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企業網絡安全法律遵從的實際需求,以《網絡安全法》為分析藍本,從相關法條釋義和解讀、網絡安全相關製度概述、典型案例解析等方麵梳理和分析;
為一般網絡運營者、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以及網絡産品和服務提供者的網絡安全法律遵從框架與實施提供建議,以期為相關企業遵從《網絡安全法》及其製度要求提供可操作性指引。
本書針對企業網絡安全法律遵從的實際需求,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以下簡稱《網絡安全法》)為分析藍本,從相關法條釋義和解讀、網絡安全相關製度概述、典型案例解析等方麵,梳理和分析瞭一般網絡運營者、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以及網絡産品和服務提供者的網絡安全法律遵從框架與實施建議,以期為相關企業遵從《網絡安全法》及其製度要求提供可操作性指引。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分彆是《網絡安全法》導論、一般網絡運營者的網絡安全法律遵從、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的網絡安全法律遵從及網絡産品和服務提供者的網絡安全法律遵從。
馬民虎,教授,西安交通大學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為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理事長、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網絡空間安全法律與公共政策專業委員會主任、國傢密碼管理局密碼法立法顧問、國傢工業信息安全專傢谘詢委員會委員等。2016年8月27日,獲評首屆網絡空間戰略論壇年度人物。曾主持多個國傢重大項目。編寫《網絡通信監控法律製度研究》、《網絡通信監控法律與技術標準導讀》、《歐盟信息安全法律框架》等書。
第一部分 《網絡安全法》導論
第 1 章 國內外網絡安全態勢 3
態勢一:各國普遍將網絡安全提升到國傢戰略層麵 4
態勢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隱患增多,搭建網絡空間基礎防禦 7
態勢三:網絡謠言、網絡恐怖主義肆虐,網絡內容治理迫在眉睫 10
態勢四:勒索軟件等網絡攻擊事件頻發,數據泄露問題嚴重 12
態勢五:重視國際網絡空間治理,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13
第 2 章 國外網絡安全立法與事件 15
第一節 網絡安全規製形式 15
第二節 國外主要國傢及地區網絡安全立法情況概述 16
第三節 國外網絡安全事件概要 28
第 3 章 我國網絡安全立法與事件 32
第一節 1999年以前 32
第二節 1999―2005年 33
第三節 2005―2012年 36
第四節 2012年至今 40
第 4 章 《網絡安全法》的基本原理 45
第一節 《網絡安全法》的製定背景 45
第二節 《網絡安全法》與相關立法的關係 49
第三節 《網絡安全法》的基本原則 57
第四節 《網絡安全法》的調整對象 61
第五節 《網絡安全法》的行為準則 65
第二部分 一般網絡運營者的網絡安全法律遵從
第 5 章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製度 73
第一節 《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及釋義 73
第二節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製度概述 80
第三節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法規遵從框架及建議 86
第四節 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 95
第 6 章 實名製與可信身份戰略 98
第一節 《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及釋義 98
第二節 網絡實名製與可信身份戰略製度概述 99
第三節 網絡實名製的法規遵從框架及建議 101
第四節 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 104
第 7 章 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 105
第一節 網絡安全監測與信息收集 106
第二節 網絡安全信息分析與預警研判 115
第三節 網絡安全信息通報 120
第四節 網絡安全預警信息發布 129
第五節 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 135
第六節 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響應機製 153
第七節 網絡安全事件應急演練 165
第八節 網絡安全監督管理約談措施 174
第九節 網絡通信臨時管製 180
第十節 突發事件應對 184
第 8 章 安全認證、檢測及風險評估 193
第一節 《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及釋義 193
第二節 網絡安全認證、檢測及風險評估製度概述 205
第三節 網絡安全認證、檢測及風險評估法規遵從框架及建議 206
第 9 章 網絡安全信息披露 221
第一節 《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及釋義 221
第二節 網絡安全信息披露製度概述 222
第三節 網絡安全信息披露法規遵從框架及建議 226
第四節 典型案例 229
第五節 監督管理與責任 233
第 10 章 協助執法 234
第一節 《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及釋義 234
第二節 協助執法製度概述 236
第三節 典型案例 246
第四節 協助執法製度的法規遵從框架及建議 251
第 11 章 個人信息保護 255
第一節 《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及釋義 255
第二節 個人信息保護製度概述 258
第三節 典型案例 263
第四節 個人信息保護的法規遵從框架及建議 266
第五節 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 280
第 12 章 網絡信息內容過濾 282
第一節 《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及釋義 283
第二節 網絡信息內容過濾製度概述 285
第三節 網絡信息內容過濾法規遵從框架及建議 288
第四節 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 290
第三部分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的網絡安全法律遵從
第 13 章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界定及其範圍 297
第一節 國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概念的界定及其範圍 297
第二節 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概念的提齣及範圍界定 304
第三節 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界定主體 308
第 14 章 安全保護義務 309
第一節 《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及釋義 310
第二節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安全保護義務製度概述 311
第三節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安全保護義務法規遵從框架及建議 316
第四節 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 321
第 15 章 網絡安全審查 323
第一節 《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及釋義 323
第二節 網絡安全審查製度概述 325
第三節 美英網絡安全審查的相關實踐 331
第四節 我國網絡安全審查製度法規遵從框架及建議 340
第 16 章 數據本地化與跨境傳輸 346
第一節 《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及釋義 346
第二節 數據本地化 347
第三節 數據跨境傳輸安全評估 354
第四節 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 363
第 17 章 網絡安全信息共享 365
第一節 《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及釋義 366
第二節 網絡安全信息共享製度概述 372
第三節 網絡安全信息共享法規遵從框架及建議 382
第四節 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 389
第四部分 網絡産品和服務提供者的網絡安全法律遵從
第 18 章 網絡産品和服務安全 393
第一節 《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及釋義 393
第二節 網絡産品和服務安全保障製度概述 394
第三節 網絡産品和服務安全保障法規遵從框架及建議 396
第四節 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 398
第 19 章 網絡安全漏洞通知和報告 400
第一節 《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及釋義 400
第二節 網絡安全漏洞通知和報告製度概述 401
第三節 網絡安全漏洞通知和報告法規遵從框架及建議 405
第四節 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 409
第 20 章 用戶信息保護 411
第一節 《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及釋義 411
第二節 網絡産品和服務的用戶信息保護製度概述 412
第三節 網絡産品和服務的用戶信息保護法規遵從框架及建議 426
第四節 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 433
第 21 章 保密義務 434
第一節 《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及釋義 434
第二節 保密義務製度概述 435
第三節 保密義務法規遵從框架及建議 438
第四節 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 441
第 22 章 網絡關鍵設備和網絡安全專用産品閤規要求 442
第一節 《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及釋義 442
第二節 網絡關鍵設備和網絡安全專用産品閤規製度概述 443
第三節 網絡關鍵設備和網絡安全專用産品閤規法規遵從框架及建議 444
第四節 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 446
前言
Preface
網絡安全事關國傢利益,而網絡空間中的國傢利益衝突極其尖銳,其中軍事衝突、進齣口管控,以及國傢安全審查、數據主權等方麵的國際鬥爭日趨激烈。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時代,網絡安全已成為影響國傢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關鍵問題,成為國傢安全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對一個國傢的很多領域來說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傢安全。鑒於網絡安全在國傢安全中的重要性,以及網絡安全麵臨的復雜形勢,製定網絡安全法,提高網絡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已是必然。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以下簡稱《網絡安全法》),並於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共7章,79條。《網絡安全法》是我國信息安全領域的重大立法,它體現瞭國傢對建立健全網絡空間秩序的基本意誌。該法確立瞭“保障網絡安全,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和國傢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閤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的立法目標,調整範圍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建設、運營、維護和使用的網絡,以及網絡安全的監督管理,具體內容涉及網絡安全支持與促進、網絡運行安全、網絡信息安全、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法律責任等方麵。《網絡安全法》的製定和實施響應瞭習近平總書記提齣的“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網絡安全態勢”的基本要求,是依法治網的一個重大立法舉措,彌補瞭網絡安全法律保障機製上位法
律製度的缺失,對配套法律法規的製定和具體製度的實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本書以《網絡安全法》為分析藍本,以企業網絡安全法律遵從為視角,圍繞《網絡安全法》相關法條釋義和解讀、網絡安全相關製度概述、典型案例解析等方麵,梳理和分析瞭一般網絡運營者、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以及網絡産品和服務提供者這三類遵從主體的網絡安全法律遵從框架和實施建議,以期為相關企業遵從《網絡安全法》及其製度要求提供可操作性指引。本書框架由方婷、鄭蕾、趙軍、張素倫共同討論,章節框架最後由馬民虎、許堅確定,方婷、鄭蕾統籌實施,書稿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章~第4章)為《網絡安全法》導論。該部分重點梳理和分析瞭國內外網絡安全態勢、國內外網絡安全事件與立法,以及《網絡安全法》的基本原理。馬民虎、方婷、梁思雨、張若琳、馬可、張敏、黨傢玉負責本部分的撰寫工作。
第二部分(第5章~第12章)重點分析瞭一般網絡運營者的網絡安全法律遵從。該部分分彆從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製度,網絡實名製,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安全認證、檢測及風險評估,網絡安全信息披露,協助執法,個人信息保護,以及網絡信息內容過濾等方麵分析已有網絡安全法律製度對一般網絡運營者提齣的法律遵從要求。黃道麗、王玥、趙麗莉、李海英、方婷、趙光、何治樂、唐治國、馬可、馮瀟灑、黨傢玉、梁思雨負責本部分的撰寫工作。
第三部分(第13章~第17章)重點分析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的網絡安全法律遵從。該部分首先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界定及其範圍進行解讀,並進一步針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的安全保護義務、網絡安全審查要求、數據本地化與跨境傳輸要求、網絡安全信息共享要求等提齣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的網絡安全法律遵從框架及建議。趙婧琳、張敏、馬寜、鄭蕾、梁思雨、方婷和馬悅負責本部分的撰寫工作。
第四部分(第18章~第22章)重點分析瞭網絡産品和服務提供者的網絡安全法律遵從。該部分在對《網絡安全法》關於網絡産品和服務提供者規定的基礎上,圍繞網絡産品和服務安全、網絡安全漏洞通知和報告、用戶信息保護、保密義務、網絡關鍵設備和網絡安全專用産品強製認證等方麵重點分析瞭網絡産品和服務提供者的網絡安全法律遵從框架及建議。黃道麗、方婷、江智茹、黨傢玉、張若琳、梁誌偉負責本部分的撰寫工作。
我最近在讀的這套關於網絡安全法律的文章匯編,給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我一直以為網絡安全隻是技術層麵的問題,和法律關係不大,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從法律的角度,深入探討瞭黑客攻擊、數據竊取、網絡詐騙等一係列網絡犯罪行為的法律定性、證據收集和司法追責。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網絡犯罪的證據鏈”的章節,它詳細闡述瞭在數字時代,如何閤法有效地收集和固定電子證據,這對於維護網絡秩序和保障公民權益至關重要。書中還分析瞭不同國傢和地區在網絡安全立法上的差異和共通之處,以及國際閤作在打擊跨國網絡犯罪中的作用。另外,它對一些新興的網絡安全問題,比如物聯網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方麵的法律挑戰,也進行瞭前瞻性的探討。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網絡空間的法律邊界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更加理解瞭技術發展和社會責任之間的復雜聯係。
評分這本關於閤規管理的指導手冊,真的是乾貨滿滿,讓我受益匪淺。我一直在思考,在日益復雜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如何纔能在追求利潤的同時,規避各種法律風險,保持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這本書就提供瞭一個非常係統性的解決方案。它從企業閤規的基本理念講起,詳細闡述瞭建立有效的閤規體係需要具備的要素,比如風險評估、內部控製、培訓教育、監督檢查等等。我特彆喜歡它對“閤規文化”的強調,認為閤規不僅僅是製度上的要求,更需要融入到企業的DNA中,成為每個員工的自覺行為。書中還列舉瞭大量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在閤規建設方麵的成功案例和失敗教訓,這些真實的經驗分享,比單純的理論闡述更有說服力。它還提供瞭一些實用的工具和模闆,比如風險清單、閤規審計錶格等,可以幫助企業快速落地閤規管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企業閤規的理解從零散變得係統,也更有信心指導企業去構建一個更加穩健、更加閤規的運營模式。
評分這套關於商業閤同法律的叢書,簡直是創業者和中小企業主的福音!我一直覺得簽閤同就像是“摸著石頭過河”,總擔心漏掉什麼關鍵條款,或者被不熟悉的法律術語搞得暈頭轉嚮。這套書的齣現,就像給我指明瞭方嚮。我特彆喜歡第一冊,它從最基礎的閤同類型開始講起,比如買賣閤同、租賃閤同、服務閤同等等,並詳細解釋瞭每種閤同的適用場景、核心要素和常見陷阱。它不是那種枯燥的法律條文堆砌,而是用大量的實際案例來佐證,讓你能清晰地理解理論是如何應用到實踐中的。更重要的是,它還提供瞭很多實用的模闆和注意事項,比如在起草閤同前需要考慮哪些問題,在審查對方閤同條款時應該重點關注哪些點,以及如何有效地進行閤同談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違約責任”的章節,它不僅僅告訴你違約會承擔什麼後果,還深入分析瞭如何根據實際情況閤理約定違約金,如何規避不必要的風險。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商業閤同的理解有瞭質的飛躍,不再是那個戰戰兢兢的小白瞭,而是能更有信心地去應對各種商業閤作中的法律問題。
評分我最近翻閱的這本關於知識産權法律的專著,簡直是為那些身處數字時代、需要保護自己創意成果的人量身定製的。作為一名內容創作者,我一直對版權、商標、專利這些概念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總覺得它們離自己很遙遠,直到我開始認真投入內容創作,纔意識到保護自己的勞動成果有多麼重要。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將復雜的知識産權法律條文,拆解成瞭易於理解的語言,並且結閤瞭大量最新的案例。它不僅僅告訴你“什麼是”知識産權,更重要的是告訴你“如何”去申請、如何去保護、以及在受到侵犯時“如何”去維權。我尤其欣賞它對網絡環境下版權保護的詳細闡述,比如如何界定閤理使用,如何應對盜版鏈接,以及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內容時需要注意的版權問題。書中還介紹瞭一些實用的工具和方法,比如如何進行侵權取證,如何選擇閤適的維權途徑。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擔心侵權,而是能主動地去構建自己的知識産權壁壘,為自己的事業發展提供更堅實的法律保障。
評分這本關於數據隱私保護的巨著,我簡直是愛不釋手!在當今這個大數據爆炸的時代,個人信息就像是新的石油,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的隱私安全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本書以一種非常宏觀的視角,深入剖析瞭全球範圍內的數據隱私法律法規,比如GDPR、CCPA等等,並詳細解讀瞭它們的內在邏輯和發展趨勢。它不僅僅是針對企業如何閤規,更重要的是,它讓普通讀者也能深刻理解自己在數據使用中的權利。我特彆贊賞書中對“同意”和“透明度”原則的解讀,它解釋瞭為什麼我們需要更清晰地瞭解自己的數據是如何被收集、存儲、使用和分享的。書中還列舉瞭很多因數據泄露而引發的重大事件,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讓我更加意識到數據隱私保護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更難能可貴的是,它提供瞭一些實操性的建議,指導我們如何審查應用程序的隱私政策,如何管理自己的數字足跡,以及在遇到隱私泄露時如何尋求幫助。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數據隱私的理解從模糊變得清晰,也更有底氣去捍衛自己的數字權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