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委会成员
写在前面
致谢
**篇 传统金融互联网化
**章 互联网银行
1.1 互联网银行1.0
1.2 互联网银行2.0
第2章 互联网券商
2.1 互联网券商的演进与分类
2.2 在线折扣券商
2.3 社交型券商
2.4 众筹型券商
第3章 互联网保险
3.1 传统保险公司互联网化
3.2 互联网保险经纪/代理公司
3.3 互联网保险公司
3.4 互联网保险服务公司
3.5 2016年发展总结
第二篇 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金融业务
第4章 互联网基金销售
4.1 **共同基金概况
4.2 美国互联网基金销售
4.3 中国互联网基金销售
4.4 中国私募基金的网上销售
第5章 互联网资产管理
5.1 被动型资产管理平台
5.2 主动型资产管理平台
5.3 O2O资产管理平台
5.4 服务于机构的第三方平台
5.5 互联网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总结
第6章 互联网小额商业贷款
6.1 电商贷款公司提供在线商业贷款
6.2 第三方贷款公司提供在线商业贷款
6.3 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在线商业贷款
第7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
7.1 发薪日贷款互联网化
7.2 分期付款信用消费信贷公司
7.3 新型消费贷款公司
第三篇 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第8章 P2P网络借贷
8.1 欧洲网贷行业的发展与监管
8.2 美国网贷行业的发展与监管
8.3 中国网贷行业的发展与监管
第9章 众筹
9.1 捐赠型众筹
9.2 产品型众筹
9.3 股权众筹
9.4 房地产众筹
第四篇 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
**0章 在线投资社交
10.1 投资社交1.0:投资社区/BBS
10.2 投资社交2.0:众包型投资分析平台
**1章 在线社交投资
11.1 以外汇和衍生品为标的的社交投资平台
11.2 以股票组合为标的的社交投资平台
**2章 金融产品搜索
12.1 金融产品聚合器
12.2 金融产品匹配**和交易
12.3 产品搜索增值服务
**3章 个人金融信息管理
13.1 个人财务管理
13.2 个人信用管理
**4章 在线金融教育
14.1 资讯类在线金融教育
14.2 咨询类在线金融教育
14.3 非营利性在线金融教育
第五篇 中国专题:互联网消费金融
**5章 基于人群的互联网消费金融
15.1 大学生分期
15.2 蓝领/白领分期
15.3 农户分期
**6章 基于场景的互联网消费金融
16.1 租房分期
16.2 家装分期
16.3 旅游分期
16.4 教育分期
第六篇 中国专题:互联网金融的集团化发展
**7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集团
17.1 百度金融:依托人工智能驱动金融发展
17.2 京东金融:基于数据科技建立的开放性金融生态
17.3 蚂蚁金服:践行普惠金融的全金融服务平台
17.4 腾讯金融:依托社交优势发展围绕支付的金融服务
17.5 中国平安:以开放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启发,在于它让我看到了互联网金融背后的“道”与“术”。之前我接触到的很多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往往侧重于某个具体的应用或者某个热门的概念,比如某个APP的火爆,或者某种新的支付方式。但这本书却将这些零散的现象串联起来,从更深层次的商业逻辑出发,剖析了互联网金融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者对不同国家互联网金融发展路径的梳理,让我看到了差异化的策略是如何应对不同的市场环境的。特别是对于那些看似简单的商业模式,书中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拆解,比如如何平衡用户体验和风险控制,如何利用技术手段降低运营成本,以及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自己的护城河。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金融从业者看的,对于任何对商业创新、技术应用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极具参考价值。它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新视角,让我学会了用更系统、更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新兴事物的发展。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一直以来,我对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都停留在一些零散的认知层面,比如知道有支付宝、微信支付,也听说过P2P、众筹这些词,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不明白它们背后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又处在一个怎样的宏大格局中。读完这本书,我感觉之前模糊的画面突然清晰了很多。作者从宏观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全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脉络,不仅仅是罗列了各种模式,而是详细地解释了每种模式是如何诞生的,面临着哪些挑战,又是如何演进的。比如,它会讲到支付、借贷、投资、保险等不同领域的互联网化进程,以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监管、技术基础的不同,互联网金融呈现出的多样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格局”的分析很感兴趣,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描绘一个静态的画面,而是强调了参与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以及技术进步、监管政策、用户需求如何不断重塑这个格局。读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回想自己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金融服务,突然就明白了它们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也更理解了为什么有些模式兴盛,有些模式又逐渐式微。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复杂而迷人的互联网金融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更深刻的图景。
评分这本《全球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格局与发展)》绝对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宝藏!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有感染力,将一个复杂的话题讲得条理清晰,引人入胜。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格局”的深刻解读,它不仅仅是列举了各种模式,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些模式背后的竞争关系、利益分配以及演变规律。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案例的细致梳理,我才明白,原来同一个互联网金融概念,在不同的文化土壤和监管环境下,会演化出如此多样的形态。书中对一些新兴技术,如AI、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让我对未来的金融服务充满了期待。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分析商业模式时,总是能跳出单一的视角,而是从用户需求、技术驱动、政策导向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这种全局观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理解和分析一个新兴产业的演进逻辑,对于我个人在认知和职业发展上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评分老实说,我原本对“互联网金融”这个词汇抱有一丝疑虑,觉得它可能只是一个时髦的概念,或者被过度炒作。然而,读完这本书,我彻底改变了看法。作者以一种非常严谨且富有洞察力的视角,揭示了互联网技术如何深刻地重塑了传统的金融业,而且这种重塑是全方位的,触及了金融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书中对于“格局”的分析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是什么”,而是解释了“为什么会这样”。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的对比,我才真正理解了文化、政策、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是如何共同作用,塑造出各具特色的金融生态。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互联网金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演进、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关于技术的革新,更是关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生态的构建。读完之后,我不再将互联网金融视为一个孤立的领域,而是将其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理解,从而对未来的金融发展有了更宏观、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百科全书”!我是一名从业者,平时工作接触到一些互联网金融的业务,但总感觉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对行业的全局性认识比较欠缺。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一块空白。它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业务介绍,而是深入到商业模式的本质,从盈利模式、用户获取、风险控制、技术支撑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书中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例如中国、美国、欧洲等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上的差异化解读,让我受益匪浅。它解释了为什么有些金融科技巨头能够迅速崛起,而另一些则面临瓶颈。作者对于未来趋势的预测也十分有见地,结合了当下最前沿的技术发展,比如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让我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判断。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案例的分析,不只是简单地罗列,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逻辑,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这对于我理解复杂的商业环境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专业,但又不至于晦涩难懂,对于有一定金融和互联网背景的读者来说,阅读体验会非常好,能够真正地“学到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