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屍體.解剖室:犯罪搜查216問──專業醫師解開神祕病態又稀奇古怪的醫學和鑑識問題

法醫.屍體.解剖室:犯罪搜查216問──專業醫師解開神祕病態又稀奇古怪的醫學和鑑識問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法醫
  • 屍體
  • 解剖
  • 犯罪搜查
  • 醫學
  • 鑑識
  • 病態
  • 醫學奇聞
  • 科普
  • 推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商品名称:法醫.屍體.解剖室:犯罪搜查216問──專業醫師解開神祕病態又稀奇古怪的醫學和鑑識問題
商品编号:17213494107
店铺: 艺力图书专营店
商品毛重:1.0kg
货号:9789863445456

具体描述

书名:法醫.屍體

作者:D. P.萊爾(D. P. Lyle)

出版:麥田

页数:368

语种:繁体中文

装帧:平裝 

出版日期:2013-01-30, 新版(2017-04-15)

尺寸:14.8cm×21cm ×2.6cm

ISBN:9789863445456◆本書榮獲2013年愛倫坡獎(Edgar Award)非小說類提名

諸多懸疑.刺激.有趣.超乎想像.想問又說不出口的疑問全都在這一本裡!讓人不知所以的犯罪情節,許多你半信半疑卻無法解答、稀奇古怪又似假似真的疑問,都交由參與《CSI犯罪現場》、《怪醫豪斯》等知名影集編劇工作的萊爾醫師來解答吧。◎一個人腦袋瓜中槍後,真有可能不受重創迅速復原嗎?◎護士有沒有辦法靠施打空氣殺人?◎吞下剃刀一定會死嗎?◎器官移植後,受贈者的DNA會不會改變?◎從自體燃燒的吸血鬼採得的DNA能不能看出他們的年齡?◎施打酒精能不能殺死已經喝醉的人?◎一個人被活埋能撐多久?不管是應劇情轉折需要,還是老掉牙的安排,為什麼好看的書,好看的戲,常常有人受傷、有人死?這次就以他們為主題好好研究,增進一些醫學常識吧!



【精采內容】道格拉斯?萊爾是位專業醫師,也是小說家、編劇家。書中除了分析案例外,作者也將他與知名影集(如《CSI犯罪現場:邁阿密》、《怪醫豪斯》、《神經妙探》等片)編劇一同工作的經驗納入其中,分享創作時如何讓不具醫學背景的讀者或觀眾,能快速融入劇情中。萊爾醫師由衷希望這是本令人覺得有趣的書,並解答讀者長久以來的疑問,增進醫學常識。 後他溫馨地提醒大家,這只是本休閒讀物,切勿用於犯罪用途喔。


【本書特色】◎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深度提問,滿足你強烈好奇心,以及渴求正解的高度欲望。◎全書由教授法醫科學課程的執業醫師D.P.萊爾,回答喜好推理小說以及犯罪影集的讀者的諸多疑問。◎內容共分為五個部分,依照常見的元素畫分,如犯罪現場、鑑識人員、外傷、屍體、死亡原因等,總計有216道問題。──D. P. Lyle


【名家推薦】◎冬陽◎杜鵑窩人◎景翔◎張筱森◎藍霄


【好評推薦】「提問的角度具有濃厚的故事性,回答的內容充滿畫面感。這一問一答間,滿足了推理小說讀者、犯罪影集觀眾、以及每一個想說故事與想聽故事的人,對於各種光怪陸離的犯罪奇想。」──冬陽(推理評論人)「對推理小說作家而言,本書是案頭必備書。對讀者而言,本書是知識寶庫,可以檢驗作者的正誤。閱讀推理小說的必備工作書。」──杜鵑窩人(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前會長)「推理作品常因詭局設計和相關敘述經過作者親自實驗證明可行而大受贊許,其實有很多經驗可由學習而來。本書正是提供了醫學與犯罪搜查和鑑識方面各種各類的專業知識與常識,內容豐富,敘事清楚。不但作者可用以參考,讀者和觀眾也可知識大增。」──景翔(資深翻譯工作者/影評人)「翔實有趣的推理小說閱讀工具書。一個簡單的提問,基於醫學本質上所需的論證,推衍出恍然的答案,提供讀者可以再三閱讀思量的樂趣。」──藍霄(推理小說耽讀者)「不論你現在有什麼煩惱,萊爾醫師的這本書提供了完美的黑暗與愉快處方。」──李?戈德伯格(Lee Goldberg),作家、美國人氣影集編劇,著有《神經妙探》(Monk)、《謀殺診斷書》(Diagnosis Murder)偵探小說集。「有什麼比讀你喜歡的犯罪小說家的書更有趣的呢?那就是找到他們是怎麼構思的。本書會讓你看到詭異的病理問題(他們總是以奇特的方式致死,並讓調查人員得以破案)和萊爾醫師所提供的有趣答。我從第一頁就深深入迷,直到卷末。」──蘿賓?博塞爾(Robin Burcell),得獎作家,著有《埋骨墓穴》(The Bone Chamber)等作品「萊爾寫給作家們的法醫學選輯,是犯罪小說作家不可或缺的書籍,尤其是那些想找到有創意又刺激的謀殺方式的作家。」──P. J. 派瑞許(P. J. Parrish),《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著有《Louis Kincaid》小說集「若想探測一個犯罪小說作家寫作的精采度,就不能少了法醫學專家萊爾醫師。」──佐伊?夏普(Zoe Sharp),作家,著有《夏洛特「夏莉」福克斯》(Charlotte “Charlie” Fox)犯罪驚悚系列小說「對任何一個懸疑驚悚推理小說作家來說,本書是很棒的工具。如果你對人的生命、疾病、受傷與死亡感到好奇,你會從萊爾醫師的書中獲益良多。」──www.EthanJones.blog.com「萊爾醫師是犯罪與推理小說作家好的資源。他具有、表達清晰,又樂於與人討論。本書帶來迷人又恐怖的閱讀體驗。」──C. J.巴克斯(C.J. Box),《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著有《Force of Nature》「這本書是金礦。是各種類型的作家都必備的參考書。」──葛蘭特.布萊克伍德(Grant Blackwood),《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著有《The End of Enemies and The Wall of Night》◎第一篇:外傷、疾病、醫師和醫院 

Part I: Traumatic Injuries, Illnesses, Doctors, and Hospitals(共有77道問題) 1.哪些車禍傷害會讓人必須住院治療至少三天? 2.護士有沒有辦法靠施打空氣殺人? 3.近才接受心臟手術的病人會不會因為一個氣栓誘發中風? 4. 嚴重酗酒人士會不會失去記憶,腦子一片空白? 5.當陷入昏迷的人醒來卻得了失憶症,這時會有什麼狀況? 6.有沒有人比較不容易被麻醉? 8.一個人中風後有沒有可能腰部以下癱瘓,想講的話都講不出來嗎? 9.閉鎖症候群(locked-in syndrome)在一八八○年代如何治療? 10.罹患成人呼吸窘迫的人會接受哪些治療? 11.車子翻覆且手臂被壓在車下的人被救出之後該如何治療? 12.一個人心臟被箭射中會是什麼樣子,被害人會如何死亡? 13.不讓氣喘患者使用或暗中破壞吸入器會不會致命,以及法醫能否判定其死因? 14.被車子撞到有可能會受到哪些傷害? 15.若孕婦遭槍擊身亡,醫師有可能救活她肚子裡的孩子嗎? 16.車禍被害人有沒有可能僅喪失視覺,其餘毫髮無傷? 17.要如何殺害一名近才剛接受骨髓移植的住院病人? 18.灼熱烙鐵能不能用來殺人? 19.貧化鈾彈(depleted uranium bullets,DUBs)會對人造成什麼傷害? 20.一個十二歲男孩有沒有可能坐在一名較小的兒童身上把他悶死? 21.火燒車被害人在專業燒燙傷中心會接受何種治療? 22.哪種癌症會奪走人命卻沒有外顯徵候,也沒有會引人注意的症狀? 23.一八七○年代會如何治療卵巢癌和子宮頸癌? 24.頭部受擊會不會引發凱卜葛拉斯症候群(Capgras syndrome)? 25.兇手以勒頸的方式殺人要多久才會致人於死? 26.閹割是如何進行的? 27.哪些因素決定一個孩子能否接受父母輸血? 28.在第三世界條件下,什麼樣的分娩併發症會導致產婦死亡? 29.產婦有沒有可能在分娩後昏迷六週,接著又甦醒過來? 30.十六世紀是如何治療昏迷的? 31.醫師在什麼情況下會誘導患者進入昏迷狀態? 32.小產有什麼症狀和跡象? 33.若孕婦陷入昏迷一年,她跟她的孩子會接受什麼樣的治療? 34.哪一種懷孕併發症有可能導致婦女往後再也無法生育? 35.一九四九年是如何施行心肺復甦術? 36.醫務人員在直升機上會怎麼進行心肺復甦術? 37.如何謀殺一名重症肺氣腫(emphysema)患者,讓他看起來像是自殺或意外身亡? 38.哪種精神錯亂會讓人出現幻聽,覺得有人要他去殺人? 39.哪種因素會讓一個中年男子出現定向力障礙? 40.曾接受骨髓移植的兇手在犯罪現場留下血跡,比對結果會與他或是當初捐贈骨髓的人相符? 41.觸碰通電圍籬會發生什麼事情? 42.一九四○年代是如何治療癲癇(epilepsy)? 43.眼睛受到哪種類型的傷害會需要包紮繃帶覆蓋雙眼並住院好幾週? 44.遇到火災逃生時有可能受到哪些傷害? 45.被大提琴琴弦絞殺的女人會受到什麼類型的傷害? 46.一個人腹部腹部中彈有可能熬過十二到二十四小時,之後才接受治療嗎? 47.一個人股動脈中槍能活多久? 48.一個人腦袋瓜中槍後大量出血,真有可能不受重創存活下來嗎? 49.一個人腦袋瓜中槍後,真有可能完全沒出現腦傷,卻出現記憶受損的情況嗎? 50.肝臟中槍會發生什麼事,被害人會不會在三十分鐘內死亡? 51.醫護人員一般會如何處理槍傷,以及使用哪種鎮定劑? 52.手部受到哪種傷害會侷限雙手的使用功能? 53.一個人被吊刑處死後心臟還能跳多久? 54.十九世紀初的前衛女性有可能使用哪種反常的謀殺手法? 55.一九七五年是如何治療體溫過低(hypothermia)的情況? 56.協識脫離轉化症(hysterical conversion disorder)患者能不能自理生活起居? 57.哪種創傷會讓一名男性不能生育,但不致於陽痿? 58.一個人長期被監禁在完全黑暗的環境會發生什麼事? 59.器官捐贈人和受贈者是如何進行配對? 60.痲瘋病(leprosy)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是不是個重大問題? 61.遭到致命性注射處死的人能不能捐贈器官? 62.年輕的白血病(leukemia)患者搭乘露營車長途旅行時,會出現什麼症狀以及遇上哪些問題? 63.紅斑性狼瘡(lupus)在一九三九年如何治療? 64.假如摩托車騎士遭受核爆波及,他會受到哪些傷害? 65.器官在摘取後多久還能用來移植? 66.空服員有可能用花生殺死有過敏症的旅客嗎? 67.女性會不會出現多指畸形(polydactylism)? 68.在刑事現場被骨頭碎片戳傷,會接受什麼樣的治療? 69.被人用鏟子擊打會受到哪些傷害? 70.鐮刀形血球症(sickle-cell disease)在三十年前是如何診斷的? 71.吸入濃煙時會發生什麼事,以及該如何治療? 72.要是被被鎖進煙燻室裡會怎個死法? 73.一個人在氣密冷凍櫃裡可以活多久? 74.一個人的股動脈被刺穿會發生什麼事? 75.在一九三二年,有沒有可能把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polio)傳染給另一個人? 76.一九六五年會使用嗎啡滴注來止痛嗎? 77.哪種傷害會讓一位十世紀公爵在受傷後十年才喪命?



◎第二篇:毒物、毒素、藥物和毒品 Part II: Poisons, Toxins, Medications, and Drugs(共有48道問題) 78.毒物還能作為有用的武器嗎? 79.哪種藥物可能會讓失語症患者的病情惡化? 80.施打酒精能不能殺死已經喝醉的人? 81.從死亡兩天的屍體能不能驗出酒精和麻醉鎮痛劑? 82.阿摩尼亞加上含氯漂白劑(chlorine bleach)足以致命嗎? 83.哪種注射式鎮定劑可供特種部隊用來制伏敵人? 84.將蛇毒注入水果會不會造成死亡? 85.我能不能安排讓人攝取毒物作為謀殺手段,這是不是很難被檢驗出來? 86.使用防凍劑殺人需要多少劑量才夠? 87.乙二醇能不能作為有效的毒物,以及酒精會不會抵銷它的作用? 88.一九五○年代,英國在有沒有辦法驗出砷殘留? 89.能不能利用砷來慢慢毒害一個人? 90.單看某人在食品雜貨店買的東西,能不能判定他有蓄意下毒的嫌疑? 91.耳鳴的人大劑量服用阿斯匹靈會不會讓症狀惡化? 92.吃下顛茄漿果斃命會讓人誤以為是心臟病發嗎? 93.哪種心臟病藥物會造成暈眩和昏厥? 94.患有嚴重心臟衰竭的五十多歲女性有可能被人利用她的處方藥物給謀殺嗎? 95.有沒有哪種藥物能快速誘導分娩? 96.樟腦會不會釀成流產? 97.用氯仿(Chloroform,又名哥羅芳)能不能把人迷昏,並讓他不省人事一段時間? 98.一氧化碳能不能作為謀殺手段? 99.古羅馬時代的殺手要如何確保某人死於一氧化碳? 100.若有個園丁蓄意殺人,使用秋水仙(autumn crocus)能不能取人性命? 101.箭毒能不能自製並用來殺人? 102.古埃及時代若有人蓄意殺人,拿氰化物添入化妝品中能不能取人性命? 103.在咖啡中添加鎮定劑可以讓一名壯碩的男子失去意識嗎? 104.二戰醫師有哪種注射藥劑可以很快讓人喪命? 105.使用哪些藥物可以讓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患者的病情加劇? 106.什麼樣的藥物能夠暗中讓處於沮喪消沉的人服下,並慢慢走向自殺一途? 107.酒精戒斷有可能致命嗎? 108.哪種速效型致命氣體可以用來殺人而且很難被偵測出來? 109.十三世紀的兇手有可能使用哪種迷幻藥物來導致被害人出現笨拙舉止或鹵莽行為,後死亡? 110.被迫喝下毒參(hemlock)的蘇格拉底是安詳還是痛苦的死去? 111.吸入塗抹水銀的香菸會不會死? 112.哪種藥物用在老婦人身上有可能隔幾小時就讓她喪命? 113.氯胺酮(K他命)中毒時吸收進入血中的成分隔多久還驗得出來? 114.一八○三年在船上動手術有可能會用上哪種止痛藥? 115.哪種致命藥物足以指向殺手可能是個醫學系的學生? 116.一五七九年有哪種毒物可以讓人慢性中毒? 117.十九世紀晚期有哪種毒物能用來殺人? 118.普萘洛爾(propranolol)能不能當成毒藥使用? 119.蓖麻毒蛋白(ricin)中毒會出現哪些症狀? 120.有沒有哪種藥物能模擬精神分裂症? 121.一九七七年有哪種藥物可以用來迷昏十歲小孩? 122.一九六二年,法醫有沒有辦法區辨死者是死於車禍或琥珀醯膽鹼? 123.哪種家居用品可以讓人拿來施打自殺? 124.迷幻藥對視覺障礙者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125.一九二○年代,醫師會不會用馬錢子治療吃了馬鈴薯綠皮中毒的患者?



◎第三篇:警察、犯罪現場和犯罪鑑識實驗室 Part III: The Police, the Crime Scene, and the Crime Lab(共有27道問題) 126.十九世紀晚期有哪些法醫鑑識技術? 127.一九二四年,英國有哪些血液檢驗和藥毒物學檢驗法? 128.什麼樣的證據能夠指出把屍體棄屍鄉間的兇手? 129.海灘的沙子能不能用來把殺手和他的罪行做連結? 130.血液要多久才會乾涸? 131.存血能不能用來布局裝死? 132.一九二四年有哪種物質可以用來防止血液凝固? 133.醫師檢視槍擊死者,能看出哪些線索並用來推估謀殺時間? 134.在犯罪現場找到的血跡能夠拿來跟失蹤者做比對嗎? 135.非常細微的血斑夠不夠用來做DNA分析? 136.法醫能不能區辨哪些傷痕是遇襲留下的,哪些是車禍受的傷? 137.有可能快速分辨出萬聖節服裝上的血跡是真血還是假血嗎? 138.覆被植物出現變化會不會洩漏埋屍地點? 139.犯罪現場通常會封鎖多久? 140.粒線體DNA能不能協助一名女子辨別某人是她的媽媽還是親阿姨? 141.單憑父親的DNA能不能證明一雙同父異母的手足具有血緣關係? 142.從胎兒身上能不能取得生父DNA? 143.移植器官所屬DNA會不會沿納受贈者的DNA模式? 144.從沒入水中的槍枝能不能採得DNA? 145.從吃了一半的培果採不採得到DNA? 146.從動物DNA能不能判別攻擊命案牽涉到哪種動物? 147.根據犯罪現場找到的纖維能不能循線追出某一雙鞋套? 148.犯案時戴的手套會不會留下指紋? 149.每種武器或彈藥的射擊殘跡是否都獨無,還有事隔一週還能不能在夾克上找到? 150.犯罪手法和犯行特徵(signature)有什麼不同? 151.調查人員如何分析恐嚇信? 152.DNA檢驗問世之前,精液物證如何運用在性侵調查上?


◎第四篇:法醫、屍體和屍體解剖 

 Part IV: The Coroner, the Body, and the Autopsy(共有48道問題) 

 153.法醫能否判定死者是生前觸電身亡還是死後觸電? 

154.法醫如何鑑定死因,以及能不能看出被害人生前曾跌落樓梯?

 155.法醫如何判定死者生前流過產? 

 156.法醫如何判定謀殺案的十六歲死者有沒有懷孕? 

157.有可能單憑一兩根手指判別出死者的年齡、性別和死因嗎?

 158.屍體腐敗時會不會產生酒精? 

 159.開墳挖出胡迪尼(Harry Houdini)的遺體能否證實他是中毒身亡? 

160.法醫驗屍報告會如何描述一宗頭部受擊致死的案件? 

 161.二十世紀早期的驗屍房是什麼模樣? 162.哪種死因很難在驗屍時判定? 163.屍體被埋進礦中十五年會變成什麼樣子,還有該如何驗明身分? 164.鋸開死者胸膛,屍體會不會流血? 165.刀傷流出的血液會在死者皮膚上凝結還是乾涸? 166.從喉嚨割傷類型能不能看出兇手的慣用手? 167.有個男人慘遭割喉身亡,犯罪現場有哪種證據或許可以讓他的女兒洗清嫌疑? 168.屍體沉入密西根州的一處湖泊,隔多久還能保持完整? 169.一九三五年,若有人頭部受創後被拋入冰冷的高山湖泊,法醫能不能判定死亡時間和死因? 170.屍體泡在滾燙的溫泉水中十二個小時會變成什麼樣子? 171.單憑肉眼有辦法區辨骨骸並不「新鮮」,而且起碼有一百年歷史? 172.能不能從一百年前的骨頭採得DNA,以及區辨出那是指骨或顱骨? 173.在埋屍地點添加什麼東西可以加速屍體分解? 174.怎樣做才能完全毀屍滅跡? 175.屍體藏進冰櫃沉沒水中六十年會變成什麼樣子? 176.有沒有可能拿別人屍體移花接木來假裝自己遭遇不測? 177.一九一二年,一名年輕女孩死在一處縱火案現場,當時的法醫能否判定她在火災前已經死亡? 178.法醫鑑識冷凍三十年的屍體能不能判定死因? 179.若屍體接連三天被擺放在有空調的商業辦公大樓裡,法醫能不能判定死亡時間? 180.屍體泡在化糞池中十年會變成什麼樣子? 181.屍體被埋在青貯飼料坑中十年會變成什麼模樣? 182.屍體被擺在微型潛艇裡面六十年會變成什麼樣子? 183.哪種設備能夠檢測出屍體放置在汽車後行李廂所殘留的氣味? 184.孕婦溺斃海中經過十二個小時會變成什麼樣子?有可能確定她的死亡時間和方式嗎? 185.聽診器發明之前,醫師如何判定某人死了沒有? 186.若有人遭謀殺喪命,後來只找到屍體殘肢,法醫要如何辨識死者身分? 187.法醫能否判定死者溺水的地點? 188.屍體分解時會招來哪些蟲子,以及牠們的增長狀況又是如何? 189.法醫如何判定死屍傷痕是鑿岩鎚所造成的? 190.施打海*因和馬錢鹼混合液喪命的人,屍體會是什麼模樣? 191.一個月大的小孩遭人拐走,事隔七年屍首被人發現,這時該如何確認他的身分? 192.調查人員如何辨認裝了心律調節器的屍體身分? 193.一九四六年,法醫能不能分辨死者是心臟病發或中風身亡,還是頭部受擊喪命? 194.法醫如何在屍體上找出針痕? 195.屍體僵直後,還能不能變換它的姿勢? 196.一九○六年,如何讓精液污斑現形? 197.法醫人類學家能否從遺骸判定死者遭人切斷頸動脈,還被挖出心臟? 198.美國一名內戰士兵在一百三十年後出土,他的屍體會變成什麼樣子? 199.人死後過了二十年,牙齒和填料是不是都還留在顱骨上? 200.法醫能不能判定死者的刺青是在死後才被刺上去的?◎第五篇:雜項,多半是稀奇古怪的問題 Part V: Odds and Ends, Mostly Odds(共有16道問題) 201.兇手殺人後能不能放乾屍體血液,假裝是吸血鬼幹的? 202.一個人被鏈條鎖在地底環境的牆上能存活多久? 203.一個人被活埋能撐多久? 204.剷雪刃葉會對凍屍造成什麼樣的損傷,法醫有沒有辦法鑑定死因及死亡方式? 205.科學家會怎麼分析採自不明生物體的組織? 206.從自體燃燒的吸血鬼採得的DNA能不能看出他們的年齡? 207.一種突變基因會引發殺人行為的說法可不可信? 208.海洋生物學家能不能用自己的名字為新發現的物種命名? 209.倘若有個年輕女孩本身既是吸血鬼又是個除魔者,且兩種身分各具自有血型,這樣會引發血液混雜的醫學問題嗎? 210.蒼蠅會不會在活人的傷口產卵? 211.有可能把鑰匙藏在自己皮下嗎? 212.一個人臉部浸入熔融青銅會造成什麼後果? 213.假設有種寄生蟲會在人體裡由內向外把宿主吃掉,結果會是如何? 214.吞下刮鬍刀刀片會造成什麼後果? 215.一個人變身成美洲豹時,他的身體會經歷哪些變化,有什麼感覺? 216.遭人活生生剝皮的被害人可以熬多久?












《黑暗中的光影:法醫、罪案與人性的深度探索》 書名: 黑暗中的光影:法醫、罪案與人性的深度探索 作者: [虛構作者姓名,例如:林子謙] 出版社: [虛構出版社名稱,例如:世紀之聲文化] 出版日期: [虛構日期,例如:2024年10月] --- 內容簡介 《黑暗中的光影:法醫、罪案與人性的深度探索》是一部深入剖析現代犯罪偵查與法醫學核心議題的非虛構作品。本書旨在超越傳統的推理小說框架,聚焦於案件背後真實的科學依據、複雜的人性掙扎,以及司法體系面對未知與殘酷時所展現的倫理困境。本書不著重於單一案件的驚悚情節,而是以宏觀的視角,解構法醫學家、鑑識專家與刑偵人員在追尋真相過程中所面對的技術挑戰、道德抉擇與心理負荷。 全書分為五個主要部分,層層遞進,引領讀者走入犯罪現場的邊緣,理解「證據」是如何誕生、被解讀,並最終塑造正義的輪廓。 --- 第一部:屍體作為沉默的證人——法醫學的基礎與應用 本部分是理解犯罪現場與屍體訊息的基石。我們將探討現代法醫學的範疇,從傳統的解剖學觀察,推進至尖端的分子生物學應用。 1. 死亡的定義與時間推斷的科學: 探討「死亡」的醫學標準,如何區分真性死亡與假性死亡。重點解析屍僵、屍冷、屍斑的形成機制,以及溫度、濕度、昆蟲活動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死亡時間的精確計算。這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探討,也涉及在證據不完整時,如何運用機率與經驗進行科學推斷,以避免錯判。 2. 外傷的解讀:從鈍器到銳器: 詳盡分析不同類型創傷在法醫病理學上的特徵。鈍器傷、穿刺傷、切割傷的力度、方向與工具特性的關聯性。我們將深入研究「死後加工」(Post-mortem artifact)與「生前創傷」的鑑別,這對於區分意外、自殺或他殺至關重要。此外,本書還會涉及射擊傷的彈道學基礎,以及如何從傷口形態推斷槍枝型號與射擊距離。 3. 毒理學與化學鑑識的邊界: 本章著重於毒物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以及法醫毒理學家如何從血液、尿液甚至毛髮中,篩檢出極微量的致死物質。探討新興的合成毒品與不易檢測的化學制劑,在偵查中的挑戰。同時,本書也論及如何區分治療性用藥與過量致死之間的界線,這對量刑具有決定性影響。 --- 第二部:現場的低語——鑑識科學與物證的重建 犯罪現場是訊息最為豐富的場所,但這些訊息往往隱藏在混亂與破壞之下。本部分著重於如何從微觀層面提取和保存證據。 1. 指紋、足跡與血液噴濺模式分析 (BPA): 超越傳統的指紋採集技術,探討如何在極端環境(如潮濕、腐蝕性表面)下獲取高質量指紋。BPA 的部分將嚴謹地闡述血液的物理特性,如何根據噴濺的角度、形狀和分佈,重建案發時的動作序列與力量方向,從而推翻或證實嫌疑人的供詞。 2. 微物證據的時代:纖維、土壤與彈道殘留: 探討微觀證據在連結嫌疑人、受害者與特定地點之間的「洛卡德交換法則」(Locard's Exchange Principle)。重點分析彈頭、彈殼上的微小金屬碎屑如何通過比對,將槍械與特定罪案鎖定。同時,也涵蓋如何利用土壤與植物孢粉,追蹤受害者或嫌疑人移動的地理路徑。 3. 數位鑑識的崛起與隱私的權衡: 面對日益數位化的生活,本章討論如何從手機、電腦、雲端伺服器中提取「數位屍體」。深入探討加密技術、時間戳記的可靠性,以及在追求證據完整性時,如何處理個人隱私與法律授權之間的緊張關係。 --- 第三部:人性的陰影——心理病理學與犯罪動機的探尋 法醫學不僅是冰冷的科學,更是對人類極端行為的理解。本部分探討了犯罪心理學與法醫病理學交叉領域的議題。 1. 精神鑑定與法律責任的模糊地帶: 探討司法精神醫學在評估被告行為能力時所依據的標準,以及「心神喪失」與「辨識能力受損」的科學依據。分析那些在極端壓力或潛在精神障礙下實施的犯罪,在法律上應如何定性。 2. 連環犯罪的模式識別與預測: 基於過去案例分析,探討連環殺手、縱火犯的行為軌跡、儀式性行為(Rituals)與地理側寫(Geographic Profiling)的科學方法。這部分強調的是一種模式識別,而非精確預測,旨在協助執法部門更早地介入潛在的危機。 3. 創傷倖存者的詮釋: 本章關注那些經歷過極端暴力事件的倖存者。探討創傷如何影響記憶的重構與證詞的可靠性,以及法醫學家在面對高度情緒化證人時,如何保持客觀性並提取有效資訊。 --- 第四部:司法煉獄——科學證據在法庭上的攻防 科學證據必須通過法律的檢驗才能被採納。本部分分析了科學證據進入法庭後的挑戰與爭議。 1. 專家證人的角色與可信度標準: 詳細介紹專家證人在法庭上的職責——不僅是提供專業意見,更是作為證據的「翻譯者」。探討《達伯特標準》(Daubert Standard)等國際通用的科學證據採納標準,確保進入法庭的科學結論是經過同行評審、具備已知錯誤率或潛在偏差的。 2. 交叉詰問的藝術與科學的局限性: 分析控辯雙方如何利用交叉詰問來挑戰法醫學結論的精確性或詮釋的偏誤性。探討「統計學上的可能性」與「法律上的確定性」之間的鴻溝,以及如何向非專業的陪審團清晰傳達複雜的科學訊息。 3. 誤判的風險與後續的科學審查: 本書嚴肅探討科學證據被誤用或錯誤解讀導致的冤假錯案。重點介紹近年來DNA技術的進步如何推翻歷史懸案,以及「後續的科學審查」(Post-conviction DNA testing)在司法公正中的關鍵地位。 --- 第五部:未來的視野——法醫學的倫理邊界與科技前沿 結尾部分,本書將目光投向法醫學與鑑識科學的未來發展方向,以及隨之而來的倫理辯論。 1. 衰敗與重建:非傳統環境下的鑑識: 探討在水下、高溫、大規模災難(Mass Fatality Incidents)中,法醫學家如何應用技術進行身份識別(如牙科紀錄、骨骼分析)。討論利用非侵入性掃描技術,在不破壞證據鏈的前提下獲取資訊的可能性。 2. 基因組學的雙刃劍: 深入分析完全基因組定序(WGS)在犯罪偵查中的應用潛力,特別是家系DNA搜尋(Familial DNA Searching)。同時,本書也將嚴肅討論由此引發的隱私權爭議、族群偏差問題,以及國家安全與個人自由的界線劃定。 3. 專業倦怠與心理健康: 最後,本書將溫和地觸及法醫與鑑識人員自身面臨的心理壓力。長時間接觸死亡與殘酷的真相,如何影響這些專業人士的心理健康,以及建立更完善的心理支持系統的必要性。 --- 適合讀者群 本書適合所有對犯罪偵查、法醫科學、犯罪心理學有濃厚興趣的讀者。對於法律專業人士、偵查人員、醫學系學生,以及希望了解司法體系背後科學支柱的公眾而言,本書提供了遠超新聞報導的深度與細節,引導讀者以科學的嚴謹性去審視人世間最黑暗的故事。 《黑暗中的光影》不只是關於如何破案,更是關於在極端的科學數據與複雜的人性之間,我們如何努力定義與堅守「真相」的價值。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简直就像是悬疑小说迷的福音,充满了强烈的画面感和探索欲。光是想象在解剖室里,专业人员如何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处细节,就让人心跳加速。我尤其好奇书中会不会涉及一些罕见的、教科书上不常出现的病症或死亡方式。现代犯罪调查越来越依赖高科技和精准的医学判断,这本书似乎想把这些最前沿的、最核心的“干货”呈现给读者。它不仅仅是科普,更像是一本关于“真相探寻”的实战手册。我希望作者能够用生动但不失准确性的语言,将那些冰冷的医学术语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们可以站在法医的角度去解构每一个谜团。期待这本书能带来一场知识和想象力的双重盛宴。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确实挺吸引人的,光是“法醫”、“屍體”、“解剖室”这几个词汇组合在一起,就让人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心。我一直对刑侦和医学结合的领域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在影视剧里经常出现的医学鉴定环节,总是觉得很神秘。这本书的副标题“犯罪搜查216問”,听起来就像是一本非常详尽的“侦探指南”,感觉作者一定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和整理那些复杂的专业知识,并且用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来呈现。我期待着能通过这本书,了解到法医在现场勘查、尸体检验过程中是如何工作的,他们是如何从微小的线索中推断出死亡原因和过程的。这种知识不仅能满足我对悬疑故事的好奇心,或许还能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一些社会新闻事件背后的科学依据。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从书名上就能窥见一斑,相信它能提供一个非常专业且引人入胜的视角。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设计得非常巧妙,成功地将“专业性”和“悬疑感”融合在一起。我一直觉得,任何一起案件的最终定论,都离不开医学鉴定的铁证。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处理那些模糊地带的,比如如何区分意外死亡和故意杀人,或者如何应对“完美伪装”的现场。我相信这本书会深入剖析许多复杂的案例类型,并且用专业的语言去拆解其中的医学逻辑。对于想要提升自己鉴识素养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让我们能够从更专业的角度去理解“生命终结”背后的科学解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猜测上。

评分

我最近在找一些能让我沉浸式学习专业知识的书籍,这本《法醫.屍體.解剖室》看起来正是我需要的。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问答”的形式来组织内容,这种结构对于读者来说非常友好,更容易抓住重点。我推测这本书里的内容会涵盖很多我们普通人平时接触不到的医学细节,比如特定病理状态下的尸体变化、毒理学分析的关键点,或者是一些不寻常死亡案例的解读。想象一下,当法医面对一具“沉默的证人”时,他们是如何与其“对话”的,这本书也许就能为我们揭开这个过程的神秘面纱。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猎奇心理。毕竟,真正的法医学是建立在扎实的科学基础之上的,这本书的专业性是我最看重的。

评分

作为一名对社会现象和人性有深度思考的读者,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更科学、更客观的视角来看待犯罪和死亡。很多时候,我们对法医学的认识都停留在影视作品的渲染上,那些往往夸大或简化了实际工作。我希望这本书能修正这些偏差,展示法医工作的真实面貌——那种需要极度冷静和专业素养的职业。通过“216问”这种形式,作者似乎有意图地引导我们思考那些在侦查过程中最关键、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我更关注的是,这些医学和鉴识知识如何直接影响到司法公正的判决,那种知识的重量感,才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