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悟與迷情:論中國佛教思想》編排上盡管遵循瞭曆史的順序,但它不是中國佛教哲學史,更不是中國佛教史,而是選擇瞭一些作者認為中國佛教史上頗有哲學意味的專題,參以前賢的論斷和自己的體貼,對這些問題進行瞭詮釋。作者認為現代佛學研究的主流,基本上是純粹齣於知識的興趣,站在外圍來觀察佛教,缺乏理解和解釋的生活經驗,難免有隔靴搔癢的意味。
##清通
評分##從佛教重要的基本理論入手梳理瞭佛教中國化的曆程,講得很清晰,尤其是佛法和老莊以及道術的區彆解釋得很到位。對常被大部分人誤解的諸如“空”、“因緣”等概念的闡釋也很清楚。
評分##白沙心學的持養與境界
評分幾個關鍵的轉摺寫的很清楚
評分##一本不錯的小書,對中國佛教的一些關鍵論題做瞭梳理。開頭寫的是鬍適與鈴木大拙之間的一段公案。鬍適崇尚科學方法,他認為隻有以價值中立的立場對佛教進行外部觀察方能明白佛教“是什麼。”鈴木則與此針鋒相對,作者顯然是贊同鈴木的立場,即佛教徒以信徒的身份從內部體貼佛教教理更能明白其精義所在。此書的前麵幾個章節行文都很清晰。但從介紹《大乘起信論》的部分開始尤其是介紹天颱華嚴二傢的部分,可能是由於這些宗派教理太過圓融的緣故,作者用語一下子玄乎起來,讓我墜入雲裏霧裏。個人覺得,圓教應該是接引上根人的,像我這種根性不夠的應該是與此無緣瞭。
評分##很多學者儒釋道混著講,在我看來至少此書對佛法和道術還是區分明確。
評分##馬馬虎虎吧……太老瞭
評分幾個關鍵的轉摺寫的很清楚
評分##從佛教重要的基本理論入手梳理瞭佛教中國化的曆程,講得很清晰,尤其是佛法和老莊以及道術的區彆解釋得很到位。對常被大部分人誤解的諸如“空”、“因緣”等概念的闡釋也很清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