《WCF编程权威指南/微软技术开发者丛书》绝对是我近年来阅读过的技术书籍中,最能激发学习热情的一本。它的内容编排逻辑清晰,从基础概念的引入,逐步深入到高级特性的讲解,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毫不突兀。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安全性的探讨。它详细讲解了WCF的安全模型,包括消息级安全、传输级安全,以及如何配置证书、用户名/密码等身份验证方式。这些内容对于构建可靠、安全的分布式服务至关重要,而本书的讲解深入且实用,让我对如何保护我的服务不再感到迷茫。此外,书中关于互操作性的讨论也极具价值,它揭示了WCF如何与非.NET平台进行数据交换,以及如何利用RESTful服务等技术来增强服务的通用性。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作者丰富的实战经验,每一个代码示例都经过反复验证,读起来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的WCF学习之路上给予了我最宝贵的指导和启发。

评分

这本《WCF编程权威指南/微软技术开发者丛书》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仿佛一下子打开了通往分布式系统构建的新世界。从最初对WCF概念的模糊理解,到如今能够自信地设计和实现复杂的服务,这本书无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并没有简单罗列API,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WCF的底层原理,例如消息契约、操作契约、服务契约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以及不同绑定(BasicHttpBinding, WsHttpBinding, NetTcpBinding等)在安全性、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各自的侧重点和适用场景。书中对宿主环境的讲解也十分到位,无论是IIS托管、Windows服务托管还是自托管,都提供了详实的代码示例和配置说明,让我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尤其令我赞赏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WCF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比如性能调优、并发控制、错误处理和异常管理,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通过学习本书,我不仅掌握了WCF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系统性思维,能够从宏观层面理解分布式应用的设计原则和实现细节,为我后续开发更健壮、更可扩展的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