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學博士的斷奶飲食全書:新手爸媽 建立離乳飲食概念的本書》
作者: 上田玲子 譯者:林麗秀 齣版社:三悅文化
齣版日:2013/01/28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5959425
規格:平裝 / 228 頁 / 21 x 2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齣版地:颱灣 本書分類:醫療保健> 兒童保健/飲食
內容簡介
新手爸媽常 備,建立離乳飲食概念的本書
營養均衡&美味滿點
幫助寶寶吃齣健康與活力!
學習用自己的消化器官去分解食物。斷奶,是寶寶開始獨立的步!以熱量來源食品為主食,搭配蔬菜或水果、蛋白質來源食品,調理營養均衡的斷奶餐吧!
斷奶大概從寶寶齣生後5~6個月開始,一直到1歲~1歲半時結束。本書依據寶寶成長過程中的進食狀態分成四類,分別為吞食期(約5~6個月)、壓食期(約7~8個月)、咬食期(約9~11個月)、嚼食期(約1歲~1歲半).循序漸進的,將食物從流質漸漸變成可以用手拿取的固體狀。書中依據營養素設計食譜,從餵食的方法、次數,以及食品的營養種類進行詳細的解說,並在頁眉處標示食材,方便媽媽準備美味好吃的斷奶餐。此外還收錄寶寶身體不適時準備餐點的方法、可促進大腦發育的活力食譜,以及從大人的餐點中分取食物的技巧。
然而,每位寶寶對食物的接受程度不一樣,有些孩子可以在五個月的時候開始吃斷奶餐,有些則到七個月纔開始。期待讀者可以細心體察寶寶的狀態,替寶寶準備營養滿點的美味餐點。
讓寶寶在安全的飲食環境中,充滿自信地開始學習自己吃東西!
本書特色
實用錶格全收錄,準備餐點更方便!
本書首頁特別設計拉頁,內容包括基本食材的1次量參考基準錶、推薦食材錶,以及食材軟硬度.大小速查錶。書末附錄基本食材手測份量參考基準一覽錶。
全方位斷奶食譜,滿足寶寶各個時期的需求。
本書除瞭依據寶寶發育過程設計斷奶餐之外,還收錄專為生病、便秘所設計的對癥食譜,以及對食物過敏的處理方法。此外還有幫助大腦發育的育腦營養餐,幫助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
基礎烹調技巧,廚房新手簡單上手。
本書收錄基本的調理技巧,每道餐點均有製做步驟。為瞭方便調理,還教你如何利用嬰兒食品,冷凍食品和微波爐烹調。
監修 指導簡介
上田玲子
營養學博士 管理營養師
帝京科學大學兒童學教授,日本營養改善學會、日本小兒營養研究會運營委員。專門從事營養教育或飲食調查等工作。
目........................................................錄
本書首頁 特別附錄 1
基本食材的1次量參考基準錶
時期別 推薦食材錶
開始採行~順利完成 斷奶餐的採行過程
軟硬度、大小速查錶
COLUMN 開始的1匙係指1小匙∕調味的大緻基準法
PART 1 基本篇
何謂「斷奶餐」?
P.8 離乳是寶寶順利邁嚮自立的步
P.10 重點是必須配閤「寶寶的步調」。
P.12「飲食能力」即「生存能力」
P.14 必要知識 「均衡營養」的重要性
P.16 斷奶餐的採行方式 三個基本原則
時期別斷奶餐採行方式
各時期的一整天的飲食計畫錶∕
飲食機能之發展∕斷奶餐的形態∕
餵食要點∕適當的坐姿∕示範餐點∕
軟硬度、大小參考基準∕基本食材的1次量參考基準∕
準備升級確認清單等
P.18吞食期的採行方式(約5~6個月)
採行後.初的1週∕接下來的3週
P.20習慣後
P.22壓食期的採行方式(約7~8個月)
前期∕後期
P.24咬食期的採行方式(約9~11個月)
前期∕後期
P.26嚼食期的採行方式(約1歲~1歲半)
前期∕後期
P.28幼兒期的採行方式(離乳後~5歲)
前期∕後期
斷奶餐的基本調理技巧
P.30熬煮米粥
熬煮米粥的加水量&形狀速見錶
P.31熬粥(秘)技
P.32熬煮高湯&湯類
超便利斷奶餐調理工具
P.33燙煮∕燙煮蔬菜∕燙煮魚或肉
P.34過篩壓成泥狀∕切割食材∕壓碎、搗散
P.35磨碎∕增添濃稠潤口度(太白粉篇)
增添濃稠潤口度(應用篇)
P.36COLUMN 現在知道為時不晚!?
斷奶餐食譜基本用語集
PART2 時期別 超簡單食譜
吞食期
P.38主食食譜
P.42大量使用蔬菜的食譜
P.46可充分地攝取到蛋白質成分的食譜
壓食期
P.50主食食譜
P.56大量使用蔬菜的食譜
P.60可充分地攝取到蛋白質成分的食譜
咬食期
P.64主食食譜
P.68大量使用蔬菜的食譜
P.74可充分地攝取到蛋白質成分的食譜
嚼食期
P.78主食食譜
P.82大量使用蔬菜的食譜
P.88可充分地攝取到蛋白質成分的食譜
可用手拿著吃的斷奶餐
咬食期∕嚼食期
P.92切成棒狀
P.93揉成丸子狀
P.94夾入其他食材、透過煎烤以凝聚食材
PART3 輕鬆&迅速的烹調技巧
嬰兒食品活用術
P.96嬰兒食品的種類和用法
P.97嬰兒食品活用法1
提昇營養均衡度
P.98嬰兒食品活用法2
提昇烹調斷奶餐的速度
P.99嬰兒食品活用法3
避免烹煮齣一成不變的餐點
P.100嬰兒食品活用法4
可調理成寶寶非常期待的點心
P.101其他值得參考的好方法
基本的冷凍技巧
P.102冷凍→解凍 5大原則
P.103食材別 冷凍的基本概念&技巧
熱量來源食品
P.104維生素、礦物質來源食品
蛋白質來源食品
快速!微波烹調斷奶餐
P.106微波烹調斷奶餐的4大原則
P.107食材別 微波烹調斷奶餐的基本原則
熱量來源食品
P.108維生素、礦物質來源食品
P.109 蛋白質來源食品
P.110 時期別 微波烹調斷奶餐食譜集
吞食期
P.111壓食期
P.112咬食期
P.113嚼食期
從大人的餐點分取斷奶餐
P.114從大人的餐點分取斷奶餐的四大原則
P.115STEP1從基本的菜餚分取
味噌、咖哩
P.116STEP 2 從火鍋料理分取
法式雞肉蔬菜鍋
P.117麵疙瘩鍋
P.118水炊鍋
P.119STEP3 利用納豆製作親子午餐
白飯+納豆
P.120烏龍麵+納豆
P.121通心麵+納豆
P.121麵包+納豆
P.122 STEP4 大人小孩都吃當令蔬菜
番茄
P.123南瓜
P.124鬍蘿蔔
P.125黃麻菜
P.126甜椒
P.127洋蔥
P.128 column 基本的斷奶餐食材該如何處理呢?
PART 4 寶寶期待的斷奶餐
看看鄰傢寶寶一星期吃的斷奶餐菜單
P.130吞食期(約5~6個月)
P.132壓食期(約7~8個月)
P.134咬食期(約9~11個月)
P.136嚼食期(約1歲~1歲半)
口耳相傳的餐點食譜
我傢寶寶愛吃的斷奶餐食譜
P.138粥的變化食譜
P.140促使寶寶吃蔬菜的食譜
P.142拿在手上吃的食譜
P.143看起來超可愛的食譜
P.144可迅速完成的食譜
P.145使用當地食材的食譜
給寶寶吃點心的基本原則
P.146給寶寶吃點心的大原則
P.147給寶寶吃點心時務必適量
咬食期∕嚼食期
幼兒期前期∕幼兒期後期
P.148超簡單點心食譜
咬食期∕嚼食期∕幼兒期前期
P.149市售點心一次給寶寶吃多少纔算OK呢?
外齣時的斷奶餐
P.150吞食期的寶寶便當
P.151壓食期的寶寶便當
P.152咬食期的寶寶便當
P.153嚼食期的寶寶便當
節慶時的斷奶餐
P.154新年.年菜風吞壓咬嚼精緻餐點
P.155寶寶的懷石年夜飯
P.156西式年夜飯套餐
P.157新年甜點
P.158雛祭(女兒節).桃花節豪華套餐(大人餐點)
P.159從大人餐點分取斷奶餐
P.160日本的兒童節.端午節特餐(大人餐點)
P.161從大人餐點分取斷奶餐
P.162萬聖節.
南瓜大餐派對菜單
P.164聖誕節.
聖誕夜的歡樂斷奶餐
P.166 column 保護寶寶免受食物中毒之苦
PART5 增進活力的斷奶餐
育腦斷奶餐
P.168 育腦斷奶餐 5個基本原則
P.169腦部的熱量來源
碳水化閤物∕食譜
P.170具備促進腦部機能發展效果的
脂肪∕食譜
P.172形成腦神經細胞的
蛋白質∕食譜
P.173具活化腦細胞作用的
維生素∕食譜
P.174會影響學習能力的
礦物質∕食譜
P.175這些說法正確嗎? 育腦和飲食的Q&A
寶寶的食物過敏問題
P.176基本1 先深入瞭解引發食物過敏的原理吧!
P.177食物過敏會齣現哪些癥狀呢?
P.178基本2 寶寶是不是食物過敏呢?
必須接受醫師的診斷
P.179食物過敏的診斷流程
P.180基本3 排除食物必須降低到限度
採行斷奶餐必須留意營養
P.181該以哪些食物取而代之呢? 蛋類∕鮮奶∕小麥
寶寶的便秘對策&改善食譜
P.182便秘型態
P.183有效解決便秘問題!選用食材的注意事項
P.184有助於改善寶寶便秘問題的食譜
吞食期
P.185壓食期∕咬食期∕嚼食期
癥狀別 寶寶生病時可安心吃的斷奶餐
P.186寶寶生病時的「飲食」3大原則
P.187發燒時的注意事項和給寶寶吃斷奶餐的方式
P.188可充足攝取水分+維生素、礦物質的食譜
P.189有助於恢復體力的食譜
P.190口腔炎時的注意事項和給寶寶吃斷奶餐的方式
P.191勤快地為寶寶補充水分外,建議納入烹調這類餐點的食譜
P.192腹瀉時的注意事項和給寶寶吃斷奶餐的方式
P.193腹瀉次數1天超過5次時
P.194嘔吐、咳嗽時的注意事項和給寶寶吃斷奶餐的方式
PART6完全排除對斷奶餐的疑慮!
排除對斷奶餐的種種「疑問?」、「睏擾!」Q&A
P.196給寶寶吃斷奶餐之前的疑慮
常用於烹調斷奶餐的工具&用法
P.197吃斷奶餐之後的疑慮
P.198吃斷奶餐的時間問題
吃斷奶餐的時機?
P.199斷奶餐和母奶、牛奶的關係
斷奶餐和排便的關係
P.200吃斷奶餐的份量問題∕餐點、菜單相關疑問
P.201吃法、調理法相關疑問
P.202好惡問題
把寶寶不愛吃的代錶性食材處理成愛吃的餐點
P.204餐具相關疑問∕寶寶邊吃邊玩的睏擾
P.205過敏疑問∕其他疑問
寶寶適閤、不適閤吃的食物
P.206蛋白質來源食品
食材(魚貝類、雞蛋、肉類、乳製品、大豆製品)
P.209加工食品
P.210熱量來源食品
食材(穀類、芋薯類、其他)
P.211加工食品
P.212維生素、礦物質來源食品
食材(蔬菜類、水果類、菇蕈類、豆類、海藻類)
P.214加工食品
P.215其他食品 乾貨類
加工食品、調理食品等
P.217調味料、其他
P.218油脂類
P.219飲料
P.220外食
P.221年菜、傢庭聚會
P.222索引
特別附錄2
P.227基本食材的手測份量參考基準一覽錶
這本書的敘事結構安排得非常巧妙,它不僅僅是一本食譜大全,更像是一本係統化的育兒工具書。它從寶寶的生理發展階段入手,邏輯清晰地推導齣喂養策略的演變,讓人一眼就能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怎麼做”的層麵。特彆是它對於“主動進食”(Responsive Feeding)理念的闡述,顛覆瞭我過去“按時喂飽”的舊觀念。作者鼓勵父母要學會傾聽寶寶的飽足信號,尊重孩子的自主權,這不僅關乎營養,更關乎培養孩子未來與食物的健康關係。讀完後,我不再是那個戰戰兢兢,生怕喂少瞭或喂多瞭的父母,而是變成瞭能和孩子一起享受探索食物過程的引導者。
評分說實話,我對很多育兒書都抱持著懷疑態度,總覺得裏麵充斥著各種誇張的宣傳和不切實際的完美標準。然而,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非常坦誠地揭示瞭“斷奶期”可能遇到的各種混亂和挫摺。我記得書裏詳細描述瞭寶寶抗拒勺子、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甚至直接吐齣來的場景,然後緊接著就給齣瞭應對這些“災難現場”的實用小技巧,比如如何選擇閤適的餐具、如何保持環境的放鬆等等。這種真實感極大地緩解瞭我的焦慮,讓我意識到“不完美”纔是常態。書中關於食物質地變化的描述尤其到位,從泥狀到手指食物的過渡,每一步的質感變化對寶寶口肌發育的影響,都被講解得清晰明瞭,讓我這個曾經對“手指食物”(Finger Food)一竅不通的新手傢長,也能自信地開始嘗試。
評分這本書在介紹輔食製作方麵,展現瞭一種極簡主義的烹飪哲學,這對我這種追求效率的上班族媽媽來說簡直是福音。它強調使用天然食材,反對過度加工和添加不必要的調味品,並且提供瞭大量可以“一鍋齣”或者可以提前批量製作的食譜基礎。我欣賞它對“營養密度”的重視,教導我們如何在小小的幾勺輔食裏,塞進寶寶一天所需的關鍵維生素和礦物質。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有一部分專門講瞭如何利用不同食材的天然顔色來判斷營養均衡性,這比單純看成分錶要直觀得多。它不是讓你變成一個全職的“輔食工程師”,而是讓你學會如何聰明地、健康地為孩子提供食物,把節省下來的時間用來陪伴孩子,這纔是真正的高質量育兒。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在處理“食物過敏”和“安全”問題上,展現齣瞭極高的專業素養和人本關懷。它沒有危言聳聽,而是用科學的數據和循序漸進的脫敏步驟,指導我們如何安全地引入潛在的過敏原,這對於有傢族過敏史的傢庭來說,無疑是定心丸。書中對於食物的儲存、製作工具的消毒衛生環節也做瞭非常詳盡的講解,這些細節雖然看似瑣碎,但卻是保障寶寶健康的基礎。此外,它還涉及到瞭如何與傢裏的其他長輩溝通,統一喂養觀念的問題,這絕對是很多傢庭內部矛盾的焦點。這本書提供瞭一套有理有據的“溝通腳本”,幫助我們如何在堅持科學喂養的同時,維護傢庭和諧,這一點實在太實用瞭。
評分這本育兒書籍的內容,真是讓人茅塞頓開,尤其是在麵對孩子輔食添加這個讓人頭疼的問題時。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接地氣,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專傢腔調,讀起來就像是跟一位經驗豐富的鄰傢媽媽在聊天。我特彆喜歡它對“什麼時候開始”這個問題的探討,書中沒有給齣僵硬的死闆時間錶,而是強調瞭觀察寶寶的“準備信號”,比如寶寶對大人吃飯錶現齣強烈的興趣,或者能穩穩地坐住扶持。這種以孩子為中心的引導,給瞭新手父母極大的安全感,讓我們明白每個孩子的節奏都是獨一無二的。更重要的是,它清晰地闡述瞭不同階段的營養側重點,比如最初期的鐵質補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循序漸進地引入過敏原食物,這些細緻的指導,讓我在準備食材和餐譜時,心裏踏實多瞭。這本書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教會我的不是一套固定的食譜,而是一套建立科學、可持續的喂養理念的方法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