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控制与运营解决方案:正确应对控制权被稀释、摊薄等风险 58.0元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9月1日)
平装: 23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条形码: 9787513647854
商品重量: 449 g
有一句话这样说:世界上惨痛的事,不是生与死的离别,也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我曾一手带大的公司,很后却把我残忍地踢出局。企业为了获取发展所需的资金、资源、人才,创始人常常需要借助资产资本化方式来实现,即将股权分散化。然而,随着企业股权的逐渐分散,创始人也将失去对公司的决策权、运营权,失去抵御外来“入侵者”的力量。本书从股权结构、股权融资、股权众筹、股权激励、股权上市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一套关于股权控制与运营的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创始人合理布局确保控制权不旁落,很好适合希望通过股权管理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实现股权增值并拥有话语权的企业老板、股东及高管阅读。
创业公司的动态股权分配机制 49.0元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1月1日)
精装: 190页
开本: 32
条形码: 9787111556558
商品尺寸: 21.6 x 15.4 x 2.2 cm
商品重量: 322 g
如何你和合伙人一起开公司,你们几个商定平均分配股权,结果你做了所有的工作,而你的合伙人非常懒散,而他们到年底还照样分红,你会怎么办?针对静态股权分配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本书作者提出了一套公平、公正且能应对变化的股权分配规则——动态股权分配,告诉读者如何计算每个合伙人应该获得的股份,如何确定各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值,有新合伙人加入或者有合伙人退出时股份如何变化,创业失败后如何清算等,有理论体系,有方法,有工具,有案例。
合伙人制度:有效激励而不失控制权是怎样实现的 68.0元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5月1日)
精装: 203页
开本: 16
条形码: 9787302468981
商品尺寸: 24.4 x 17.8 x 1.8 cm
商品重量: 581 g
本书综合应用了投行、财务、税务、法律、 HR相关知识,全面深入地对合伙人制度进行了分析。
如何选择合伙人、如何出资、如何估值、如何分钱、如何退出,这是每一位企业家与合伙人关心的话题。本书提供了大量的实操方案,旨在让读者能够拿来即用。
合伙人要发挥作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平台,合伙企业就是这样的平台。马云是如何通过相关平台控制蚂蚁金服的?任正非是如何控制华为的?宝能系是如何举牌万科的?本书一一为你揭秘。
股权架构作为企业的顶层设计,如何设计大有文章,如果设计不好会发生“把孩子养大,叫别人爹”的事情。因此,控制权设计、一致行动人计划、投票权委托、 AB股权架构等,都是企业家感兴趣的内容,也是企业家内心最脆弱之处。
本书为企业家及高管们提供一种有效激励而不丧失控制权的设计工具与方法。
分股合心:股权激励这样做 58.0元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第1版 (2016年7月1日)
丛书名: 博瑞森管理丛书·汉哲助你管公司系列
平装: 253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条形码: 9787515816074
商品尺寸: 23.4 x 17 x 1.4 cm
商品重量: 481 g
品牌: 北京博瑞森
《分股合心:股权激励这样做》围绕股权激励,用深入浅出的形式和易于理解的语言,通过丰富的案例,详细介绍了相关知识和实行方法,《分股合心:股权激励这样做》包括:什么是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八种模式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七步成诗法”股权激励体系如何实施上市及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国有及民营企业的股权激励内容全面、生动,方便读者理解,让您能够较快也较为容易地了解上手,并更好地开展工作。
种下股权的苹果树 59.0元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6年7月1日)
平装: 284页
开本: 16
条形码: 9787111540175
商品尺寸: 20.6 x 20 x 1.6 cm
商品重量: 558 g
本书包括各类股权场景,进而揭示股权分配、股权激励、股权投资每一环节存在的“坑”,轻松攻克法务、涉税、人力、资本等难题。帮助管理者提升企业整体水平、降低培训成本。本书内容丰富、案例生动有趣,是学习股权知识的必备读本。
编辑推荐
如果有一项权利企业家非争不可的话,大概只能是控制权了股权结构,从根基上筑牢控制权的防线股权融资,输血增值要留下话语权股权众筹,合理布局确保控制权不旁落股权激励,控制权与激励效应必须兼得股权上市,高端战场控制权争夺无间道企业家案头随身股权控制与运营工具书手把手教你如何把“野蛮人”挡在门外2001年,新浪在美国上市的第二年,其创始人王志东被赶出董事会,失去对新浪的控制权。2006年,雷士照明引入外部投资者软银赛富,引发与创始人吴长江的股权之争。2008年,国美引入贝恩资本,挑起了创始人黄光裕与职业经理人陈晓之间的控制权争夺战。2009年,1号店引入平安资本,创始人沦为打工者;2015年,平安将1号店转手卖给沃尔玛,创始团队有效出局。2011年,中芯靠前陷入股权争夺战,公司管理层与大股东交恶。2013年至今,山水水泥一直在上演一场没有硝烟但激烈程度绝不亚于沙场比拼的股权混战。法庭上的“文斗”,各路人马对峙的“武斗”,第三方股东的介入,债务违约的爆发……留给山水水泥的是近20亿元的亏损额。2016年,万科的股权之争更是波澜壮阔、险象环生。宝能系旗下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钜盛华连续举牌万科,超越华润成为靠前大股东。万科明确表示不欢迎宝能系成为万科靠前大股东。宝能系则针锋相对,提出包括罢免王石、郁亮等10位董事及2位监事在内的12项议案,并在引入深圳地铁重组预案中投出反对票。万科管理层多次面临失去控制权的危机。……股权与控制权,一场制衡与反制衡的战争正在上演。
作者简介
王永红,创业家导师,股权设计专家,资本运营导师,风险投资人,知名演说家。尚美春天(香港)国际集团总裁,成都川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红万集团首席战略顾问,深圳聚成股份高级讲师,四川美容美发行业商会副会长,永红弟子会创始人,多家企业顾问。20余年大型企业与连锁企业运营经历,10余年培训与咨询经历,多年资本运营与股权设计经历,曾帮助数百家企业进行商业模式顶层设计,辅导数十家企业进行股权架构与资本运作。在企业战略规划、薪酬与股权设计、商业模式设计、企业团队组建与人员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主要课程有:《股权控制与运营解决方案》《非上市企业股权设计》《商业模式与顶层设计》《总裁演说智慧》《领袖之道》《门店分红激励和股权改制》《薪酬设计与目标绩效管控》等。
目 录
第一章 那些著名的股权生死战
中国房地产第一股万科的股权争夺战尚未尘埃落定,格力电器、山水水泥、民生银行等公司的股权和话语权争夺又接力上演。纵观中外,股权争夺就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异常残酷的利益战争,在不见血的厮杀中有反目成仇的,有被迫出局的,有黯然离场的,有锒铛入狱的……
1.1 格力电器,一年数次交锋的战争
1.2 万科地产,“三国”争霸公司控制权
1.3 1号店,创始人沦为打工者
1.4 汽车之家,企业家情怀PK资本利益
1.5 雷士照明,兄弟式结伙,仇人式散伙
1.6 民生银行,五大派系角逐董事会
第二章 股权与控制权,制衡与反制衡的战争
股权简称股东权益,是指投资人向公民合伙组织或企业法人投资而享有的权利。公司控制权是从股东权益中派生出来的经济性权利,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利益存在方式,是利益冲突的产物。股权与控制权往往引发一系列制衡与反制衡的战争,最终通过内部牵制,使得任何一个大股东都无法单独控制决策,达成大股东相互监督的股权制衡机制,既能保留股权相对集中的优势,又能有效抑制大股东对公司利益的侵害。
2.1 掌握控制权,做时代的股东
2.2 股权、股份、股票
2.3 起底股权纷争的源头
2.4 股权与公司治理
2.5 直接持股、间接持股、交叉持股
第三章 股权结构,从根基上筑牢控制权的防线
清晰、合理的股权结构是牢固控制权的前提。同室操戈的“西少爷”,一夜分家的“泡面吧”,劳燕分飞的“罗辑思维”,对簿公堂的“真功夫”……无数企业因股权结构不合理导致控制权之争,使团队分崩离析,企业发展受阻。所以,企业必须在初创时期就做好股权结构设计。
3.1 股权结构,纷争背后的“硬伤”
3.2 “四大线”和“四小线”
3.3 贡献估值法防止合伙人翻脸
3.4 股权设计四大规律:纵、横、动、静
3.5 设计机制,畅通股权进退渠道
3.6 章程设计,源头狙击“野蛮人”
第四章 股权融资,留下公司绝对话语权
企业在成长、发展、扩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融资。天使、A轮、B轮、C轮,甚至D轮,每一轮都是以稀释创始人的股权为代价换取企业的输血增值。不断融资意味着创始人在公司上市之时,可能已经沦为小股东,甚至已经丧失了话语权。因此,如何在融资的过程中避免控制权旁落,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
4.1 股权融资的底线是保持公司的话语权
4.2 走好股权融资的关键五步棋
4.3 用商业计划书“砸”开融资大门
4.4 尽职调查,让投资者了解股权价值
4.5 避开陷阱,融资就是馅饼
4.6 三个融资技巧把握公司主导权
第五章 股权众筹,控制权不旁落
股权众筹即通过互联网平台,用股东身份和股权来换取投资人的资金。但凡出让一定股份,引进其他股东,创始人如果没有合理布局,就容易丧失控股地位,进而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股权可以分散,但控制权必须集中,有必要将风险防范到最低。
5.1 股权可以分散,控制力不容弱化
5.2 互联网时代的股权众筹生态圈
5.3 熟悉流程,菜鸟也能玩好众筹
5.4 选好平台,众筹不再“愁”
5.5 避开风险,众筹越筹越“猛”
5.6 归集表决权,掌握众筹中的控制权
第六章 股权激励,控制权与激励效应必须兼得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措施,通过授予经营者公司股权,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服务,这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股权激励在实施过程中,有必要采取种种手段避免控制权旁落他人。
6.1 股权激励合理,牢牢把握控制权
6.2 不让公司控制权旁落的股权激励八定法
6.3 是药还是毒,六个股权激励误区要避免
6.4 初创企业,七步虚拟股权激励法
6.5 上市公司,期权激励助业绩增长
6.6 新进高管,循序渐进激励法
第七章 股权上市,控制权博弈的高端战场
上市可以让企业获得新的融资渠道,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夯实企业发展的基础,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提升企业在客户、供货商和金融机构等心目中的地位。但正所谓有利就有弊,上市后企业因为价值提升较快,往往成为各方觊觎的目标,也将面临一个控制权博弈的高端战场。在这个战场,如果不懂规则,胡乱出牌,控制权更迭将不可避免。
7.1 高端战场,控制权争夺无间道
7.2 选择上市时机,获得更高市盈率
7.3 选择上市地点,符合发展目标与诉求
7.4 选择上市板块,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7.5 选择上市模式,适合的才是有利的
7.6 收购与反收购,控制权博弈的道法术
……………………………………………………………………………………………………………………………………………………
编辑推荐
组建强大创业团队的绝佳指南
创业公司员工股权分配的解决方案
详解动态股权分配机制的方法、原则、步骤和风险防范
李善友、罗振宇、段毅、白文涛、方睿哲倾力推荐!
名人推荐
如今这个时代,不再有静态的、凝固的事物,一切都在演化中,一切都在生长中。蔡聪洞察到了创业背后的真正风险,用独特的见解和实用的方案帮助创业者顺利解决创业初期出现的股权分配问题。《创业公司的动态股权分配机制》不仅是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创业教材,更为可贵的是,它为创业者更好的理解创业提供了一个动态的视角。
——混沌大学创始人、酷6网创始人李善友
动态股权分配机制,其实就是把股权分配这一个环节往后推迟,推迟到公司有实质可观的价值的时候再进行分配。无数的案例告诉我们过早的分配股权,固定的股权比例都不适应创业公司面对的复杂多变的环境,在企业发展后期都可能破坏团队的和谐,甚至导致不欢而散。
创业团队需要约定一个分配的机制,形成团队共同恪守的契约。
——房多多创始人 段毅
谁拿到资本上最大筹码,谁就拥有最大的话语权,这个制度正在发生悄然地改变。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股权分配比例不适合创业企业,因为它们时刻处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动态的股权分配机制将是一个强力的纽带,把公司利益、团队利益、个人利益紧密协调一致,作者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验证了其可行性以及其明显的激励效果,值得学习。
——罗辑思维创始人 罗振宇
当今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中,大多数创业项目都是由团队而不是个人建立的。研究表明,由团队开启的创业有更大的生存和成功的可能性,然而,在创始成员间公平和适当的构建其合伙关系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创业之初,团队应该约定一个能够适应当前情况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的股权分配框架。作者在书中就提供了这样一个精确的框架,称为“动态股权分配机制”。我建议所有的创业者在他们与其他联合创始人达成协议之前仔细阅读它。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学教授方睿哲 (Velamuri,S.Ramakrishina)
作者简介
分享投资管理合伙人,享投就投平台CEO。中国注册会计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杰出毕业生,伦敦商学院MBA国际交换生。中山大学管理学学士,主修会计审计学,辅修计算机应用。曾任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审计师。熟悉公司治理、财务、经济法、资本运作。在互联网、新能源、创投领域有创业实战经验。
目录
推荐序创业初始阶段创业者需要知道的事
序言明日的股权换今日的资源——初创企业的动态股权分配机制
第一章股权与期权——初创团队吸引“人才”和“钱财”的利器
股权与创业
股权用于表彰,期权用于激励
第二章错误的股权分配机制为企业埋下致命的隐患
惨痛的教训
失败的股权分配是团队的第一杀手
第三章好的分配机制成就好团队,好团队成就好企业
“傻瓜式”的静态股权分配不适合初创企业
怎样才算好的股权分配机制
动态股权分配快速介绍
动态股权分配之“初体验”
第四章制订动态股权分配的原则及步骤
制订动态股权分配的原则
建立动态股权分配机制的核心步骤
第五章团队核心的确立
团队初始核心的确立
初创团队领导力的新来源——贡献
动态股权分配帮你确立核心地位
初创团队领导人应该有的格局
第六章股权分配的操作细节
注册公司,确定初始的股权比例
动态股权分配比例在工商登记中的体现
设定里程碑:分股权的时点
分股权的方法
股权转让的限制
第七章贡献点和贡献值
识别并且量化贡献点
给贡献值赋予权重
约定激励对象
贡献点的变现性
计提时点
回购条款
禁止同业竞争约定
投票权利
动态股权分配机制的动态修订
合伙人贡献的跟踪模板的使用
第八章永续开放的团队组织
吸收新合伙人
裁减合伙人机制
第九章动态股权分配的契约化
动态股权分配计划
公司章程的体现
第十章动态股权分配的其他应用场景
将原有的静态股权分配升级为“动态”
与风险投资的规则共存
动态股权分配机制的停止与恢复
半动态股权分配:部门切割法
应用于公司的内部创业
应用于股权众筹
第十一章动态股权分配的会计处理
初始资本的投入
达到里程碑,赋予股权
回购合伙人的股权
……………………………………………………………………………………………………………………………………………………
编辑推荐
1.人力资源总监,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显要的职业经历,雄厚的专业背景,成功的操盘经验,确保对于合伙人制度跨界解读的专业性、可靠性、可行性。
2. 以控制权为核心的合伙人制度设计,有效激励企业内外的利益相关者。
投行角度:立足于多轮融资的股权结构设计,确保投资者的超额收益。
财务角度:以财务总监的专业性教你做出专业的财务处理方法。
税务角度:科学的纳税筹划能够帮你合法节税上千万。
法律角度:规范和稳健的制度设计有效规避各种法律风险。
HR角度:着眼于有效激励合伙人、投资者、管理层及员工,共同发展。
作者简介
作者:郑指梁
郑指梁:管理学硕士;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特聘讲师;浙江省企业培训师协会副会长。曾任美国Bel Fuse(中国区)财务经理;中国民营500强企业人力总监、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总经理等职务。具有20多年的投行、财务、税务及HR从业经验。
吕永丰:杭州健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浙江大学MBA;斯坦福商学院、哈佛商学院、西点军校等访问学者。
目录
第一章合伙人的现状——雇佣时代结束,合伙人时代到来
第一节 雇佣时代VS合伙人时代 / 2
一、 合伙人的定义 / 4
二、 合伙人的特点 / 4
三、 合伙人的适用企业 / 6
第二节 合伙人制度VS股权设计 / 7
一、 理概念, 防混淆 / 8
二、 先联系, 后区别 / 9
三、 先合伙, 再合股 / 10
第三节 合伙人万能VS激励工具 / 11
一、 合伙人制度服从于企业的经营战略 / 12
二、 合伙人制度并不是万能的 / 12
第二章合伙人类型的选择——合在一起,成为一伙
第一节 股东合伙人(工商登记 ) / 21
一、 创业式股权 / 22
二、 渐进式股权 / 23
第第二节 事业合伙人(项目跟投) / 34
一、 万科的事业合伙人 / 34
二、 华为的事业合伙人 / 37
第三节 生态链合伙人(供应商、客户、投资人等) / 40
一、 生态链合伙人操作便利性 / 41
二、 生态链合伙人注意事项 / 41
第三章合伙人平台的打造——平台为王,资源整合
第一节 合伙企业 / 48
一、 合伙企业与合伙人的区别 / 55
二、 合伙企业与非法集资的区别 / 56
第二节 公司制 / 58
一、 实股(注册股) / 59
二、 虚股(虚拟股) / 60
第四章合伙人制度的设计——恋爱模式,操作灵活
第一节 如何选择合伙人 / 69
一、 合伙人资格 / 72
二、 合伙人特色 / 73
第二节 合伙人如何出资 / 74
一、 现金出资 / 74
二、 实物出资 / 76
三、 无形资产出资 / 78
四、 换股出资 / 81
第三节 合伙人如何估值 / 83
一、 估值的方法 / 83
二、 估值的阶段 / 86
三、 估值的调整 / 87
第四节 合伙人如何分钱 / 92
一、 兜底分钱 / 95
二、 增量分钱 / 96
三、 考核分钱 / 96
第五节 合伙人如何退出 / 99
一、 荣誉合伙人退出 / 100
二、 回购退出 / 100
三、 IPO上市退出 / 103
四、 绩效考核退出 / 108
第五章合伙人股权的设计——婚姻模式,融资融智
第一节 股权架构的设计 / 119
一、 融资前的股权架构设计 / 122
二、 融资后的股权架构设计 / 125
第二节 股权控制权的设计 / 127
一、 间接控制 / 129
二、 投票权委托 / 131
三、 一致行动协议 / 132
四、 AB股架构 / 135
五、 控制董事会 / 136
第三节 股权激励的设计 / 137
一、 股权激励的类型 / 138
二、 股权激励的时机 / 140
三、 股权激励的步骤 / 141
第四节 人力股的设计 / 145
第五节 股权质押的设计 / 147
第六节 股权众筹的设计 / 151
一、 国内股权众筹的历史 / 153
第五章二、 国内股权众筹的类型 / 153
三、 国内股权众筹的问题 / 154
四、 股权众筹平台的盈利模式 / 155
第六章合伙人的风险——盛名之下,必有隐患
第一节 道德的风险 / 160
一、 合伙人婚姻的风险 / 160
二、 合伙人股权代持的风险 / 163
第二节 章程的风险 / 168
一、 章程对《公司法 的补充 / 170
二、 章程对股东资格丧失的规定 / 172
三、 章程对股东股权转让的规定 / 173
四、 章程对股东股权回购的规定 / 174
五、 公司章程与股东协议的关系 / 174
第三节 涉税的风险 / 175
一、 股权结构设计不合理的涉税风险 / 176
二、 股东借款的个人所得税风险 / 179
三、 股权转让中的涉税事项 / 180
四、 股权对赌协议的涉税事项 / 181
五、 股权激励中的涉税事项 / 181
第四节 知情权的风险 / 192
一、 股东知情权 / 193
二、 股东分红知情权 / 193
三、 合伙人知情权 / 194
第五节 落地的风险 / 197
一、 老板的支持 / 198
二、 同事们的支持 / 198
三、 好的时机 / 199
四、 循序渐进 / 199
案例目录
案例1.1 海尔迎来合伙人时代 / 2
案例1.2 刘备为何选择股东+合伙人的模式? / 7
案例1.3 永辉超市的合伙人制度的思考 / 11
案例1.4 一个夭折的合伙人计划 / 13
案例1.5 合伙人现状调查问卷 / 14
案例2.1 公司D的合伙人类型有哪些? / 20
案例2.2 苹果公司创业式股权之路 / 22
案例2.3 某公司通过渐近式股权成功上市 / 24
案例2.4 股东合伙协议书 / 32
案例2.5 解密万科事业合伙人计划 / 35
案例2.6 任正非是如何玩转华为事业合伙人的? / 38
案例2.7 美道家的生态链合伙人模式 / 40
案例2.8 某地板企业的经销商合伙人方案 / 42
案例3.1 讲师合伙人是应采取公司制还是合伙企业制? / 46
案例3.2 万科与宝能股权之争 / 48
案例3.3 马云通过合伙企业控制蚂蚁金服 / 52
案例3.4 有限合伙企业章程 / 56
案例3.5 公司制案例 / 58
案例3.6 员工虚拟股激励方案 / 60
案例3.7 乔致庸的银股和身股激励 / 63
案例4.1 泡面吧合伙人之间的“宫斗” / 68
案例4.2 阿里巴巴合伙人的资格 / 69
案例4.3 郭广昌致复星全球合伙人的一封信(节选) / 71
案例4.4 某企业是如何选拔合伙人的? / 73
案例4.5 某企业的合伙人现金出资方案 / 74
案例4.6 A公司与B博士的专利技术出资的纠纷 / 78
案例4.7 D公司无形资产出资需要缴纳增值税吗? / 79
案例4.8 美的集团吸收合并美的控股 / 81
案例4.9 一个主营人脸识别系统的初创企业估值 / 83
案例4.10 冯小刚与华谊兄弟公司的对赌协议 / 87
案例4.11 某企业的对赌协议 / 90
案例4.12 都是分钱惹的祸 / 92
案例4.13 大股东的兜底分钱承诺 / 95
案例4.14 华为创业元老刘平离职后股份回购的纠纷 / 100
案例4.15 某公司合伙金退出的规定 / 102
案例4.16 九鼎投资LP合伙人的退出 / 105
案例4.17 某公司合伙人计划实施方案 / 108
案例4.18 合伙人出资协议书 / 112
案例4.19 自愿参加合伙人计划的申请书 / 114
案例4.20 合伙人计划终止的协议书 / 114
案例4.21 关于终止XX有限公司合伙人计划的申请书 / 115
案例5.1 梁山泊的股权之路 / 118
案例5.2 王宝强离婚前的股权架构布局 / 119
案例5.3 5个人合伙,股权架构如何设计才合理? / 122
案例5.4 合伙人投资200万,占10%的股份,需要扩股多少? / 125
案例5.5 俏江南是如何失去控制权的? / 127
案例5.6 黄光裕与陈晓之争可以规避吗? / 129
案例5.7 腾讯是京 东第一大股东,为何影响不了刘强东的控制权? / 131
案例5.8 腾讯是国外控股的公司吗? / 132
案例5.9 Google公司的AB股架构,确保创始人不出局 / 135
案例5.10 刘强东如何控制董事会? / 136
案例5.11 杭锅股份(002534.SZ)的股权激励计划 / 137
案例5.12 股权数量未达高管的预期而上市夭折 / 143
案例5.13 九阳股份(002242.SZ)基于销售额增长率的绩效考核 / 144
案例5.14 A公司的人力股如何设计? / 145
案例5.15 银行为何把质押的股权平仓? / 147
案例5.16 京 东股权众筹 / 151
案例5.17 “茶品品”股权众筹项目计划书 / 156
案例6.1 土豆网创始人王微离婚引发的“血案” / 160
案例6.2 某公司关于配偶股权处分限制的规定 / 162
案例6.3 公司创始人的股权属于其个人财产的协议 / 163
案例6.4 C公司所代持的股权为何被法院强制执行了? / 163
案例6.5 《公司法的司法解释对股权代持的部分规定 / 165
案例6.6 股权代持协议书 / 165
案例6.7 万科公司的章程如何抵御门口“野蛮人” / 168
案例6.8 滴滴出行并购优步中国 / 171
案例6.9 股东被除名是否合法? / 172
案例6.10 C公司转让300万元股权,通过纳税筹划可以节省78万元 / 1
案例6.11 VIE股权架构的涉税风险 / 177
案例6.12 股东借款的涉税问题 / 179
案例6.13 股权的平价转让需要缴纳个税吗? / 180
案例6.14 甲股东有涉税风险吗? / 181
案例6.15 大股东王董有涉税风险吗? / 181
案例6.16 真功夫公司股东知情权纠纷案 / 192
案例6.17 丙股东分红权如何保障? / 193
案例6.18 某公司用坏账准备金来调低合伙人分红 / 194
……………………………………………………………………………………………………………………………………………………
编辑推荐
《分股合心:股权激励这样做》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股权激励
第一节 股权激励的内涵
一、股权激励的概念
二、股权激励的特点
三、股权激励的作用
第二节 股权激励的前世今生
一、国内股权激励的起源与发展
二、国外股权激励的风起云涌
第三节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一、股权激励的诞生机理
二、股权激励的激励逻辑
第四节 股权激励的法律基础
一、股权激励的法律实质
二、股权激励合同的内容及性质
三、我国股权激励的根本大法
第二章 股权激励的八种模式
第一节 业绩股票
一、业绩股票概述
二、业绩股票案例
第二节 股票期权
一、股票期权概述
二、股票期权案例
第三节 虚拟股票
一、虚拟股票概述
二、虚拟股票案例
第四节 限制性股票
一、限制性股票概述
二、限制性股票案例
第五节 期股计划
一、期股概述
二、期股案例
第六节 优先股
一、 优先股概述
二、优先股案例
第七节 股票增值权
一、股票增值权概述
二、股票增值权案例
第八节 账面价值增值权
一、账面价值增值权概述
二、账面价值增值权案例
第九节 八种常用模式对比
第三章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七步成诗法”
第一节 定人员——激励对象
一、激励对象选择范围
二、如何确定激励对象
第二节 定模式——激励模式
一、确定股权激励模式的原则
二、如何确定股权激励模式
第三节 定来源——股票、资金来源
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股票来源
二、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股票来源
三、股权激励购股资金来源
第四节 定数量——股权数量
一、如何确定股权激励总量
二、如何确定股权激励个量
第五节 定价格——股票行权价格
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价格
二、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价格
三、股价跌破行权价格的补救措施
第六节 定时间——激励计划时间安排
一、股权激励的有效期
二、股权激励的授权日
三、股权激励的等待期
四、股权激励的行权期与窗口期
五、股权激励的禁售期
第七节 定条件——授予条件、行权条件
一、股权的授予条件
二、股权的行权条件
第八节 股权激励计划案例解读
一、某建材集团公司限制性股权(票)激励计划
二、某电力集团虚拟股权增值性收益分享激励方案
第四章 股权激励体系如何实施
第一节 股权激励体系实施环境评估
一、市场外部环境扫描
二、企业内部条件扫描
第二节 股权激励方案制定
一、股权激励目的界定
二、股权激励设计原则
三、股权激励方案制定
第三节 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组织程序
一、股权激励管理团队的组建与职责分配
二、股权激励顾问机构的选聘
三、股权激励计划文件、制度的起草
四、股权激励计划文件的提交与审核
五、股权激励计划的授予与行权
第四节 股权激励的业绩评价体系
一、基于EVA的业绩评价法
二、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业绩评价方式
三、基于相对绩效的业绩评价方式
第五节 股权激励实施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难点
二、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难点
三、如何应对股权激励的难点
第五章 上市及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
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现状
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难点
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案例
第二节 新三板公司股权激励
一、新三板公司概述
二、新三板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
三、新三板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现状
四、新三板公司股权激励设计要点
五、新三板公司股权激励案例
第三节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
一、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
二、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现状
三、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设计要点
四、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案例
第六章 国有及民营企业的股权激励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
一、国有企业实行股权激励的必要性
二、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模式选择
三、国有企业实行股权激励的实施要点
四、国有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中应处理好的几方面关系
五、某国有上市公司期股激励案例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