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長孫博曆史學考研係列”之一,是專門為考生復習中國史提供考點解析與構建內容體係的輔導書。
從2013年開始,絕大部分自主命題高校開始分開命製中國史、世界史科目試題。為此,我們根據教育部製定的《考試大綱》的基本要求和*新精神,深入研究近年來考研曆史學命題特點及動態,同時也參考自主命題高校近三年來的主要考點,編寫瞭《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曆史學基礎·中國史大綱解析》和《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曆史學基礎·世界史大綱解析》兩書。考生可根據報考高校的考試內容,選擇上述兩書或其中一本。
《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曆史學基礎·中國史大綱解析》包括中國古代史和中國近現代史兩部分。其中每章均包括以下內容:
(一)考點詳解——本部分對*新版《考試大綱》之中國史部分所要求的知識點進行瞭全麵、準確、詳細的闡述,以加深考生對基本史實的理解和正確應用。考點詳解部分具有內容全麵、體係完整、講解詳細、重點突齣、層次清晰、簡明實用等特點,為本書的精華部分,同時也是考生必須掌握的基礎內容。
(二)真題精選——本部分精選已考真題,並附有參考答案,既是對每章重點內容的提示,也是供考生自我檢測的習題。本書所選真題,包含統考真題與自主真題兩部分,按章節重新排序,以便於考生復習使用。
著名曆史學考研輔導書作者。主編有深受考生歡迎的“長孫博曆史學考研係列”,包括《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曆史學基礎·中國史大綱解析》《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曆史學基礎·世界史大綱解析》《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曆史學基礎·論述題》《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曆史學基礎·名詞解釋》《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曆史學基礎·曆年真題解析》《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曆史學基礎·真題模擬30套》。
第一部分 中國古代史
第一章史前時代
第二章夏商西周
第三章春鞦戰國
第四章秦漢
第五章魏晉南北朝
第六章隋唐五代
第七章宋、遼、西夏、金、元
第八章明、清(鴉片戰爭前)
第二部分 中國近現代史
第一章列強的對華侵略
第二章清統治的衰落
第三章近代化的啓動
第四章清末改革與社會變遷
第五章辛亥革命
第六章民初政局
第七章五四運動與國民革命
第八章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與蘇維埃革命
第九章抗日戰爭
第十章國共和平談判與全麵內戰
第十一章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1949—1956年)
第十二章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年)
第十三章“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第十四章撥亂反正(1976—1978年)
第十五章改革開放的進程(1978—1992年)
第十六章共和國時期的民族關係與區域發展
第十七章共和國時期的文化、教育與科技
普通高等學校曆史學專業大學本科生閱讀書目
緻謝與參考書目
這套復習資料的排版簡直是災難,拿到手就有一種被信息洪流淹沒的感覺。按理說,既然是針對全國統考的“大綱解析”,就應該條理清晰,重點突齣,讓人一目瞭然。可翻開之後,發現很多知識點的羅列顯得過於冗長和口語化,完全沒有經過精煉。比如講到宋代的經濟政策時,簡直像是把整本教科書原封不動地搬瞭過來,中間穿插著一些語氣極其主觀的“小貼士”,這些“貼士”的價值存疑,更像是編者個人的隨意發揮,對於把握宏觀脈絡幾乎起不到任何幫助。我花瞭大量時間試圖在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提煉齣核心考點,結果效率極低。更令人沮喪的是,對於一些關鍵的曆史時期,比如魏晉南北朝的門閥製度或明清之際的社會變遷,其論述深度明顯不足,停留在概念的簡單解釋層麵,缺乏對史料運用和學術前沿觀點的引導。對於一個誌在衝刺高分的考生來說,這樣的資料不僅無法提供有效支撐,反而會因為信息過載和重點模糊而消耗寶貴的復習精力。我不得不承認,這本書與其說是“解析”,不如說是“堆砌”。
評分從工具書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在索引和交叉引用方麵做得也十分不到位。曆史學習是一個網狀結構,不同朝代、不同主題的知識點之間存在大量的交叉和呼應,比如氣候變遷對邊疆民族遷徙的影響,或者某一經濟政策在不同王朝的演變。然而,翻閱這本書時,我發現自己很難通過目錄或關鍵詞快速定位到相關聯的所有信息點。比如在研究清初的“攤丁入畝”時,我想要迴顧一下唐代的“兩稅法”作為參照,卻發現兩者的關聯性描述非常零散,需要我自己在腦海中重新建立聯係。一本優秀的復習資料,應該像一個精密的導航係統,能夠幫助學習者在龐大的曆史知識體係中快速建立起高效的檢索路徑。但這本《大綱解析》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堆散亂的卡片被裝進瞭一個結構鬆散的盒子裏,雖然內容基礎都在,但如何高效地利用這些材料,全靠學習者自身的功力去梳理和整閤,這與它聲稱的“解析”作用背道而馳,極大地增加瞭復習的摩擦成本。
評分我注意到一個非常令人惱火的現象,就是全書對“疑難點”的處理過於保守和模糊。對於那些曆史學界尚未達成定論、存在多重解釋的復雜問題,比如秦漢時期的郡縣製與分封製的權力博弈,或者明代中葉的社會危機根源,這本書給齣的往往是教科書式的、最安全的結論,甚至直接用“目前學界尚無定論,但以XX說為主流”一筆帶過。雖然求穩是人之常情,但在高難度的考試中,正是對這些模糊地帶的深入挖掘和個人化闡釋能力,纔能體現齣考生的潛力。這種迴避深層次矛盾的寫法,極大地限製瞭我們拓展思路的可能性。如果我隻是想通過考試,這本書或許勉強可以應付基礎分數,但如果我的目標是打好未來研究的基礎,那麼這本書提供的知識視野太過狹隘,它似乎隻關注“考什麼”,而完全忽略瞭“為什麼學曆史”。它缺乏那種能激發讀者進一步查閱原始文獻、挑戰既有觀念的內在驅動力。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實在不敢恭維,用起來有一種廉價感,翻閱幾次後,書頁邊緣就開始齣現毛邊,放在書桌上顯得非常不專業。更重要的是,內容編排的邏輯性嚴重混亂,讓人懷疑編者是否真正理解瞭中國史各個階段之間的內在聯係。例如,在處理唐宋變革論這一重大議題時,前後章節的論述缺乏銜接,像是生硬地將不同作者撰寫的段落拼湊在一起。這種跳躍式的敘事,使得考生難以建立起清晰的斷代史框架。我特彆留意瞭其中關於元代民族政策的部分,期望能看到對不同學說(如“大一統”觀與“多元一體”觀)的對比分析,結果它隻是機械地羅列瞭朝廷頒布的法令,卻從未深入探討這些法令在實際執行中産生的社會後果和對後世的影響。這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寫作風格,完全無法滿足我們對曆史深度理解的需求,讀起來讓人感到非常心纍,仿佛在跟一個不瞭解曆史的初學者對話,而不是在準備一場嚴肅的學術選拔考試。
評分初次接觸這本書時,我抱著極大的期待,畢竟名字裏帶著“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字樣,總覺得應該能提供某種“獨傢秘籍”或“高分捷徑”。然而,實際的閱讀體驗卻讓人大失所望。它更像是一本麵嚮本科生期末考試的復習綱要的粗略擴充版,而非針對專業性極強的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深度剖析。最為欠缺的是對“史料實證”和“曆史解釋”能力的培養。曆史學考試的趨勢早已不再是簡單的史實記憶,而是要求考生具備對曆史現象進行多維度、批判性分析的能力。這本書裏,我們看不到對經典史學著作的不同見解是如何展開爭論的,也缺乏對齣土文獻或新齣土考古材料的有效整閤和解讀。那些被認為是高頻考點的明代中後期黨爭、清代賦役製度的演變等,全書的敘述方式過於平鋪直敘,仿佛在背誦一套既定的標準答案。這對於想要在麵試中脫穎而齣的考生來說,無疑是釜底抽薪,因為它提供的知識架構太過僵硬,無法支撐起靈活的論述。
評分不錯,和其他參考書綜閤起來用。
評分包裝過於簡單(?• . •?)
評分經常網購,總有大量的包裹收,感覺寫評語花掉瞭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在一段時間裏,我總是不去評價或者隨便寫寫!但是,我又總是覺得好像有點對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賣傢客服、倉管、老闆。於是我寫下瞭一小段話,給我覺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評的賣傢的寶貝評價裏麵以示感謝和尊敬!首先,寶貝是性價比很高的,我每次都會先試用再評價的,雖然寶貝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同等的價位裏麵絕對是錶現最棒的。京東的配送絕對是一流的,送貨速度快,配送員服務態度好,每樣東西都是送貨上門。希望京東能再接再厲,做得更大更強,提供更多更好的東西給大傢。為京東的商品和服務點贊。
評分內容豐富全麵,非常好的一本書。
評分還可以,參考參考,有點收獲
評分很好,大緻看瞭一下,比較清楚,開捲有益啊
評分書質量很好,內容也不錯,強烈推薦給考研的朋友
評分書最後一頁摺瞭,還有點髒
評分考研用的輔導書,還是不錯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