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九版)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九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范里安 著
图书标签:
  • 微观经济学
  • 经济学
  • 现代经济学
  • 第九版
  • 教材
  • 高等教育
  • 市场经济
  • 价格理论
  • 资源配置
  • 经济模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发图书网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汉大
ISBN:9787543224612
商品编码:1504579203
出版时间:2015-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九版) 出版社: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01
作者:范里安 译者:费方域 开本: 16开
定价: 65.00 页数:549 印次: 1
ISBN号:9787543224612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内容提要

这部优秀的中级微观经济学教科书,既深刻理解了现代经济学,又牢牢把握了主流和前沿。

目录

1 市场
1.1 建立模型
1.2 *优化与均衡
1.3 需求曲线
1.4 供给曲线
1.5 市场均衡
1.6 比较静态分析
1.7 配置住房的其他方法
1.8 什么方法*好
1.9 帕累托效率
1.10 配置住房的不同方法的比较
1.11 长期均衡
小结
复习题
2 预算约束
2.1 预算约束
2.2 通常只需考虑两种商品
2.3 预算集的性质
2.4 预算线如何变动
2.5 计价物
2.6 税收、补贴和配给
2.7 预算线的变化
小结
复习题
3 偏好
3.1 消费者偏好
3.2 关于偏好的几种假设
3.3 无差异曲线
3.4 偏好的实例
3.5 良态偏好
3.6 边际替代率
3.7 边际替代率的其他解释
……

精彩书摘

一本微观经济学教科书的第1章通常是论述经济学的“范围和方法”。虽然这些内容可能是非常有趣的,但用这些内容来开始对经济学的研究似乎是不恰当的。人们在看到经济学分析的一些实例之前,是很难领会这样的论述方法的。因此,我们将用一个经济学分析的实例来作为本书的开头。在第1章里,我们将考察一个特定的市场模型——住房市场。顺便将介绍经济学的一些新概念和新方法。


经济学原理与实践:跨越理论与现实的桥梁 作者: [虚构作者 A], [虚构作者 B] 出版社: [虚构出版社 C]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ISBN: 978-1-23456-789-0 --- 卷首语:理解我们所处的经济世界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无数经济决策编织而成的复杂网络中。从个人在超市做出的购买选择,到国家间签订的贸易协定,经济规律无处不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职业发展乃至社会稳定。然而,经济学并非高不可攀的理论迷宫,它更像是一门关于“如何做出最优选择”的实用科学。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贴近现实的经济学视野。我们摒弃了仅仅停留在枯燥数学模型上的阐述,而是着力于将核心概念与当代社会的热点议题紧密结合,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清晰、连贯且具有强大解释力的分析框架。 --- 第一部分:经济思维的基石——稀缺性与选择 经济学的核心永远围绕着“稀缺性”展开。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这种根本性的矛盾迫使我们做出取舍。本部分将详细探讨经济学思维的基本逻辑。 第一章: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与方法论 我们将从亚当·斯密与大卫·休谟的思想源头切入,探讨经济学的范畴——“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不同于将经济学视为纯粹的预测工具,我们强调其作为一种批判性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我们将深入剖析“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并介绍边际分析(Marginal Analysis)这一贯穿始终的核心工具。对于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理解,我们将通过大量生活化案例,如时间分配、教育投资等,来展现其在日常决策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章:市场、价格与激励机制的交互作用 本章将构建起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骨架。我们将详细解析需求(Demand)与供给(Supply)定律,阐释价格如何充当信息传递者和资源配置者的角色。弹性(Elasticity)概念的引入,将帮助读者理解不同商品在面对价格变动时的敏感程度,这对于企业定价策略至关重要。同时,我们将探讨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以及政府干预(如价格上限与价格下限)对均衡状态可能产生的非预期后果。激励相容性(Incentive Compatibility)将作为本章的重点,分析金钱、声誉、社会规范如何引导个体行为符合社会整体利益。 --- 第二部分:微观经济学的深度剖析——个体、企业与市场结构 第二部分将聚焦于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消费者和生产者,考察他们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行为模式与决策制定过程。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偏好、预算与效用最大化 我们探索消费者如何基于自身偏好形成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并在预算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本章不仅仅停留在标准的边际替代率(MRS)的讲解,更会引入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的最新成果,例如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对传统理性人假设的修正,解释为什么人们在损失面前会表现出非理性的厌恶。 第四章:生产者理论:成本、利润与技术选择 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本章将从技术(Production Function)出发,详细区分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内在联系。通过对短期与长期成本曲线的细致描绘,我们引导读者理解企业如何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特别是,我们将探讨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与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的现实意义,以及技术进步如何重塑成本结构。 第五章:市场结构的多样性与竞争策略 市场并非铁板一块。本章系统梳理了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与垄断竞争这四种主要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作为理论基准,分析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 垄断:探讨垄断者如何通过控制产量设定价格(MR=MC原则),并分析反垄断政策的必要性。 寡头博弈:引入博弈论(Game Theory)工具,如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分析企业间的策略互动,例如古诺模型(Cournot)和伯特兰模型(Bertrand)。 垄断竞争:聚焦于产品差异化战略(如品牌营销、广告投入)对长期均衡利润的影响。 第六章:市场失灵与公共干预 市场机制并非万能。当市场信号失真或效率无法达成时,便出现了市场失灵。本章重点分析外部性(Externalities,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并介绍庇古税(Pigouvian Taxes)和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等解决路径。此外,我们将深入探讨公共物品(Public Goods)的特性(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以及“搭便车”问题的根源,论证政府提供这些物品的经济学基础。信息不对称问题(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也将被纳入分析,结合保险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真实案例进行阐述。 --- 第三部分:宏观经济学的脉络——增长、波动与政策 本部分将视野提升至国家整体经济层面,探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经济周期的内在机制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第七章:国民收入的衡量与经济增长的引擎 我们将清晰界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总收入(GNI)等核心宏观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局限性,强调其作为衡量经济福利的指标的不足。随后,聚焦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从索洛增长模型(Solow Growth Model)的框架出发,分析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技术进步在不同阶段的作用。本章特别强调制度质量(如产权保护、法治健全)对可持续增长的根本性影响。 第八章:经济周期与失业、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 经济活动总是在繁荣与衰退中交替。我们研究失业的类型(摩擦性、结构性与周期性),并深入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本章的核心是理解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的短期权衡与长期预期,以及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第九章: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箱: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运用 本章详细解析政府用于稳定经济的两种主要工具。 财政政策:探讨政府支出和税收如何通过乘数效应影响总需求。我们将分析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如“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货币政策:描述中央银行如何利用调整利率、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条件。我们将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货币中性理论在不同时间框架下的有效性。 第十章:开放经济下的宏观挑战 在全球化时代,理解国际经济关系至关重要。本章将介绍国际收支平衡表、汇率的决定机制(购买力平价与利率平价理论)。我们分析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以及一国贸易政策(关税与配额)对国内产业和全球福利的复杂影响。 --- 结语:在不确定性中做出理性的判断 经济学不是预言,而是一种帮助我们在信息不完全和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构建更可靠决策体系的思维工具。本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读者批判性地审视新闻报道、解读政策变化并评估个人财务决策的能力。掌握了这些原理,你将能更清晰地洞察经济世界的运行逻辑,成为一个更成熟的社会参与者和决策者。 --- (附录A:关键数学概念回顾;附录B:经典经济思想家简传)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对经济学原理充满好奇的在校学生,最近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构建我微观经济学知识体系的教材。当我翻开这本《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时,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油然而生。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数学模型,而是从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切入,比如日常的购物选择、商家定价策略等等,这让我感到经济学并非遥不可及的学科,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作者在讲解一些关键概念时,例如“需求弹性”,不仅仅是给出了定义,还生动地分析了不同商品弹性差异的原因,以及弹性如何影响企业的定价策略和政府的税收政策。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市场结构”的章节印象深刻,从完全竞争到垄断,再到寡头垄断,作者详细分析了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并且引入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这让我对现代经济体中的竞争格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老实说,我一开始对“第九版”这个字眼有点敬畏,担心内容会过于晦涩难懂,毕竟我不是经济学专业的科班出身。但是,《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这本书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现代化”和“实用性”。在讲解一些经典理论的同时,书中融入了大量的现代经济学研究成果和实证案例,比如关于行为经济学的讨论,它不仅仅停留在“理性人”的假设上,而是引入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视角,解释了人们在现实中可能出现的“非理性”行为,这对我理解日常的消费决策和投资行为很有启发。而且,书中的图表和数据分析也相当专业,能够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经济模型。我在阅读中发现,作者似乎非常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很多章节都引用了最新的经济现象和政策讨论,这使得这本书读起来不会感觉过时,反而充满活力。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挺喜欢的,简约大气,很有学术感,一看就知道是正经的教科书。我之前接触过一些经济学入门读物,但总觉得不够系统,或者讲得太浅显。这次拿到这本《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感觉就是我一直在找的那种,内容扎实,逻辑清晰。我特别欣赏它在概念阐述上的严谨,比如关于消费者选择的那部分,把效用函数、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这些核心概念讲得明明白白,而且还引入了一些现代的理论模型,感觉比我之前看的书要深入不少。光是看目录,我就知道里面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从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到市场失灵的分析,再到信息不对称和博弈论的应用,感觉涵盖了微观经济学的各个重要分支。而且,它并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我翻了一下后面的案例分析和习题,感觉作者在力求将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经济活动联系起来,这一点对于我这样希望学以致用的读者来说非常重要。

评分

在我看来,一本好的经济学教材,不仅要讲清楚“是什么”,更要讲清楚“为什么”。《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解释每一个经济学原理时,都力求追溯其背后的逻辑和原因。比如,当谈到“供给曲线向上倾斜”时,作者不仅给出了理由,还会进一步探讨在什么情况下供给曲线可能会出现例外,以及这些例外如何反映了更深层次的生产技术或成本结构的变化。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信息不对称”的章节,它清晰地阐述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概念,并且通过生动的案例,比如二手车市场和保险市场,揭示了信息不对称是如何导致市场失灵的。读完这一部分,我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很多市场需要政府的干预或特殊的合约设计。

评分

作为一个对经济现象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能系统讲解微观经济学核心概念,又能让我领略到经济学前沿思想的著作。《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惊喜。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次探索现代经济运行规律的旅程。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理论分析中融入的“博弈论”思想,这让我能够从新的角度去理解企业之间的竞争策略、谈判过程,甚至国际关系。比如,书中关于“囚徒困境”的讨论,非常清晰地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合作对双方都有利,但个体理性却会导致非合作的结果。这种分析方式,让我对很多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洞察。此外,书中还涉及了诸如“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等内容,这些都是理解现代社会面临的环境、资源和公共服务等问题的关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