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分国系列地图册:加拿大地图册》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地名规范,是广大读者了解加拿大的参考书。
国情介绍——行政区划、自然、经济、历史、文化、旅游、交通,多方位了解加拿大
大比例尺分省详图——海量地名,中外对照。
城市地图——带你穿越大街小巷,领略不同的都市风情。
《世界分国系列地图册:加拿大地图册》包含加拿大政区、地形、气候、交通和时区、旅游资源5幅总图及加拿大10省3地区13幅大比例尺分省图和10幅地区扩大图以及23幅城市地图。文字部分介绍了加拿大的概况和自然地理、历史、经济、文化、重要城市、主要名胜等知识性信息,同时配有精选的图片。另有与中国的关系、货币、节假日、衣食住行、购物、习俗禁忌、使领馆地址电话等资讯。
政区
地形
气候
交通和时区
旅游资源
概况
纽芬兰省
纽芬兰岛
圣约翰斯
爱德华王子岛省新斯科舍省
爱德华王子岛
夏洛特敦
哈利法克斯
新不伦瑞克省
弗雷德里克顿
圣约翰
魁北克省
蒙特利尔-魁北克附近
魁北克
魁北克市中心
蒙特利尔
蒙特利尔市中心
安大略省
渥太华附近
多伦多附近
渥太华
渥太华市中心
多伦多
多伦多市中心
伦敦
哈密尔顿
马尼托巴省
温尼伯附近
温尼伯
萨斯喀彻温省
里贾纳-萨斯卡通附近
里贾纳
萨斯卡通
艾伯塔省
埃德蒙顿-卡尔加里附近
埃德蒙顿
卡尔加里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温哥华附近温哥华岛
维多利亚
温哥华
温哥华市中心
育空地区
西北地区
努纳武特地区
附录
班夫国家公园有人间仙境的美誉,时而见到北美麋鹿就在班夫镇的大街上悠哉悠哉地漫步,不躲车也不躲人。从卡尔加里开车翻过落基山脉前往温哥华的途中,一天之内能经历4个不同的季节。沿途尽是气势宏伟、令人震慑的天然美景。身在巍巍群山中,能见到白雪皑皑的冰川和奇峰,奔跑的野山羊,有时还能见到熊;在山半腰有时还会碰上冰雨、冰暴;在山顶还会遇到大雪或大雾,“山在虚无缥缈间”,处处让人有隔绝尘世之外的感觉。
……
这本“2017新版 世界分国系列地图册 加拿大地图册”的装帧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选用的那种哑光处理,触感很不错,不像有些地图册那种廉价的亮面纸,一下子就提升了整体的质感。我是在计划一次深入的北美自驾游之前买的,主要是想对加拿大复杂的地理环境有个宏观的认识,特别是那些偏远省份和领地的具体地形地貌。翻开内页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张全国性的政治和自然地理图,比例尺标注得非常清晰,而且色彩的区分度很高,即便是像落基山脉这样复杂多变的区域,山脉的走向和海拔的层次感也处理得相当到位,不像有些老旧的地图册,颜色混杂不清,看着头疼。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需要研究交通网络的人来说,主要的省道和国道线路的清晰度,以及关键城市之间的相对距离,都提供了非常直观的参考,这比单纯依赖导航软件的路线规划要人性化得多,毕竟地图册能提供一个更全面的“大局观”。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对努纳武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绘制,那里的细节通常是地图册的难点,但这一版做得相当细致,河流、湖泊的分布精确度很高,对于理解加拿大广袤的北方环境很有帮助。
评分这本2017年的版本,在细节数据的更新上确实体现出了“新版”的价值。我对比了家里之前收藏的一本上一个年代的北美地图集,发现了一些关键的基础设施变化,比如新建成的跨省高速公路路段,以及一些新开发的矿区或能源管道的走向,都在这本册子里得到了及时的更新和标注。这对于关注加拿大经济地理发展脉络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基础设施的变动往往预示着区域发展的方向。此外,水文数据的准确性也值得称赞,特别是对五大湖区和哈德逊湾周边潮汐和水域深度的标注,显得非常专业。我曾经在做水上运动的功课时,发现很多标准地图册在这些数据上不够严谨,但这本册子的详图部分,在河流的流向和关键的渡口标记上都做得非常到位,体现了编纂团队在数据采集上的严谨态度。这种与时俱进的准确性,是决定一本地图册“实用性”的关键指标。
评分作为一本专门针对加拿大的地图册,我非常看重它在文化和历史地理信息上的补充深度,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地理坐标罗列。我很惊喜地发现,在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地或者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区域,比如魁北克的历史老城区或者原住民保留地的分布情况,都有用小图标或者专门的图例进行了标记。这种信息层级的叠加,让这张“地图”不再是冰冷的地理信息载体,而更像是一本带着故事的地理读物。比如,当我对比不同省份的农业带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时,能够清晰地看到加拿大经济活动是如何被气候和资源禀赋所塑造的,这种可视化分析能力非常强大。而且,对于那些我们不熟悉的二级行政区划,比如“木屋”(Townships)或者特定的国家公园边界,它的精确度也达到了专业级的要求,这对于深入研究特定区域的资源管理或生态保护很有参考价值。总的来说,它提供的背景信息量远超我的预期,让我在做旅行路线设计时,能够更好地避开或选择性地访问那些具有深度文化价值的地点。
评分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看,这张地图册的纸张质量和印刷清晰度绝对是顶级的。很多时候,我们看地图最怕的就是墨迹渗透或者线条模糊,尤其是在处理那些线条密集、信息量大的城市群详图时,如果分辨率不够,很容易把信息点混淆。然而,这本册子在处理温哥华、多伦多和蒙特利尔这样的特大都市圈的局部放大图时,即便是最细小的街道名称和地标建筑的轮廓,都能保持锐利的边缘和可读性。而且,地图的折叠和装订工艺也相当出色,多次反复翻阅和展开,也没有出现纸张撕裂或者书脊松动的迹象,这对于经常需要野外携带或在旅途中使用的用户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加分项。它在保持专业信息密度的同时,成功地将“易读性”和“耐用性”结合了起来,这在地图出版领域是一个很高的平衡点。
评分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专题地图方面的独到之处,这使得整本册子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地理参考工具,更像是一个关于加拿大的综合性概览。例如,它有一组非常详细的气候带分布图,用不同色阶展示了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梯度变化,这对于理解加拿大“宜居带”的地理限制提供了视觉冲击力极强的证据。另外,它关于自然资源(如森林覆盖率、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布)的专题图,排版设计得非常美观,色彩搭配既科学又和谐,完全没有那种枯燥的统计图表感。当我把这些专题图与人口分布图并置对比时,就能立刻捕捉到资源富集区与人口稠密区之间的有趣错位,这对于进行区域经济分析或者学术研究,提供了非常直观的切入点。可以说,它成功地将复杂的统计数据转化为了一种直观、易于理解的视觉语言,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和研究的效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