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2018 2018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戴鹏民诉法攻略:讲义卷+真题卷(套装共2册)

司法考试2018 2018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戴鹏民诉法攻略:讲义卷+真题卷(套装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戴鹏 著
图书标签:
  • 司法考试
  • 法考
  • 民诉法
  • 戴鹏
  • 真题
  • 讲义
  • 2018年
  • 法律职业资格
  • 攻略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12378993
版次:1
商品编码:1237899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过关考生强烈推荐,民诉法首先精讲教材。
  复杂问题图表化,疑难问题案例化,解题思路步骤化,通过图示、案例、解题步骤和公式等帮助考生攻克考试难点。
  戴鹏老师的指南针民诉法攻略,由《讲义卷》、《真题卷》、《案例卷》和《背诵版》四本图书组成,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逐步实现从知识点的理解,到解题能力的训练,再到综合提高,最后实现成竹于胸,循序渐进,将书越读越薄。相信这套书足以为考生朋友在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民事法学科取得理想的成绩保驾护航。
  《讲义卷》的内容为全面系统,是对民诉法考查内容的整体梳理。
  《真题卷》是对历年典型真题的详尽解析。
  《案例卷》是将知识点化成案例,培养案例思维能力和分析解答能力,帮助考生理解考点,适用法考命题趋势。
  《背诵版》是结合新大纲的考前精华冲刺版。
  以上图书均配有戴鹏老师的免费视频音频课件,可登陆指南针指定网址观看或下载。"


内容简介

  ★2010~2017年八年真题全解,2002~2009年真题精选。

  ★在每一讲前设置“本讲考点分析”,列举本讲的主要考点,便于对涉考知识点总体把握。

  ★对每一道试题都加以详细解读,从考生解题的角度分析解题思路,揭示命题规律,以期通过真题达到熟练掌握考点——了解考试方向——掌握命题规律,进而指导考生有针对性地复习的目的。

  ★旧题新解,根据2012《民事诉讼法》以及新《民诉解释》对以往真题的答案进行了修正。

  ★不定项选择题和主观题单列专题,便于专项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考生对主观案例题分析题干、抓住考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免费配套视频音频讲解(登陆指南针指定网址观看或下载)。

  戴鹏老师民诉法经典讲义,通过对知识点的详细讲解,帮助考生系统、深入地掌握民事诉讼法的主要知识和考点。

  ★全面展现民诉法章节知识体系,梳理考点脉络。

  ★通过[理解与适用]等栏目,揭示考点背后的理论或者立法目的,并举例说明。

  ★通过[总结]栏目,归纳总结类似考点,提示记忆规律,以帮助考生记忆相关考点。

  ★通过[解题思路][技术流]等栏目,为考生梳理解题思路,同时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帮助考生灵活运用该思路,克服疑难杂症。

  ★通过[考点提示]明确揭示考点,以便于考生有针对性地掌握该考点。


目录

第一讲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1
第二讲诉的基本理论/3
一、诉的标的/3
二、诉的分类/4
三、反诉/5
第三讲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8
第一节基本原则/8
第二节基本制度/12
一、合议制/13
二、回避制度/15
三、公开审理制度/16
第四讲主管与管辖/17
第一节主管/17
第二节管辖/18
一、级别管辖/20
二、地域管辖/21
三、裁定管辖/22
四、管辖权异议/25
第五讲当事人/28
第六讲共同诉讼/36
第七讲第三人/39
第八讲诉讼代理人/44
第九讲证据/46
第十讲证明/54
第一节证明对象/54
第二节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56
第三节证据保全/61
第四节证明程序/62
第十一讲保全与先予执行/69
第一节保全/69
第二节先予执行/72
第十二讲期间与送达/73
第十三讲调解/76
第十四讲一审普通程序/81
第十五讲简易程序及小额诉讼程序/95
第十六讲公益诉讼程序/101
第十七讲第三人撤销之诉/104
第十八讲二审程序/107
第十九讲审判监督程序/117
第二十讲特别程序/125
第二十一讲非讼程序之督促程序/130
第二十二讲非讼程序之公示催告程序/134
第二十三讲执行程序/137
第二十四讲涉外民事诉讼程序/149
第二十五讲仲裁概述/152
第二十六讲仲裁协议/154
第二十七讲仲裁程序/160
第二十八讲司法与仲裁/165
第二十九讲不定项选择题专项训练/168
一、2017年卷三95~97题/168
二、2016年卷三95~97题/169
三、2016年卷三98~100题/170
四、2015年卷三95~97题/171
五、2015年卷三98~100题/172
六、2014年卷三95~97题/173
七、2014年卷三98~100题/174
八、2013年卷三95~100题/176
九、2012年卷三95~100题/178
十、2011年卷三95~100题/180
十一、2010年卷三97~100题/183
十二、2009年卷三97~100题/185
第三十讲主观题专项训练/187
一、2017年卷四第六题/187
二、2016年卷四第六题/188
三、2015年卷四第四题/190
四、2014年卷四第六题/192
五、2013年卷四第七题/194
六、2012年卷四第五题/196
七、2011年卷四第五题/198
八、2010年卷四第五题/200
九、2009年卷四第五题/202
第一讲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1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1
二、民事纠纷的解决途径/2
三、民事诉讼法的属性/3
四、民事诉讼法的效力/3
第二讲诉的基本理论/4
一、诉的要素/5
二、诉的分类/6
三、反诉/9
第三讲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13
第一节基本原则/13
一、平等原则/14
二、同等、对等原则/14
三、辩论原则/14
四、处分原则/15
五、诚实信用原则/18
六、检察监督原则/19
七、支持起诉原则/20
第二节基本制度/21
一、合议制/22
二、回避制度/25
三、公开审判制度/26
四、两审终审制度/27
第四讲主管与管辖/28
第一节主管/28
一、法院主管与人民调解的关系/28
二、法院主管与仲裁委员会的关系/30
三、法院主管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关系/30
第二节管辖概述/30
一、管辖权恒定原则/30
二、专门法院的管辖/31
第三节级别管辖/31
一、基层法院管辖/32
二、中级法院管辖/32
三、高级法院的管辖/33
四、最高人民法院的管辖/33
第四节地域管辖/34
一、一般地域管辖/36
二、特殊地域管辖/39
三、专属管辖/41
四、协议管辖/43
第五节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45
第六节裁定管辖/45
一、移送管辖/46
二、指定管辖/49
三、管辖权转移/49
第七节管辖权异议/52
第五讲当事人/56
一、概念/58
二、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58
三、当事人适格/61
四、常考的适格当事人/64
五、当事人变更/68
第六讲共同诉讼/71
一、共同诉讼的概念/73
二、普通共同诉讼/73
三、必要共同诉讼/74
四、诉讼代表人制度/77
第七讲第三人/81
一、第三人的种类/82
二、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82
三、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86
四、撤销之诉第三人/90
第八讲诉讼代理人/91
一、法定代理人/92
二、委托代理人/92
第九讲证据/95
一、概念/97
二、证据的种类(法定分类)/97
三、证据的理论分类/105
第十讲证明/109
第一节证明对象/109
一、免证事实(2015年《民诉解释》第93条)/110
二、自认制度/111
第二节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114
一、证明责任概念/115
二、理解证明责任应当注意的问题/115
三、证明责任的分配/117
四、证明标准(2015年《民诉解释》第108、109条)/121
第三节证据保全/123
第四节证明程序/124
一、举证/126
二、法院调查收集证据/128
三、质证(2015年《民诉解释》第103条)/130
四、证据的认定/131
第十一讲保全与先予执行/135
第一节保全/135
一、诉讼中保全/136
二、诉讼前保全/137
三、执行前的保全(2015年《民诉解释》第163条)/138
四、诉前和诉讼保全的共同问题/139
第二节先予执行/141
一、适用情形/142
二、适用条件/142
三、程序/142
第十二讲对妨碍诉讼的强制措施/144
一、拘传/144
二、罚款与拘留/145
第十三讲期间与送达/147
第一节期间/148
一、期间的分类/148
二、期间的计算方法/148
三、期间的耽误与顺延/149
第二节送达/150
一、直接送达/150
二、留置送达/151
三、电子送达/151
四、委托送达/152
五、转交送达/152
六、邮寄送达/152
七、公告送达/152
第十四讲调解/154
一、概念/155
二、原则/156
三、调解的适用范围/156
四、调解的适用阶段/156
五、调解程序/157
六、关于调解协议的几个重要考点/157
七、调解书的制作与生效/158
八、诉讼中的和解/161
第十五讲一审普通程序/163
一、起诉与受理/167
二、案件的庭前分流程序(该部分为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修正内容)/174
三、撤诉和缺席判决/175
四、诉讼障碍:延期审理、诉讼中止、诉讼终结/177
五、一审审限/183
六、判决、裁定和决定/183
七、诉讼文书公开/187
第十六讲简易程序/188
一、适用的基本前提/190
二、适用程序/191
三、简易程序的特点/192
四、程序的转换/195
五、小额诉讼程序/195
第十七讲公益诉讼程序/199
一、起诉主体/200
二、起诉条件/200
三、管辖/200
四、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诉讼案件后,应当在10日内书面告知相关行政主管部门/201
五、其他机关、组织参与诉讼/201
六、公益诉讼的和解、调解/201
七、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诉讼案件,不影响同一侵权行为的受害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1
八、公益诉讼不允许提出反诉/202
第十八讲第三人撤销之诉/204
一、起诉与受理/205
二、审理方式/207
三、判决结果/208
四、救济/209
五、与再审的关系/209
第十九讲二审程序/211
一、上诉的提起/212
二、二审程序/216
三、二审的结案/218
第二十讲审判监督程序/226
第一节审判监督程序概述/226
一、再审概述/226
二、再审的对象:已经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227
第二节再审的启动/228
一、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230
二、当事人申诉(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再审)/230
三、检察院启动再审/232
四、当事人申请检察院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234
第三节再审的审理程序/235
一、审理法院/236
二、再审程序/239
三、再审的范围/241
四、再审的结案/241
五、关于小额诉讼程序的再审问题(2015年《民诉解释》第426条)/245
第二十一讲特别程序/247
一、特别程序概说/249
二、选民资格案件/251
三、宣告失踪、死亡案件/252
四、认定公民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253
五、认定财产无主案件/253
六、确认调解协议效力案件/254
七、实现担保物权案件/256
第二十二讲非讼程序之——督促程序/259
一、概说/260
二、程序要点/260
第二十三讲非讼程序之——公示催告程序/264
一、概述/264
二、主要考点/265
第二十四讲执行程序/269
第一节执行的有关制度/269
一、执行概说/273
二、执行根据(执行以生效法律文书为根据原则)/274
三、执行管辖/274
四、执行的启动/276
五、执行通知/277
六、委托执行/277
七、执行担保/277
八、执行和解/278
九、执行回转/280
十、代位申请执行/280
十一、参与分配/282
十二、对执行行为的异议/283
十三、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的异议★/285
十四、执行承担与变更、追加当事人/291
十五、执行中止和终结/294
第二节执行措施/296
一、财产报告制度/297
二、强制支付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及迟延履行金/298
三、对于赔礼道歉、恢复名誉等判决内容的执行/299
四、限制出境/299
五、征信系统记录/299
六、媒体公布/300
七、不得强制执行的财产/300
第二十五讲涉外民事诉讼程序/301
一、概说/302
二、涉外民事诉讼的一些原则/302
三、管辖/303
四、期间/303
五、送达/304
六、司法协助/306
第二十六讲仲裁概述/307
一、仲裁的范围/307
二、仲裁的原则与制度/308
第二十七讲仲裁协议/310
一、仲裁协议的形式与类型/311
二、仲裁协议的内容/311
三、仲裁协议的效力/312
第二十八讲仲裁程序/318
一、仲裁中的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319
二、仲裁庭的组成/321
三、仲裁员的回避/321
四、仲裁的审理方式/322
五、仲裁中的撤回申请和缺席裁决/323
六、仲裁中的和解/323
七、仲裁中的调解/324
八、仲裁中的裁决/324
第二十九讲司法与仲裁/327
第一节司法对仲裁的支持——仲裁裁决的执行/327
第二节司法对仲裁的监督——撤销仲裁裁决/327
一、撤销仲裁裁决的启动方式/328
二、撤销程序/328
第三节司法对仲裁的监督——不予执行仲裁裁决/330


《厚德载物,治学之道:民事诉讼法精要与实战演练》 内容概述: 本书并非针对特定年份的司法考试,而是以民事诉讼法这一核心法律学科为对象,提供一套系统、深入的学习资料,旨在帮助广大法律从业者及有志于此的学子,全面掌握民事诉讼法的理论精髓与实务应用。全套书籍分为理论精讲与实战演练两大部分,内容严谨,逻辑清晰,力求为读者搭建一座通往精通民事诉讼法的坚实桥梁。 第一卷:民事诉讼法理论精要 本卷是民事诉讼法的理论基石,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鲜活的案例,系统阐释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程序及相关重要概念。我们将从以下几个维度深入剖析: 总论: 民事诉讼法的概念与性质: 深入分析民事诉讼法作为规范民事诉讼活动、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实现司法公正的法律规范体系的独特地位与作用。我们将探讨其与实体法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关键作用。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逐一解读以“以法院为中心”的审判为中心的原则、以当事人为中心的诉讼原则、公民主体原则、司法公正原则、效率原则、合法性原则、正当程序原则等。我们会结合历史发展和现实需求,阐释这些原则的内涵、外延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例如,对于“以当事人为中心的诉讼原则”,我们将深入探讨其在举证责任分配、处分权、辩论权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以及其对司法效率的影响。 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势: 简要梳理民事诉讼法从早期萌芽到现代发展的脉络,探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状况对其演变的影响。同时,我们将展望民事诉讼法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可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其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的趋势。 诉讼参与人: 当事人: 详细阐述当事人的概念、种类(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当事人资格的取得与丧失。我们将重点分析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诉讼协作者第三人等不同类型第三人的诉讼地位与权利义务。此外,我们将探讨当事人能力与当事人适格的区分,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准确把握。 诉讼代理人: 深入分析法定代理、指定代理、委托代理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将详细讲解律师代理、近亲属代理、基层组织代理等不同形式的代理,以及诉讼代理人的权利、义务与法律责任。特别会强调律师在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中的核心作用。 其他诉讼参与人: 涵盖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等各类诉讼参与人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以及他们参与诉讼活动的规范要求。我们将重点关注其作为中立第三人在查明事实、形成证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保障其独立性。 证据制度: 证据的概念与种类: 全面梳理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类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我们将对其进行分类阐释,并分析不同证据类型的特点与证明力。 证据的收集、固定与审查: 详细讲解证据的收集方式、固定要求、提交期限以及法院的审查标准。我们将深入分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分配,以及如何运用证据规则在庭审中发挥最大效用。 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分配: 这是民事诉讼法的核心难点之一。我们将通过大量案例,系统讲解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理论渊源、各自含义、相互关系以及在不同诉讼阶段的分配原则。例如,我们将分析一般情况下的举证责任分配,以及特殊情况下的举证责任倒置。 管辖制度: 级别管辖、地域管辖与专属管辖: 详细阐述不同管辖类型的确定依据与规则,分析其在保障司法效率、便利当事人诉讼方面的作用。我们将重点解读特殊地域管辖,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海事纠纷等案件的管辖确定。 移送管辖与指定管辖: 解释在何种情况下法院可以主动移送管辖,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如何通过指定管辖来解决管辖争议。 诉讼程序: 普通程序: 按照立案、庭前准备、开庭审理、证据交换、质证、辩论、合议、判决等环节,详细剖析一审普通程序的完整流程。我们将强调各环节的核心要义与法律要求。 简易程序: 阐释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审理方式与特点,分析其在提高审判效率方面的优势。 特别程序: 详细介绍支付令、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婚姻家庭案件审判程序、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程序、选民资格案件审判程序等各类特别程序的启动条件、审理方式与法律后果。 上诉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 明确上诉的条件、期限、方式,以及二审、再审的审理范围与目的。我们将探讨审判监督程序在纠错、保障公正方面的特殊作用。 执行程序: 执行的条件与原则: 讲解执行的启动依据、执行的原则(如强制执行、依法执行、善意执行等)。 执行的方式与措施: 详细阐述强制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搜查、拘传、拘留、罚款等各类执行措施,以及财产报告制度、搜查制度、搜查程序等。 执行异议与执行复议: 分析执行异议的提出主体、理由、审查程序,以及执行复议的法律救济途径。 其他重要制度: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深入分析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法律性质、适用范围、计算方法以及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 起诉条件与案件受理: 详细讲解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以及法院审查案件是否受理的程序与标准。 调解制度: 探讨调解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作用、方式以及调解协议的效力。我们将强调调解作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重要途径。 诉讼保全与先予执行: 讲解诉讼保全的目的、条件、申请与实施程序,以及先予执行在保障胜诉权方面的意义。 第二卷:民事诉讼法实战演练 本卷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必经之路。我们将精选历年来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民事诉讼法真题,并根据当前司法考试的命题趋势,精心设计模拟试题,力求全方位提升考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历年真题精析: 按题型分类: 分别对选择题(单选、多选)、案例分析题、法律文书题等进行系统梳理。 按知识点归类: 将真题按照民事诉讼法的章节或重要知识点进行归集,帮助考生清晰地看到各部分内容的考察频率和难度。 深度解析: 对每一道真题,我们将提供详细的解题思路、法律依据、命题意图以及易错点提示。不仅要告知“为什么正确”,更要说明“为什么错误”,并深入剖析命题老师的考察逻辑。 考点归纳与总结: 在真题解析后,我们会对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提炼和总结,形成高频考点、难点考点清单,方便考生复习巩固。 模拟试题演练: 紧扣最新考试大纲: 模拟试题的设计将严格遵循最新公布的司法考试大纲,涵盖所有核心考点和新增、变动内容。 题型多样化: 包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如适用)、案例分析题、论述题、法律文书题(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判决书、裁定书等)等,力求全面模拟真实考试场景。 难度梯度设置: 模拟试题将设置一定的难度梯度,从易到难,逐步挑战考生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 原创性设计: 题目设计力求新颖,避免陈旧套路,重点考察考生对新法条、新理论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配套详细解析: 每道模拟试题都将提供详尽的答案解析,包括解题思路、法律条文引用、知识点拓展以及对常见错误答案的辨析。 法律文书写作指导: 经典文书范例: 收录各类民事诉讼法律文书的经典范例,如起诉状、答辩状、上诉状、代理意见、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等,并附带详细的写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写作技巧传授: 讲解法律文书的结构、语言风格、逻辑要求、证据组织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条文。 专项训练: 针对法律文书题,设计专门的写作训练模块,引导考生进行模仿和创新。 备考策略与方法: 整体复习规划: 提供不同阶段的备考建议,如何制定复习计划,如何分配时间,如何平衡理论与实务的学习。 疑难问题解答: 针对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提供解答思路和求助途径。 临场应试技巧: 传授答题技巧,如如何快速审题、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如何处理不确定的题目等。 心态调整: 强调备考过程中的心态调整,如何保持积极性,如何应对压力。 本书特色: 体系化构建: 全面覆盖民事诉讼法的核心知识点,构建严谨的知识体系,避免碎片化学习。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又有丰富的实战演练,帮助考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注重逻辑思维训练: 引导考生理解法条背后的逻辑,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死记硬背。 紧跟法律发展前沿: 关注民事诉讼法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前沿理论,确保内容的时效性。 易于理解的语言风格: 避免使用过于艰涩的专业术语,力求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法律概念。 强大的助学工具: 丰富的案例、精析的真题、精巧的模拟题,为考生的学习提供全方位支持。 本书旨在成为广大法律学习者最可靠的伙伴,通过系统学习和刻苦训练,相信读者一定能掌握民事诉讼法的精髓,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

用户评价

评分

整体而言,这套书给我的感觉是“有温度的严谨”。它既有法学专业书籍的深度和体系,又兼顾了应试者迫切需要的那种“直击考点”的实战性。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那些法律适用存在争议的“灰色地带”时的处理方式。它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武断论调,而是会清晰地指出“主流观点认为A,但司法实践中可能倾向于B,结合历年考点设置,你应该重点掌握A的构成要件”。这种对现实考试环境的洞察力,是许多纯学术著作所缺乏的。此外,排版上的用心也值得一提,关键概念的加粗、重要法条的引用格式都很规范,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不易疲劳,这对于需要长时间奋战的考生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加分项。总而言之,如果将司法考试比作一场需要精良装备和详尽地图的探险,那么这套书无疑就是那张被仔细标注过危险区域和宝藏地点的核心地图。

评分

套装中的两册书在内容上的协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不是简单的“理论+练习”的简单组合,而更像是一体两面的认知工具。讲义卷负责搭建认知结构,提供“what”和“why”的解释;而真题卷则负责实战演练,验证理解的深度和速度。我尝试过只看真题解析而不看讲义,结果发现自己虽然能大致明白错误在哪里,但对背后的法理基础依然模糊。反过来,如果只啃讲义,没有真题的检验,很容易陷入“我懂了”的自我安慰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涉及到“诉讼时效中断”的一个考点时,讲义部分用了大约半页纸的篇幅进行了详细论述,包括了针对中止、中断和届满的精确界定。紧接着,在真题卷中,立刻就出现了一个将这三者混淆的设问。这种紧密的对应关系,强迫我必须在学习理论时就警惕那些容易被混淆的知识点,极大地提高了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避免了“学而不练,练而不精”的常见误区。

评分

我必须承认,阅读这份讲义卷的过程中,我经历了一段从“轻松”到“严肃”的心态转变。起初,那些用大标题和简洁语句概括的重点确实让人感觉复习难度骤降,甚至有点“过于简单”的错觉。但随着深入阅读到那些关于证据采纳和诉讼效力的章节时,我才发现,这种简洁背后的代价是对精准度的极致要求。戴老师的文字风格极其凝练,几乎没有一句废话,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仿佛经过了精密的计算。这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不能只是走马观花地看过去,必须停下来仔细揣摩那些看似平淡的描述,它们往往隐藏着得分的关键。特别是关于“二审程序”的那一节,它没有堆砌复杂的程序法条,而是用一个简短的段落,清晰地区分了发回重审和直接改判的法定情形及其背后的司法哲学。对于我这种在实务和理论之间徘徊的考生来说,这种高度浓缩的智慧,比一万字的空洞阐述要有效得多。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挺下功夫的,封面色彩搭配沉稳又不失活力,拿在手里分量感十足,明显能感觉到内容很扎实。不过,说实话,我拿到手的时候,对于这套“戴鹏民诉法攻略”系列,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毕竟司考的民诉法知识点繁杂得像个迷宫,很多辅导书都是把法条堆砌起来,读起来枯燥乏味,让人望而生畏。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有那种“化繁为简”的魔力。翻开讲义卷的第一页,那种扑面而来的清晰感让我稍微松了口气。它似乎没有急于展示那些密密麻麻的条文和案例,而是先用非常概括性的图表,把民诉的整个流程脉络勾勒了出来,像一张高空俯瞰的地图。这种结构上的引导,对于我这种需要建立整体框架的考生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仅仅是梳理这些图表和引言,就已经感觉对民诉的理解比之前系统多了,至少知道每个知识点在大体系里处于什么位置,不再是孤立的碎片。真希望接下来的内容能延续这种清晰的逻辑,而不是在细节里迷失方向。

评分

真题卷的实用性是我最看重的部分,毕竟,对于法律考试而言,脱离了真题来谈“攻略”无异于纸上谈兵。我迫不及待地翻到了2017年和2016年的真题部分,想看看戴老师对真题的拆解能有多深入。很多模拟题册给出的解析都是那种“标准答案式”的,仅仅告诉你哪个选项对,然后引用一两条法条了事。但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不仅告诉你“为什么这个是错的”,更重要的是解释了“出题人设置这个陷阱的意图是什么”,甚至还拓展了相关联的知识点,做到了举一反三。比如,在涉及到管辖权异议的题目上,讲义部分强调了不同层级法院的管辖区别,而真题解析部分则紧扣那个特定时间点的最新司法解释对该考点的微调。这种“讲义——真题——深度解析”的无缝衔接,让学习过程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我感觉这不再是简单的刷题,而是在和命题人进行一场深度对话,理解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

评分

加油。书是正品,质感不错!!!!!

评分

戴鹏老师,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讲师,司法考试资深专家,戴老师善于研究司法考试命题特征,剖析命题规律,视角新颖、独到,使考生备考更具针对性,授课风趣幽默。

评分

东西好,速度快,价格实惠。

评分

买了没用过,也是浪费了,不过考研顺利通过了

评分

司法考试必备,助你一臂之力轻松过关,通过360

评分

书很好用,质量也好,物流也快

评分

书本质量很好,物有所值,值得购买!

评分

书本质量很好,物有所值,值得购买!

评分

价格实惠,质量很好,送货上门,快捷方便,值得购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