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材高频考点速记(初级中学)》在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教材的基础上提炼出基础、核心、凝练的精华部分,构架起以学科知识、课程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四个模块有机结合的知识体系,是一本专门针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的考点速记小开本图书。本书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从基本、重要的考点出发,向考生讲解各个知识点,真正地使考生一书在手,知识尽有。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材高频考点速记(初级中学)》《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频考点速记(初级中学)》是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相关专家在深入研究历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思想品德真题及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精心提炼而成。
(一)携带方便,便于记忆
本书针对广大考生需求,设计了64开版面,方便考生随身携带,充分利用点滴时间。版面设计活泼,双色印刷,彩色下划线标注重点内容,使考生复习有伙伴,记忆有方案。
(二)依据考纲,突出重点
本书依据考试大纲编写,紧随考试形式新变化,分析命题规律,优化图书内容,将真题和高频考点紧密结合起来,使考生一书在手,重点全有,理解有思绪,作答有依据。
(三)体系健全,科学备考
我们细致分析了教师资格考试的命题原理和命题趋势,从大纲出发以“部分”“章”“节”为基本框架,体系合理健全。章后添加“考点强化练习”,使考生做题有方向,挑战有希望。
目录
章思想品德学科基础知识/2
高频考点提要/2
节马克思主义哲学/2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42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8
第四节伦理学/126
第五节青少年心理发展/147
第六节法律基础/153
考点强化练习/187
第二章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改编的思路与框架/194
高频考点提要/194
一、《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的原则/194
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总体设计/195
三、《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呈现方式及其意图/195
四、《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逻辑进程/196
章思想品德课程理论基本知识/198
高频考点提要/198
节思想品德课程理论概述/198
第二节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205
第三节思想品德课程的建构思想/211
考点强化练习/213
第二章《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知识及相关内容/215
高频考点提要/215
节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形态/215
第二节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结构/217
第三节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施建议/220
第四节思想品德课程目标定位与教材处理/228
考点强化练习/235
章思想品德课教学概述/240
高频考点提要/240
节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基本理论/240
第二节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环节/246
考点强化练习/253
第二章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模式/256
高频考点提要/256
节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方法/256
第二节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模式/273
考点强化练习/277
第三章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设计/280
高频考点提要/280
节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准备/280
第二节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设计/287
第三节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问题解决/295
考点强化练习/297
章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评价概述/302
高频考点提要/302
节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的一般理论/302
第二节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的功能和要求/312
考点强化练习/314
第二章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与反思/316
高频考点提要/316
节思想品德课的学业评价/316
第二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评价/326
第三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329
考点强化练习/339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42
精彩书摘
部分
学科知识
本部分主要介绍思想品德学科知识,共两章内容。章介绍了思想品德学科基础知识,第二章介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改编的思路与框架。
本部分知识在考试中的分值比例为40%左右,多以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呈现。本部分知识点较多,考生必须选择有效的复习方法。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5.法律基础知识。
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概述
(一)哲学的基本概念
1.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2.世界观
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世界观的一种形式,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3.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把世界观运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方法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意识还是物质,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所有的哲学流派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第二,世界是否是可知的,思维能否认识或者能否彻底认识世界,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的解决。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方面。
【2017年下半年真题】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C.计划与行动的关系问题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答案】A。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2016年上半年真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阵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
B.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C.物质与意识何者为性的问题
D.物质与意识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对立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何者是性的意义上使用。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和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这就是哲学上的党性。
2.“一元论”和“二元论”
“一元论”是主张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是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性质不同、互不依赖、彼此平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
(四)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它是性的;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它是在物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所以唯物主义既是一元论的,又是可知论的。
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五)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与基本类型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性的;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是第二性的。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感觉”“心”“意志”等)当成是性的东西,而把客观事物说成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自然界、社会与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的某种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它的产物。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收了他的辩证法思想;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批判地继承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三、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观
1.物质概念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基本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第二,物质作为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能够被人们所感觉、认识、反映。简言之,物质是可认识的。
第三,客观实在是一切物质形态、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一切物质形态的这一共同的本质属性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绝对的。而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属性,却随着科学和实践的进步而经常变化,是可变的、相对的,不能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同具体的物质形态及其结构、属性混为一谈。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它们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3.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物质与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在: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第二,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作为客观实在是通过运动表现出来的,并通过运动分化出不同的具体物质形态而为人们所认识。
第三,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不是人们主观强加给它的。物质自身的矛盾是物质运动的内在机制,物质运动是由其自身的矛盾所决定的。
4.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作用于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体现为意识具有计划性、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发挥作用需要做到: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先进的、正确的思想和意识能够积极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落后的、反动的思想和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二)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物质世界是不可思议的。规律分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2014年下半年真题】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答案】D。解析:荀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天有经久不变的规律,大地有经久不变的法则,君子有经久不变的规矩。这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即万事万物的运行都有自己的规律,D项符合题意。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首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四、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
1.联系的含义及特征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物质世界的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1)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
(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2017年下半年真题】受英国脱欧的影响,国际汇率市场出现巨幅波动。这说明()。
A.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C.人为事物的联系通常都是主观的
D.人们只能看见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B。解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联系是有条件的,A项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C项错误。人们可以看见事物的内在联系,也可以看见事物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频考点速记(初级中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频考点速记(初级中学)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频考点速记(初级中学)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