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发现日本:60处日本zui美古建筑之旅 | ||
| 定价 | 88.00 |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03月 | |
| 开本 | 24开 | |
| 作者 | (日) 矶达雄,宫泽洋 著,杨林蔚 译 |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550267299 | |
| 重量 | 584 | |
东日本 Part1 北海道 建议仔细观赏 建议浏览观赏
01 ● 五棱郭 函馆市/江户时代末期 五角形的乌托邦
02 ● 手宫机车库 小樽市/明治18年 形态服务于轨道
03 ● 日本银行旧小樽支店 小樽市/明治45年 te别保留的“辰野色彩”?
04 ● 旧函馆区公会堂 函馆市/明治43年 这就是想象中的“洋楼”
05 ● 网走监狱 五翼放射状平屋舍房 网走市/明治45年 由内向外扩展
Part2 东北
06 ● 三内丸山遗迹 青森市/绳纹时代前期~中期 不要小看绳文时代的建筑能力!
07 ● 大汤环状列石 秋田县鹿角市/绳文时代后期 双子之环
08 ● 中尊寺金色堂 岩手县平泉町/平安时代后期 边境线上的佛堂
09 ● 会津荣螺堂(圆通三匝堂) 福岛县会津若松市/江会时代后期 双重螺旋的并行世界
10 ● 旧济生馆本馆(现山形市乡土馆) 山形市/明治11年 革命时代的纯粹几何学
11 ● 斜阳馆(原津岛家住宅) 青森县五所川原市/明治40年 “咚咔咚咚”的声响
Part3 关东
12 ● 圆觉寺舍利殿 神奈川县镰仓市/室町时代中期 THIS IS“禅宗样”
13 ● 笠森寺观音堂 千叶县长南町/安土桃山时代 通往现代的“空中”表演
14 ● 日光东照宫 栃木县日光市/江户时代前期 动摇的布鲁诺陶特
15 ● 三溪园听秋阁 横滨市/江户时代前期 流畅的左右不对称
16 ● 成田山新胜寺三重塔 千叶县成田市/江户时代中期 流露出的奢华感
17 ● 富冈制丝厂 群马县富冈市/明治5年 壁与柱的混搭
18 ● 旧岩崎久弥邸 东京都台东区/明治29年前后 来自红茶之国的宅男
19 ● 日本银行本店本馆 东京都中央区/明治29年 来自镜之国的建筑家
20 ● 迎宾馆赤坂离宫 东京都港区/明治42年 左右对称中的近代化
21 ● 东京站丸之内站舍 东京都千代田区/大正3年 堪称国技的建筑样式
Part4 中部
22 ● 伊势神宫 三重县伊势市/第壹次迁宫是在690年 永远活在当下
23 ● 安乐寺八角三重塔 长野县上田市/镰仓时代后期 呈放射状的八角形
24 ● 松本城 长野县松本市/安土桃山时代 看与被看的统一
25 ● 犬山城 爱知县犬山市/安土桃山时代 大胆的扩建提升“天守”品味
26 ● 如庵 爱知县犬山市/江户时代前期 穿yue时空的胶囊仓
27 ● 白川乡的合掌聚落 岐阜县白川村/江户时代中期~ 魔斯拉的故乡
28 ● 冈太神社大泷神社 福井县越前市/江户时代末期 永平寺“栋梁”的吉格尔式造形
29 ● 旧开智学校 长野县松本市/明治9年 吸收一切西洋风
30 ● 六华苑 三重县桑名市/大正2年 刺激巨匠的年轻委托人
西日本
Part1 京都·滋贺
01 ● 平等院凤凰堂 京都府宇治市/平安时代中期 末世的水畔
02 ● 三十三间堂 京都市东山区/始建于平安时代后期(现存为镰仓时代前期所建) 令人震撼的长度和数量
03 ● 石山寺多宝塔 滋贺县大津市/镰仓时代前期 “龟腹”并非掩人耳目
04 ● 银阁寺 京都市左京区/室町时代后期 漆黑中的光辉
05 ● 龙安寺石庭 京都市右京区/室町时代后期(有争议) 原风景之海
06 ● 待庵 京都府大山崎町/安土桃山时代 一眼便觉灵气盈然
07 ● 桂离宫 京都市西京区/江户时代前期 雁行排列的革新
08 ● 清水寺 京都市东山区/江户时代前期 “看不见看不见”的兴奋
09 ● 伏见稻荷大社千本鸟居 京都市伏见区/江户时代 自动形成的算法建筑之美
10 ● 京都国立博物馆 京都市东山区/明治28年 面对面的设计之神和施工之神
Part2 奈良·大阪·兵库
11 ● 法隆寺 奈良县斑鸠町/飞鸟时代 塔与柱的象征主义
12 ● 谈山神社十三重塔 奈良县樱井市/始建于飞鸟时代(现存为室町时代重建) 13是通向永恒的起点
13 ● 唐招提寺 奈良市/奈良时代后半 柱廊的原理
14 ● 东大寺大佛殿 奈良市/始建于奈良时代(现存为江户时代中期重建) 大建筑里的小空间
15 ● 净土寺净土堂 兵库县小野市/镰仓时代前期 中世的高科技派
16 ● 姬路城 兵库县姬路市/安土桃山时代 勒柯布西耶风格的窗洞
17 ● 滨寺公园站 大阪府堺市/明治40年 超yue高架化的填色图案
Part3 中国
18 ● 出云大社 岛根县出云市/始建于7世纪以前(现存本殿为江户时代中期所建) 通往天国的阶梯
19 ● 三佛寺投入堂 鸟取县三朝町/平安时代后期 悬崖上的PROJECT X
20 ● 严岛神社 广岛县廿日市市/始建于平安后期(现存本殿为室町时代重建) 涨潮时分
21 ● 吉备津神社 冈山市/室町时代中期 增殖的屋顶
22 ● 旧闲谷学校 冈山县备前市/江户时代中期 在山谷中思考世界
Part4 四国·九州·冲绳
23 ● 吉野里遗迹 佐贺县吉野里町/弥生时代前期~后期 站在橹上看到的“城市”
24 ● 今归仁城迹 冲绳县今归仁村/13世纪 超yue“新国立”的三次元造型
25 ● 熊本城宇土橹 熊本市/安土桃山时代 充满男人味儿的直线设计
26 ● 中村家住宅 冲绳县北中城村/18世纪中叶 守护家庭的墙壁
27 ● 旧金毗罗大芝居 香川县琴平町/江户时代末期 现世与虚构的双重空间
28 ● 旧格罗弗住宅 长崎市/江户时代末期 用四个半世纪拼成一朵花
29 ● 道后温泉本馆 爱媛县松山市/明治27年 建筑里的“小说”
30 ● 旧松本家住宅 北九州市/明治43年 辰野金吾的青蛙食堂
专栏
辰野金吾 朴实刚健的“辰野坚固”
布鲁诺陶特 年轻时热衷于迷幻风格
片山东熊 伤心的“花形满”
小堀远州 才华横溢的建筑官僚
俊乘房重源 在灾后重建中展现才能
加藤清正 合理的战术 合理的建筑
让欣赏日本遗产的乐趣增加十倍! 关键词图解
一看就懂!日本建筑5000年历史
后记1 矶达雄
后记2 宫泽洋
刚拿到这本书,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但仅从封面和目录看,就让我充满了期待。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去探索日本,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观光指南,而是更深入地挖掘日本古建筑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我一直对日本的历史和建筑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沉淀了岁月痕迹的老建筑,它们仿佛是凝固的时间,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这本书提到了“60处日本最美古建筑之旅”,这本身就足够吸引人,我想象着每一处建筑背后都有着引人入胜的历史传说,有精湛的建筑技艺,有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的烙印。而且“重新发现日本”这个副标题,暗示着它会带我们看到一个不那么为人熟知的日本,不是新宿、涩谷那样的现代都市,而是更古典、更宁静、更富有灵魂的一面。我尤其期待的是它在“日本历史与建筑的文化旅行读物”这个定位上,希望能结合历史背景来解读建筑,让我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些建筑的意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好看”的层面。这本书的“不一样的文化”也让我好奇,不知道它会触及哪些方面,是民俗、宗教,还是艺术?总之,这是一本让我感觉能够静下心来,慢慢品味,并且从中获得知识和感悟的书。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有种“大道至简”的韵味, unassuming 却又精准地传达了核心价值。“包邮”则是一种贴心的承诺,让读者在尚未翻阅之前就感受到一种无负担的惊喜。我尤其对“60处日本最美古建筑之旅”这个标题感到兴奋,这仿佛是一张藏宝图,指引着我前往那些隐藏在日本深处,充满历史韵味和建筑美学的宝地。我一直对日本的古建筑抱有浓厚的兴趣,它们不仅是凝固的艺术品,更是承载着日本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的活化石。这本书的定位,“日本历史与建筑的文化旅行读物”,让我看到了它超越一般旅游指南的深度和广度。我期待它能让我不仅仅是“看”到建筑,更能“理解”建筑,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宗教信仰以及居住者的生活方式。而“不一样的文化”这个点,更是让我眼前一亮。这暗示着这本书不会止步于介绍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胜古迹”,而是会去发掘那些更具代表性、更能体现日本独特文化精髓的建筑。我希望它能展现出日本文化中那些细腻、内敛、却又充满智慧和美学追求的一面,让我真正“重新发现”日本。
评分这本书给我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没有张扬的宣传,却自有一种内敛的吸引力。“包邮”二字,更是为这份期待增添了一丝亲切和便利。当我看到“60处日本最美古建筑之旅”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画面:古老的寺庙在晨钟暮鼓中散发着神圣的光辉,传统的町屋在静谧的小巷里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还有那些承载着武士精神的城郭,又将是怎样的景象?这本书似乎不仅仅是在介绍建筑,更是在邀请我们去体验一种生活,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历史对话的生活。它承诺的“日本历史与建筑的文化旅行读物”的定位,让我看到了它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人文关怀。我希望它能让我了解到,每一座建筑是如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孕育而生,又如何在后来的岁月中被赋予新的意义。而“不一样的文化”这个提法,更是点亮了我探索的欲望。我相信,这本书将带我们去发现那些隐藏在主流叙事之外的,更真实、更细腻的日本文化,或许是关于工匠精神的传承,或许是关于禅意美学的体现,又或许是关于节庆习俗的演变。它是一次深入日本灵魂的邀约。
评分这本书的气质,在我看来,是一种低调的奢华,一种沉静的力量。它没有用哗众取宠的标题,也没有用花哨的图片来吸引眼球,而是用一种“包邮”这样朴实无华的方式,传递出一种“赠予”的诚意,仿佛在邀请你一起踏上一段精神的旅程。它所承诺的“60处日本最美古建筑之旅”,听起来就像是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指引着我们去寻访那些被时光遗忘的角落。我常常在想,那些古老的寺庙、神社、武士宅邸,甚至是传统的町屋,它们经历了多少风雨,承载了多少故事?它们是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又如何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生活?这本书似乎正是要解开这些谜团。它将“日本历史与建筑的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相信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欣赏建筑的外观,更是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信仰和审美情趣。而“不一样的文化”这个点,更是激发了我无限的遐想。日本文化源远流长,但真正让人着迷的,往往是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的东西。我期待这本书能挖掘出那些不被大众所熟知,却又极其宝贵的文化瑰宝,让我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欣赏日本。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如同一扇缓缓开启的门,透着一股静谧而引人入胜的气息。它没有用浮夸的语言,而是用“包邮”这样实实在在的承诺,传递出一种真诚的分享。我尤其被“60处日本最美古建筑之旅”所吸引,这不仅仅是一次旅行的计划,更像是一场心灵的对话,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想象一下,跟随这本书的脚步,去探访那些静卧在日本土地上的古老建筑,它们不仅仅是砖瓦木石的堆砌,更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每一处建筑,都可能隐藏着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一种独特的建造智慧,一种深厚的精神寄托。这本书的定位是“日本历史与建筑的文化旅行读物”,这正是我一直所寻求的。我希望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建筑的演变,从建筑的细节中解读历史的脉络。而“不一样的文化”这个词,更是让我充满了好奇。它暗示着这本书将带我们超越刻板印象,去发现那些鲜为人知,却又充满魅力的日本文化面向。我期待它能揭示那些隐藏在古建筑背后的,关于信仰、艺术、生活方式的独特之处,让我能够对日本文化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