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高并发编程详解:多线程与架构设计

Java高并发编程详解:多线程与架构设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汪文君 著 著
图书标签:
  • Java
  • 并发编程
  • 多线程
  • 高并发
  • 架构设计
  • JVM
  • 性能优化
  • 并发工具
  • 线程池
  • 分布式系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99937
版次:1
商品编码:12368970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Java核心技术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9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1. 开发人员。他们可以非常系统地掌握Java多线程高并发的开发技巧和深入理解其中API的细节;2. 架构师。他们可以掌握架构设计的技巧,搭建高吞吐量高可用的Java应用程序。? 3.关于Java技术的程序员。
? 立足于线程源码剖析,从基础入手,逐层渐进深入,环环紧扣,针对技术细节进行了细致归纳,在解读源码的时候又引入了优秀的架构设计。
? 以业务场景下的真实问题作为导向,详细阐述每一个解决方案的来龙去脉,突出“身临其境”的阅读效果。
? 将大量的实际案例、原理剖析和实战代码相结合,让读者能够更加清晰深入地理解每一个技术细节的用法和实用技巧。
? 结合业界公认的好的设计架构技巧模式解决实际开发中遇到的问题,站在程序架构设计的角度指导读者设计高效灵活的多线程应用程序。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含四个部分:
部分主要阐述Thread的基础知识,详细介绍线程的API使用、线程安全、线程间数据通信,以及如何保护共享资源等内容,它是深入学习多线程内容的基础。
第二部分引入了ClassLoader,这是因为ClassLoader与线程不无关系,我们可以通过synchronized关键字,或者Lock等显式锁的方式在代码的编写阶段对共享资源进行数据一致性保护,那么一个Class在完成初始化的整个过程到后在方法区(JDK8 以后在元数据空间)其数据结构是怎样确保数据一致性的呢?这就需要对ClassLoader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第三部分详细、深入地介绍volatile关键字的语义,volatile关键字在Java中非常重要,可以说它奠定了Java核心并发包的高效运行,在这一部分中,我们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使用volatile关键字以及非常详细地介绍了Java内存模型等知识。
本书的第四部分,站在程序架构设计的角度深入讲解了如何设计高效灵活的多线程应用程序,这一部分长达15个章节,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作者简介

汪文君

某数据服务中心技术经理、技术专家,目前专注于实时数据data pipeline平台的构建与架构,曾有7年多的移动通讯工作经验,以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B2C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架构经验,热衷于技术分享、技术细节锤炼。目前已录制10余套技术视频,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


精彩书评

汪文君老师一直是我敬佩和学习的楷模。十年之前,我在公司认识了新来的长发少年汪文君同学,至今依然记得文君他对人热情,对于工作、生活中接触的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总是在热情高涨地学习新技术,他每天晚上都会拿出时间学习,很多节假日也都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学习和编程。本书围绕Java编程中多线程编程的基础与应用设计分为四个部分来展开讲解,包括多线程技术知识、Java ClassLoader、深入理解volatile关键字、多线程设计架构模式。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拓展自己的编程能力,更进一步地充实编程设计和架构设计的系统性思维。
——东软集团移动互联网事业部首席技术官 徐景辉

汪文君是我们软件开发团队里特别有朝气的一员,平时不管是工作还是业余时间,其都会对软件开发遇到的难题、专题进行不折不挠的攻关研究,他是团队所有人心目中的技术大牛。我作为部门主管,从三个月前得知他开始写这本书时,就特别期待,之前他利用业余时间录制网上视频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现在他把这些知识再加以整理出版成书,相信他的所作所为能让许多人受益。
——Head of Data Engineering at HSBC Winne Chen

我与汪文君共事过几年,我们负责的是全球性交易系统,对系统性能的要求极高。他是团队里的技术骨干,在我们共事的日子里,汪文君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更难能可贵的是,汪文君在设计阶段就敏捷地洞察到系统可能会出现的瓶颈并且提供解决方案,而且每一个点子,每一个难题的解决之道,他都极富激情地分享给团队的所有成员。得知他要写本Java多线程的书,有幸试读了其中一些章节,感觉特别棒,他能将每一个Java多线程相关的话题都讲解得很有深度。在整本书的构想方面,各个章节的内聚性都很强,章节与章节之间又是层层推进的关系,再加以精准的图示辅助理解,让读者阅读起来感觉非常舒服。本书中所讲解的都是一个个的实战运用,对提升Java内功必然大有裨益。
——Development manager at HSBC Global Banking and Markets Bonson zheng

目录

第一部分:多线程基础 20
第1章:快速认识线程 22
1.1 线程的介绍 22
1.2 快速创建并启动一个线程 22
1.2.1 尝试并行运行 23
1.2.2 并发运行交替输出 24
1.2.3 使用Jconsole观察线程 25
1.3 线程的生命周期详解 26
1.3.1 线程的NEW状态 27
1.3.2 线程的RUNNABLE状态 28
1.3.3 线程的 RUNNING状态 28
1.3.4 线程的BLOCKED状态 29
1.3.5 线程的TERMINATED状态 29
1.4 线程的start方法剖析--模板设计模式在Thread中的应用 30
1.4.1 Thread start方法源码分析以及注意事项 30
1.4.2 模板设计模式在Thread中的应用 33
1.4.3 Thread模拟营业大厅叫号机程序 34
1.5 Runnable接口的引入以及策略模式在Thread中的使用 39
1.5.1 Runnable的职责 39
1.5.2 策略模式在Thread中的应用 40
1.5.3 模拟营业大厅叫号机程序 42
1.6 本章总结 43
第2章:深入理解Thread构造函数 45
2.1 线程的命名 45
2.1.1 线程的默认命名 45
2.1.2 命名线程 46
2.1.3 修改线程的名字 47
2.2 线程的父子关系 48
2.3 Thread与ThreadGroup 48
2.4 Thread与Runnable 50
2.5 Thread与JVM虚拟机栈 50
2.5.1 Thread与Stacksize 51
2.5.2 JVM内存结构 53
2.5.3 Thread与虚拟机栈 58
2.6 守护线程 62
2.6.1 什么是守护线程 62
2.6.2 守护线程的作用 64
2.7 本章总结 64
第3章:Thread API的详细介绍 66
3.1 线程sleep 66
3.1.1 sleep方法介绍 66
3.1.2 使用TimeUnit替代Thread.sleep 67
3.2 线程yield 68
3.2.1 yield方法介绍 68
3.2.2 yield vs sleep 69
3.3 设置线程的优先级 69
3.3.1 线程优先级介绍 70
3.3.2 线程优先级源码分析 71
3.3.3 关于优先级的一些总结 72
3.4 获取线程ID 73
3.5 获取当前线程 73
3.6 设置线程上下文类加载器 74
3.7 线程interrupt 75
3.7.1 interrupt 75
3.7.2 isInterrupted 77
3.7.3 interrupted 79
3.7.4 interrupt注意事项 81
3.8 线程join 82
3.8.1 线程join方法详解 83
3.8.2 join方法结合实战 85
3.9 如何关闭一个线程 90
3.9.1 正常关闭 90
3.9.2 异常退出 94
3.9.3 进程假死 94
3.10 本章总结 95
第4章:线程安全与数据同步 97
4.1 数据同步 97
4.1.1 数据不一致问题的引入 97
4.1.2 数据不一致问题原因分析 99
4.2 初识 synchronized关键字 101
4.2.1 什么是synchronized 102
4.2.2 synchronized关键字的用法 103
4.3 深入synchronized关键字 105
4.3.1 线程堆栈分析 105
4.3.2 JVM指令分析 108
4.3.3 使用synchronized需要注意的问题 112
4.4 This Monitor和Class Monitor的详细介绍 114
4.4.1 this monitor 114
4.4.2 class monitor 117
4.5 程序死锁的原因以及如何诊断 120
4.5.1 程序死锁 120
4.5.2 程序死锁举例 121
4.5.3 死锁诊断 124
4.6 本章总结 126
第5章:线程间通信 127
5.1 同步阻塞与异步非阻塞 127
5.1.1 同步阻塞消息处理 127
5.1.2 异步非阻塞消息处理 128
5.2 单线程间通信 129
5.2.1 初识wait和notify 129
5.2.2 wait和notify方法详解 133
5.2.3 wait和notify注意事项 135
5.2.4 wait vs sleep 137
5.3 多线程间通信 137
5.3.1 生产者消费者 137
5.3.2 线程休息室wait set 140
5.4 自定义显式锁BooleanLock 141
5.4.1 synchronized关键字的缺陷 142
5.4.2 显式锁BooleanLock 143
5.5 本章总结 153
第6章:ThreadGroup详细讲解 155
6.1 ThreadGroup与Thread 155
6.2 创建Thread Group 155
6.3 拷贝Thread数组和ThreadGroup数组 157
6.3.1 拷贝Thread数组 157
6.3.2 拷贝ThreadGroup数组 159
6.4 ThreadGroup操作 160
6.4.1 ThreadGroup的基本操作 161
6.4.2 ThreadGroup的interrupt 164
6.4.3 ThreadGroup的destroy 166
6.4.4 守护ThreadGroup 168
6.5 本章总结 169
第7章:Hook线程以及捕获线程执行异常 170
7.1 获取线程运行时异常 170
7.1.1 UncaughtExceptionHandler介绍 170
7.1.2 UncaughtExceptionHandler实例 171
7.1.3 UncaughtExceptionHandler源码分析 173
7.2 注入钩子线程(Hook) 175
7.2.1 Hook线程介绍 175
7.2.2 Hook线程实战 177
7.2.3 Hook线程应用场景以及注意事项 179
7.3 本章总结 179
第8章:线程池原理以及自定义线程池 180
8.1 线程池原理 180
8.2 线程池实现 181
8.2.1 线程池接口定义 182
8.2.2 线程池详细实现 188
8.3 线程池应用 198
8.4 本章总结 202
第二部分:Java ClassLoader 204
第9章 类的加载过程 205
9.1 类的加载过程介绍 205
9.2 类的主动使用和被动使用 206
9.3 类加载过程详解 209
9.3.1 类的加载阶段 210
9.3.2 类的连接阶段 212
9.3.3 类的初始化阶段 219
9.4 本章总结 221
第10章 JVM类加载器 224
10.1 JVM内置三大类加载器 224
10.1.1 根类加载器介绍 225
10.1.2 扩展类加载器介绍 226
10.1.3 系统类加载器介绍 227
10.2 自定义类加载器 227
10.2.1 自定义类加载器,问候世界 228
10.2.2 双亲委托机制详细介绍 233
10.2.3 破坏双亲委托机制 236
10.2.4 类加载器命名空间,运行时包,类的卸载等 239
10.3 本章总结 246
第11章 线程上下文类加载器 249
11.1 为什么需要线程上下文类加载器 249
11.2 数据库驱动的初始化源码分析 250
第三部分 深入理解volatile关键字 254
第12章 volatile关键字的介绍 255
12.1 初识volatile关键字 255
12.2 机器硬件CPU 257
12.3 Java 内存模型 262
第13章 深入volatile关键字 265
13.1 并发编程的三个重要特性 265
13.1.1 原子性 265
13.1.2 可见性 266
13.1.3 有序性 266
13.2 JMM如何保证三大特性 268
13.2.1 JMM与原子性 269
13.2.2 JMM与可见性 271
13.2.3 JMM与有序性 272
13.3 volatile关键字深入解析 273
13.3.1 volatile关键字的语义 274
13.3.2 volatile的原理和实现机制 277
13.3.3 volatile的使用场景 278
......

前言/序言

为什么写这本书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已有11年的时间,在这11年中,我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将工作中用到的技术梳理成系统性的文档。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由于时间的紧迫性,我们对某个技术领域知识的掌握往往都是比较碎片化的,系统化地串联知识碎片,不仅能加深对该技术的掌握,还能方便日后快速查阅,帮助记忆。截至目前,我已经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大约12本电子书,主要是围绕着项目构建工具、Java开发的相关技术、NoSQL、J2EE等内容展开的。
2017年年初,很多人看过我写的《Java 8 之Stream》电子书之后,给我发邮件,希望我写一本能够涵盖Java 8 所有新特性的电子书。最开始一两个人这样提议的时候,我并没有在意,后来越来越多的朋友都有类似的需求,由于写电子书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于是我尝试着将Java 8 新特性录制成视频教程,大概花了一个月的业余时间我录制了40集《汪文君Java8实战视频》,视频一经推出收获了非常多的好评,所幸大家都比较喜欢我的授课风格,在过去的2017年,我一口气录制了11套视频教程,超过400集(每集都在30分钟左右),当然也包括本书Java高并发相关的内容。
在我的计划中,关于Java高并发的内容将会发布4套视频教程,分别是:第一阶段(Java多线程基础),第二阶段(Java内存模型,高并发设计模式),第三阶段(Java并发包JUC),第四阶段(Java并发包源码剖析AQS)。其中三个阶段都已经发布了,在今日头条《心蓝说Java》中累计播放时长超过20万分钟,百度云盘下载量也是超过了30万余次。由于内容太多,本书只涵盖了前两个阶段的内容,经过了数以万计读者对视频教程问题的指正,本书的写作相对比较顺利,本书内容不仅修复了视频讲解中无法修复的缺陷,而且还加入了我对Java高并发更深一层的领悟和体会
本书是我第一本正式出版的书稿,关于本书的写作可以说是一次偶然的机缘巧合,在2017年9月初,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图书公司的策划编辑Lisa找到了我,她觉得我的视频内容比较系统,非常适合以书稿的形式发表,我们简单交流之后就快速敲定了本书内容的主体结构,围绕着高并发视频教程的前两个阶段展开,在今年我也会努力将高并发后两个阶段的内容编著成书,使之尽快与读者见面。
读者对象
? 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
? 从事Java语言的开发者。
? 从事Java系统架构的架构师。
? 使用Java作为开发语言的公司与集体。
? 开设Java课程的专业院校。
? 开设Java课程的培训机构。
如何阅读本书
本书主要分为四个大的主题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主要阐述Thread的基础知识,详细介绍线程的API使用、线程安全、线程间数据通信以及如何保护共享资源等内容,它是深入学习多线程内容的基础。
在第二部分中之所以引入ClassLoader,是因为ClassLoader与线程不无关系,我们可以通过synchronized关键字,或者Lock等显式锁的方式在代码的编写阶段对共享资源进行数据一致性保护,那么一个Class在完成初始化的整个过程到最后在方法区(JDK8 以后在元数据空间)其数据结构是怎样确保数据一致性的呢?这就需要对ClassLoader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中,我们花费了三个章节的内容来详细、深入地介绍volatile关键字的语义,volatile关键字在Java中非常重要,可以说它奠定了Java核心并发包的高效运行,在这一部分中,我们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使用volatile关键字以及非常详细地介绍了Java内存模型等知识。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第四部分,站在程序架构设计的角度讲解如何设计高效灵活的多线程应用程序,第四部分应该是内容最多的一部分,总共包含了十五个章节。
勘误和支持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编写的时间也很仓促,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或者不准确的地方,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都欢迎将您宝贵的意见发送到我的个人邮箱532500648@qq.com,我会专门在我的今日头条 《心蓝说Java》开设专栏,用于修复书中出现错误和不妥的地方,我真挚地期待着您的建议和反馈。
致谢
首先要感谢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教育我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人不能浮躁,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也致使我在遇到发展瓶颈的时候总能够耐得住性子寻求突破。
在本书最后一部分编写的过程中,我的妻子经历了十月怀胎为我生下了一对龙凤胎汪子敬、汪子兮兄妹,他俩的到来让我感觉到了初为人父的激动与喜悦,更加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不容易,感谢我的妻子,多谢你的支持和理解,本书的出版应该有一半你的功劳。
我还要感谢在我一路成长过程中带给我很多帮助的同事及朋友——徐景辉、Andrew Davidson、Bonson、Winne、Wilson、龙含等,在本书还是草稿阶段的时候,你们就给了我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当然也不能忘了感谢本书的策划编辑Lisa老师,是你直接促成了本书的诞生,在过去的半年多里,你反复不断地帮我审稿,修改错别字,调整不通顺的语句,你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帮助和鼓舞着本书能够最终顺利完稿。
最后一定要感谢我所在的研发团队——GBDS的Jack、Eachur、Jenny、Sebastian、Yuki、Kiki、Dillon、Gavin、Wendy、Josson、Echo、Ivy、Lik、Leo、Allen、Adrian、Kevin、Ken、Terrence,以及VADM的Jeffrey、Robert、Amy、Randy等,多谢你们在工作中对我的帮助。

谨以此书,献给我最亲爱的家人,以及众多热爱Java开发的朋友们。
汪文君(Alex Wang)
中国,广州,2018年3月
《Java并发编程:原理、实践与性能优化》 内容简介 在当今计算日益强大的时代,并行处理已成为提升软件性能和响应速度的关键。无论是处理海量数据、构建高吞吐量的网络服务,还是开发需要实时交互的桌面应用,都离不开对并发编程的深入理解和娴熟运用。本书旨在为广大Java开发者提供一本全面、深入、实用的并发编程指南,帮助读者掌握Java中并发的核心概念、核心技术以及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策略。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API,而是从Java内存模型出发,层层剖析线程的生命周期、线程的创建与管理、线程间的通信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介绍Java并发包(`java.util.concurrent`)中提供的各种高级工具和抽象。我们不仅会讲解这些工具的用法,更会深入探讨其背后的设计思想和实现原理,让读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第一部分:并发基础与Java内存模型 在正式进入并发编程的实践之前,理解底层的内存模型至关重要。本部分将首先阐述Java内存模型(JMM)的概念,详细解释主内存、工作内存、内存可见性、原子性与有序性等关键概念。通过深入理解JMM,读者将能更清晰地认识到,为何在并发环境下,简单地写入一个变量不一定能立即被其他线程看到,以及如何通过各种同步机制来保证线程间的正确通信。我们将结合实际的并发问题(如指令重排序、缓存一致性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帮助读者建立起对并发编程底层原理的深刻认识。 接着,我们将聚焦Java线程的生命周期,从线程的创建、启动、运行、阻塞、唤醒到终止,梳理线程在不同状态下的转换机制。了解线程生命周期的细节,对于调试并发问题、优化线程资源分配至关重要。随后,我们将介绍Java中创建和管理线程的几种常见方式,包括使用`Thread`类、`Runnable`接口以及线程池。我们将详细对比它们的优缺点,并指导读者在不同场景下选择最合适的线程创建策略。 线程间的通信是并发编程中的另一个核心环节。本部分将深入探讨Java提供的各种通信机制,包括传统的`synchronized`关键字、`wait()`/`notify()`/`notifyAll()`方法。我们将剖析这些机制的底层原理,以及它们在解决线程间同步与通信问题时的适用场景和局限性。 第二部分:Java并发包 (`java.util.concurrent`) 深度解析 Java并发包是Java语言在并发编程领域最重要的基石之一,提供了丰富的高级并发工具和抽象,极大地简化了并发程序的开发。本部分将对`java.util.concurrent`包进行深度剖析,为读者揭示其强大的功能和精妙的设计。 我们将从最常用的并发容器开始,详细介绍`ConcurrentHashMap`、`CopyOnWriteArrayList`、`BlockingQueue`(如`ArrayBlockingQueue`、`LinkedBlockingQueue`)等。对于每一种容器,我们不仅会讲解其API用法,更会深入分析其内部实现机制,如`ConcurrentHashMap`的分段锁、`CopyOnWriteArrayList`的写时复制策略,以及`BlockingQueue`的阻塞与唤醒机制。通过对这些容器的理解,读者将能够构建出线程安全且高性能的数据结构。 接着,我们将聚焦并发工具类,这是`java.util.concurrent`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将详细讲解`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Exchanger`等工具类,并通过生动的示例场景,展示它们在协调多个线程、控制并发访问、实现线程间协作等方面的强大能力。例如,`CountDownLatch`如何用于等待多个任务完成,`Semaphore`如何用于限制资源的并发访问数量。 线程池是现代高并发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件。本部分将全面介绍`ExecutorService`框架,包括`ThreadPoolExecutor`的核心参数解析、各种预定义的线程池(如`FixedThreadPool`、`CachedThreadPool`、`ScheduledThreadPool`)的特点与适用场景。我们将深入探讨线程池的工作原理,包括任务提交、线程复用、任务队列、线程回收等环节,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最优的线程池参数,以实现高效的资源利用和任务调度。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Future`和`Callable`接口,它们为异步计算和获取计算结果提供了优雅的解决方案。读者将学会如何提交异步任务,如何通过`Future`对象检查任务执行状态并获取结果,以及如何处理异步计算中的异常。 第三部分:高级并发模式与同步机制 除了`java.util.concurrent`包提供的工具,了解和掌握一些经典的高级并发模式,能够帮助开发者更有效地解决复杂的并发问题。本部分将介绍几种重要的并发模式,并深入探讨Java中更底层的同步机制。 我们将详细讲解“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并展示如何使用`BlockingQueue`或其他同步原语来实现这一模式。该模式在处理数据流、消息队列等场景中非常常见。我们还将介绍“读写锁”模式,以及Java提供的`ReentrantReadWriteLock`,并分析其在读多写少场景下的性能优势。 对于需要更细粒度控制的场景,我们将深入探讨`Lock`接口及其实现类,如`ReentrantLock`。我们将详细讲解`ReentrantLock`的公平锁与非公平锁、中断式锁获取、条件变量(`Condition`)等高级特性,并与`synchronized`进行对比,帮助读者理解何时以及如何选择使用`ReentrantLock`以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和控制力。 第四部分:并发性能优化与问题排查 编写正确的并发程序只是第一步,优化并发程序的性能并有效地排查并发问题是成为一名优秀并发程序员的必经之路。本部分将专注于并发性能的提升和问题的诊断。 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性能优化策略,包括减少锁的粒度、使用无锁(Lock-Free)数据结构(虽然Java原生支持有限,但会介绍其概念和实现思路)、优化线程池配置、利用CPU缓存一致性等。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如何通过代码重构和参数调整来显著提升并发程序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 并发问题的排查往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部分将提供一套系统的问题排查方法论,包括如何利用日志、断点调试、性能剖析工具(如JProfiler、VisualVM)来定位死锁、活锁、竞态条件、线程可见性问题等。我们将分享一些实用的调试技巧和经验,帮助读者快速有效地找出并解决并发程序中的疑难杂症。 第五部分:并发在实际架构设计中的应用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并发编程在实际大型系统架构设计中的应用。我们将分析如何在分布式系统中处理并发,如如何利用消息队列、分布式锁等机制来保证数据一致性和系统可用性。 我们将讨论如何设计高并发的Web服务,包括如何利用Servlet容器的线程模型、HTTP连接池、缓存策略等来应对海量请求。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在微服务架构中,如何通过异步通信、服务降级、熔断等手段来构建健壮且可扩展的并发系统。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并重: 既深入讲解并发的底层原理,又提供丰富的实战代码示例,帮助读者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开发能力。 深入剖析 `java.util.concurrent`: 对Java并发包中的核心组件进行细致讲解,揭示其设计思想和实现细节。 强调性能优化与问题排查: 提供实用的性能调优技巧和故障诊断方法,帮助读者构建高效稳定的并发系统。 贴近实际架构: 结合当前流行的系统架构,讲解并发编程在分布式、微服务等场景下的应用。 循序渐进,体系全面: 从基础概念到高级模式,由浅入深,构建完整的并发知识体系。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 深刻理解Java内存模型,掌握线程安全的核心要素。 熟练运用`java.util.concurrent`包提供的各种并发工具,高效构建并发程序。 掌握并发性能优化的关键策略,提升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 掌握定位和解决并发问题的有效方法。 能够将并发编程的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实际的系统架构设计中。 无论您是初涉并发编程的开发者,还是希望深入理解并发原理、提升并发编程技能的资深工程师,本书都将是您不可多得的参考。让我们一同踏上Java并发编程的探索之旅,构建更强大、更高效的应用程序。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开发者,我一直深耕于Java技术栈。近期,在一次技术分享会上,我听闻一本名为《Java高并发编程详解:多线程与架构设计》的新书,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购买,但从分享者的介绍以及身边几位资深朋友的强烈推荐中,我对其充满了期待,并设想了读完此书后,能为我的工作带来哪些切实的提升。 首先,我预感这本书会在多线程并发的底层原理上有极其深入的剖析。我一直觉得,要真正掌握并发,不能仅仅停留在API的层面,例如`synchronized`、`ReentrantLock`这些关键字的使用,而是要去理解它们在JVM底层的实现机制,比如锁的膨胀、偏向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的转换过程,以及CAS(Compare-and-Swap)操作是如何在无锁场景下实现原子性的。书中如果能详细解释这些,将能帮助我拨开重重迷雾,真正理解并发的“为什么”和“怎么做”,从而写出更高效、更健壮的多线程代码,避免那些难以捉摸的竞态条件和死锁问题。同时,对于ThreadLocal的内存泄漏问题,以及Future、CompletableFuture等异步编程模型的精妙之处,我也希望能有更透彻的讲解。

评分

作为一个对Java生态系统充满好奇的开发者,我也会关注书中是否涉及一些新兴的并发技术和框架。例如,Project Loom的出现,为Java带来了协程级别的并发支持,它有望大幅简化并发编程的复杂度。我希望书中能对Project Loom的原理、使用方式及其对现有并发模型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此外,对于一些成熟的并发框架,如Disruptor、Netty等,书中能否结合它们的设计理念,讲解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发挥其极致的并发性能,这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了解这些前沿技术,能让我保持技术敏感度,为未来的项目选择更合适的工具和方案。

评分

此外,我也非常期待书中在并发性能调优方面能有详实的案例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写出了看似“正确”的多线程代码,但在压测或生产环境中,性能却不尽如人意。这时,就需要深入的性能分析和调优技巧。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方法,例如如何使用JProfiler、Arthas等工具来定位线程的阻塞、CPU的占用过高问题,如何分析GC日志来判断内存是否存在隐患,以及如何针对性的优化锁的粒度、线程池的大小、队列的长度等参数。尤其是在高并发场景下,细微的参数调整可能带来巨大的性能差异,书中如果能通过真实项目中的具体问题,一步步展示调优过程,那将是极其宝贵的实战经验。

评分

其次,我对书中关于并发架构设计的章节尤为关注。在实际项目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如何设计一个能够应对海量请求的分布式系统。这不仅仅是单机多线程的优化,更涉及到服务拆分、负载均衡、服务治理、数据一致性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我期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经典的并发架构模式,例如 Actor模型、CQRS(命令查询职责分离)模式、事件驱动架构等,并结合Java的实际技术栈,给出如何落地这些模式的具体实现思路。例如,如何利用消息队列(如Kafka、RabbitMQ)来解耦服务,如何设计幂等性的接口以应对重复请求,以及在分布式事务面前,如何权衡CAP原则,选择合适的最终一致性方案。这些都是我当前工作中的痛点,若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清晰的指引,将是莫大的福音。

评分

最后,抛开技术细节不谈,一本好的技术书籍,其最大的价值在于能够启发读者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思想书”。它应该能够引导我站在更高的层面去思考并发问题,理解不同并发机制的适用场景和权衡取舍。例如,在追求极致性能的同时,如何兼顾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以及团队的协作效率。这本书能否教会我如何形成一套自己的并发编程思想体系,在面对复杂业务场景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既高效又鲁棒的解决方案,这将是我对这本书最深切的期望。

评分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好的没话说

评分

目前最好的一本多线程的书,等了几个月终于到手!

评分

哈哈刚刚给 vv爸爸爸爸爸爸

评分

618买了好多东西,领券购物相当划算。

评分

新书,看目录是很不错的,很有吸引力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作为一个爱书之人,最见不得书被压得很多无法恢复的印痕。差评!!

评分

作为一个爱书之人,最见不得书被压得很多无法恢复的印痕。差评!!

评分

作者很用心,介绍比较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