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美学与艺术丛书—分析美学史
定价:45.00元
作者:刘悦笛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301150986
字数:397000
页码:47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分析美学是20世纪以来在美国占统治地位的美学流派。在这个流派里产生了古德曼、沃尔海姆、乔治.迪基、阿瑟.丹托、卡莱尔、比厄斯利、马古利斯等大家。 如今分析美学在和欧洲大陆美学以及美国本土的实用主义美学呈现了交融的趋势,使分析美学获得了新的生长空间。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分析美学的研究,不但参与编写汝信的西方美学史六卷本,而且翻译过多本美学和艺术理论的专著,在国内是研究分析美学的重要学者。
目录
作者介绍
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国际美学协会会员及联系人,《美学》杂志主编助理,主要致力于美学、艺术和文化研究。1974年末生于辽宁省锦州市,正如“悦笛”之名有美的启蒙之意,从小便酷爱艺术,但报考艺术高校未果,遂于1993年
文摘
序言
对于一位渴望系统梳理美学脉络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远超预期的深度和广度。它不是那种只停留在概念解析的教科书,而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史”的微缩景观。合上书卷的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的知识结构被重新梳理和加固了。那些原本零散地存在于我脑海中的美学概念,如同一盘散沙,现在被这本书的逻辑框架牢牢地粘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坚固且富有弹性的体系。这种由内而外的知识重塑感,是任何速成指南都无法给予的。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什么是美学”,更重要的是“如何用一种更具历史感和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这无疑是对我个人认知世界方式的一次深刻洗礼。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中又不失典雅的气质,光是摆在书架上就仿佛能感受到一种厚重的学术气息。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触感温润,印刷清晰,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尤其欣赏封面设计中对留白的运用,寥寥数笔,却将“美学”二字的精髓勾勒出来,让人在翻阅之前,心中已对即将进入的知识殿堂充满了敬意。初次捧读时,我就有一种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从字体排版的细微处,到章节标题的风格统一,无不体现出出版方对于学术精品应有态度的坚持。这种对形式美的追求,本身就是对美学精神的一种致敬,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究书中那些关于“美”的深层论述,到底是如何被精心地组织和呈现的。可以说,光是阅读和触摸这本书的过程,就已经构成了一种初级的审美体验,为接下来的深度阅读打下了坚实的感性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老道,它没有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学院派术语堆砌,反而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带着你缓缓步入一个复杂而迷人的思想迷宫。作者在构建知识体系时,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宏观视野,他总能在关键的历史节点上,精准地切入核心议题,并且用非常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来描绘那些抽象的美学思潮是如何在地缘政治、社会变革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的。这种“讲故事”的能力,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演变过程,变得鲜活有趣,仿佛能够亲眼见证康德在沉思中踱步,或者波德莱尔在巴黎的街头捕捉到那一瞬间的现代之美。我发现自己很少需要停下来查阅背景资料,因为作者已经在行文中巧妙地嵌入了必要的历史脉络和哲学背景,让读者能够顺畅地跟进,体会思想的流动性,而不是被生硬的知识点卡住。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在我读过的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它成功地在学术的精确性和文学的感染力之间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作者似乎深谙文字的魔力,他能用简练而富有张力的句子来概括一个跨越百年的美学运动的核心精神。比如,描述某个美学流派的衰落时,他用的词汇精准得如同手术刀,一下子就切中了病灶;而在描绘那些充满生命力的理论诞生时,笔触又变得如诗歌般流畅和充满激情。这种双重叙事手法的运用,让阅读体验充满了惊喜,时而需要像哲学家一样凝神思考,时而又可以像文学爱好者一样沉醉其中。特别是当涉及到一些跨文化的美学比较时,作者避免了那种生硬的翻译腔,而是用一种非常本土化且充满洞察力的表达方式,成功架起了不同文化理解美的桥梁。
评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这本书最值得称道之处,在于其论证的内在逻辑链条的严密性与弹性。它在探讨美学流派兴衰更迭时,并非简单地罗列观点,而是将每一个理论体系都置于其所处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解剖。例如,当分析浪漫主义美学时,它能够精妙地勾勒出其对古典主义的反叛,这种反叛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对特定时代精神诉求的直接回应。更绝的是,作者在批判某个理论的局限性时,也极其克制和审慎,他承认了每一个时代美学探索的价值,即便是那些后来被证明是“死胡同”的理论,也依然是人类理性探索边界的宝贵尝试。这种既批判又尊重的态度,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格局,让我不再用简单的“对”与“错”来衡量复杂的思想遗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