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tual.Lab Acoustics声学仿真计算**应用实例(附光盘)》编著者李增刚、詹福良。 本书主要讲解数值声学原理,本书所介绍的Virtual,Lab Acoustics软件是专门从事噪声分析的CAE软件,它在CATIAV5平台上集成了原来的SYSNOISE功能,并开发出一些新的功能。本书读者对象主要是高校的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高校老师、汽车发动机行业的CAE技术人员、航空航天行业的技术人员、船舶行业的技术人员、军工行业的技术人员、消声器厂技术人员、家电手机和其他民用行业的技术人员等,凡是关注结构噪声问题的读者,均可参考本书。
《Virtual.Lab Acoustics声学仿真计算**应 用实例(附光盘)》编著者李增刚、詹福良。
《Virtual.Lab Acoustics声学仿真计算**应 用实例(附光盘)》所介绍的Virtual,Lab Acoustics 软件是专门从事噪声分析的CAE软件,它在CATIAV5平 台上集成了原来的SYSNOISE功能,并开发出一些新的 功能。本书主要讲解数值声学原理,包括声学有限元 和声学边界元;如何在Virtual,Lab软件中进行声学 计算,包括声学有限元的应用、声学边界元的应用、 耦合声学有限元的应用、耦合边界元的应用和ATV的 应用等,内容涉及汽车、发动机、消声器、飞机等, 主要包括声学有限元、声学边界元、声学无限元、 PML方法、多级边界元、ATV和MATV、传递损失、气动 声学、瞬态有限元和瞬态边界元等。
本书读者对象主要是高校的研究生、高年级本科 生、高校老师、汽车发动机行业的CAE技术人员、航 空航天行业的技术人员、船舶行业的技术人员、军工 行业的技术人员、消声器厂技术人员、家电手机和其 他民用行业的技术人员等,凡是关注结构噪声问题的 读者,均可参考本书。
**章 数值声学方法
1.1 声学基本量
1.1.1 声压
1.1.2 声波的能量
1.1.3 声功率和声强
1.1.4 声级
1.1.5 计权声压
1.2 声学Helmholtz波动方程
1.2.1 声波连续方程
1.2.2 声波的运动方程
1.2.3 声波的物态方程
1.2.4 声波的波动方程
1.3 边界条件
1.3.1 声场分类
1.3.2 边界条件
1.4 声学有限元法
1.4.1 形函数的表达式
1.4.2 声学有限元的系统矩阵
1.4.3 声学模态法
1.4.4 耦合声学有限元
1.5 直接边界元法
1.5.1 非耦合直接边界元
1.5.2 耦合直接边界元
1.6 间接边界元
1.6.1 非耦合声学边界元
1.6.2 耦合间接边界元
第2章 Virtual,LabAcoustics基础功能简介
2.2 Virtual,Lab软件的安装
2.2.1 软件程序的安装
2.2.2 License许可文件的安装
2.3 VirtuaL,Lab的基本操作
2.3.1 Virtual,Lab的界面操作
2.3.2 导入有限元模型
2.3.3 *改界面语言
2.3.4 *改背景颜色
2.3.5 保存模型
2.3.6 导入有限元模型的振动响应
2.3.7 导入有限元模型的结构模态
2.3.8 创建输入输出点
2.3.9 定义载荷
2.3.10 基于模态的强迫响应计算
2.3.11 组的创建
2.4 Virtual,LabAcoustics声学建模基本知识
2.4.1 Virtual,Lab的单位制
2.4.2 声学网格要求
2.4.3 声学计算的基本步骤
第3章 声学有限元的应用
3.1 消声器的传递损失计算
3.1.1 多腔消声器的传递损失计算
3.1.2 考虑流体流速时消声器传递损失的计算
3.1.3 带穿孔板的消声器传递的传递损失计算
3.2 车内声场的计算
3.2.1 不考虑座椅的车内声场计算
3.2.2 考虑座椅的车内声场计算
3.3 进气管声场计算
3.4 声学无限元的应用
3.4.1 声学无限元概述
3.4.2 发动机辐射声场
3.4.3 轮胎声学无限元
3.5 声学有限元板块贡献量的应用
3.6 用PML方法计算外声场
3.6.1 PML方法简介
3.6.2 用PML方法计算涡轮增压器的辐射声场
第4章 声学边界元的应用
4.1 用直接边界元法计算发动机辐射噪声
4.2 用直接边界元法计算汽车内噪声
4.3 用间接边界元法计算开口盒子的辐射声场
4.4 油阀盖的辐射噪声
4.5 汽车板块贡献量分析
4.6 多极边界元的应用
4.6.1 用多极边界元计算车内声场
4.6.2 用多极边界元计算发动机辐射声场
4.7 潜艇散射声场的计算
第5章 耦合声学有限元的应用
5.1 封闭金属盒子的耦合
5.2 汽车内噪声耦合
5.3 考虑内饰材料的车内辐射声场
5.3.1 多孔材料的参数
5.3.2 考虑内饰的汽车内声场计算
第6章 耦合声学边界元的应用
6.1 金属盖的透射声场
6.2 用耦合间接边界元法计算车内声场
6.3 音箱的辐射声场计算
第7章 声学传递向量ATV的应用
7.1 ATV方法简介
7.2 用ATV法计算车内声场
7.3 用MATV法计算发动机的辐射噪声
7.4 用ATV法计算板块贡献量
7.5 声学逆计算
第8章 隔声量的计算
8.1 管道中金属薄片的隔声量
8.2 双层玻璃的隔声量
8.3 机舱壁隔声量的计算
第9章 气动声学的计算
9.1 风扇噪声
9.2 汽车后视镜的声场计算
**0章 瞬态有限元和瞬态边界元的应用
10.1 轮胎瞬态声学有限元
10.2 空气夹层的反射和干涉
10.3 瞬态声源的辐射声场
10.4 碰撞传感器的瞬态声场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声学仿真不久的研究生,我最怕的就是那种动辄就是一大堆希腊字母公式堆砌的教材,让人望而生畏。我更倾向于看到那种“以终为始”的讲解方式,即先展示一个实际问题,然后倒推需要用到的仿真工具和方法。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对我来说价值就非常大了。我希望能看到具体行业案例的分析,比如汽车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中的路面激励分析,或者建筑声学中隔音墙的吸声性能评估。这些案例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输入参数然后输出结果,而是要深入剖析每一步决策背后的物理意义: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频响函数?这个阻尼比的设定在现实中对应的是什么材料?如果光盘里能附带一些经典声学基准问题的求解结果对比,让我能用来校准我自己的软件设置,那就太贴心了。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工作台边上随时可以翻阅的“工具箱”,而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大部头。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初衷,更多是想了解当前声学仿真领域的前沿趋势以及行业内公认的最佳实践标准。我的兴趣点在于,如何将理论声学知识,比如亥姆霍兹方程、波动方程的解析解,有效地转化为可以在软件中实现的数值方法。我尤其关注那些展示了“错误示范”与“正确方法”对比的章节,这种反面的经验教训往往比单纯的成功案例更有价值。例如,在处理高频声学问题时,网格尺寸的选取对计算结果的收敛性有多大影响?软件内置的边界条件设置中,哪些是适用于理想散射体,哪些又必须通过自定义来实现?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后处理可视化的深度探讨就更好了,比如如何高效地生成声压云图、声能流矢量图,并结合这些图示来精准判断声源的位置和传播路径。光盘内容如果能提供一些可供修改和运行的原始输入文件,让我可以亲手调整参数,观察结果的变化,那将是无价的学习资源。我希望作者能用一种非常严谨但又不失启发性的笔触,带领读者领略现代声学工程的深度与广度。
评分我对“应用实例”这个词抱有极高的期待,这意味着这本书应该充斥着可复制的、高水平的工程实践。我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标准的教科书式例子,而是那些在实际项目推进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及其解决方案。比如,当仿真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出现显著偏差时,工程师应该如何系统性地排查问题?是网格问题、材料参数不准确,还是边界条件设置的误导?这本书如果能构建一个清晰的“故障诊断流程图”,那将是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我尤其想知道,在处理辐射声场问题时,如何准确地在无限远边界进行设置,以及如何利用虚拟麦克风阵列来定位声源。光盘的价值我希望在于提供的是“活”的、可交互的学习材料,而不是简单的静态PDF。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职业生涯中,在遇到复杂声学仿真瓶颈时,能迅速提供启发和方向的可靠向导,帮助我从一个软件操作者蜕变为一个能驾驭声学物理的工程师。
评分我对这类专业软件应用类的书籍有一个非常挑剔的要求,那就是必须注重软件版本的兼容性和操作界面的细节描述。毕竟,工程软件的界面和功能是会随着版本更新而变化的,如果这本书依赖的是过于陈旧的版本截图,那么对于当前使用者来说,指导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我希望作者能清晰地区分不同模块(比如结构声学、边界元法等)的功能侧重,并针对性地讲解其在Virtual.Lab环境下的集成方式。更重要的是,我非常关注软件在处理非线性声学问题时的潜力与局限性。在强声场或高强度振动环境下,线性假设往往不再成立,这本书能否提供相关的案例研究,展示如何利用软件的高级功能去逼近这些复杂的物理现象?如果书中能穿插一些关于后处理数据管理和报告生成的经验谈,教我们如何高效地组织和呈现复杂的仿真结果给非技术背景的决策者,那更是锦上添花。这种“软技能”的传授,在实际项目中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Virtual.Lab Acoustics声学仿真计算应用实例(附光盘)》的书名听起来就充满了专业性和前沿性,一看就是那种需要深厚背景知识才能完全消化的硬核技术手册。我最近刚好在研究流体力学和振动噪声控制的交叉领域,希望能找到一些实战性的案例来打磨我的技能。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是否能深入剖析Virtual.Lab这个软件在处理复杂声学问题时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模型构建技巧。例如,当面对一个包含非均匀材料和复杂边界条件的结构时,软件内部的求解器是如何一步步处理有限元网格划分、接触面的定义,以及如何准确映射声场与固体振动的耦合效应。我期望看到那些详尽的截图和步骤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公式的推导上。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优化模型以减少计算时间和内存占用的“秘籍”,那简直是太棒了。毕竟,在实际工程中,模型效率和精度之间的平衡是永恒的难题。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软件说明书,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的实战心得分享,能让我少走很多弯路,直接切入到解决问题的核心。这本书如果能涵盖电磁声学耦合或者环境噪声模拟的案例,那就更好了,能够拓宽我的应用视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