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具有如下特色:
1.考情解读,考点分析。本书对浙江省事业单位新考试大纲进行了细致解读,旨在帮助考生把握新考情特点和备考方向。
2.突出重点,传授技巧。本书依据新考试大纲量身定制了具体内容,不仅详细阐述了高频考点的特性、命题思路及解题模式,还深入分析了各题型作答技巧。
3.扫码听微课程,学习经典真题。本书在考情综述部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真题,在文字解析的基础上,还配有视频讲解,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免费看。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严格依据新浙江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和新真题编写而成。本书涵盖了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部分的所有题型,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五部分。
每个部分首先对知识点的详细讲解,总结了很多宝贵的做答题经验和技巧,有些还对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了延伸讲解。在讲解知识点之后设置了“经典真题”“点拨”“易错警示”等模块,旨在让考生,讲练结合,帮助考生切实掌握解题方法。
目录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情综述(1)
第一章选词填空(8)
第一节词义辨析(8)
一、词语的理性义(8)
二、词语的色彩义(10)
第二节语法与语用(12)
一、词性与句法功能(12)
二、词语的习惯搭配(14)
第三节成语(16)
一、八大常见命题陷阱(16)
二、成语特殊题型之成语连用(19)
第四节虚词(20)
一、八大复句关系的类型(20)
二、八大复句关系的常用关联词(21)
三、区分易混复句关系(23)
第二章语句表达(25)
第一节病句辨析(25)
一、病句六大类型(25)
二、解题指津(28)
第二节语句连贯(31)
一、题型解读(31)
二、解题指津(31)
第三章阅读理解(36)
第一节主旨观点题(36)
一、题型解读(36)
二、解题指津(36)
第二节细节判断题(39)
一、题型解读(39)
二、解题指津(40)
第三节寓意理解题(42)
一、题型解读(42)
二、解题指津(42)
第四节词句理解题(44)
一、题型解读(44)
二、解题指津(44)
第五节推断下文题(46)
一、题型解读(46)
二、解题指津(46)
第六节标题添加题(50)
一、题型解读(50)
二、解题指津(50)
第七节文章阅读(52)
一、考查词语(53)
二、考查句子(55)
三、考查语句连贯(55)
四、考查细节信息(56)
五、考查主旨观点(58)
六、考查文章标题(59)
第一章数量关系——数字推理(62)
第一节数列形式数字推理(62)
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62)
二、等比数列及其变式(64)
三、和数列及其变式(66)
四、积数列及其变式(68)
五、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69)
六、分式数列(72)
七、组合数列(74)
八、整数拆分数列(75)
九、创新数列(77)
第二节图形形式数字推理(79)
一、圆圈形式数字推理(79)
二、表格形式数字推理(80)
三、三角形式数字推理(81)
四、其他图形形式数字推理(82)
第三节数字推理实战技巧(83)
一、数项特征分析(83)
二、运算关系分析(85)
三、整体特征分析(86)
第二章数量关系——数学运算(88)
第一节数学运算基础知识(88)
一、数的整除特性(88)
二、大公约数与小公倍数(89)
三、奇偶性与质合性(91)
四、同余与剩余(91)
五、尾数法(93)
第二节数学运算题型分类精讲(93)
一、计算问题(93)
二、和差倍比问题(96)
三、行程问题(97)
四、工程问题(99)
五、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101)
六、几何问题(105)
七、利润问题(107)
八、容斥问题(109)
九、推理问题(110)
十、运筹问题(111)
十一、浓度问题(112)
十二、抽屉原理(113)
十三、牛吃草问题(114)
十四、鸡兔同笼问题(114)
十五、盈亏问题(115)
十六、日期问题(116)
十七、方阵问题(116)
十八、植树问题(117)
十九、年龄问题(118)
二十、时钟问题(119)
第三节数学运算常用解题方法(120)
一、代入排除法(120)
二、特殊值法(121)
三、方程法(123)
四、图解法(125)
五、十字交叉法(127)
第一章判断推理——图形推理(130)
第一节图形推理核心知识储备(130)
图形构成(130)
一、点线角面(130)
二、封闭开放(133)
三、图形部分(134)
四、图形种类(135)
五、元素位置(137)
几何性质(138)
一、对称性(138)
二、重心(139)
三、面积和体积(139)
图形转化(140)
一、移动、旋转、翻转(140)
二、图形叠加(141)
第二节图形推理题型分类精讲(142)
一、类比型图形推理(142)
二、顺推型图形推理(143)
三、九宫格图形推理(144)
四、空间形式图形推理(146)
五、其他形式图形推理(148)
第二章判断推理——逻辑判断(150)
第一节逻辑判断题型分类精讲(150)
必然性推理(150)
一、直言命题(150)
二、复言命题(156)
可能性推理(163)
一、削弱型题目(164)
二、加强型题目(167)
三、前提型题目(170)
四、解释型题目(172)
五、评价型题目(174)
六、结论型题目(177)
第二节逻辑判断实战技巧(178)
一、找突破口法(178)
二、假设法(180)
三、排除法(182)
四、排序法(182)
五、图表法(183)
六、计算法(184)
第三章判断推理——类比推理(185)
第一节类比推理核心知识储备(185)
一、类比推理考查方式(185)
二、类比推理解题步骤(186)
三、类比推理解题技巧(186)
四、类比推理出题陷阱(188)
第二节类比推理题型分类精讲(189)
一、概念间关系(189)
二、近反义关系(190)
三、描述关系(191)
四、条件关系(192)
五、语法关系(193)
第四章判断推理——定义判断(195)
第一节定义判断核心知识储备(195)
一、定义的逻辑知识(195)
二、定义判断解题原则(196)
三、定义判断解题步骤(196)
四、定义判断题型分类(196)
第二节定义判断题型分类精讲(198)
一、单定义判断(198)
二、多定义判断(204)
第五章判断推理——事件排序(206)
第一节事件排序解题基础(206)
一、事件排序基础知识(206)
二、事件排序解题步骤(206)
第二节事件排序解题全攻略(206)
一、直接排序法(206)
二、代入排序法(207)
三、排除法排序(207)
四、首尾排序法(208)
第三节事件排序实战技巧(208)
一、综合运用解题方法(208)
二、合理运用背景知识(209)
三、比较选项得出答案(209)
第一章资料分析概念(212)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212)
二、增长量(213)
三、增长率(214)
四、比重(217)
五、倍数和翻番(218)
六、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219)
七、进出口额(220)
八、指数(221)
第二章资料分析计算技巧(222)
一、尾数法(222)
二、首数法(222)
三、有效数字法(223)
四、特征数字法(224)
五、范围限定法(224)
六、乘除法转化法(225)
七、同位比较法(226)
八、运算拆分法(227)
九、常见算式处理技巧(227)
第三章资料分析题型分类精讲(233)
一、计算题(233)
二、排序题(234)
三、计数题(235)
四、趋势判断题(237)
五、综合判断题(238)
六、假设条件题(240)
第一章国情地理(242)
第一节国情概况(242)
第二节自然地理(244)
第三节世界地理(246)
第二章政治(248)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248)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252)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54)
第四节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258)
第三章科技与生活(260)
第一节高新技术(260)
第二节生活常识(262)
第四章人文与历史(267)
第一节文化常识(267)
第二节历史常识(274)
第五章法律(284)
第一节宪法(284)
第二节民法(286)
第三节刑法(291)
第四节行政法(293)
第六章经济(297)
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97)
第二节微观经济(299)
第三节宏观经济(301)
第七章行政管理(305)
第一节行政管理基础知识(305)
第二节公文基础知识(307)
中公教育·浙江事业单位辅导课程简章(311)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14)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节词义辨析
词义辨析是选词填空题中一大考查重点,正确理解、准确辨析词语的含义,对解答选词填空题至关重要。
词语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理性义和色彩义。
一、词语的理性义
词语的理性义是词语含义的核心部分。近义词,指的就是理性义相近的词语。
很多词语之所以意义相近,多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语素;同理,之所以意义不同,则是因为具有不同的语素。因此辨析近义词词义,可以从相异语素着手,根据相异语素的字形、字义以及其组成的惯用词语来判断该近义词的范围、侧重点和轻重程度。
(一)看词义所指的范围
范围有大小的不同,也有所指对象的不同。事业单位考试中,对范围大小不同的近义词辨析考查较少,多是对词义所指对象的考查。
【示例1】“度过”vs“渡过”
度过:指过去的意思,多用于表示与时间有关的对象,如“光阴”“童年”等。
渡过:渡,水字旁。指经过与水有关的江、河、湖、海等,也指经过困难、危机等。
【误用】社会各界好心人士捐款共计20余万元,帮助这家人暂时度过了难关。
【辨错】句中说的是“难关”,应该与“渡过”搭配。
【示例2】“驱除”vs“祛除”
驱除:驱,马字旁。赶牲口的意思。故“驱除”的适用对象为蚊虫、敌人等具体事物。
祛除:祛,示字旁,故“祛除”的适用对象多为疾病、疑惧或迷信等抽象事物。
【误用】经过众多专家的会诊,王教授的头风病终于被驱除了。
【辨错】句中说的是将疾病治好,疾病为抽象事物,故应用“祛除”,而非“驱除”。
(二)看词义的侧重点
有些词语虽然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在表现对象上却有着不同的侧重。做题时,考生需仔细体会选项中相近词语的不同侧重点,找出与题干内容相契合的一项。
【示例1】“精准”vs“精确”
精准:侧重于很符合、没差错。
精确:侧重于精细、确切,如: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位数。
【误用】8号选手的远投非常精确。
【辨错】句子说的是投篮投得准,所以“精确”应改为“精准”。
【示例2】“简洁”vs“简捷”
简洁:“洁”,干净利索。简洁侧重指说话、行文简明扼要,不啰唆,没有多余的内容。
简捷:“捷”,快捷。简捷侧重指简便、快捷,直截了当。
【误用】他的文章立意很好,行文也简捷流畅。
【辨错】句子要表达的是“简明扼要”的意思,而不是“快捷”的意思,故“简捷”应改为“简洁”。
(三)看词义的轻重程度
有的近义词虽然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在表现的程度上有着轻重、强弱的不同。
【示例1】“批判”vs“批评”
批判:指对错误的或敌对的思想、言论或行为作系统地分析,加以否定,词义较重。
批评:指对书籍、文章加以批点评注,或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词义较轻。
【误用】过去开会,有些人总是拖拖拉拉爱迟到,经过批判教育,这种不良的现象已经不再出现了。
【辨错】“批判”针对的是错误或敌对的思想、言论等,而“开会迟到”没有那么严重,不能用“批判”,应改为“批评”。
【示例2】“相信”vs“信任”vs“信赖”
相信:认为正确,不怀疑,词义较轻。
信任:相信而敢于托付,词义较重。
信赖:信任并且可以依靠,词义重。
【误用】大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众多部落的拥戴和舜的信赖,继舜之后担任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辨错】由“继舜之后担任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可知,句子侧重说的是舜对禹的相信与托付,故用“信任”比“信赖”更合适。
经典真题1孔子的许多教诲,说来都挺好听,诸如“刚、毅、木、讷”,“温、行、忠、信”以及“温、良、恭、俭、让”等,都不失“为人之道”。然而,这些“优良品质”历来都是统治者、强者以及教育者用来
被统治者、弱者和受教育者的,他们自己一个个却未必。国人历来“成王败寇”的逻辑,而缺乏起码的是非观念。一旦“成王”自然就占据了制高点,获得了空前未有的优势,话语更使他们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教训遵从遵循特权
B.告诫遵循遵从强势
C.控制遵守遵从优势
D.训诫遵从遵循霸权
解析:此题答案为D。遵从:遵照并服从,侧重于“服从”。遵循:遵照,依照沿袭,侧重于“因循”。第二空中,“这些‘优良品质’”都属于孔子的教诲,故用“遵从”更贴切。第三空中,“遵循逻辑”为常见搭配。第四空中,由题干中的“制高点”“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可知填“霸权”比“特权”更合适。
经典真题2当时间流逝,手边的书也渐渐发黄时,才觉察到还没有细细年轻的滋味,年轻已与我们无声告别。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悄悄品评B.匆匆咀嚼
C.悄然品尝D.缓缓品味
解析:此题答案为C。“匆匆”“缓缓”分别侧重于形容快慢,根据句中“才察觉到”“无声告别”可知,句子强调的是时间流逝得悄无声息,而不是快慢,故排除B、D。“品尝”侧重在“尝”,指仔细尝味道,通常与“滋味”搭配。“品评”侧重在“评”,指辨别优劣,评议高下,通常与“文章”等搭配。
经典真题3只有勤俭节约,铺张浪费之歪风,才能有效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厉行提防漫延B.力行防止漫延C.力行防备蔓延D.厉行防范蔓延
解析:此题答案为D。第一空中,“力行”的“力”常组词为身体力行,亲力亲为,故“力行”侧重亲自实践;“厉行”的“厉”是严厉的意思,故“厉行”侧重严格执行。根据“只有……才……”可知,“厉行”更适合,排除B、C。第三空中,“漫延”的“漫”为水字旁,一般用于水流向四周扩散;“蔓延”的“蔓”为草字头,一般用于植物或火灾的生长或发展,抽象事物的扩展多用“蔓延”。
经典真题4为英雄金训华守墓37年的陈健,获得了“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称号。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一个生者对一个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约束淡去B.制约淡忘
C.约束淡忘D.制约淡去
解析:此题答案为A。“约束”有制约之意,但“制约”只能来自对方,而“约束”既可以来自对方,也可以来自自己。题干中的束缚是来自“自我”,因此选“约束”。“淡去”是淡化、稀释、褪去的意思,“淡忘”指印象逐渐淡薄以至于忘记。题干说的是“火红的时代背景”,用“淡去”表示对这种鲜艳的“火红”色背景的淡化、稀释,符合句意。故第二空选“淡去”。
二、词语的色彩义
词语的含义除了理性义以外,还有附着在理性义上的色彩义。理性义使语言表达得准确,色彩义则使语言的表达更生动、更形象。所以,我们在做选词填空时,不仅要仔细辨析词语的理性意义、搭配习惯,还需要认真体会词语的色彩义,揣摩其在具体语境中的独特含义。在词语的理性义非常相近,或者无法从理性义判断答案时,辨析词语的色彩义将是解题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一)词语的感情色彩
根据感情色彩,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大家在做题时,需要根据现有句子所提供的语境,判断作者的感情态度和褒贬意味,从而选出与作者感情色彩相符合的词语。
(二)词语的语体色彩
根据语体色彩,词语可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两大类。口头语的主要特点是:自然、通俗,常用于日常交谈,或比较口语化的文学作品。书面语的特点是:文雅、庄重,多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理论性强的文章等。从试题选材来看,事业单位考试多考查考生对书面语的掌握情况。
从表达内容来看,书面语又可分为公文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和文艺语体。不同的语体色彩表现出不同的语体风格。如:公文类语体用词比较规范、庄重,政论类语体的词语感情色彩比较强烈、逻辑性强,科技类语体的词语比较严密、规范,文艺类语体的词语则相对比较文雅、抒情。
《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业指导: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引言 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是选拔优秀人才、优化事业单位队伍结构、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其中,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作为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全面评估考生的基本素质、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本教材系列,正是为广大备考浙江省事业单位的考生量身打造的专业指导用书,致力于帮助考生精准掌握考试要点,有效提升应试技巧,最终实现考试目标。 本书重点聚焦于“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这一科目,深度解析其考试大纲,系统梳理考点,并结合历年真题和最新命题趋势,提供一套科学、系统、高效的学习方案。我们深知,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考察内容广泛,涉及逻辑推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包含诸多细分的知识点和题型。因此,本书力求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帮助考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考试概述与备考策略 1. 考试性质与目的: 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中的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并非简单的知识记忆测试,而是对考生综合素质和潜在能力的全面考察。它考察的是考生在特定情境下,能否快速、准确地理解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并作出合理判断。这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至关重要,因为他们在工作中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信息,做出明智的决策,并与不同的人群有效沟通。 2. 考试内容与结构: 本次考试的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核心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 考察考生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分析、概括和运用能力。这包括词语理解、句子理解、片段阅读、逻辑填空以及语病辨析等题型。其核心在于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逻辑关联的把握以及信息提取的准确性。 数量关系: 考察考生运用数学基本概念、公式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包括数字推理、数学运算(包括基本运算、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饼图、折线图、柱状图等统计图表分析)等题型。重点在于考查考生快速计算、数据分析和问题建模的能力。 判断推理: 这是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之一,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常包括: 图形推理: 考察考生对图形规律的识别、归纳和推理能力。题型包括图形的相似、组合、叠加、旋转、镜像、数量、属性变化等。 类比推理: 考察考生在两个不同事物之间建立相似性关系,并进行类比的能力。这需要考生对词语、概念、事物的属性有深刻的理解。 定义判断: 考察考生对一个抽象概念的理解,并根据定义判断是否符合该概念的题型。 逻辑判断(或称逻辑推理): 考察考生对命题关系、推理规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这包括可能性推理、必然性推理、形式逻辑、日常逻辑等。 3. 备考策略: 全面把握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备考的“风向标”。考生应仔细研读考试大纲,了解每个模块的考察范围、题型分布和分值比重,做到心中有数。 系统学习基础知识: 针对每个模块,系统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例如,言语理解需要积累词汇、掌握语法;数量关系需要复习基本数学公式和概念;判断推理需要掌握基本的逻辑学原理。 精练各类题型: 熟悉每种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技巧。例如,言语理解中的片段阅读,要学会快速定位文段的主题句和关键信息;数量关系中的应用题,要学会审清题意,列出正确的方程;判断推理中的图形推理,要学会观察图形的细微变化,总结规律。 强化真题演练: 历年真题是最好的模拟考场。通过做真题,考生可以了解考试的难度、题型风格和侧重点,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在做真题时,要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严格控制时间,培养考试节奏。 归纳总结错题: 错题集是提升的关键。将做错的题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错误原因(是概念不清、方法不对、粗心大意还是时间不足),并针对性地进行巩固练习。 注重解题思路与技巧: 考试不仅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技巧的比拼。本书将重点讲解各类题型的快速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和答题策略,帮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得分。 二、各模块精讲与题型解析 1. 言语理解与表达 词语理解与辨析: 重点讲解近义词辨析、语境填词、成语使用等,强调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义,避免望文生义。 句子理解与病句辨析: 梳理常见的病句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句式杂糅等,并提供识别和修改的技巧。 片段阅读: 教授如何快速抓住文段主旨,识别关键词句,区分主次信息,理解作者意图。重点分析推断类、细节类、主旨类题型的解题思路。 逻辑填空: 强调语境分析、词语搭配和语感的重要性,通过同义替换、反义对应、因果关系等方法进行选择。 2. 数量关系 数字推理: 归纳常见的数列类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分组数列、周期数列等,并提供寻找规律的系统方法。 数学运算: 基本运算: 掌握速算技巧,如凑整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等。 行程问题: 分析相遇、追及、环形跑道等常见模型,讲解公式和解题思路。 工程问题: 理解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掌握相关公式。 利润问题: 讲解成本、售价、利润、折扣等概念,分析常见的利润计算和应用题。 统计图表分析: 重点讲解如何快速读取饼图、折线图、柱状图、表格等信息,进行数据对比、计算和分析。 3. 判断推理 图形推理: 规律分析: 教授观察图形的外部特征(数量、样式、位置、方向)、内部特征(笔画、封闭单元、对称性)等,分析图形之间的规律。 常见题型解析: 详细解析类比、类比、求同、求异、图形的组合与拆分、图形的翻转与旋转、图形的叠加等题型。 类比推理: 强调分析词语之间的关系(种属、并列、因果、目的、工具、主谓、动宾等),并通过选项进行排除和验证。 定义判断: 教授如何提炼定义的核心要素,分析题干中的例子是否符合定义,抓住定义中的关键限制条件。 逻辑判断: 必然性推理: 重点讲解假言推理、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否定后件、否定前件等推理规则,以及三段论的应用。 可能性推理: 分析加强、削弱、前提、结论、质疑、类比等题型,讲解如何通过分析论证结构和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来作答。 三、实战演练与模拟测试 本书不仅提供详细的理论讲解和方法指导,更配备了大量的精选例题和针对性练习题。每部分知识点讲解完毕后,都会有相应的练习题进行巩固;在每个模块的最后,我们会提供该模块的综合练习;最后,本书还会提供一套完整的模拟试卷,帮助考生在考前进行一次全面的实战演练,检验学习成果,并进一步熟悉考试流程和时间分配。 结语 备考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任务。本教材的编写,旨在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份可靠的学习伙伴和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相信,通过系统学习本书内容,认真完成各项练习,并结合科学的备考策略,您一定能在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顺利迈入事业单位的大门。祝您备考顺利,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