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發現日本:60處日本zui美古建築之旅 | ||
| 定價 | 88.00 | |
| 齣版社 |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6年03月 | |
| 開本 | 24開 | |
| 作者 | (日) 磯達雄,宮澤洋 著,楊林蔚 譯 |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 頁數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550267299 | |
| 重量 | 584 | |
東日本 Part1 北海道 建議仔細觀賞 建議瀏覽觀賞
01 ● 五棱郭 函館市/江戶時代末期 五角形的烏托邦
02 ● 手宮機車庫 小樽市/明治18年 形態服務於軌道
03 ● 日本銀行舊小樽支店 小樽市/明治45年 te彆保留的“辰野色彩”?
04 ● 舊函館區公會堂 函館市/明治43年 這就是想象中的“洋樓”
05 ● 網走監獄 五翼放射狀平屋捨房 網走市/明治45年 由內嚮外擴展
Part2 東北
06 ● 三內丸山遺跡 青森市/繩紋時代前期~中期 不要小看繩文時代的建築能力!
07 ● 大湯環狀列石 鞦田縣鹿角市/繩文時代後期 雙子之環
08 ● 中尊寺金色堂 岩手縣平泉町/平安時代後期 邊境綫上的佛堂
09 ● 會津榮螺堂(圓通三匝堂) 福島縣會津若鬆市/江會時代後期 雙重螺鏇的並行世界
10 ● 舊濟生館本館(現山形市鄉土館) 山形市/明治11年 革命時代的純粹幾何學
11 ● 斜陽館(原津島傢住宅) 青森縣五所川原市/明治40年 “咚哢咚咚”的聲響
Part3 關東
12 ● 圓覺寺捨利殿 神奈川縣鐮倉市/室町時代中期 THIS IS“禪宗樣”
13 ● 笠森寺觀音堂 韆葉縣長南町/安土桃山時代 通往現代的“空中”錶演
14 ● 日光東照宮 栃木縣日光市/江戶時代前期 動搖的布魯諾陶特
15 ● 三溪園聽鞦閣 橫濱市/江戶時代前期 流暢的左右不對稱
16 ● 成田山新勝寺三重塔 韆葉縣成田市/江戶時代中期 流露齣的奢華感
17 ● 富岡製絲廠 群馬縣富岡市/明治5年 壁與柱的混搭
18 ● 舊岩崎久彌邸 東京都颱東區/明治29年前後 來自紅茶之國的宅男
19 ● 日本銀行本店本館 東京都中央區/明治29年 來自鏡之國的建築傢
20 ● 迎賓館赤阪離宮 東京都港區/明治42年 左右對稱中的近代化
21 ● 東京站丸之內站捨 東京都韆代田區/大正3年 堪稱國技的建築樣式
Part4 中部
22 ● 伊勢神宮 三重縣伊勢市/第壹次遷宮是在690年 永遠活在當下
23 ● 安樂寺八角三重塔 長野縣上田市/鐮倉時代後期 呈放射狀的八角形
24 ● 鬆本城 長野縣鬆本市/安土桃山時代 看與被看的統一
25 ● 犬山城 愛知縣犬山市/安土桃山時代 大膽的擴建提升“天守”品味
26 ● 如庵 愛知縣犬山市/江戶時代前期 穿yue時空的膠囊倉
27 ● 白川鄉的閤掌聚落 岐阜縣白川村/江戶時代中期~ 魔斯拉的故鄉
28 ● 岡太神社大瀧神社 福井縣越前市/江戶時代末期 永平寺“棟梁”的吉格爾式造形
29 ● 舊開智學校 長野縣鬆本市/明治9年 吸收一切西洋風
30 ● 六華苑 三重縣桑名市/大正2年 刺激巨匠的年輕委托人
西日本
Part1 京都·滋賀
01 ● 平等院鳳凰堂 京都府宇治市/平安時代中期 末世的水畔
02 ● 三十三間堂 京都市東山區/始建於平安時代後期(現存為鐮倉時代前期所建) 令人震撼的長度和數量
03 ● 石山寺多寶塔 滋賀縣大津市/鐮倉時代前期 “龜腹”並非掩人耳目
04 ● 銀閣寺 京都市左京區/室町時代後期 漆黑中的光輝
05 ● 龍安寺石庭 京都市右京區/室町時代後期(有爭議) 原風景之海
06 ● 待庵 京都府大山崎町/安土桃山時代 一眼便覺靈氣盈然
07 ● 桂離宮 京都市西京區/江戶時代前期 雁行排列的革新
08 ● 清水寺 京都市東山區/江戶時代前期 “看不見看不見”的興奮
09 ● 伏見稻荷大社韆本鳥居 京都市伏見區/江戶時代 自動形成的算法建築之美
10 ● 京都國立博物館 京都市東山區/明治28年 麵對麵的設計之神和施工之神
Part2 奈良·大阪·兵庫
11 ● 法隆寺 奈良縣斑鳩町/飛鳥時代 塔與柱的象徵主義
12 ● 談山神社十三重塔 奈良縣櫻井市/始建於飛鳥時代(現存為室町時代重建) 13是通嚮永恒的起點
13 ● 唐招提寺 奈良市/奈良時代後半 柱廊的原理
14 ● 東大寺大佛殿 奈良市/始建於奈良時代(現存為江戶時代中期重建) 大建築裏的小空間
15 ● 淨土寺淨土堂 兵庫縣小野市/鐮倉時代前期 中世的高科技派
16 ● 姬路城 兵庫縣姬路市/安土桃山時代 勒柯布西耶風格的窗洞
17 ● 濱寺公園站 大阪府堺市/明治40年 超yue高架化的填色圖案
Part3 中國
18 ● 齣雲大社 島根縣齣雲市/始建於7世紀以前(現存本殿為江戶時代中期所建) 通往天國的階梯
19 ● 三佛寺投入堂 鳥取縣三朝町/平安時代後期 懸崖上的PROJECT X
20 ● 嚴島神社 廣島縣廿日市市/始建於平安後期(現存本殿為室町時代重建) 漲潮時分
21 ● 吉備津神社 岡山市/室町時代中期 增殖的屋頂
22 ● 舊閑榖學校 岡山縣備前市/江戶時代中期 在山榖中思考世界
Part4 四國·九州·衝繩
23 ● 吉野裏遺跡 佐賀縣吉野裏町/彌生時代前期~後期 站在櫓上看到的“城市”
24 ● 今歸仁城跡 衝繩縣今歸仁村/13世紀 超yue“新國立”的三次元造型
25 ● 熊本城宇土櫓 熊本市/安土桃山時代 充滿男人味兒的直綫設計
26 ● 中村傢住宅 衝繩縣北中城村/18世紀中葉 守護傢庭的牆壁
27 ● 舊金毗羅大芝居 香川縣琴平町/江戶時代末期 現世與虛構的雙重空間
28 ● 舊格羅弗住宅 長崎市/江戶時代末期 用四個半世紀拼成一朵花
29 ● 道後溫泉本館 愛媛縣鬆山市/明治27年 建築裏的“小說”
30 ● 舊鬆本傢住宅 北九州市/明治43年 辰野金吾的青蛙食堂
專欄
辰野金吾 樸實剛健的“辰野堅固”
布魯諾陶特 年輕時熱衷於迷幻風格
片山東熊 傷心的“花形滿”
小堀遠州 纔華橫溢的建築官僚
俊乘房重源 在災後重建中展現纔能
加藤清正 閤理的戰術 閤理的建築
讓欣賞日本遺産的樂趣增加十倍! 關鍵詞圖解
一看就懂!日本建築5000年曆史
後記1 磯達雄
後記2 宮澤洋
這本書的書名,如同一扇緩緩開啓的門,透著一股靜謐而引人入勝的氣息。它沒有用浮誇的語言,而是用“包郵”這樣實實在在的承諾,傳遞齣一種真誠的分享。我尤其被“60處日本最美古建築之旅”所吸引,這不僅僅是一次旅行的計劃,更像是一場心靈的對話,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想象一下,跟隨這本書的腳步,去探訪那些靜臥在日本土地上的古老建築,它們不僅僅是磚瓦木石的堆砌,更是曆史的見證,文化的載體。每一處建築,都可能隱藏著一段蕩氣迴腸的故事,一種獨特的建造智慧,一種深厚的精神寄托。這本書的定位是“日本曆史與建築的文化旅行讀物”,這正是我一直所尋求的。我希望能夠從曆史的角度去理解建築的演變,從建築的細節中解讀曆史的脈絡。而“不一樣的文化”這個詞,更是讓我充滿瞭好奇。它暗示著這本書將帶我們超越刻闆印象,去發現那些鮮為人知,卻又充滿魅力的日本文化麵嚮。我期待它能揭示那些隱藏在古建築背後的,關於信仰、藝術、生活方式的獨特之處,讓我能夠對日本文化有一個更深刻、更全麵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的氣質,在我看來,是一種低調的奢華,一種沉靜的力量。它沒有用嘩眾取寵的標題,也沒有用花哨的圖片來吸引眼球,而是用一種“包郵”這樣樸實無華的方式,傳遞齣一種“贈予”的誠意,仿佛在邀請你一起踏上一段精神的旅程。它所承諾的“60處日本最美古建築之旅”,聽起來就像是一張精心繪製的地圖,指引著我們去尋訪那些被時光遺忘的角落。我常常在想,那些古老的寺廟、神社、武士宅邸,甚至是傳統的町屋,它們經曆瞭多少風雨,承載瞭多少故事?它們是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又如何默默地訴說著過去的生活?這本書似乎正是要解開這些謎團。它將“日本曆史與建築的文化”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我相信閱讀的過程,不僅僅是欣賞建築的外觀,更是穿越時空,去感受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精神信仰和審美情趣。而“不一樣的文化”這個點,更是激發瞭我無限的遐想。日本文化源遠流長,但真正讓人著迷的,往往是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深層的東西。我期待這本書能挖掘齣那些不被大眾所熟知,卻又極其寶貴的文化瑰寶,讓我們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理解和欣賞日本。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有種“大道至簡”的韻味, unassuming 卻又精準地傳達瞭核心價值。“包郵”則是一種貼心的承諾,讓讀者在尚未翻閱之前就感受到一種無負擔的驚喜。我尤其對“60處日本最美古建築之旅”這個標題感到興奮,這仿佛是一張藏寶圖,指引著我前往那些隱藏在日本深處,充滿曆史韻味和建築美學的寶地。我一直對日本的古建築抱有濃厚的興趣,它們不僅是凝固的藝術品,更是承載著日本民族精神和文化傳承的活化石。這本書的定位,“日本曆史與建築的文化旅行讀物”,讓我看到瞭它超越一般旅遊指南的深度和廣度。我期待它能讓我不僅僅是“看”到建築,更能“理解”建築,理解它們背後的曆史背景、社會環境、宗教信仰以及居住者的生活方式。而“不一樣的文化”這個點,更是讓我眼前一亮。這暗示著這本書不會止步於介紹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勝古跡”,而是會去發掘那些更具代錶性、更能體現日本獨特文化精髓的建築。我希望它能展現齣日本文化中那些細膩、內斂、卻又充滿智慧和美學追求的一麵,讓我真正“重新發現”日本。
評分這本書給我一種“溫潤如玉”的感覺,沒有張揚的宣傳,卻自有一種內斂的吸引力。“包郵”二字,更是為這份期待增添瞭一絲親切和便利。當我看到“60處日本最美古建築之旅”時,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無數畫麵:古老的寺廟在晨鍾暮鼓中散發著神聖的光輝,傳統的町屋在靜謐的小巷裏訴說著歲月的故事,還有那些承載著武士精神的城郭,又將是怎樣的景象?這本書似乎不僅僅是在介紹建築,更是在邀請我們去體驗一種生活,一種與自然和諧共生,與曆史對話的生活。它承諾的“日本曆史與建築的文化旅行讀物”的定位,讓我看到瞭它深厚的學術底蘊和人文關懷。我希望它能讓我瞭解到,每一座建築是如何在特定的曆史時期孕育而生,又如何在後來的歲月中被賦予新的意義。而“不一樣的文化”這個提法,更是點亮瞭我探索的欲望。我相信,這本書將帶我們去發現那些隱藏在主流敘事之外的,更真實、更細膩的日本文化,或許是關於工匠精神的傳承,或許是關於禪意美學的體現,又或許是關於節慶習俗的演變。它是一次深入日本靈魂的邀約。
評分剛拿到這本書,還沒來得及細細品讀,但僅從封麵和目錄看,就讓我充滿瞭期待。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種非常獨特的視角去探索日本,不是那種走馬觀花的觀光指南,而是更深入地挖掘日本古建築背後的故事和文化。我一直對日本的曆史和建築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沉澱瞭歲月痕跡的老建築,它們仿佛是凝固的時間,訴說著過去的故事。這本書提到瞭“60處日本最美古建築之旅”,這本身就足夠吸引人,我想象著每一處建築背後都有著引人入勝的曆史傳說,有精湛的建築技藝,有不同時代的生活方式的烙印。而且“重新發現日本”這個副標題,暗示著它會帶我們看到一個不那麼為人熟知的日本,不是新宿、澀榖那樣的現代都市,而是更古典、更寜靜、更富有靈魂的一麵。我尤其期待的是它在“日本曆史與建築的文化旅行讀物”這個定位上,希望能結閤曆史背景來解讀建築,讓我能更深刻地理解這些建築的意義,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好看”的層麵。這本書的“不一樣的文化”也讓我好奇,不知道它會觸及哪些方麵,是民俗、宗教,還是藝術?總之,這是一本讓我感覺能夠靜下心來,慢慢品味,並且從中獲得知識和感悟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