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阿摩司•奥兹首部讽喻童话,源自童年记忆,承载集体创伤。
“我们每个人,不论是我自己,是你,还是他,都是伴着小时候听的故事长大的,这些故事构成了我们的一部分。”——Amos Oz
山村里隐藏着巨大的秘密。动物与飞鸟缘何绝迹?夜晚从窗前闪过的黑影究竟是何物?男孩尼米从森林里回来后,就一直狂叫,又是怎么回事?大人们的讳莫如深,让黑暗的森林恐怖而充满魅惑。
玛雅和马提终于鼓起勇气走向森林。在那里他们不仅碰见了尼米,还遇到了传说中的山鬼尼希,看到了动物与飞禽,更在这个王国领悟出许多道理,揭开了多年来一直困扰人们的谜团。
可是,当他们开始踏上归途,一切会有所改变吗?
##"劳动,相爱,漫步,唱歌,玩耍,聊天,不掠食别人,也不为别人所掠食,不相互嘲弄" #2013读书记录
评分##奥兹的一部短小童话,村子像狗镇, 尼希和动物暗喻犹太人,恐怖的黑森林反而成了乌托邦。结尾看似开放,但细思极恐。“有记忆的人会遭到嘲笑。沉默者依旧保持沉默。”
评分##一方面是“如果不常常羞辱别人,不伤害别人,不嘲弄别人,不踩踏别人,我们自己怎么生活,怎么消遣呢?”另一方面是“它们都不想独处,没有群体,或者被群体抛弃。”
评分##奥兹的一部短小童话,村子像狗镇, 尼希和动物暗喻犹太人,恐怖的黑森林反而成了乌托邦。结尾看似开放,但细思极恐。“有记忆的人会遭到嘲笑。沉默者依旧保持沉默。”
评分山村,秘密,恶魔,动物,深夜,神秘,黑暗,魅惑,沉默的大人,怪叫的异类,失踪的动物,诡异的森林,这些事物让五万多字的短篇有了很好的画面感。我想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去解构太多,我不认为把奥兹描述的这个神秘怪诞的童话解读为犹太民族的集体创伤感是一种高明的做法,非要指摘出异教徒的狂想、集体的恐惧、被迫害者的报复、多数的沉默和对异类的不容,会陷入阅读fiction的怪圈,正如听一首乐曲一样,能在脑海里构建出画面体会到它的情绪不就是受众最应该得到的吗?
评分##2018.10.02,在喜马拉雅听完的第一本书!
评分##毫不犹豫给了满分~~好感动~~
评分##2018.10.02,在喜马拉雅听完的第一本书!
评分##一方面是“如果不常常羞辱别人,不伤害别人,不嘲弄别人,不踩踏别人,我们自己怎么生活,怎么消遣呢?”另一方面是“它们都不想独处,没有群体,或者被群体抛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