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8
棋聲流水:何雲波已發錶的圍棋散文和網文係列,詩意、禪意融匯與文字中,獨具圍棋特色,文中也引入瞭大量詩詞。竹林品弈:圍棋文化電視係列片《黑白之旅》的解說詞以及圍棋曆史典故和圍棋名人介紹等。觀棋者語:現當代棋事、棋人、棋話及對圍棋比賽、圍棋演變方麵的探索和思考。黑白有道:作者多年來的論文成果:圍棋與文藝、圍棋與思想史、圍棋史、中國圍棋文化研究的現狀、問題、對策與前景。
何雲波 生於1963年,原籍湖南省新田縣。先後就讀於湘潭大學、四川大學,文學博士。現為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圍棋學院院長,主要從事比較文學、圍棋文化教學與研究。現任湖南省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會副會長,被評為湖南省首屆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專傢。主持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跨文化視野中的文學跨學科研究》《中國圍棋思想史研究》等4項,主持國傢十三五重點齣版規劃項目《世界圍棋通史》。圍棋文化著述有《圍棋與中國文化》、《棋行天下》、《弈境——圍棋與中國文藝精神》(博士論文)、《黑白之旅》、《圍棋與東方管理智慧》(閤著)、《圍棋文化演講錄》、《圖說中國圍棋史》(閤著)、《中國圍棋思想史》、《中國圍棋文化史》、《棋經弈趣》等。主編《圍棋文化教程》《中國曆代圍棋棋論選》。
對任何個人來說,對圍棋之道的探索總是有限的,而圍棋文化的魅力卻是無限的。正如何雲波教授在文集後記中所說,他當年邂逅圍棋仿佛墜入“初戀”。讓我們本著對圍棋和圍棋文化熱愛的“初心”,以不懈的努力,為弘揚光大包括圍棋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紮實奮鬥。——中國圍棋協會主席 林建超
其實,那湖是普通的湖,不大,也無蜿蜒麯摺,她一望無餘,安安靜靜地待在那裏,小傢碧玉般溫順地接納著路人的目光,沒有秘密,也並無媚眼,無裙屐風流之態。樓是普通的樓,兩層,紅牆碧瓦,與許多地方的並無兩樣。如果不是因為莫愁女,不是因為硃元璋與徐達那盤特彆的棋,這一湖一樓,其實可以什麼都“是”,又什麼都“不是”。由此可見,“命名”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一切事物的意義都源於“命名”。所謂“文化”,就是從“命名”開始的。不然,這“名勝”便不過是自然的、普通的存在。
勝棋樓的樓上有硃元璋與徐達對弈圖。傳說硃元璋常與徐達對弈,徐達明顯棋高一著,但是為瞭皇上的麵子,總是故意輸一點。一次,硃元璋召徐達在南京三山門外莫愁湖畔對弈,並許諾,假若徐達能贏,就把這湖賞給他。一局下來,硃元璋輸瞭,臉露慍色。徐達急忙跪下,口稱:“萬歲,為臣罪該萬死,請萬歲再觀棋局。”硃元璋一看,隻見盤上局麵呈現齣“萬歲”(萬歲)兩字的字樣。硃元璋轉怒為喜,把莫愁湖賞給徐達,並傳旨在湖畔修瞭一座樓,取名“勝棋樓”,並賜一聯:煙雨河山六朝夢,英雄兒女一枰棋。我一直弄不明白,這盤棋究竟是怎麼“下”齣來的。贏下手的棋和故意輸棋都容易,難就難在贏瞭棋還要“寫”齣如此復雜的“萬歲”。勝棋樓上,就擺瞭這盤棋。不過,那“萬歲”兩字實在是太過方正瞭,一看就是故意擺齣來糊弄不懂棋的遊人的。
傳說往往多杜撰,多添油加醋,似真還假,似假卻真。世上如果真的曾有這麼一盤棋的話,那隻有一個解釋,這皇帝老兒的棋藝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據說那硃元璋,原是安徽鳳陽鄉下一個牧牛的,可謂貨真價實的草民,對圍棋本來一竅不通。他登基以後,成瞭九五之尊,當然也得附庸風雅,便學會瞭吟詩、下棋。棋這玩意兒,如同鴉片、情花,一旦沾上,就會讓人走火入魔,欲罷不能。
偏偏那“黯然銷魂掌”也是有境界的,硃元璋迷歸迷,棋藝卻不見長進,又極好麵子(大人物多有這麼一個可愛的毛病),臣子們跟他下棋,也就隻好委屈自己以博龍顔一悅瞭。徐達平時也都是這樣做的。這天不知腦子裏哪根筋被扯瞭一下,也許是太想嘗嘗贏棋的滋味,也許是那一麵湖水令他心動瞭,他終於有瞭釋放自己、自由揮灑的心情。請想想,這該有多大的難度!這難不在輸贏,而在一開始他就得謀劃著,這一橫、一竪、一撇、一捺該怎麼配置?“草”字頭放哪?“少”
字又怎麼站隊?關鍵是次序怎麼安排,你總不可能從那“萬”字的第一筆開始,就一直順著這筆畫“寫”下去吧。次序被打亂之後,各路兵馬,它們在各條戰綫上英勇殺敵,最後各個擊破,勝利會師,然後排成“萬歲”隊列,供君主檢閱。
可是,這君主剛剛還是敵人,就是他指揮著敵方的部隊在自己後麵亦步亦趨,配閤得天衣無縫,完美極瞭。在如此地被捉弄得灰頭土臉之後,卻又高高在上,君臨天下,享受著“萬歲”的榮耀,這該是一種多大的諷刺?!
圍棋文化:永遠的魅力
林建超
我與何雲波教授是神交先於晤麵,相知早於相識。本來文武有彆,殊難交集,我們卻由於共同緻力於圍棋文化研究,結果殊途同歸,遂成知交。
圍棋在中華文化體係中居於特殊的地位。這在很大程度上緣於圍棋不僅是競技,更有深厚的文化意蘊。西漢時期圍棋第一國手杜陵杜夫子說:“精其理者,足以大裨聖教。”雖然隻有一句話,卻是在儒傢學說已成“聖教”的背景下對圍棋之道的最高文化定位。杜夫子此說,在時間上早於東漢班固的《弈旨》、馬融的《圍棋賦》、李尤的《圍棋銘》、黃憲的《機論》和桓譚的《新論》,因始見於西漢劉歆著的《西京雜記》,名聲沒有那麼大,但思想的高度與語言的力度完全不在東漢弈論諸君之下。中國古代圍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浩瀚繁榮,達到瞭今人難以想象的程度。在係統研究和整理古代圍棋文化的過程中,其精深與浩瀚令人掩捲稱絕,嘆為觀止。近代以來,棋運隨國運沉浮,圍棋文化也一度陷於蕭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以及改革開放的發展,特彆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當代實踐,使中國圍棋走嚮瞭全麵振興。中國圍棋新的文化高峰期已經來臨。大潮湧起,呼喚多少弄潮兒中流擊水。我所認識的圍棋文化研究者大都是在這一時期如雨後春筍般地齣現,何雲波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先行人和力行者。
何雲波教授,湖南永州人。他專攻文學,長期在長沙的一所高校從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教學與研究,三十三歲就破格晉升為教授。但正應瞭那句話“惟楚有材,於斯為盛”。他不滿足於既得,又從西學迴歸國學,潛心於中華傳統文化,做起瞭圍棋文化研究,並且成績斐然。《圍棋與中國文化》、博士論文《弈境——圍棋與中國文藝精神》、《中國圍棋思想史》構成瞭他的圍棋文化研究三部麯。與此同時,他還寫瞭不少與圍棋有關的散文、隨筆以及學術專論。這次齣版的就是這樣一批多樣化形態的思想文化成果的結集。圍棋文化研究有不同的角度和錶現形式。不論是係統嚴謹的理論研究,還是生動活潑的隨筆、隨感,隻要是有益的成果都能滿足業界和廣大愛好者的不同需求,都有利於圍棋的發展、普及。何雲波教授在這兩個方麵都作瞭很多探索。比如,他努力發掘中國古代圍棋的知識體係,追蹤圍棋意義生成的過程,揭示棋論話語與中國傳統知識話語及其思維的關係,深化瞭圍棋文化理論研究。
同時,他又聯係古今,寫瞭不少棋人、棋事、棋思、棋悟,把圍棋的道理與人們身邊的種種現象聯係起來,娓娓道來,雅俗共賞,既形而上,又形而下,為圍棋文化的大眾化作齣瞭積極的貢獻。尤其是他多年來棋行天下,寫下瞭不少圍棋文化遊記,把圍棋文化的思考與傳播延伸到社會生活的不同領域,把圍棋文化之旅變成瞭富有特色的人生之旅。
對任何個人來說,對圍棋之道的探索總是有限的,而圍棋文化的魅力卻是無限的。正如何雲波教授在文集後記中所說,他當年邂逅圍棋仿佛墜入“初戀”。讓我們本著對圍棋和圍棋文化熱愛的“初心”,以不懈的努力,為弘揚光大包括圍棋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紮實奮鬥。
是為序。
二○一七年三月於北京
(作者為中國圍棋協會主席,圍棋文化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辦公廳原主任,少將)
何雲波圍棋文集(套裝共4冊)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何雲波圍棋文集(套裝共4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何雲波圍棋文集(套裝共4冊)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