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古早味的田園生活:150幀手繪全圖解,365天邊農邊玩 田園盆栽種植/港颱繁體中文圖書

享受古早味的田園生活:150幀手繪全圖解,365天邊農邊玩 田園盆栽種植/港颱繁體中文圖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圖書標籤:
  • 田園生活
  • 盆栽種植
  • 手繪圖解
  • 颱灣圖書
  • 港颱繁體
  • 農藝
  • 園藝
  • 生活方式
  • 休閑
  • 全彩圖解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善本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果力
ISBN:9789868929470
商品編碼:1333092569

具體描述

  作者:新田穗高 譯者:嚴可婷 繪者:竹嶋浩二 齣版社:果力 齣版日期:2014-09-04 ISBN:9789868929470 規格:平裝 / 套色 / 136頁 / 17cm×23cm     新田穗高 1963年生於橫浜市,信州大學畢業後,曾擔任運動雜誌編輯,之後成為自由撰稿人。1998年,全傢4人遷居至茨城縣有150年歷史的茅草屋頂民傢,與羊、犬、貓住在一起。在執筆之餘,也以「在許可範圍內嘗試」為目標,種植米、麥、蕎麥、蔬菜,為自傢製造農產品加工等,享受其中的樂趣。著有《快樂的古老生活方式》(岩波書店)、《瞭解自然生活》、《從現在開始自行車生活》(同為山與溪榖社齣版)等書。   作者序】自給自足,365天邊學邊玩
大傢對自給自足有什麼樣的印象呢?
種蔬菜?自己培育要吃的東西?養雞或羊?摘取山林中的野菜或捕魚也很好。像獵人般捕捉野豬或熊也不錯。如果在海邊,就是釣魚或用魚網捕魚囉。捕捉獵物後,用木材升火加以烹調。不隻是準備食物,也可以自行搭建居所。製作盤子跟筷子、搓繩子、編籠子、縫衣服……
怎麼好像在體驗古時候的生活啊?
沒錯,以前沒有電力,也沒有車。為生存所需要的東西隻能親手製作。不過,所謂的以前是什麼時候?老爺爺年輕的時候?江戶時代?還是更遙遠的彌生時代、繩文時代?繩文時代當然要升火,而且好像還要搗米。用芒草束覆蓋成屋頂的豎穴式住屋,正是茅草屋頂農傢的原型。如此這般,為求生存的技能自過去的繩文時代開始一點點變化傳承而來。
現在我們開始自給自足的技巧,與繩文人代代繼承下來的是相同的手藝。
生存在現代的我們,並不需要為瞭存活而自己作什麼,不過繼承瞭過去記憶的雙手,總想製作齣什麼。所以我們對於自給自足這個字詞,總覺得興奮期待。話雖如此,倒也沒有必要嚴格的要求完全的自給自足,隻要從自己想嘗試的事情、喜歡的事情、得意的事情開始;不限於過去的技藝,也可以嘗試太陽能發電這類新形態的技術,朝嚮自給自足前進。
與其一個人會100項自給自足的技能,不如有100人各懂得一種技藝。每人掌握世界wei一的小小獨特技術,自耕自食,交換得意的作品或技術。當人們的交集擴散開來,大傢都能自給自足時,這樣的城市就會很有趣。   zui簡單的zui快樂,zui古老的zui未來 在「食安」不安的年代, 牽手體驗古早味的田園生活!
150+幀手繪圖解  田園山林的生存智慧 zui想教給孩子的古早技能—— 種菜養蜂、手漬時蔬、豆釀味噌、榨油焙茶、 染布織棉、結繩編籃、燒柴造窯...... 365天,邊農邊玩 快樂的傢庭田園生活 現在就開始!
zui簡單的zui快樂,zui古老的zui未來! ── 在「食安」不安的年代,牽手體驗古早味的田園生活!
在都市也可以當自耕農,室內、陽颱、社區小小空間大有妙用!超強魅力的懶人農法,把我們的住傢變成美味的食物森林。
來去鄉間,過田園生活!規劃一年12個月的栽培月曆,傢庭菜園日日都有好收成,採用農牧共生管理,創造有機循環的美味餐桌。整地、播種、除草、堆肥、收割、留種,完整的作物生命週期,是大自然給孩子zui美好的生命教育。還可以充分體會手作的樂趣,全傢一起動手做豆腐、味噌、漬物、烏龍麵、烤麵包、焙製新茶、搭火箭爐??
現在就翻開書頁、捲起袖子,和傢人孩子一起,從能力所及的項目一步步開始吧,讓每一天的生活充滿勞動與收穫的喜悅!
與其一個人埋頭學會100項自給自足的技能,更棒的是,我們可以立刻嚮100個身邊的朋友發齣邀請。書中每一頁手繪圖解,教會我們zui獨特、zui美好的農傢智慧與手作技藝,用心就能學會。很快地,我們就可以開始和好朋友交換自己zui得意的農作和技術瞭。
當我們的交集擴散開來,田間到餐桌、城市和鄉村的距離不再遙遠──自耕自食、自給自足,快樂的傢庭田園生活,現在就可以開始!   推薦序 目錄 什麼是自給自足
01 自給自足,自耕自食的樂趣 在城市享受自耕自食 從盆栽菜園開始 在小坪田畝種蔬菜 選擇在鄉下自給自足
02 傢庭菜園,美味的蔬菜 試種夏季蔬菜 培育咖哩蔬菜 從夏季開始準備過鼕 培養藥用植物 趣味蔬菜 假設有100坪田地 自耕田地的12個月 採種 育苗
03 陽颱也可以種米 在陽颱種米 在苗床灑種 翻土準備田圃 呼朋引伴來插秧 收割稻子與脫穀
04 自製手打烏龍、蕎麥麵 種麥 揉烏龍麵 用天然酵母烤麵包 種蕎麥 吃蕎麥麵
05 來做味噌豆腐哦 黃豆的效用 製作味噌 手作納豆、豆腐
06 自己榨油zui安心 從植物榨油 製作油燈
07 蜜蜂、蝶鳥:果園的生態變豐富瞭 種植果樹 容易栽培的果樹 果樹帶來的樂趣
08  充滿香氣的自傢焙茶 在庭園製茶 製作綠茶、麥茶
09 來自大自然的甘甜味 種植甘蔗 製作麥芽糖 養蜂
10 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 與動物一起生活 來養雞吧 養山羊擠羊奶 在稻田養鴨
11 雜木林與獨角仙 享受雜木林帶來的好處 砍樹 栽培香菇 享受有獨角仙的森林 利用竹子
12 品味四季來自山林的食物 吃當令的食物 春天七草 在野山探尋鞦天的滋味 蔬菜的保存 抓泥鰍 海邊的自給生活
13  織布、造窯、蓋小屋,自己動手樂趣多 種棉 紡線 草木染 織布,可用雜草作為素材 編籃子 作肥皂 蓋小屋
14  太陽、風和水:利用大自然的能源 升火 以炊火燒烤食物 燒柴薪的火爐與竈 取得賴以維生的水資源 利用自然節約能源的智慧 太陽能發電 利用水力 走路、騎腳踏車
參考資料 自己動手作很好玩 大傢一起動手更有趣   ◎聰明的懶人農法:盆栽種菜、陽颱菜園、田間耕種,教你第一次種菜就豐收 ◎一年的栽培月曆:創造自給自足的美味餐桌 ◎來和動物作朋友:雞鴨兔、牛羊豬、抓泥鰍、養蜜蜂,打造農牧共生好生態 ◎照著節氣過生活:和孩子一起感受節氣,體驗大自然的能量與恩惠 ◎親子廚房愛料理:做豆腐、釀味噌、手打烏龍、旬味漬物、窯烤麵包、榨植物油、烘焙新茶 ◎快樂手作綠生活:編竹籃、做蜂蠟、手工皂、草木染、紡線織棉、搭火箭爐、蓋綠房子
【名傢推薦】 ◎硃慧芳(梧桐環境整閤基金會執行長、作傢) ◎江慧儀(颱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理事長) ◎林黛羚(半農半X農夫、作傢) ◎買買氏(直接跟農夫買發起人) ◎陳惠雯(幸福農莊) ◎賴青鬆(穀東俱樂部農伕) ◎羅文嘉(水牛書店、一方學田) ◎黎振君&徐彩雲(小東河光之傢族) 【自給自足,從盆栽菜園開始】
用長型花槽或花盆種植蔬菜或香草,這是實現自給自足的第一步。
提到自給自足的作物,大傢zui先想到的應該是蔬菜吧。蔬菜任何人都能種,但其中的道理卻不簡單。像櫻桃蘿蔔或小鬆菜可以種在花槽中,但西瓜、哈蜜瓜這樣大型的蔬果,就需要相當程度的栽種麵積和經驗。除瞭茄子、小黃瓜這類每個人都知道的蔬菜,也可以種植菊薯(雪蓮薯)、美洲土欒兒(香芋)這類zui近纔為人所知的蔬菜。
想要一整年都收成不斷,而且同時種植多種蔬菜,可不容易呢。但隻要多挑選一些種類照顧,第一次種菜也可以獲得美味的成果。隻要開始種菜,就會察覺蔬菜都有各自的時令,夏天到鞦天可以收成番茄、小黃瓜,春季收成包心菜。即使蔬菜長得有點彎麯、或是被蟲蛀,自己種齣來的還是比較好吃。因為剛摘下的時蔬,蘊含瞭親手栽種的記憶。
許多蔬菜可利用花槽或花盆種植,或用舊木箱、保麗龍箱,買肥料時附的塑膠袋等,隻要在底部打排水孔、放入土壤,就可以變成很棒的菜園。
花槽和田圃zui大的不同在於土壤容易變乾,夏天要頻繁澆水。另外,由於根部伸展範圍狹窄,如果想讓蔬菜長大,一定要下工夫施肥。蔬菜種在花槽,可從室內隨時觀察,就這點來看,花槽比田圃更方便。蔬菜會聽著人的腳步聲生長。隻要細心照顧,小小的花盆一定會帶來超乎預料的樂趣。
●適閤在陽颱種植的蔬菜:
1小鬆菜:耐暑也耐寒,除瞭盛夏與寒鼕之外,其他季節都可以收成。是zui易於照顧的葉菜。
2菠菜:比起小鬆菜較不耐暑,不適閤酸性土。如果菠菜能順利生長,就錶示育土成功瞭。
3茼蒿:不容易被蟲蛀,且容易栽種。比小鬆菜、菠菜怕冷。
4櫻桃蘿蔔:又叫作20日蘿蔔,從播種到完全長成要花40天。如果收成晚瞭,要吃的時候可以加醋。
5芝麻菜:帶有芝麻的香氣,適閤配義大利麵。採收時從外側的葉子依順序摘取。
【小麵積田地的種菜計畫】
每個人都能在市民菜園等小型的田畝輕鬆耕種。想善加運用小麵積的田地,其實也有祕訣。
在城裡租的市民菜園大約是5~10坪,雖然麵積不大,但對於初次種菜的人來說很容易成功,而且隻要好好栽種就足以提供一傢人所需的蔬菜量。想好好讓小塊田地發揮作用的祕訣,就是不要種太密。如果是番茄、茄子、小黃瓜等夏季蔬菜,可以一坪約4~6株為基準,估計數量後再購買菜苗。
若是每年持續耕種的田地,zui好經過計劃,不要連續種同樣的作物。如果種同樣的作物,喜歡這類作物的害蟲容易聚集,而且作物特別需要的養分也會減少。尤其要特別注意茄科、葫蘆科、豆科蔬菜,間隔3~4年後再種同樣的蔬菜較好。可將田地大緻分為四個區塊,分為茄科及葫蘆科、豆科、稻科、十字花科及根莖類,依順序輪流種植。
不過實際上,田地多半很難如預期發揮作用。這時可試著種植玉米,改善土壤的鹽化,埋入大量堆肥增加土中的微生物、抑製病蟲害。也可以種植共生植物,也就是同時種下能互相抑製病蟲害的作物。要是妥善搭配就能提高收穫量。而且蔬菜種類增加,也是件很好的事情。
●妥善搭配蔬菜的種類,就能收成不斷:
1番茄、羅勒(九層塔):適閤搭配義大利麵的番茄、羅勒,種在田裡同樣也是好搭檔。在番茄間種植羅勒可驅逐蚜蟲。羅勒、薄荷等唇形科植物與茄科、十字花科很閤,但不適閤和瓜科種在一起。
2茄子、韭菜:韭菜、蔥、大蒜、洋蔥等百閤科的蔬菜有抑製病蟲害的效果。可種在葫蘆科、茄科、十字花科蔬菜的根部旁。
3西瓜、蔥:從以前就有蔥和瓜類適閤混種的農法流傳下來。在西瓜或哈蜜瓜的產地,許多農傢在瓜類發芽時就會在同一塊土壤種下一株蔥,讓根部互相糾纏。
4茄科:包括茄子、番茄、青椒、甜椒、馬鈴薯,每年都要改變種植的位置。如果在同一塊地應該間隔三年再耕種。若是在較小的耕地,注意第一年不要種太多作物,否則翌年就無法順利耕種。
5根莖類:例如牛蒡、竽頭、紅蘿蔔等會在土壤中生長的蔬菜。如果連年種植這些蔬菜,田圃的土壤會變得鬆軟。
6葫蘆科:小黃瓜、西瓜、南瓜都不適閤每年連續種植,尤其是西瓜,zui好間隔4~5年栽種。
十字花科:例如包心菜、白菜、小鬆菜、蘿蔔等葉菜,雖然比茄科或豆科稍微好一點,但zui好不要連年種植。
7小黃瓜、花生:種花生可避免線蟲附著在植物根部。可以間種,讓花生與其他作物的根部糾纏,隻要土壤栽種過花生,接下來作物也比較不容易感染線蟲。除瞭小黃瓜,花生對其他作物也有幫助。在各種植物中,萬壽菊也能防治線蟲。
8豆科:種植豌豆、四季豆、大豆等豆科蔬菜,可幫助其他蔬菜吸收更多土壤中的養分。但豆科作物不能連續種植,尤其豌豆zui不適閤連年種植。種過一年之後zui好休耕4~5年。
9玉米、四季豆、南瓜三姊妹:稻科和豆科很閤。讓四季豆攀上玉米的莖、在地麵種植南瓜,美國原住民稱這種農法為三姐妹,據說可同時增加這三種作物的收成。
10稻科:玉米或小麥很會吸收養分,可淨化土質,也適閤連年種植。建議優先列入輪種名單。
11輪作:不要在同一地方持續種植同一種作物,可以先計劃好,照順序移動。
【栽培香草樂趣多】
隻要一株帶有香氣的香草,就能讓心情變得清爽。在陽颱、田裡都能輕鬆栽種,令人愉快。
為義大利麵增添風味的羅勒、使夏季甜點更清涼的薄荷、讓沙拉更具異國風味的香菜。香草大多都是可以自在生長的健壯植物。由於不適閤像蔬菜一樣大量食用,所以在初春買好種苗,種在花盆或花槽中即可。一邊享受從陽颱飄來的香草氣息,作菜時想到就隨時摘取。
庭園裡要是有足夠的空間,可將香草乾燥後浸在橄欖油裡保存。薄荷、香蜂草、洋甘菊等可以放在茶壺中沖泡花草茶,也可以加入紅茶、增添香氣。百裏香、墨角蘭(牛膝草)加上月桂葉、芹菜葉,可製成法國香草束,讓香氣滲入茶湯。羅勒可浸在橄欖油裡,不隻可保持新鮮的味道,帶有羅勒香氣的橄欖油也能為義大利麵增添風味,烤麵包時也可以運用,用途相當廣泛。紫蘇及珠蔥、薑等香料由於太過熟悉,似乎比較缺乏裝飾性,但實用價值很高,不論在田邊一隅或是花盆裡都很容易栽種。
●增添生活情趣的香草:
1羅勒(九層塔):義大利麵不可或缺的素材。羅勒是一年生草本,播種期從4月底到6月。市麵上也有販賣種苗。由於會長得超齣預期,花盆的高度zui好超過20公分以上。摘掉花穗之後會長齣側芽,摘下上方枝葉後還會持續生長。
2薄荷:可在5~6月或9月中旬後播種,但比較建議買種苗分株,或是剪下枝葉後浸水讓根長齣。由於是多年生草本,隻要注意不要太乾燥,就可像雜草般蔓延生長。在狹窄的庭園裡,或種在花盆裡都很容易管理。
3芫荽(香菜):具有獨特的青澀滋味。磨碎的種子是咖哩的香料之一。9~10月播種,翌年春天就可以收成;或在3~5月播種,夏季收成。種實可用闆子等物壓開,將其中的兩粒種籽泡一晚水後即可播種。不適閤移植。
4香蜂草:香蜂草能讓紅茶增添檸檬的香氣,這種紫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隨著氣候轉暖,會長得越來越茂盛。在梅雨季節前或10月時採收葉片,除瞭進行修剪也同時收成。吊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避免淋雨及陽光直射,就會變得乾燥。
5洋甘菊:洋甘菊通常在5月開花。種類包括一年生的德國洋甘菊、多年生草本的羅馬洋甘菊,都可透過自行落下種子的方式長齣幼苗。播種要在9月或3月,也可直接購買種苗。通常是摘取盛開的花朵使用,不論新鮮、乾燥的花都可以沖泡花草茶。
6義大利歐芹(義大利巴西利):與一般歐芹不同,葉子不是捲麯而是扁平的。香氣濃鬱因此很適閤料理。春季或鞦季時先在花盆播種,等長齣5片葉子時即可定植。在第一年培育種苗,第二年即可採收;如果想早點收成可購買種苗。
7珠蔥:早生種在8月上旬種下種球之後,9月下旬就可以剪下蔥葉收成。鼕天會暫時枯萎,春天時如果葉子再度長齣就可整株挖起。如果一直到5月底都不去挖掘,根部就會膨大,收成後讓它乾燥,一直保存到移種為止。
8百裏香:紫蘇科的多年生草本,可在春天或鞦天播種,或利用插枝的方式繁殖。梅雨季節時如果悶熱就會枯萎,所以長得太茂盛時可先收割一部分,以改善通風。田地可堆高10公分的土壤。
9薑:5月種植,要訣是挖掘7~8公分深,如果種在花盆裡,要選高度超過30公分以上的花盆。因為薑不適閤乾燥的環境,所以種植後要迅速用稻桿覆蓋。1個月後如果發芽就要開始除草。7月上旬時在根部覆土,8月時可挖掘附葉的小生薑,11月可收成地下的塊根。
10紫蘇:青紫蘇的葉、花穗可作為香料,紅紫蘇葉可加醋煮,添加砂糖作成果汁。約在4~6月播種。自然掉落的種子也會發芽,但聽說香氣會變淡。種子若埋在土中反而不會發芽,灑下種子後讓土壤稍微覆蓋即可。
【製作天然酵母、烤麵包】
用小麥磨成粉烤麵包。酵母zui好也是用自傢製的,可以試著用身邊的材料發酵看看。
將梅子用砂糖漬一個月,將浸漬完成的糖漿倒入一公升的瓶內。有天晚上我忽然聽見「碰」的一聲,發齣很大的聲音。仔細一看瓶蓋已被彈飛,從瓶口冒齣許多氣泡。看來是梅子的酵母發揮作用,讓糖漿發酵瞭。如果再放下去,糖漿可能會變成梅酒,不適閤親子共飲,因此我加瞭醋讓糖漿停止發酵。
但是在這之前,我曾用同樣的酵母試著烤麵包。如果要讓麵包發酵變得膨鬆,一般會採用人工培養的活性乾酵母。不過以前的人作麵包時,會利用果皮等發酵的天然酵母。也正是將糖漿瓶蓋震開的那股力量,讓麵包膨脹。
在缽內放入自製的高筋麵粉、水、以及含酵母菌的漬梅糖漿,揉成麵糰。揉瞭10分鐘以後加鹽繼續揉,直到麵糰錶麵變得更光滑為止。接下來要將缽放到30℃左右的地方,讓麵糰發酵。可在缽上放熱毛巾,毛巾要先浸過熱水再擰乾。夏季時放置在室溫下,在其他季節,我會挑個晴天把麵糰放在陽光照射的車中。聽作麵包的朋友說,營造發酵環境的方法還有很多,例如放在浴槽上方、或在保麗龍製的水槽中放個注入熱水的量杯、在箱子裡放電燈泡和溫控器等。
經過兩小時的等待,麵糰膨脹到兩倍大,將麵糰分成小塊,揉成圓形,放入預熱過的烤箱中,慢慢烘焙。烤好的麵包帶有一股淡淡的梅子香,彷彿甜麵包般,風味獨特。
●天然酵母DIY:
1將葡萄乾、蘋果皮、柿乾等糖分多且帶有果皮的水果放入瓶中,注入好幾倍的溫水,蓋上蓋子。
2充分搖晃後,放在30℃的地方約一周。
3開始發酵之後,泡泡就會冒齣來。一打開蓋子就會聽到「咻」的聲音,聞到酒精的氣味。如果要揉進作麵包的麵糰,可選在發酵zui厲害的時候。酵母以糖分為食,加糖之後,發酵的時間就會延長。
4如圖示,擠壓齣酵母液。就以這些酵母液作為原料,並預留一些酵母液供下次使用,不要一次用完。如果2~3天後纔要烤麵包,可先將小麥粉、糖、酵母液混閤後放入冷凍庫保存。
●揉麵團、烤麵包的技巧:
1高筋麵粉500g,倒入水、酵母調成的溶液250g,揉成麵糰。
2酵母、水的比例約各半。如果酵母的力量太弱,就多加一些。
3若是酵母溶液的糖分太少,就稍微加一點點砂糖。揉好的麵糰錶麵光滑,硬度大約像耳垂一樣。
4將發酵膨脹的麵糰分成小塊,揉成圓形,再放到溫暖的場所就會膨脹。
5如果要立刻放入烤箱,可先從180℃的低溫開始,逐漸調整到240℃,讓麵糰邊烤邊膨脹。雖然每種烤箱的狀況不同,但通常需要一小時纔會烤好。
●用中筋麵粉製作的蒸麵包:
1蒸麵包是很容易製作的點心,不用酵母,而是用發粉。隻要用發粉、製作烏龍麵用的中筋麵粉就能作齣可口的麵包。
2小麥粉500g、砂糖5大匙、牛乳100ml、蛋1顆、鹽1小匙、發粉2小匙。
3將1根小紅蘿蔔削成絲,再添加1/3個蒸熟壓成泥的南瓜,混在一起供調色用。
4因使用蔬菜的水分不同,軟硬度也有所差別;所以一點一點地摻入小麥粉,調到比耳垂還軟的程度。

《芳鄰雅集:都市花園的秘密》 一本關於如何在喧囂都市中,用一抹綠色點亮生活的實用指南。 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我們常常渴望一片屬於自己的淨土,哪怕隻是一方小小的窗颱或陽颱。本書並非聚焦於廣闊田野的農耕經驗,而是深入探討如何在有限的都市空間內,打造一個充滿生機與趣味的“微型生態係統”。《芳鄰雅集:都市花園的秘密》旨在為所有熱愛園藝,卻受睏於空間限製的城市居民提供一套全麵、可行且充滿美學的實踐方案。 本書的核心理念在於“化繁為簡,精緻入微”。我們相信,即使是最小的空間,也能孕育齣最豐盛的生命力。全書內容圍繞都市園藝的四大支柱展開:空間規劃與容器選擇、特定環境下的植物適應、病蟲害的自然防控,以及將園藝融入日常生活的美學實踐。 --- 第一章:城市微型空間的設計哲學 本章探討如何最大化利用陽颱、露颱、窗颱乃至室內角落,將這些“邊角料”空間轉化為功能完善的綠色角落。 1.1 垂直綠化的藝術:嚮上生長的奇跡 都市園藝的挑戰在於平麵麵積的不足,因此,垂直空間是必須爭取的戰場。我們詳細介紹瞭多種垂直綠化係統,從最經濟實惠的木格柵、麻繩懸掛係統,到高科技的模塊化種植牆。內容包括: DIY懸掛盆栽的承重計算與安全指南: 如何根據不同牆體材質(磚牆、鋁閤金、承重梁)選擇閤適的固定件,確保長期穩定。 分層種植的技巧: 針對不同光照需求(高層光照強,低層遮陰)的植物進行閤理分區,實現光能的有效利用。 藤蔓植物的選擇與引導: 推薦適閤都市環境生長的觀賞性藤蔓(如常春藤、鐵綫蓮的耐汙品種),以及使用隱形導引綫,使其沿著建築綫條自然生長。 1.2 容器的選擇與土壤的定製:不隻是一個“花盆” 在都市中,容器即是植物的全部世界。本書摒棄瞭傳統花盆的單一概念,深入剖析瞭各種容器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透氣性與保水性的平衡: 詳細對比瞭陶土盆、塑料盆、水泥盆、樹脂盆的優缺點,並提供瞭根據不同植物習性(如喜濕的多肉與喜乾燥的香草)匹配容器的決策圖錶。 “自吸水”與“自動澆灌”係統的原理搭建: 針對忙碌的上班族,介紹瞭如何利用簡單的原理製作成本低廉的自動補水裝置,實現一周甚至更長時間的無憂養護。 都市土壤配方破解: 鑒於都市購入的普通園土保水性差、易闆結的問題,本書提供瞭三種針對性配方:高透氣性的“陽颱蔬菜配方”、適閤觀賞花卉的“均衡營養配方”,以及應對高層強風環境的“重力穩定配方”。配方中詳細列齣瞭泥炭土、椰糠、珍珠岩、蛭石以及有機腐殖質的精確比例。 --- 第二章:耐受逆境的“都市特種植物”圖鑒 都市環境的特點是光照不穩定、空氣流通性差、晝夜溫差大。本章精選瞭100種(非農作物類)最能適應這些挑戰的觀賞性植物,並提供瞭詳盡的養護檔案。 2.1 室內“陰角”的救贖者:低光照植物的生存法則 對於朝北的窗戶或深度室內空間,我們推薦瞭一批對光照要求極低的“室內綠肺”: 空氣淨化能手排名: 側重於對甲醛、苯等常見室內汙染源有明顯吸附作用的品種,如虎皮蘭的稀有斑葉品種、白掌的“迷你”係列。 濕度管理技巧: 針對空調房乾燥環境,講解瞭使用鵝卵石托盤、增加環境濕度對蕨類植物生存的重要性,而非僅僅依賴噴霧。 2.2 陽光直射下的頑強生命:高光照陽颱的抗曬軍團 頂樓或西曬陽颱麵臨的挑戰是強光和高溫。我們重點介紹瞭耐高溫、耐旱的“沙漠係”和“地中海係”植物: 多肉植物的“非休眠期”管理: 區分不同季節的多肉狀態,避免因錯誤澆水導緻的徒長或腐爛。 香草的容器化種植: 迷迭香、薰衣草等喜光香草如何通過“輕微限水”來激發其香味,並避免在炎熱夏季的根部悶熱。 2.3 陽颱“微氣候”的模擬:不同光照度的植物搭配 本書提供瞭一張詳盡的光照需求對照錶,指導讀者如何根據自傢的光照角度(東南、西南、西北)進行植物的科學混搭,確保不同植物都能在相鄰的區域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 --- 第三章:無化學殘留的自然防禦係統 都市園藝強調健康與和諧,因此,本書著重於預防而非治療,推廣生態友好型的病蟲害管理方法。 3.1 預防為主:建立植物自身的抵抗力 健康強壯的植株是最好的防禦。內容涵蓋: 營養元素的精準補充: 區彆宏量元素(N-P-K)與微量元素(鈣、鎂、硼)對植物抗逆性的影響。例如,適量的鎂能增強葉片光閤作用效率,提高抗病性。 休眠期的“清園”與整理: 在換季時徹底清理枯枝落葉,減少越鼕害蟲的滋生地。 3.2 環保型“傢庭急救”方案 針對初發病蟲害,我們提供瞭基於傢庭常見原料的快速解決辦法: “大蒜/辣椒浸泡液”的製作與應用: 精確到浸泡時間、稀釋比例和噴灑的最佳時間點,以對付蚜蟲和紅蜘蛛。 “酒精擦拭法”的進階應用: 針對介殼蟲,指導讀者如何使用棉簽配閤特定濃度的酒精進行局部清除,避免大麵積噴灑對其他益蟲造成傷害。 益蟲的引入與共生: 探討在封閉陽颱環境中,如何謹慎引入瓢蟲幼蟲或草蛉,實現微觀生態的平衡。 --- 第四章:園藝的延伸:美學、休憩與小小的“自給自足” 園藝不僅僅是種植,它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本章關注如何將種植成果融入都市生活,提升居住的品質感。 4.1 從陽颱到餐桌:香草與微型蔬菜的收獲樂趣 本章詳細介紹瞭易於在小盆中收獲的“收割即食”型植物: “掐葉”哲學: 羅勒、薄荷、歐芹等香草的正確采摘方法,確保其能持續不斷地生長,而非一次性采摘導緻植株衰弱。 微型沙拉與芽菜的室內速成: 利用矮盆或淺盤,進行小批量、高頻率的葉用蔬菜(如芝麻菜、豌豆苗)的種植,實現“零公裏”的食材供應。 4.2 氛圍營造:光影與聲音的園藝敘事 “氛圍照明”在植物中的運用: 如何使用暖色LED燈帶,在夜晚突齣特定植物的形態美,營造靜謐的休憩角落。 小型水景的引入: 在小院或大陽颱邊緣,設置一個微型循環水景,利用水的流動聲,有效屏蔽都市噪音,創造放鬆的聽覺環境。 4.3 園藝的療愈力量:都市人的“心流”體驗 本書最後一部分,鼓勵讀者放慢節奏,享受園藝過程中的冥想時刻。這部分沒有具體的技術指導,而是通過攝影作品和散文式的描述,引導讀者將注意力集中在土壤的鬆軟、新芽的破土、以及花開瞬間的寜靜之中,將都市生活中被壓縮的“慢時間”重新釋放齣來。 --- 目標讀者: 居住於公寓樓、熱愛自然但缺乏戶外空間的城市白領、年輕傢庭,以及對精緻生活有追求的園藝初學者。本書拒絕宏大敘事,專注於每一個可觸摸、可實現的“小確幸”。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篇幅雖然不算薄,但它的內容密度和廣度都非常驚人,幾乎涵蓋瞭田園生活的方方麵麵,遠超我原先的預期。我原本以為它會集中在某幾種特定植物的種植上,結果它將從陽颱小盆栽到小型庭院布局,從食用香草到觀賞花卉,都做瞭詳盡的介紹。而且,它並沒有止步於“種”,還延伸到瞭“玩”的部分,比如如何利用收獲的成果進行簡單的手作或烹飪,這極大地豐富瞭閱讀體驗,讓“田園生活”這個概念變得立體而豐滿瞭。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不光是學會瞭種菜,更是獲得瞭一套完整的、可以融入日常的美好生活解決方案,物超所值。

評分

我是一個園藝新手,之前嘗試過幾次種菜,結果總是以失敗告終,心裏多少有點挫敗感。當我拿到這本封麵設計就讓人心情愉悅的書時,原本沒抱太大希望,但翻開後簡直驚艷到瞭。它的內容編排非常科學閤理,從最基礎的土壤準備、播種時機,到後期的病蟲害防治,每一步都講解得清清楚楚,即便是像我這樣的“植物殺手”也能輕鬆上手。最讓我稱贊的是,作者似乎非常理解初學者的睏惑,總能提前給齣貼心的提醒,避免我們走彎路。文字風格活潑而不失專業,讀起來一點都不覺得纍,反而像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朋友分享她的“獨門秘訣”。它成功地把復雜的園藝知識變得平易近人,讓我重拾瞭對種植的熱情和信心。

評分

坦白說,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想尋找一些更具“在地特色”的種植方法,畢竟很多市麵上的園藝書都是偏嚮歐美體係的。這本書在這方麵錶現得極其齣色,它深入挖掘瞭傳統東方園藝的精髓,比如一些古老的節氣指導和針對亞洲氣候特點的作物選擇,這些信息在其他地方是很難找到的。作者對於傳統農耕智慧的尊重和傳承,讓我感到非常親切和認同。它提供的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指導,更是一種文化傳承的體驗。通過閱讀,我仿佛被帶迴瞭那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年代,學會用更宏觀的視角去看待我們與土地的關係,而不是簡單地把植物當作商品來對待。

評分

這本新書簡直是為我這種渴望逃離城市喧囂、嚮往田園詩意生活的人量身定做的!我最近剛讀完,裏麵的文字充滿瞭溫暖的人情味,描繪的田園景象讓人身臨其境。作者的筆觸細膩入微,仿佛能聞到泥土的芬芳和清晨露水的清新。書中不僅僅是枯燥的種植指南,更像是一本生活哲學書,探討瞭如何在慢節奏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樂趣和滿足感。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就地取材”的部分,作者巧妙地利用身邊隨處可見的材料來打造自己的小天地,這種創意和智慧真的讓人大開眼界。讀完後,我立刻被激發齣瞭動手的熱情,恨不得馬上就規劃自己的陽颱花園。那種迴歸自然的渴望被這本書徹底點燃瞭,它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是在傳遞一種積極嚮上的生活態度。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設計感真的太棒瞭,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看得齣齣版方是用心瞭。尤其是它那充滿古早韻味的插畫風格,簡直就是一種視覺享受。我很少看到一本園藝書能把美學和實用性結閤得如此完美。每一張插圖都仿佛一幅精美的畫作,讓人忍不住想收藏起來。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藝術品。每次翻閱,都能從中感受到濃濃的懷舊情懷,那種慢工齣細活、不急不躁的生活態度,正是我現在最需要的。這些精美的畫麵,配閤著文字中對自然萬物的敬畏和熱愛,讓人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心靈也得到瞭極大的淨化和滋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