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0名0]: | 期[0權0]投資策略(原書[0第0]5版)|4549819 |
| 圖書定價: | 169元 |
| 圖書作者: | (美)勞倫斯 G.麥剋米倫(McMillan,L. G.)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5/2/1 0:00:00 |
| ISBN號: | 9787111488569 |
| 開本: | 16開 |
| 頁數: | 0 |
| 版次: | 1-1 |
| 作者簡介 |
| 勞倫斯 G. 麥剋米倫,全球齣色的期[0權0]投資專傢,現任麥剋米倫分析公司總裁,該公司由他在1991年創立。他寫作的《期[0權0]投資策略》,是關於股票和指數期[0權0]策略的[0知0][0名0]的[0暢0]銷書。他創立的《每日成交量報告》(Daily Volume Alerts),通過觀察股票期[0權0]交易量的異常增長而挑選短綫交易的股票,他還編輯和齣版瞭《期[0權0]策略傢》(已經持續齣版20年)和《每日交易策略》(一份覆蓋瞭股票期[0權0]、指數期[0權0]及期貨期[0權0]等衍生[0品0]的産[0品0]簡報)。麥剋米倫先生在美[0國0]、加拿[0大0]和歐洲的許多研討[0會0]和論壇上就期[0權0]策略闡述觀點。同時,他在期[0權0]市場積[0極0]地實踐,為很多個人投資者管理期[0權0]賬戶。 麥剋米倫先生2011年獲得沙利文奬,該奬項由期[0權0]行業委員[0會0]頒發,以錶彰他在期[0權0]建設方麵的重要貢獻。 麥剋米倫先生一直把培訓交易員作為工作的重要部分,他寫作的《期[0權0]投資策略》和《麥剋米倫談期[0權0]》是準期[0權0]交易員的 bibei 教程,其中《期[0權0]投資策略》僅在美[0國0]就銷售[0超0]過30萬冊,被業內公認為期[0權0][0領0]域的“聖經”。 |
| 內容簡介 |
| A comprehensive set of real-world environmental laboratory experimentsThis complete summary of laboratory workpresents a richly detailed set of classroom-tested experiments along with background information, safety and hazard [0no0]tes, a list of chemicals and solutions needed, data collection sheets, and blank pagesfor compiling results and findings. This useful resource also:Focuses on environmental, i.e., "dirty" samplesStresses critical concepts like analysis techniques and documentationIncludes water, air, and sediment experimentsIncludes an interactive software package for pollutant fate and transport modeling exercisesFunctions as a student portfolio of documentation abilitiesOffers instructors actual samples of student work for troubleshooting, [0no0]tes on each procedure, and procedures for solutions preparation. |
| 目錄 |
Options as a Strategic Investment 總序 前言 [0第0]一部分 股票期[0權0]的基本特性 [0第0]1章 定義 2 1.1 基本定義 2 1.2 影響期[0權0]價格的因素 6 1.3 行[0權0]和指派:運作機製 10 1.4 期[0權0]市場 14 1.5 期[0權0]代碼[0學0] 15 1.6 期[0權0]交易細節 16 1.7 下單 19 1.8 盈虧圖形 21 [0第0]二部分 看漲期[0權0]策略 [0第0]2章 賣齣備兌看漲期[0權0] 24 2.1 賣齣備兌看漲期[0權0]的重要性 24 2.2 賣齣備兌看漲期[0權0]的哲[0學0] 26 2.3 賣齣備兌的總收益的概念 28 2.4 計算投資收益 30 2.5 賣齣備兌指令的執行 35 2.6 選擇賣齣備兌頭寸 36 2.7 就已持有的股票賣齣備兌 39 2.8 在賣齣備兌中對收益和保護分散化 41 2.9 後續行動 43 2.10 局部抽身策略 51 2.11 特殊的賣齣備兌情形 55 2.12 對賣齣備兌看漲期[0權0]的總結 59 [0第0]3章 買入看漲期[0權0] 61 3.1 為什麼要買入看漲期[0權0] 61 3.2 買入看漲期[0權0]的風險和收益 62 3.3 買什麼樣的期[0權0] 65 3.4 高級選擇標準 67 3.5 後續行動 70 3.6 對價差的進一步看[0法0] 77 [0第0]4章 其他買入看漲期[0權0]的策略 78 4.1 保護性賣空(閤成看跌期[0權0]) 78 4.2 組閤保證金 80 4.3 後續行動 81 4.4 閤成跨式價差(反嚮對衝) 81 4.5 後續行動 84 4.6 改變看漲期[0權0]多頭和股票空頭之間的比率 85 4.7 總結 87 [0第0]5章 賣齣裸看漲期[0權0] 88 5.1 無備兌(裸)看漲期[0權0] 88 5.2 所需投資 90 5.3 賣齣裸期[0權0]的哲[0學0] 91 5.4 風險和收益 92 5.5 後續行動 93 5.6 總結 96 [0第0]6章 賣齣看漲期[0權0]比率 97 6.1 賣齣看漲期[0權0]比率 97 6.2 所需投資 99 6.3 選擇標準 100 6.4 賣齣變量比率 103 6.5 後續行動 105 6.6 總結 112 [0第0]7章 看漲期[0權0]牛市價差 113 7.1 看漲期[0權0]價差策略的介紹 113 7.2 激進的程度 116 7.3 牛市價差的排序 117 7.4 後續行動 119 7.5 牛市價差的其他用途 120 7.6 總結 123 [0第0]8章 看漲期[0權0]熊市價差 124 8.1 熊市價差 124 8.2 熊市價差的選擇 125 8.3 後續行動 126 8.4 總結 127 [0第0]9章 跨期價差 128 9.1 中性跨期價差 128 9.2 後續行動 130 9.3 牛市跨期價差 131 9.4 後續行動 132 9.5 使用所有三種到期日係列 133 9.6 總結 133 [0第0]10章 蝶式價差 134 10.1 選擇價差 136 10.2 後續行動 138 10.3 總結 140 [0第0]11章 看漲期[0權0]比率價差 141 11.1 投資哲[0學0]的不同 143 11.2 後續行動 146 11.3 總結 149 [0第0]12章 跨期價差和比率價差的組閤 150 12.1 比率跨期價差 150 12.2 選擇價差 152 12.3 後續行動 153 12.4 delta中性跨期價差 153 12.5 後續行動 155 [0第0]13章 反嚮價差 156 13.1 反嚮跨期價差 156 13.2 反嚮比率價差(後式價差) 157 [0第0]14章 對角價差 161 14.1 對角牛市價差 161 14.2 “免費”持有一手看漲期[0權0] 163 14.3 對角後式價差 164 14.4 看漲期[0權0]的總結 165 [0第0]三部分 看跌期[0權0]策略 [0第0]15章 看跌期[0權0]的基本原理 168 15.1 看跌期[0權0]策略 168 15.2 給看跌期[0權0]定價 170 15.3 股息對看跌期[0權0][0權0]利金的效應 171 15.4 行[0權0]和指派 171 15.5 轉換組閤 173 [0第0]16章 買入看跌期[0權0] 176 16.1 買入看跌期[0權0]與賣空股票 176 16.2 選擇要買的看跌期[0權0] 177 16.3 買入看跌期[0權0]策略的排序 179 16.4 後續行動 180 16.5 止損行動 183 16.6 相等頭寸 185 [0第0]17章 持有股票的同時買入看跌期[0權0] 187 17.1 買什麼樣的看跌期[0權0] 188 17.2 稅務考慮 189 17.3 買入看跌期[0權0]作為對備兌看漲期[0權0]賣齣者的保護 190 17.4 無成本[0領0]圈 192 17.5 調整[0領0]圈 194 [0第0]18章 買入看漲期[0權0]的同時買入看跌期[0權0] 195 18.1 買入跨式價差 196 18.2 買入跨式價差的選擇 197 18.3 後續行動 198 18.4 買入寬跨式價差 200 [0第0]19章 賣齣看跌期[0權0] 203 19.1 賣齣未備兌看跌期[0權0] 203 19.2 後續行動 205 19.3 對賣齣裸看跌期[0權0]進行[0評0]價 205 19.4 按低於市價買入股票 207 19.5 賣齣備兌看跌期[0權0] 208 19.6 賣齣看跌期[0權0]比率 209 [0第0]20章 賣齣跨式價差 210 20.1 賣齣備兌跨式價差 210 20.2 賣齣無備兌跨式價差 212 20.3 賣齣跨式價差的選擇 213 20.4 後續行動 214 20.5 等股頭寸的後續行動 217 20.6 一開始就設定保護 217 20.7 賣齣寬跨式價差(組閤價差) 218 20.8 對賣齣未備兌跨式和寬跨式價差的進一步討論 220 [0第0]21章 用看跌期[0權0]和看漲期[0權0]來構造閤成股票頭寸 223 21.1 閤成股票多頭 223 21.2 閤成股票空頭 224 21.3 分開行[0權0]價 226 21.4 總結 228 [0第0]22章 基本的看跌期[0權0]價差 229 22.1 熊市價差 229 22.2 牛市價差 231 22.3 跨期價差 232 [0第0]23章 看漲期[0權0]和看跌期[0權0]組閤的價差 234 23.1 蝶式價差 234 23.2 鷹式和鐵鷹式價差 236 23.3 期[0權0]多頭和價差的組閤 237 23.4 牛市或熊市價差的一個簡單後續行動 240 23.5 3種有用但復雜的策略 241 23.6 選擇價差 248 23.7 總結 250 [0第0]24章 看跌期[0權0]比率價差 251 24.1 看跌期[0權0]比率價差 251 24.2 使用delta 254 24.3 看跌期[0權0]比率跨期價差 254 24.4 一個閤乎邏輯的延伸(比率跨期組閤) 256 24.5 看跌期[0權0]的總結 258 [0第0]25章 長期期[0權0]策略 259 25.1 長期期[0權0]的定價 259 25.2 長期期[0權0]同短期期[0權0]的比較 262 25.3 長期期[0權0]策略 263 25.4 為投機買入長期期[0權0] 269 25.5 賣齣長期期[0權0] 274 25.6 使用長期期[0權0]的價差 283 25.7 總結 287 [0第0]四部分 其他的考慮 [0第0]26章 買入期[0權0]和政府債券 290 26.1 政府債券/期[0權0]策略是如何運作的 290 26.2 總結 296 [0第0]27章 套利 297 27.1 基本的看跌期[0權0]和看漲期[0權0]套利(“貼水價”) 297 27.2 股息套利 299 27.3 轉換和反轉組閤 301 27.4 對持有成本的進一步套利 303 27.5 迴到轉換和反轉組閤 304 27.6 轉換和反轉組閤中的風險 305 27.7 轉換組閤小結 308 27.8 利率遊戲 309 27.9 盒式價差 310 27.10 相等套利的變形 313 27.11 套利的效果 313 27.12 使用期[0權0]的風險套利 314 27.13 配對交易 321 27.14 供市(批量頭寸) 322 27.15 總結 322 [0第0]28章 數[0學0]應用 323 28.1 布萊剋–斯科爾斯模型 323 28.2 計算綜閤隱含波動率 328 28.3 預期收益 330 28.4 將這些計算用到策略決定中 334 28.5 協助或機構批量頭寸 341 28.6 對後續行動的幫助 344 28.7 實施 346 28.8 總結 346 [0第0]五部分 指數期[0權0]和期貨 [0第0]29章 指數期[0權0]和期貨産[0品0]介紹 348 29.1 指數 348 29.2 現金交割期[0權0] 353 29.3 期貨 356 29.4 期貨交易 358 29.5 指數期貨期[0權0] 360 29.6 使用指數期[0權0]的標準期[0權0]策略 363 29.7 看跌–看漲比率 366 29.8 總結 367 [0第0]30章 股指對衝策略 368 30.1 市場籃子 368 30.2 程序化交易 372 30.3 指數套利 379 30.4 後續策略 385 30.5 市場籃子的風險 387 30.6 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388 30.7 模擬指數 392 30.8 交易跟蹤誤差 398 30.9 總結 400 [0第0]31章 指數價差交易 401 31.1 指數間價差交易 401 31.2 總結 405 [0第0]32章 結構化産[0品0] 407 32.1 “無風險”的持有股票或指數 407 32.2 現金價值 410 32.3 內嵌看漲期[0權0]的成本 410 32.4 到期前的價格行為 411 32.5 SIS 412 32.6 在標的物以摺扣價交易時計算內嵌看漲期[0權0]的價值 416 32.7 調整因子 416 32.8 其他構建方[0法0] 420 32.9 涉及結構化産[0品0]的期[0權0]策略 424 32.10 結構化産[0品0]的[0名0]單 427 32.11 其他結構化産[0品0] 428 32.12 結構化産[0品0]總結 430 [0第0]33章 對指數産[0品0]的數[0學0]考慮 431 33.1 套利 431 33.2 數[0學0]應用 433 [0第0]34章 期貨和期貨期[0權0] 439 34.1 期貨閤約 439 34.2 期貨期[0權0] 444 34.3 期貨期[0權0]交易策略 454 34.4 常見的錯誤定價策略 460 34.5 總結 467 [0第0]35章 期貨價差的期貨期[0權0]策略 469 35.1 期貨價差 469 35.2 在期貨價差中使用期貨期[0權0] 474 35.3 總結 485 [0第0]六部分 衡量和交易波動率 [0第0]36章 波動率交易的基本原理 490 36.1 波動率的定義 491 36.2 另一種方[0法0]:GARCH 493 36.3 移動平均值 493 36.4 隱含波動率 493 36.5 波動率的波動率 495 36.6 波動率交易 500 36.7 波動率為什麼[0會0]走到[0極0]端 501 36.8 總結 504 [0第0]37章 波動率對流行策略的影響 505 37.1 vega 505 37.2 隱含波動率和delta 508 37.3 對中性的影響 509 37.4 頭寸vega 510 37.5 直接買入和賣齣期[0權0] 510 37.6 時間價值是一個誤稱 513 37.7 波動率同看跌期[0權0] 515 37.8 買入或賣齣跨式價差或寬跨式價差 516 37.9 看漲期[0權0]牛市價差 517 37.10 看跌期[0權0]垂直價差 521 37.11 看跌期[0權0]熊市價差 523 37.12 跨期價差 524 37.13 比率價差和後式套利 525 37.14 總結 526 [0第0]38章 股票價格的分布 527 38.1 關於波動率的錯誤概念 527 38.2 波動率買傢守則 530 38.3 股票價格分布 531 38.4 對期[0權0]交易者這意味著什麼 535 38.5 股票價格分布的總結 536 38.6 期[0權0]的定價 537 38.7 股票價格運動的概率 538 38.8 預期收益 545 38.9 總結 546 [0第0]39章 波動率交易技巧 547 39.1 兩種錯誤的波動率預測方[0法0] 548 39.2 對波動率的預測進行交易 548 39.3 交易波動率傾斜 564 39.4 關於波動率交易的總結 570 [0第0]40章 高級概念 571 40.1 中性 571 40.2 希臘字母 572 40.3 策略考慮:使用“希臘字母” 585 40.4 高級數[0學0]概念 609 40.5 總結 613 [0第0]41章 波動率衍生[0品0] 614 41.1 曆[0史0]波動率和隱含波動率 614 41.2 VIX的計算方[0法0] 615 41.3 上市的波動率期貨 618 41.4 其他上市的波動率産[0品0] 628 41.5 已上市的VIX期[0權0] 633 41.6 交易策略:方嚮性信號 639 41.7 使用VIX期貨的信息 643 41.8 利用和交易期限結構 646 41.9 用波動率衍生[0品0]來保護股票組閤 654 41.10 其他的宏觀策略 661 41.11 使用波動率衍生[0品0]的對衝策略 665 41.12 用VIX期[0權0]來構建比率價差 671 41.13 波動率衍生[0品0]小結 676 [0第0]42章 稅務 677 42.1 曆[0史0] 677 42.2 基本稅務處理 678 42.3 行[0權0]和指派 680 42.4 特彆的稅務問題 686 42.5 總結 689 42.6 股票期[0權0]的稅務計劃策略 689 42.7 總結 693 [0第0]43章 有好的策略嗎 694 43.1 總的概念:市場態度和相等頭寸 694 43.2 對彆人是好的對你未必就是好的 695 43.3 數[0學0]上的排序 696 43.4 總結 697 後記 698 [0第0]七部分 附錄 附錄 A 策略總結 700 附錄B 相等頭寸 702 附錄C 公式 703 附錄D 圖形 710 附錄E 閤格的備兌看漲期[0權0] 713 附錄F 組閤保證金 714 術語錶 716 |
| 編輯推薦 |
| 《金融期貨與期[0權0]叢書:期[0權0]投資策略(原書[0第0]5版)》全新更新修訂,提供新的市場測試工具。 無論市場錶現如何,都能提升組閤的潛在收益,同時減少下跌風險。 新增許多具有成熟技術和實戰檢驗的策略,能夠有效對眾多創新期[0權0]進行投資。 |
這本書我讀瞭好幾遍,每次都有新的感悟。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風險管理”的章節,作者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比喻,將復雜的風險控製原理講得通俗易懂。比如,他將期權頭寸比作乘坐過山車,而風險管理就是製定好安全帶、護欄和緊急刹車係統。書中詳細闡述瞭如何通過構建不同的期權組閤來對衝市場波動、利率變化甚至是黑天鵝事件的潛在衝擊。我還記住瞭作者提到的“止損”和“止盈”策略,以及如何在實際操作中靈活運用這些工具,避免情緒化的交易決策。他對“波動率”的剖析也讓我印象深刻,理解瞭不同市場環境下波動率的變化如何影響期權的價格,以及如何利用波動率的預期來製定交易計劃。書中還強調瞭“瞭解你的對手盤”的重要性,這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分析,更是對市場參與者心理博弈的洞察。總而言之,這本書為我構建瞭一個堅實的期權風險管理框架,讓我在麵對市場不確定性時,能夠更加從容和有策略。
評分作為一名有一定經驗的期權投資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我提升交易效率和優化投資組閤的書籍。這本書在這方麵確實給瞭我不少“乾貨”。我最看重的是其中關於“交易心理學”的章節,作者深刻地剖析瞭交易者在麵對貪婪、恐懼、希望等情緒時容易犯下的錯誤,並提供瞭一些剋服這些心理障礙的實用建議。他強調瞭“紀律性”和“耐心”在期權交易中的重要性,並分享瞭自己多年交易經驗中總結齣的“交易規則”。此外,書中對“事件驅動型交易”的討論也讓我耳目一新。作者詳細介紹瞭如何識彆和利用可能影響期權價格的重要事件,比如公司財報發布、宏觀經濟數據公布、央行政策調整等。他還分享瞭如何構建相應的期權策略來捕捉這些事件帶來的交易機會。這本書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期權投資不僅僅是技術分析和策略的較量,更是心理素質和信息洞察力的綜閤體現。
評分我一直對量化交易和算法交易很感興趣,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內容給我帶來瞭很大的啓發。書中關於“期權定價模型”的討論,讓我對Black-Scholes模型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並且瞭解瞭其背後的數學原理和假設條件。作者還介紹瞭一些更高級的定價模型,以及它們在實際交易中的應用。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希臘字母”(Delta, Gamma, Theta, Vega, Rho)的詳細解釋和應用感到興奮。通過理解這些希臘字母,我能夠量化期權頭寸對各種市場因素的敏感度,從而更精準地進行風險對衝和策略調整。書中還分享瞭一些利用期權進行套利和做市的思路,雖然這些策略的實施門檻較高,但為我打開瞭新的視野。我開始思考如何將這些理論知識與我現有的量化交易模型相結閤,探索更優的交易信號和策略。這本書的內容層次分明,既有理論深度,又不失實操指導,非常適閤對期權交易有深入研究意願的讀者。
評分我是一名期權交易新手,當初抱著學習期權交易的心態來閱讀這本書。令我驚喜的是,書中對各種期權策略的講解絲絲入扣,循序漸進。從最基礎的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到更復雜的價差策略、跨式策略、勒式策略,作者都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清晰地展示瞭不同策略的適用場景、盈虧邊界、最大盈利和最大虧損。尤其令我受益匪淺的是“如何選擇適閤自己的策略”這一部分。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策略,而是引導讀者思考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市場觀點以及交易目標,然後推薦與之匹配的策略。我還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時間價值”和“到期日效應”的深入探討,這對於理解期權價格的動態變化至關重要。書中的語言雖然專業,但翻譯得非常到位,易於理解。它不僅教會瞭我“做什麼”,更重要的是教會瞭我“為什麼這麼做”,為我建立瞭一個係統性的期權交易知識體係。
評分我之前嘗試過幾次期權交易,但總是感覺抓不住重點,收益也不穩定。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真正理解瞭期權交易的精髓。書中對於“期權組閤管理”的講解尤為獨到,作者不僅僅是講解單個策略,而是將不同的策略組閤起來,形成更復雜的投資組閤,以應對不同的市場環境和風險偏好。我學到瞭如何根據市場的宏觀趨勢和微觀波動,來動態調整期權組閤的敞口。書中的“期權與股票的相互作用”部分,也讓我對如何將期權交易融入整體投資組閤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它告訴我,期權不應被孤立地看待,而是可以作為股票投資的補充,用來增強收益、對衝風險,或者提供額外的收入來源。作者還分享瞭一些關於“稅收優化”和“交易成本控製”的實用建議,這些細節在實際交易中常常被忽略,但卻對最終的投資迴報有著重要的影響。總的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全麵而係統的期權投資視角,讓我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