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从入门到进阶实战(视频教学版)

Go语言从入门到进阶实战(视频教学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波 著
图书标签:
  • Go语言
  • 编程入门
  • 视频教程
  • 实战
  • 开发
  • 算法
  • 数据结构
  • 并发编程
  • Web开发
  • 云计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98244
版次:1
商品编码:12380444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理论+实例”的形式编写,作者通过大量实例,并结合多年的一线开发实战经验,全面介绍了Go语言的语法及应用开发。作者特意为本书精心录制了同步配套教学视频,这将极大地提升读者的学习效率。本书分为13章,主要介绍了Go语言的特性与环境搭建、基本语法与使用、容器(存储和组织数据的方式)、流程控制、函数、结构体、接口(interface)、包(package)、并发、反射、编译与工具和开发技巧等内容,后的实战演练部分剖析了作者的开源网络库cellnet的架构及设计思想,并且实现了Socket聊天功能。本书对于Go语言的特色功能——并发,有全面、深入的讲解,需要读者重点学习。本书特别适合Go语言初学者入门和进阶阅读,另外也适合社会培训学校作为教材使用,还适合大中专院校的相关专业作为教学参考书。

目录

目录
配套学习资源
前言
第1章 初识Go语言1
1.1 Go语言特性1
1.2 使用Go语言的项目9
1.3 怎样安装Go语言开发包10
1.3.1 Windows版安装11
1.3.2 Linux版安装13
1.4 搭建开发环境14
1.4.1 集成开发环境——Jetbrains GoLand14
1.4.2 方便定义功能的编辑器——Visual Studio Code15
第2章 Go语言基本语法与使用19
2.1 变量19
2.1.1 声明变量19
2.1.2 初始化变量20
2.1.3 多个变量同时赋值23
2.1.4 匿名变量——没有名字的变量24
2.2 数据类型24
2.2.1 整型25
2.2.2 浮点型25
2.2.3 示例:输出正弦函数(Sin)图像26
2.2.4 布尔型28
2.2.5 字符串29
2.2.6 字符31
2.2.7 切片——能动态分配的空间32
2.3 转换不同的数据类型33
2.4 指针34
2.4.1 认识指针地址和指针类型35
2.4.2 从指针获取指针指向的值36
2.4.3 使用指针修改值37
2.4.4 示例:使用指针变量获取命令行的输入信息39
2.4.5 创建指针的另一种方法——new()函数40
2.5 变量生命期——变量能够使用的代码范围40
2.5.1 什么是栈41
2.5.2 什么是堆42
2.5.3 变量逃逸(Escape Analysis)——自动决定变量分配方式,提高运行效率43
2.6 字符串应用46
2.6.1 计算字符串长度46
2.6.2 遍历字符串——获取每一个字符串元素47
2.6.3 获取字符串的某一段字符48
2.6.4 修改字符串49
2.6.5 连接字符串49
2.6.6 格式化50
2.6.7 示例:Base64编码——电子邮件的基础编码格式51
2.6.8 示例:从INI配置文件中查询需要的值52
2.7 常量——恒定不变的值57
2.7.1 枚举——一组常量值58
2.7.2 将枚举值转换为字符串59
2.8 类型别名(Type Alias)60
2.8.1 区分类型别名与类型定义61
2.8.2 非本地类型不能定义方法62
2.8.3 在结构体成员嵌入时使用别名63
第3章 容器:存储和组织数据的方式65
3.1 数组——固定大小的连续空间65
3.1.1 声明数组66
3.1.2 初始化数组66
3.1.3 遍历数组——访问每一个数组元素67
3.2 切片(slice)——动态分配大小的连续空间67
3.2.1 从数组或切片生成新的切片68
3.2.2 声明切片70
3.2.3 使用make()函数构造切片71
3.2.4 使用append()函数为切片添加元素71
3.2.5 复制切片元素到另一个切片73
3.2.6 从切片中删除元素74
3.3 映射(map)——建立事物关联的容器76
3.3.1 添加关联到map并访问关联和数据76
3.3.2 遍历map的“键值对”——?访问每一个map中的关联关系77
3.3.3 使用delete()函数从map中删除键值对79
3.3.4 清空map中的所有元素79
3.3.5 能够在并发环境中使用的map——?sync.Map79
3.4 列表(list)——可以快速增删的非连续空间的容器81
3.4.1 初始化列表83
3.4.2 在列表中插入元素83
3.4.3 从列表中删除元素84
3.4.4 遍历列表——访问列表的每一个元素85
第4章 流程控制87
4.1 条件判断(if)87
4.2 构建循环(for)88
4.2.1 for中的初始语句——开始循环时执行的语句89
4.2.2 for中的条件表达式——控制是否循环的开关89
4.2.3 for中的结束语句——每次循环结束时执行的语句90
4.3 示例:九九乘法表90
4.4 键值循环(for range)——直接获得对象的索引和数据91
4.4.1 遍历数组、切片——获得索引和元素92
4.4.2 遍历字符串——获得字符92
4.4.3 遍历map——获得map的键和值92
4.4.4 遍历通道(channel)——接收通道数据93
4.4.5 在遍历中选择希望获得的变量93
4.5 分支选择(switch)——拥有多个条件分支的判断94
4.5.1 基本写法95
4.5.2 跨越case的fallthrough——兼容C语言的case设计96
4.6 跳转到指定代码标签(goto)96
4.6.1 使用goto退出多层循环96
4.6.2 使用goto集中处理错误97
4.6.3 统一错误处理98
4.7 跳出指定循环(break)——可以跳出多层循环99
4.8 继续下一次循环(continue)100
第5章 函数(function)101
5.1 声明函数101
5.1.1 普通函数的声明形式101
5.1.2 参数类型的简写102
5.1.3 函数的返回值102
5.1.4 调用函数104
5.1.5 示例:将“秒”解析为时间单位104
5.1.6 示例:函数中的参数传递效果测试105
5.2 函数变量——把函数作为值保存到变量中108
5.3 示例:字符串的链式处理——操作与数据分离的设计技巧109
5.4 匿名函数——没有函数名字的函数112
5.4.1 定义一个匿名函数112
5.4.2 匿名函数用作回调函数113
5.4.3 使用匿名函数实现操作封装113
5.5 函数类型实现接口——把函数作为接口来调用115
5.5.1 结构体实现接口115
5.5.2 函数体实现接口116
5.5.3 HTTP包中的例子117
5.6 闭包(Closure)——引用了外部变量的匿名函数118
5.6.1 在闭包内部修改引用的变量119
5.6.2 示例:闭包的记忆效应119
5.6.3 示例:闭包实现生成器121
5.7 可变参数——参数数量不固定的函数形式122
5.7.1 fmt包中的例子122
5.7.2 遍历可变参数列表——获取每一个参数的值123
5.7.3 获得可变参数类型——获得每一个参数的类型124
5.7.4 在多个可变参数函数中传递参数125
5.8 延迟执行语句(defer)127
5.8.1 多个延迟执行语句的处理顺序127
5.8.2 使用延迟执行语句在函数退出时释放资源127
5.9 处理运行时发生的错误131
5.9.1 net包中的例子131
5.9.2 错误接口的定义格式132
5.9.3 自定义一个错误132
5.9.4 示例:在解析中使用自定义错误133
5.10 宕机(panic)——程序终止运行135
5.10.1 手动触发宕机135
5.10.2 在运行依赖的必备资源缺失时主动触发宕机136
5.10.3 在宕机时触发延迟执行语句136
5.11 宕机恢复(recover)——防止程序崩溃137
5.11.1 让程序在崩溃时继续执行137
5.11.2 panic和recover的关系139
第6章 结构体(struct)141
6.1 定义结构体141
6.2 实例化结构体——为结构体分配内存并初始化142
6.2.1 基本的实例化形式142
6.2.2 创建指针类型的结构体143
6.2.3 取结构体的地址实例化143
6.3 初始化结构体的成员变量144
6.3.1 使用“键值对”初始化结构体145
6.3.2 使用多个值的列表初始化结构体146
6.3.3 初始化匿名结构体147
6.4 构造函数——结构体和类型的一系列初始化操作的函数封装148
6.4.1 多种方式创建和初始化结构体——模拟构造函数重载149
6.4.2 带有父子关系的结构体的构造和初始化——模拟父级构造调用149
6.5 方法150
6.5.1 为结构体添加方法151
6.5.2 接收器——方法作用的目标152
6.5.3 示例:二维矢量模拟玩家移动155
6.5.4 为类型添加方法160
6.5.5 示例:使用事件系统实现事件的响应和处理165
6.6 类型内嵌和结构体内嵌170
6.6.1 声明结构体内嵌170
6.6.2 结构内嵌特性172
6.6.3 使用组合思想描述对象特性173
6.6.4 初始化结构体内嵌174
6.6.5 初始化内嵌匿名结构体175
6.6.6 成员名字冲突177
6.7 示例:使用匿名结构体分离JSON数据178
第7章 接口(interface)181
7.1 声明接口181
7.1.1 接口声明的格式181
7.1.2 开发中常见的接口及写法182
7.2 实现接口的条件182
7.2.1 接口被实现的条件一:接口的方法与实现接口的类型方法格式一致182
7.2.2 条件二:接口中所有方法均被实现185
7.3 理解类型与接口的关系186
7.3.1 一个类型可以实现多个接口186
7.3.2 多个类型可以实现相同的接口187
7.4 示例:便于扩展输出方式的日志系统189
7.5 示例:使用接口进行数据的排序195
7.5.1 使用sort.Interface接口进行排序195
7.5.2 常见类型的便捷排序197
7.5.3 对结构体数据进行排序199
7.6 接口的嵌套组合——将多个接口放在一个接口内202
7.7 在接口和类型间转换205
7.7.1 类型断言的格式205
7.7.2 将接口转换为其他接口205
7.7.3 将接口转换为其他类型208
7.8 空接口类型(interface{})——能保存所有值的类型208
7.8.1 将值保存到空接口209
7.8.2 从空接口获取值209
7.8.3 空接口的值比较210
7.9 示例:使用空接口实现可以保存任意值的字典211
7.10 类型分支——批量判断空接口中变量的类型214
7.10.1 类型断言的书写格式214
7.10.2 使用类型分支判断基本类型215
7.10.3 使用类型分支判断接口类型215
7.11 示例:实现有限状态机(FSM)217
第8章 包(package)227
8.1 工作目录(GOPATH)227
8.1.1 使用命令行查看GOPATH信息227
8.1.2 使用GOPATH的工程结构228
8.1.3 设置和使用GOPATH229
8.1.4 在多项目工程中使用GOPATH230
8.2 创建包package——编写自己的代码扩展231
8.3 导出标识符——让外部访问包的类型和值231
8.3.1 导出包内标识符231
8.3.2 导出结构体及接口成员232
8.4 导入包(import)——在代码中使用其他的代码232
8.4.1 默认导入的写法233
8.4.2 导入包后自定义引用的包名234
8.4.3 匿名导入包——只导入包但不使用包内类型和数值235
8.4.4 包在程序启动前的初始化入口:init235
8.4.5 理解包导入后的init()函数初始化顺序235
8.5 示例:工厂模式自动注册——管理多个包的结构体237
第9章 并发241
9.1 轻量级线程(goroutine)——根据需要随时创建的“线程”241
9.1.1 使用普通函数创建goroutine241
9.1.2 使用匿名函数创建goroutine244
9.1.3 调整并发的运行性能(GOMAXPROCS)245
9.1.4 理解并发和并行245
9.1.5 Go语言的协作程序(goroutine)和普通的协作程序(coroutine)246
9.2 通道(channel)——在多个goroutine间通信的管道246
9.2.1 通道的特性247
9.2.2 声明通道类型247
9.2.3 创建通道248
9.2.4 使用通道发送数据248
9.2.5 使用通道接收数据249
9.2.6 示例:并发打印252
9.2.7 单向通道——通道中的单行道254
9.2.8 带缓冲的通道255
9.2.9 通道的多路复用——同时处理接收和发送多个通道的数据257
9.2.10 示例:模拟远程过程调用(RPC)258
9.2.11 示例:使用通道响应计时器的事件261
9.2.12 关闭通道后继续使用通道264
9.3 示例:Telnet回音服务器——TCP服务器的基本结构266
9.4 同步——保证并发环境下数据访问的正确性273
9.4.1 竞态检测——检测代码在并发环境下可能出现的问题273
9.4.2 互斥锁(sync.Mutex)——保证同时只有一个goroutine可以访问共享资源275
9.4.3 读写互斥锁(sync.RWMutex)——在读比写多的环境下比互斥锁更高效277
9.4.4 等待组(sync.WaitGroup)——保证在并发环境中完成指定数量的任务277
第10章 反射280
10.1 反射的类型对象(reflect.Type)280
10.1.1 理解反射的类型(Type)与种类(Kind)281
10.1.2 指针与指针指向的元素283
10.1.3 使用反射获取结构体的成员类型284
10.1.4 结构体标签(Struct Tag)——对结构体字段的额外信息标签287
10.2 反射的值对象(reflect.Value)288
10.2.1 使用反射值对象包装任意值288
10.2.2 从反射值对象获取被包装的值289
10.2.3 使用反射访问结构体的成员字段的值290
10.2.4 反射对象的空和有效性判断292
10.2.5 使用反射值对象修改变量的值293
10.2.6 通过类型创建类型的实例297
10.2.7 使用反射调用函数298
10.3 示例:将结构体的数据保存为JSON格式的文本数据299
第11章 编译与工具306
11.1 编译(go build)306
11.1.1 go build 无参数编译306
11.1.2 go build+文件列表307
11.1.3 go build +包308
11.1. 4 go build编译时的附加参数310
11.2 编译后运行(go run)310
11.3 编译并安装(go install)311
11.4 一键获取代码、编译并安装(go get)312
11.4.1 远程包的路径格式312
11.4.2 go get + 远程包312
11.4.3 go get使用时的附加参数313
11.5 测试(go test)313
11.5.1 单元测试——测试和验证代码的框架313
11.5.2 基准测试——获得代码内存占用和运行效率的性能数据316
11.6 性能分析(go pprof)——发现代码性能问题的调用位置319
11.6.1 安装第三方图形化显式分析数据工具(Graphviz)319
11.6.2 安装第三方性能分析来分析代码包319
11.6.3 性能分析代码319
第12章 “避坑”与技巧323
12.1 合理地使用并发特性323
12.1.1 了解goroutine的生命期时再创建goroutine323
12.1.2 避免在不必要的地方使用通道326
12.2 反射:性能和灵活性的双刃剑330
12.3 接口的nil判断335
12.4 map的多键索引——多个数值条件可以同时查询336
12.4.1 基于哈希值的多键索引及查询337
12.4.2 利用map特性的多键索引及查询341
12.4.3 总结342
12.5 优雅地处理TCP粘包342
第13章 实战演练——剖析cellnet网络库设计并实现Socket聊天功能354
13.1 了解cellet网络库特性、流程及架构354
13.1.1 cellnet网络库的特性354
13.1.2 cellnet网络库的流程及架构356
13.2 管理TCP Socket连接356
13.2.1 理解Socket的事件类型357
13.2.2 管理事件回调359
13.2.3 连接器(Connector)361
13.2.4 会话管理(SessionManager)363
13.2.5 接受器(Acceptor)366
13.3 组织接收和发送数据流程的Socket会话(Session)367
13.3.1 在会话开始时启动goroutine和派发事件368
13.3.2 会话中的接收数据循环369
13.3.3 会话中的发送数据循环370
13.4 排队处理事件的事件队列(EventQueue)372
13.4.1 实现事件队列372
13.4.2 使用不同的事件队列模式处理数据374
13.5 消息编码(codec)——让cellnet支持消息的多种编码格式377
13.6 消息元信息(MessageMeta)——消息ID、消息名称和消息类型的关联关系379
13.6.1 理解消息元信息380
13.6.2 注册消息元信息380
13.6.3 示例:使用消息元信息381
13.6.4 实现消息的编码(EncodeMessage())和解码(DecodeMessage())函数382
13.7 接收和发送封包(packet)383
13.7.1 接收可变长度封包384
13.7.2 了解封包数据读取器(PacketReader)385
13.7.3 了解封包数据写入器(PacketWriter)387
13.7.4 读取自定义封包及数据387
13.7.5 写入自定义封包及数据389
13.7.6 响应消息处理事件390
13.8 使用cellnet网络库实现聊天功能392
13.8.1 定义聊天协议393
13.8.2 实现客户端功能394
13.8.3 实现服务器功能396
13.8.4 运行聊天服务器和客户端398

前言/序言

前言  现今,多核CPU已经成为服务器的标配。但是对多核的运算能力挖掘一直由程序员人工设计算法及框架来完成。这个过程需要开发人员具有一定的并发设计及框架设计能力。虽然一些编程语言的框架在不断地提高多核资源使用效率,如Java的Netty等,但仍然需要开发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搞懂这些框架的运行原理后才能熟练掌握。
  Go语言在多核并发上拥有原生的设计优势。Go语言从2009年11月开源,2012年发布Go 1.0稳定版本以来,已经拥有活跃的社区和全球众多开发者,并且与苹果公司的Swift一样,成为当前非常流行的开发语言之一。很多公司,特别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即将或者已经完成了使用Go语言改造旧系统的过程。经过Go语言重构的系统能使用更少的硬件资源而有更高的并发和I/O吞吐表现。
  Go语言简单易学,学习曲线平缓,不需要像C/C++语言动辄需要两到三年的学习期。Go语言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C语言”。互联网的短、频、快特性在Go语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熟练的开发者只需要短短的一周时间就可以从学习阶段转到开发阶段,并完成一个高并发的服务器开发。
  面对Go语言的普及和学习热潮,本书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GO语言从基础的语法知识到并发和接口等新特性知识,从而带领读者迅速熟悉这门新时代的编程语言。
本书特色  1. 提供同步配套的教学视频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学习本书,作者为书中的重点内容录制了配套教学视频,借助这些视频,读者可以更轻松地学习。
  作者曾经为慕课网的专业视频制作提供指导,并在慕课网做过多期Go语言、Unity 3D游戏引擎和Cocos游戏引擎等网络教学培训,受到众多开发者的青睐及好评。希望读者能够通过作者录制的视频轻松地学习Go语言。
  2. 来自一线的开发经验及实战例子  本书中的大多数例子及代码都来自于作者多年的口述教学和技术分享会等实践,受到了众多开发者的一致好评。同时,作者本人也是一名开源爱好者,编写了业内著名的cellnet网络库。本书将为读者介绍cellnet的架构和设计思想,以帮助读者剖析cellnet内部的运行机制,从而让读者能方便地使用cellnet快速实现业务逻辑。
  3. 浅显易懂的语言、触类旁通的讲解、循序渐进的知识体系  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在讲解一些常见编程语言特性时,将Go语言和其他多种语言的特性进行对比,让掌握多种编程语言的开发者能迅速理解Go语言的特性。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久经“沙场”的老程序员,都能通过本书快速学习Go语言的精华。
  4. 内容全面,实用性强  本书详细介绍了作者精心挑选的多个实用性很强的例子,如JSON串行化、有限状态机(FSM)、TCP粘包处理、Echo服务器和事件系统等。读者既可以从例子中学习并理解Go语言的知识点,还可以将这些例子应用于实际开发中。
本书内容  第1章 初识Go语言  本章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1)Go语言的特性;  (2)使用Go语言的开源项目;  (3)安装Go语言开发包和搭建其开发环境。
  第2章 Go语言基本语法与使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Go语言的基本语法,如变量、各种常见数据类型及常量,此外还介绍了Go 1.9版本中新添加的特性,即类型别名。
  第3章 容器:存储和组织数据的方式  本章介绍了Go语言编程算法中常用的容器,如数组、切片、映射,以及列表的创建、设置、获取、查询和遍历等操作。
  第4章 流程控制  本章主要介绍了常见的条件判断、循环和分支语句,包括以下内容:
  (1)条件判断(if);  (2)条件循环(for);  (3)键值循环(for range);  (4)分支选择(switch);  (5)跳转语句(goto);  (6)跳出循环(break)和继续循环(continue)。
  第5章 函数(function)  本章首先介绍了Go语言中较为基础的函数声明格式及命名返回值特性;然后介绍了Go语言中较为灵活的特性,即函数变量和匿名函数;还介绍了一个展示操作与数据分离的示例:字符串的链式处理,从而引出函数闭包概念;之后介绍了Go语言中最具特色的如下几个功能:
  (1)延迟执行语句(defer)——将语句延迟到函数退出时执行;  (2)宕机(panic)——终止程序运行;  (3)宕机恢复(recover)——让程序从宕机中恢复。
  第6章 结构体(struct)  本章介绍了Go语言中最重要的概念:结构体。首先讲解了结构体多种灵活的实例化和成员初始化方法;接着使用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等思想,逐步介绍了Go语言中的方法及新的概念接收器;然后使用游戏中经典的位置移动例子,展现了结构体的实际使用方法;最后,使用大量例子介绍了结构体内嵌和类型内嵌内容,并在JSON数据的分离实例中体验Go语言的内嵌结构体的强大功能。
  本章中的经典例子:使用事件系统实现事件的响应和处理——展现Go语言的方法与函数的统一调用过程。
  第7章 接口(interface)  本章介绍了Go语言接口的如下几个知识点:
  (1)声明接口;  (2)实现接口的条件;  (3)接口的嵌套组合;  (4)接口的转换;  (5)接口类型断言和类型分支——判断接口的类型;  (6)空接口。
  本章中涉及的例子有:便于扩展输出方式的日志系统;使用接口进行数据的排序;使用空接口实现可以保存任意值的字典及实现有限状态机(FSM)等。
  第8章 包(package)  本章首先介绍了构建工程的基础概念GOPATH,接着介绍了包(package)的创建和导入过程与方法,以及能控制访问权限的导出包内标识符的方法。
  本章给出了一个典型的工厂模式自动注册示例,介绍了多个包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第9章 并发  本章讲解了Go语言中并发的两个重要概念:轻量级线程(goroutine)和通道(channel)。首先介绍了goroutine的创建方法及一些和并发相关的概念,便于读者理解goroutine和线程的区别与联系;然后介绍了通道的声明、创建和使用方法,使用3个示例,即模拟远程过程调用(RPC)、使用通道响应计时器事件和Telnet回音服务器,来展示通道的实际使用方法;最后介绍了在并发环境下的同步处理方法,如使用互斥锁和等待组等,以及使用竞态检测提前发现并发问题。
  第10章 反射  本章按照反射的类别分为两部分:反射类型对象(reflect.Type)和反射值对象(reflect.Value)。首先介绍了反射类型的获取及遍历方法,同时介绍了反射类型对象获取结构体标签的方法;接着介绍了反射值对象获取及修改值和遍历值等;最后通过使用反射将结构体串行化为JSON格式字符串的示例,介绍了反射在实际中的运用。
  第11章 编译与工具  本章介绍了Go语言中常用的编译及工具指令,例如:
  (1)go build/go install——编译及安装源码;  (2)go get——远程获取并安装源码;  (3)go test——单元测试和基准测试框架;  (4)go pprof——性能分析工具。
  第12章 “避坑”与技巧  本章首先介绍了作者多年使用Go语言的开发经验和技巧总结,以及一些使用Go语言中可能发生的错误及优化建议,例如合理使用并发、在性能与灵活性中做出取舍后再使用反射等;接着介绍了Go语言中一个不为人知的特性——map的多键索引,利用该特性可以方便地对数据进行多个条件的索引;最后介绍了使用Go语言的Socket处理TCP粘包问题。
  第13章 实战演练——剖析cellnet网络库设计并实现Socket聊天功能  本章介绍了cellnet网络库的基本特性、流程、架构及如下几个关键概念:
  (1)连接管理;  (2)会话收发数据流程;  (3)事件队列;  (4)消息编码;  (5)消息元信息;  (6)接收和发送封包。
  本章使用cellnet网络库实现了带有聊天功能的客户端和服务器。
本书读者对象* Go语言初学者;* Go语言进阶读者;* 编程初学者;* 后端程序初学者;* 前端转后端的开发人员;* 熟悉C/C++、Java和C#语言,想了解和学习Go语言的编程爱好者;* 想用Go语言快速学习编写服务器端程序的开发者;* 相关培训学员;* 各大院校的学生。
关于作者  本书由徐波编写,郭聪和张锐参与审核和校对。感谢我的妻子和家人在我写书期间的大力支持。
  另外,在本书编写期间,得到了吴宏伟先生的耐心指导,他一丝不苟、细致入微地对书稿进行了审核和校对,这让本书的条理更加清晰,语言更加通俗易懂。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虽然我们对书中所述内容都尽量核实,并多次进行了文字校对,但因时间所限,加之水平所限,书中的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联系我们请发E-mail到hzbook2017@163.com。
    徐波
精通Java:从基础原理到企业级应用 本书是一本系统深入的Java开发实战指南,旨在帮助读者从零开始,逐步掌握Java语言的核心概念、面向对象编程思想,以及如何在实际项目中运用Java构建高效、可维护的应用程序。本书内容覆盖广泛,从Java虚拟机的运作机制到复杂的并发编程,再到现代Java开发中的设计模式与框架应用,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学习路径。 第一部分:Java语言核心与原理 Java虚拟机(JVM)深度解析: JVM的内存模型: 详细阐述Java虚拟机运行时数据区,包括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方法区(元空间)和堆。深入剖析栈帧的结构、对象的分配与回收过程,以及堆内存的 Young Generation(Eden、Survivor Spaces)和 Old Generation(Tenured Generation)的划分与GC(Garbage Collection)机制。 类加载机制: 讲解Java类是如何被加载、连接(验证、准备、解析)和初始化的。深入理解类加载器的父委派模型,以及如何实现自定义类加载器。 字节码与即时编译(JIT): 介绍Java源代码如何被编译成字节码,以及JVM如何通过JIT编译器将热点代码编译成本地机器码以提升执行效率。 垃圾回收(GC)算法: 详细讲解多种垃圾回收算法,如标记-清除、复制、标记-整理、分代收集、串行、并行、并发和G1、ZGC、Shenandoah等新型垃圾回收器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Java语言基础: 基本数据类型与引用类型: 区分值类型和引用类型,讲解它们的存储方式和操作特性。 运算符与表达式: 全面介绍算术、关系、逻辑、位、赋值、三元等运算符,以及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 控制流语句: 深入讲解`if-else`、`switch`、`for`、`while`、`do-while`、`break`、`continue`等条件和循环控制语句。 数组与字符串: 掌握数组的声明、创建、初始化与访问,以及`String`类及其常用方法的深入使用,包括字符串的不可变性、`StringBuilder`和`StringBuffer`的性能对比。 面向对象编程(OOP)核心: 封装、继承、多态: 详细阐述面向对象三大特性,通过丰富的代码示例讲解如何设计和使用类、对象、访问修饰符、构造函数、方法重载、方法重写、`super`和`this`关键字。 抽象类与接口: 深入理解抽象类与接口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何时使用抽象类,何时使用接口,以及接口的默认方法、静态方法和私有方法。 内部类与匿名类: 讲解静态内部类、成员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和匿名内部类的使用场景及内存机制。 Object类: 深入理解`Object`类的`equals()`、`hashCode()`、`toString()`、`clone()`等重要方法,以及它们在集合框架和多线程中的应用。 异常处理: Checked Exception与Unchecked Exception: 理解两者的区别、何时抛出、何时捕获。 `try-catch-finally`块: 掌握异常的捕获、处理和资源的释放。 `throw`与`throws`关键字: 学习如何主动抛出异常以及声明方法可能抛出的异常。 自定义异常: 讲解如何根据业务需求定义自己的异常类。 第二部分:Java进阶技术与实践 集合框架(Collections Framework): 接口层级: 深入理解`Collection`、`List`、`Set`、`Queue`、`Map`等核心接口的设计理念。 常用实现类: 详细讲解`ArrayList`、`LinkedList`、`HashSet`、`TreeSet`、`HashMap`、`TreeMap`、`LinkedHashMap`等类的内部实现机制、性能特点及适用场景。 迭代器(Iterator)与增强for循环: 掌握遍历集合的各种方式,以及`Iterator`的`remove()`操作。 泛型(Generics): 理解泛型的类型安全、擦除机制,以及通配符(`?`、`? extends T`、`? super T`)的应用。 并发集合: 介绍`ConcurrentHashMap`、`CopyOnWriteArrayList`等线程安全的集合类。 I/O流(Input/Output Streams): 字节流与字符流: 理解两者的区别,掌握`InputStream`、`OutputStream`、`Reader`、`Writer`等抽象类的使用。 缓冲流: 讲解`BufferedInputStream`、`BufferedOutputStream`、`BufferedReader`、`BufferedWriter`如何提高I/O效率。 文件操作: 掌握`File`类进行文件和目录的创建、删除、查找等操作。 NIO(New I/O): 介绍Buffer、Channel、Selector等NIO核心组件,以及其在高性能I/O中的应用。 多线程与并发编程: 线程的创建与管理: 讲解`Thread`类、`Runnable`接口,以及线程的生命周期。 线程同步: 深入理解`synchronized`关键字(锁对象、锁方法、锁类)、`volatile`关键字的作用,以及`wait()`、`notify()`、`notifyAll()`在线程间通信中的应用。 并发工具类: 详细介绍`java.util.concurrent`包下的强大工具,如`ExecutorService`(线程池)、`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Future`、`Callable`等。 线程安全的设计: 讲解如何编写线程安全的代码,避免竞态条件和死锁。 Java内存模型(JMM): 理解JMM如何规范了Java虚拟机中的内存访问,以及`happens-before`原则。 反射(Reflection): 动态获取类信息: 学习如何通过反射获取类的字段、方法、构造函数等信息。 动态创建对象与调用方法: 掌握如何通过反射创建类的实例并调用其方法,以及动态修改字段值。 反射的应用场景: 介绍反射在框架设计(如Spring)、单元测试、序列化等方面的应用。 注解(Annotations): 元注解: 讲解`@Retention`、`@Target`、`@Documented`、`@Inherited`等。 自定义注解: 学习如何定义自己的注解。 注解处理器: 介绍如何在运行时或编译时处理注解。 常用内置注解: `@Override`、`@Deprecated`、`@SuppressWarnings`等。 网络编程: Socket编程: 讲解TCP和UDP协议,以及`Socket`、`ServerSocket`、`DatagramSocket`、`DatagramPacket`的使用。 URL与URLConnection: 学习如何通过URL访问网络资源。 第三部分:Java企业级开发与设计模式 数据库编程(JDBC): 连接数据库: 学习如何加载驱动、建立连接。 SQL语句的执行: 掌握`Statement`、`PreparedStatement`、`CallableStatement`的使用。 结果集处理: 讲解`ResultSet`的遍历与数据获取。 连接池: 介绍数据库连接池(如Druid、C3P0)的原理与应用,提高数据库访问性能。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s): 创建型模式: 单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 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装饰器模式、外观模式、享元模式、代理模式。 行为型模式: 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解释器模式、迭代器模式、中介者模式、备忘录模式、观察者模式、状态模式、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访问者模式。 模式的选型与应用: 讲解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并给出应用案例。 Spring框架入门与核心: IoC(Inversion of Control)与DI(Dependency Injection): 深入理解Spring的核心思想,如何通过IoC容器管理Bean的生命周期。 AOP(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 讲解切面、通知、切入点等概念,实现横切关注点的分离。 Spring Bean的配置: XML配置、注解配置、JavaConfig。 Spring MVC: 介绍`DispatcherServlet`、`HandlerMapping`、`Controller`、`ModelAndView`等组件,构建Web应用。 MyBatis框架: ORM(Object-Relational Mapping): 讲解MyBatis如何实现Java对象与数据库表的映射。 XML映射文件: 掌握SQL语句的编写、参数映射、结果集映射。 注解开发: 学习使用注解简化开发。 动态SQL: 掌握`if`、`foreach`、`choose`等标签的应用。 Maven与Gradle构建工具: 项目依赖管理: 学习如何使用Maven或Gradle管理项目的第三方库。 项目构建生命周期: 掌握`compile`、`test`、`package`、`install`、`deploy`等命令。 插件机制: 了解如何使用和配置各种插件。 学习建议: 本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议读者在阅读每一章内容后,积极动手编写代码,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书中提供的示例代码是学习的宝贵资源,请务必仔细研读并进行修改和扩展。对于初学者,建议从第一部分开始,逐步过渡到后面的进阶内容。对于有一定Java基础的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直接查阅感兴趣的章节。本书的目标是培养读者独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能写出高质量、高性能的Java代码。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因为工作需要,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学习 Go 语言的书籍,同时最好能有视频辅助,这样理解起来会更直观。在网上浏览了很久,看到不少朋友推荐了《Go语言从入门到进阶实战(视频教学版)》,想着既然是实战,又能结合视频,听起来就很靠谱。 我拿到书后,第一感觉是厚实,这至少说明内容量是充足的。封面设计也比较简洁大气,没有那种花里胡哨的元素,一看就是正经的技术书。迫不及待地翻开目录,发现从基础语法、数据类型,到并发编程、网络通信,再到常见的应用场景和工程实践,几乎涵盖了 Go 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这正是我想要的“从入门到进阶”的完整路径。而且,许多章节后面都标注了“视频教学”,这对我这种喜欢边看边练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期待里面的并发编程部分,这块一直是我的学习难点,希望通过视频演示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评分

作为一名在 IT 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开发者,我对学习新技术的态度一直很积极。《Go语言从入门到进阶实战(视频教学版)》这个书名让我看到了它在 Go 语言领域的深度和广度。 我特别关注这本书的“进阶”部分,因为我已经对 Go 语言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目前正寻求更深入的学习,例如如何写出更高效、更健壮的 Go 代码,如何掌握 Go 的并发模型,以及如何利用 Go 进行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开发。而“实战”的标签则意味着它会提供大量的项目实践,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因为理论学习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中。此外,“视频教学版”的设计,我相信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特别是在并发和系统设计方面,能够通过可视化教学来加深理解,从而更有效地提升我的 Go 语言技术能力。

评分

作为一名初学者,我对 Go 语言的了解还停留在非常基础的层面,连基本的语法和概念都还有些模糊。市面上关于 Go 的书籍很多,但我总觉得很多要么太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只讲皮毛,无法真正引导我深入理解。 《Go语言从入门到进阶实战(视频教学版)》这个书名听起来就非常务实,它承诺了“入门”到“进阶”的完整学习过程,这正是我的迫切需求。我尤其看重它“视频教学版”的特点,因为我发现很多时候,光看文字很难消化复杂的概念,而配合视频讲解,能够大大提高我的学习效率和理解深度。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有清晰易懂的视频教程,一步步地带领我掌握 Go 语言的精髓,并且通过大量的实战案例,让我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开发中。

评分

最近一直在关注 Go 语言在后端开发领域的崛起,它的高效和简洁让很多开发者趋之若鹜。我本人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一直对技术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渴望学习一门能够快速上手且性能优异的语言。 《Go语言从入门到进阶实战(视频教学版)》这个书名恰好击中了我的痛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从最基本的语法讲起,逐步引导我理解 Go 语言的核心概念,例如它的并发模型、内存管理等方面。更吸引我的是“实战”二字,这意味着我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而“视频教学版”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坚信通过直观的视频演示,我能够更快地理解那些复杂的概念,并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接触过一些编程语言,但 Go 语言的独特之处,比如它的简洁性、高性能以及在云原生领域的广泛应用,都深深吸引着我。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带我深入理解 Go 语言精髓的书。《Go语言从入门到进阶实战(视频教学版)》这个名字给我一种它能够解决我所有疑问的期待。 尤其是我对它的“实战”二字情有独钟,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实际的项目和代码示例,让我真正掌握 Go 语言的运用。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有关于微服务开发、Docker、Kubernetes 等与 Go 语言结合的实战案例,这对于我目前的职业发展来说非常有帮助。视频教学的模式更是锦上添花,我相信通过视频讲解,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并快速上手实践,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