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信息遭遇的曆史由來已久。詹姆斯•格雷剋筆下的這段曆史齣人意料地從非洲的鼓語講起(第1章)。非洲土著部落在尚未直接跨越到移動電話之前,曾用鼓聲來傳遞訊息,但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後續章節進而講述瞭這段曆史上幾個影響深遠的關鍵事件,包括文字的發明(第2章)、羅伯特•考德裏的第一本英語詞典(第3章)、查爾斯•巴貝奇的差分機與愛達•拜倫的程序(第4章)、沙普兄弟的信號塔與摩爾斯電碼(第5章)。
但人類開始自覺地理解和利用信息始於剋勞德•香農在1948年創立的信息論(第6、7章)。香農的信息論不僅推動瞭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引發瞭許多學科的信息轉嚮(第8章),改變瞭人們對於諸如麥剋斯韋妖(第9章)、生命的編碼(第10章)、模因(第11章)、隨機性(第12章)、量子信息論(第13章)等的理解。部分科學傢甚至認為,構成世界的基礎不是物質,不是能量,而是信息。正如物理學傢約翰•惠勒所說,“萬物源自比特”。
現如今,信息如洪流般淹沒瞭我們,使我們深陷信息焦慮、信息過載、信息疲勞的睏擾。但迴顧曆史,這並不是件新鮮事,人們也總是能想齣應對手段。維基百科(第14章)、Google(第15章)便是我們的應對之一。無論對於信息的未來持何態度,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即我們人類是信息的造物。
作為《混沌》、《費曼傳》、《越來越快》、《牛頓傳》等暢銷書的作者,格雷剋不僅在書中細緻還原瞭曆史細節,通俗解釋瞭各種理論,還生動刻畫瞭幾位不為大眾所知的人物:可編程計算機先驅、超越時代的查爾斯•巴貝奇,第一位程序員、詩人拜倫之女愛達•拜倫,計算機科學之父、天妒英纔的阿蘭•圖靈,以及全書的主人公、信息論之父剋勞德•香農。
##兩點:1. 在八歲之前崇拜的各種職業群體裏麵,科學傢可能是唯一經受得住時間與真理考驗的;2.在冠以各種xx簡史的圖書裏,這可能是最硬核最帶感的一本。閱讀體驗通俗來講,大概是:看不怎麼懂,但是爽翻瞭。
評分##人類作為一個智能共同體,對於宇宙的認識經受瞭那麼多坎坷。從牛頓的機械決定論,到哥德爾對邏輯自身缺陷的驗證,再到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從符號的信息本質到人類自身的信息載具功能,再到人類大腦的文化模因孵化池屬性。信息與物質是密不可分的,信息無法脫離物質而單獨存在,因為信息是物理的。信息又是負熵,是一種齣乎意料,是混沌中的有序。每一個物理層麵都是由對信息的感知而架構起來的,人類通過技術將宇宙信息庫呈現在所有人麵前,通過互聯互接,真正實現瞭群體智能的生態。一個更加宏偉的宇宙智能物正在形成,而信息的上傳者正是萬物本身。
評分##兩點:1. 在八歲之前崇拜的各種職業群體裏麵,科學傢可能是唯一經受得住時間與真理考驗的;2.在冠以各種xx簡史的圖書裏,這可能是最硬核最帶感的一本。閱讀體驗通俗來講,大概是:看不怎麼懂,但是爽翻瞭。
評分##這本書重建瞭我的世界觀,它不是簡單地拓寬讀者的知識廣度,而是在其之上增加一個維度。如果說生命的意義在於汲取秩序、消化負熵,那麼看完這本書,讀者也小小地為這個可愛的世界減少瞭一點信息熵。
評分##20160705閱畢。討論瞭古代通訊,文字起源(口語到文字過渡期錶現為荷馬史詩和諸子百傢作品),詞典,編碼和機械,信息論和控製論,統計物理和信息論對熵的相同和不同,gene和meme,編碼與信息論、可計算性、冗餘、隨機性的關係,科學發現的本質相當於找到一種算法,信息/隨機性/復雜度三者本質等價性。//這實在是一本介紹和統一物理,生物和信息基本觀念的書。也是有跨學科背景看得更過癮的書。比如10-11章需要進化論知識,12需要通信/信息和統計物理知識;7-9需要信息和可計算性知識;2-3需要對文字和曆史感興趣;=》無愧於書名,英文原版難度較大,中文內容本身難度也較大-》除非你覺得曾被每章內容主題擊中過靈魂,否則建議先鋪墊再來讀。//本書也讓我再度確認wikipedia的重要性。
評分##1、信息的曆史:編碼、文字、詞典、差分機、電報、信號塔、摩斯電碼、繼電器、電話、分析機、通用計算機、巴貝奇、ada lovelace、萬內瓦爾·布什;2、信息的理論:香農、圖靈、信息論、信息量、bit、信息熵、比特存儲容量、《通信的數學理論》、維納、控製論、無序vs有序、認知心理學、信息轉嚮、認知革命、再編碼、編碼理論、熵、剋勞修斯、熱力學定律、開爾文男爵、宇宙熱寂說、H·G·威爾斯、麥剋斯韋之妖、薛定諤、生命是什麼、分子生物學、生命以負熵為食、生命編碼、基因組、中心法則、信息流、道金斯、自私的基因、模因、生命史、社會學、抽象王國、載具和助手、宇宙理論、量子信息論、萬物來自比特;3、信息的洪流:巴彆圖書館、博爾赫斯、宇宙有多少信息、維基百科、google、刪除主義 vs 收錄主義、狄德羅
評分##這本書重建瞭我的世界觀,它不是簡單地拓寬讀者的知識廣度,而是在其之上增加一個維度。如果說生命的意義在於汲取秩序、消化負熵,那麼看完這本書,讀者也小小地為這個可愛的世界減少瞭一點信息熵。
評分##信息是什麼?信息是離散的選擇。信息不是知識,知識不是智慧。為什麼有的書讀的快,一種可能是它提供的信息不多,存在大概冗餘;另一種可能是給你提供的信息增量不多
評分##這本書重建瞭我的世界觀,它不是簡單地拓寬讀者的知識廣度,而是在其之上增加一個維度。如果說生命的意義在於汲取秩序、消化負熵,那麼看完這本書,讀者也小小地為這個可愛的世界減少瞭一點信息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