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特价)结构式金融产品设计与应用:案例分析(二) 陈松男|225403

(正版特价)结构式金融产品设计与应用:案例分析(二) 陈松男|22540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松男 著
图书标签:
  • 结构性金融产品
  • 金融工程
  • 投资理财
  • 案例分析
  • 陈松男
  • 金融市场
  • 衍生品
  • 投资策略
  • 金融工具
  • 风险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互动出版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56407
商品编码:18229098466
丛书名: 衍生品设计与金融创新实务丛书
出版时间:2014-03-27
页数:417

具体描述

 书名:  (正版特价)结构式金融产品设计与应用:案例分析(二)|225403
 图书定价:  89元
 图书作者:  陈松男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3-27 0:00:00
 ISBN号:  9787111456407
 开本:  16开
 页数:  417
 版次:  1-1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交易、信息与定价》 本书深入剖析了金融市场的核心运行机制,聚焦于微观层面的交易行为、信息传播以及资产定价过程。我们认识到,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不仅需要掌握宏观经济指标和金融工具的共性,更要洞悉交易者如何在具体的市场环境中做出决策,信息是如何在参与者之间传递并影响价格的,以及这些微观层面的互动如何最终决定资产的价值。 核心内容概览: 第一部分:交易的微观机制 订单簿模型与流动性: 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订单(市价单、限价单、止损单等)如何在订单簿中匹配,以及订单簿深度、买卖价差等关键指标如何衡量市场流动性。我们将探讨流动性对交易成本、价格发现以及市场效率的影响,并分析高频交易等新兴交易策略对流动性动态的改变。 交易成本的构成与影响: 剖析显性成本(如佣金、税费)和隐性成本(如价差、冲击成本、延迟成本)的来源。本书将重点研究交易者如何通过优化交易策略来最小化交易成本,以及交易成本对不同类型投资者的影响,例如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 交易执行策略: 深入研究各种交易执行算法,如VWAP(成交量加权平均价)、TWAP(时间加权平均价)、POV(百分比最优成交量)等。我们将分析这些策略的适用场景、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市场条件和交易目标进行选择和调整。 第二部分:信息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信息不对称与交易信号: 探讨信息不对称在金融市场中的普遍存在,以及不同参与者(如公司内部人士、分析师、普通投资者)所拥有的信息优势。本书将重点研究交易者如何通过观察市场行为(如交易量、价格变动)来推断隐藏信息,以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如何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环境下产生。 价格发现机制: 分析市场价格如何通过无数交易者的互动过程来反映和整合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我们将探讨效率市场假说中的不同形式(弱式、半强式、强式),以及信息传播速度和质量对价格发现效率的影响。 市场噪音与信息质量: 区分市场上的“信号”与“噪音”,探讨噪音交易者的行为对价格的潜在影响。本书将分析不同类型的信息(如公开披露信息、非公开信息、市场传闻)的质量和可信度,以及投资者如何辨别和利用这些信息。 第三部分:资产的微观定价 微观结构视角下的定价模型: 引入基于交易行为和信息流动的新型定价模型,如基于资产组合再平衡的定价,或者考虑信息收集成本和交易摩擦的定价。我们将分析这些模型如何解释传统定价模型难以解释的市场现象。 高频交易与算法交易对定价的影响: 深入研究高频交易和算法交易在短时间内对资产价格的巨大影响,以及它们如何加速信息在市场中的传播并可能导致价格的短期过度反应或波动。本书将讨论这些交易方式对市场稳定性和价格发现效率的双重影响。 情绪、行为与市场定价: 结合行为金融学的视角,探讨投资者心理、情绪和群体行为如何影响微观交易决策,并最终体现在资产价格上。我们将分析羊群效应、过度自信、损失规避等心理偏差如何导致市场偏离理性定价。 新型金融产品与市场微观结构: 简要探讨复杂金融产品(如衍生品、结构性产品)在微观市场结构下的交易特点和定价挑战,以及它们如何与现有的市场微观结构互动,例如它们对市场流动性、价格发现和风险传播的影响。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并重: 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辅以丰富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理解抽象概念在实际市场中的应用。 前沿视角: 关注近年来金融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如高频交易、算法交易、行为金融学等,并分析它们对市场微观结构的影响。 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全书结构严谨,从交易机制到信息传递,再到定价过程,层层递进,逐步深入。 实操指导: 为交易者、基金经理、风险管理者以及对金融市场运作感兴趣的读者提供深刻的洞见和实用的分析工具。 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金融市场为何会以这种方式运作,交易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信息是如何被消化和反映在价格中的。本书旨在为您提供一个坚实的微观结构分析框架,帮助您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简直就像是在参加一场由顶尖金融专家亲自指导的深度研讨会。作者陈松男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将结构性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应用娓娓道来,让我受益匪浅。他对于每一个概念的阐述都力求清晰透彻,并且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以满足不同读者的理解需求。我特别赞赏书中对复杂金融工具的拆解和组合的讲解,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其内在逻辑和运作原理。而那些精心挑选的案例分析,更是为我提供了一个观察和学习的绝佳窗口。通过这些真实的金融产品设计案例,我得以窥见金融工程师的思考过程,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市场波动、监管要求和客户需求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的。这本书不仅仅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对金融产品的敏锐度和洞察力,让我能够更理性地看待和分析市场上的各种金融工具。

评分

这次的阅读体验真的可以说是非常令人惊喜。我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关于结构性金融产品的零散信息,但总是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识。这本书就像一块巨大的拼图,将我脑海中那些模糊的概念一一填补完整,并且将它们有逻辑地串联起来。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过程中,那种循序渐进的节奏感。他不会一开始就抛出大量复杂的术语,而是先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然后逐步深入,层层递进。这种方式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非常友好,让我能够一步一步地跟上作者的思路,而不是被海量的信息淹没。书中对各种金融工具的组合方式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不同的结构设计是如何影响产品的收益和风险的。而且,那些案例分析,真的是太有价值了!它让我看到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应用的,以及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下,金融产品的设计者是如何权衡利弊,做出决策的。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金融产品的理解深度和广度都有了质的飞跃,对于未来在金融领域的学习和实践,充满了信心。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不是那种流于表面的金融科普读物,而是真正深入到结构性金融产品设计和应用的“骨子里”。作者在阐述每一个概念时,都带着一种严谨而又富有洞察力的视角,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认识和启发。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不同金融产品组合的讲解,那种层层递进的分析,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每一种设计背后的逻辑和意图。而书中提供的案例分析,更是让我仿佛置身于真实的金融市场,近距离地观察和学习那些成功的、抑或是具有警示意义的产品设计。这些案例不仅仅是理论的印证,更是对金融智慧的生动展现。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在金融领域的认知图谱上,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如何理解和应用复杂的金融产品,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和自信。

评分

坦白讲,我一开始抱着一种试一试的心态来阅读这本书的,因为“结构式金融产品”这个词在我听来就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神秘感,总觉得离我这样普通读者有点远。然而,这本书却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语言,将那些原本可能让人望而却步的金融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讲解过程中,穿插的那些通俗易懂的比喻和类比,让我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核心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它还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这些案例就像一面镜子,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结构性金融产品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被设计、被应用,并且面临各种挑战的。通过这些真实的场景,我不仅理解了产品的运作机制,更学会了如何去评估它们的风险和潜在收益。这本书让我觉得,金融产品设计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充满了智慧和创造力的艺术。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金融世界新世界的大门!之前总觉得结构性金融产品听起来高深莫测,离自己遥不可及。但这本书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概念掰开了、揉碎了,让我这个金融小白也能看懂,并且感到十分有趣。作者陈松男教授的语言风格非常生动,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循循善诱,而不是枯燥的教科书。他善于用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金融术语,比如讲解期权时,他会用“买保险”来比喻,瞬间就让我明白了其中的逻辑。而且,书中穿插的案例分析更是让我茅塞顿开,那些真实世界的金融产品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背后有什么样的考量,又可能面临哪些风险,都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展现出来,让我觉得金融不再是冰冷的数据和公式,而是充满智慧和策略的博弈。特别是关于如何规避风险的部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未来的投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让我开始学会从更宏观、更专业的角度去审视金融市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