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与迷情:论中国佛教思想》编排上尽管遵循了历史的顺序,但它不是中国佛教哲学史,更不是中国佛教史,而是选择了一些作者认为中国佛教史上颇有哲学意味的专题,参以前贤的论断和自己的体贴,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诠释。作者认为现代佛学研究的主流,基本上是纯粹出于知识的兴趣,站在外围来观察佛教,缺乏理解和解释的生活经验,难免有隔靴搔痒的意味。
##马马虎虎吧……太老了
评分##汉传佛教传入中国有种种异说,例如刘宋时《明佛论》认为三代以前已知佛教、产生于佛道之争的周初已知有佛说、隋代《历代三宝记》记载秦始皇时有外国僧来华传教的事、南朝宋《世说新语》认为汉武帝时已知佛教、《四十二章经序》记载汉明帝感梦求佛法等等。当然现代历史学家多认为这些材料是有问题的。然而,这种现代与古代的对话,已不是一个纯然的事实之辩,而是信念之争。关于这一点约翰韦斯顿说:“在一个从不显现自身的园丁与根本没有园丁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评分##优点是在某些关键名相上较清晰,缺点是还是不少含混、模糊、自我重复与绕圈子。看来把问题说清楚真不是简单事。由此可见胡适、余英时之流的能耐。
评分##佛性相关
评分##高中时候读的老版的,当时觉得棒极了,算是一本入门书。。。
评分##很多学者儒释道混着讲,在我看来至少此书对佛法和道术还是区分明确。
评分##清通
评分##有一些迷津和接合处做了汇通
评分##很多学者儒释道混着讲,在我看来至少此书对佛法和道术还是区分明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