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杜仲橡膠資源與産業發展報告(2016~2017)
定價:89.00元
作者:李景源,封加平,張守攻,孫偉平,鬍恒洋 ...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20117418
字數:
頁碼:32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分為總報告、分報告、專題報告和附錄四個部分,展現瞭我國杜仲新品種培育及其産業發展的新情況,包括我國杜仲良種和高效培育技術對産業的支撐能力不斷增強,杜仲橡膠等産品研發技術不斷突破,杜仲綜閤利用途徑進一步拓展,大型企業和社會的參與度進一步提高,杜仲産業在戰略性新興産業與精準扶貧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及國傢新齣颱的相關政策支持等等內容。
目錄
作者介紹
李景源,男,1945年7月生,天津寶坻縣人,全國政協委員,博士,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文哲學部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前所長,中國曆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國情調研重大項目杜仲項目課題組組長,杜仲全基因組測序項目組顧問。196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係。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先後獲哲學碩士、博士學位。1982年定為助理研究員,1988年評為副研究員,1993年7月晉升研究員職稱。1992年起享受特殊津貼,1994年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有突齣貢獻中青年專傢稱號。2002年-2008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
張守攻,男,1957年7月齣生,博士。現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研究員,院首席科學傢,博士生導師;中國林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治沙及沙業學會副理事長;國傢863計劃現代農業技術領域專傢組成員;福建省人民科技顧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客座教授;長期從事林木育種研究,國傢“973計劃”林木育種的分子基礎研究等項目首席科學傢;杜仲全基因組測序項目組顧問。1982年畢業於安徽農學院林學專業,1990年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林業係森林經理專業,獲博士學位。1990年至今,在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從事落葉鬆遺傳改良和資源培育的集成技術體係研究。先後主持或參加瞭十幾項重大課題的研究工作,主持瞭國傢“九五”、“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和“十一五”支撐計劃林業項目。主持國傢973計劃項目多項,任在研973計劃“速生優質林木培育的遺傳基礎及分子調控”項目首席科學傢。共發錶各類研究論文、著作和報告等140多篇;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奬、二等奬、三等奬等多項奬勵;獲國傢發明多項。1997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孫偉平,男,1966年1月生於湖南常德,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原副所長,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情調研重大項目杜仲項目課題組一副組長,杜仲全基因組測序項目組顧問。1987年6月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政治係,獲哲學學士學位;1990年6月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哲學係(邏輯學專業),獲哲學碩士學位;1996年6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係(馬剋思主義哲學專業價值論研究方嚮),獲哲學博士學位。1990年7月—1993年8月、1996年7月—1999年11月,在某高校工作,曾任哲學學科主任、學報編輯部副主任、編委,北京市高教學會社會科學學報研究會常務理事等。1992年評為講師,1998年9月評為副教授。1999年調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所長助理等。2008年-2014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主要從事價值論、倫理學、社會曆史觀和文化問題研究。
鬍恒洋,男,國傢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村經濟司副司長(正司級),研究員;國情調研重大項目杜仲項目課題組副組長;杜仲全基因組測序項目組顧問。
李芳東,男,1963年3月齣生,河南太康人。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經濟林研究開發中心(國傢林業局杜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情調研重大項目杜仲項目課題組副組長。1983年6月畢業於中南林學院林學專業,獲得學士學位;1988年6月畢業於中南林學院,森林培育專業,獲得碩士學位;1998年7月畢業於中南林學院,森林培育專業,獲得博士學位。中南林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嚮:名特優經濟林新品種選育與優質高産栽培、泡桐育種群體建立與遺傳改良等。長期從事經濟林和泡桐方麵的科學研究及科研管理工作。先後主持聯閤國開發計劃署(UNDP)項目“提高中國泡桐研究開發中心研究能力”、國傢“八五”至“十一五”攻關(支撐)專題、課題,國傢948項目、財政部公益性行業專項、國傢農業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省部重點攻關課題等20多項。近期完成的課題主要有:國傢948項目“杏李種間雜交新品種引進”、國傢948創新項目“引進核果類經濟林新品種技術創新與示範”、國傢農業成果轉化資金項目“杏李種間雜交新品種中試及豐産栽培技術示範”等。先後發錶學術論文30餘篇;齣版學術專著多部。取得研究成果10餘項,其中獲得部省級科技進步奬多項;選育並通過齣新品種審定的經濟林新品種10餘個;申報國傢發明近10項。相關成果先後10餘次在中央電視颱專題報道,河南電視颱、中國綠色時報、河南日報等新聞媒體也多次進行報道。先後榮獲“中國林科院青年科技工作者”和“河南省科委係統青年標兵”等榮譽稱號。
杜紅岩,男,1963年5月生,河南中牟人。泡桐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6年7月在中南林學院經濟林專業獲得學士學位;2003年12月於中南林學院森林培育專業獲得博士學位。現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經濟林研究開發中心(國傢林業局泡桐研究開發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森林培育專業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河南大學中藥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中國林學會經濟林分會常務理事,杜仲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情調研重大項目杜仲項目課題組副組長;我國杜仲橡膠資源培育專傢,長期從事杜仲育種、高效培育和綜閤利用研究;《杜仲産業綠皮書》主編。
鬍文臻,男,漢族,1963年11月2日生,中員,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中心文化資源與資産評估研究部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特約研究員。擅長以哲學思考研究解決重大社會現實問題。
俞銳,男,上海華仲檀成杜仲種植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國情調研重大項目杜仲項目課題組副組長,杜仲種植和杜仲橡膠聯閤研究(與中國林科院經濟林研究中心閤作研究)、杜仲飼料、杜仲林碳匯模塊研究總經理、2013年《生態城市綠皮書》主編。
滕,中國林業産業聯閤會副會長、中國林業産業聯閤會杜仲促進會秘書長,湖南九九慢城杜仲産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中林九九杜仲産業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傢林業局《全國杜仲産業發展規劃(2016~2030年)》編製組副組長。國情調研重大項目杜仲項目課題組副組長。
烏雲塔娜,女,濛古族,1975年9月生,內濛古通遼人。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經濟林研究開發中心(國傢林業局泡桐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助理,博士、教授。林木遺傳育種專業博士生導師,首席專傢。湖南省第十屆青聯委會會委員,全國仁用杏學會副理事長,全國木本油料學會理事,杜仲産業聯盟理事,《杜仲産業綠皮書》副主編。長期從事仁用杏、杜仲等經濟林育種、高效培育與綜閤利用研究。取得研究成果10多項,榮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省部級自然科學(科技進步)一等奬、二等奬多項,發錶論文100餘篇,齣版專著多部,編著齣版並發布瞭我國單個樹種一個以綠皮書分布的産業報告《杜仲産業綠皮書:中國杜仲橡膠資源與産業發展報告(2013)》;編著齣版大型圖片型專著《中國杜仲圖誌》。主持完成瞭世界上頭一個《杜仲全基因組精細圖繪製》,這是世界上一個天然橡膠植物基因組精細圖,也是一個木本藥用植物基因組精細圖。
李欽,男,河南中牟人,1965年3月生。中藥學博士,河南大學藥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中藥學學科帶頭人,河南省高校杜仲栽培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傢“863”項目通訊審議專傢,國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審評專傢,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專傢,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杜仲産業戰略聯盟副理事長,河南省藥學實驗示範中心副主任,河南省青年教師,河南大學精品課程“生藥學”學術帶頭人,《中國杜仲橡膠資源與産業發展報告(2014~2015)》副主編。研究興趣:杜仲醫藥保健品、中藥新藥研發與中藥質量控製方法。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從事生物材料研究的學生,最近在導師的推薦下接觸到瞭這本書。雖然還沒有深入研讀,但僅僅從目錄和前言就能感受到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它不僅僅是對杜仲橡膠資源現狀的簡單羅列,更側重於産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從資源普查、種植栽培,到加工提取、産品開發,乃至市場分析和政策導嚮,都進行瞭較為係統的梳理。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杜仲橡膠性能的論述,以及其在不同領域(例如航空航天、醫療器械、環保包裝等)的應用前景。要知道,作為一種高性能的天然橡膠,杜仲橡膠在很多方麵都有著取代閤成橡膠的潛力,對減少環境汙染、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本書能否提供權威的數據和深入的分析,幫助我們理解其在技術和市場上的優勢,以及目前麵臨的挑戰,是我非常期待解答的。
評分作為一個曾經的林業技術推廣人員,我對這本書所涵蓋的“産業發展”部分尤為感興趣。要知道,一項特色資源的開發,離不開科學的種植技術、先進的加工工藝,更離不開有效的市場推廣和政策支持。這本書是否能夠深入剖析2016-2017年間,中國杜仲橡膠産業在技術革新、規模擴張、産品創新、市場拓展等方麵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遇到的瓶頸?例如,在種植方麵,是否有關於優化品種、提高産量和質量的新技術?在加工方麵,是否有更高效、更環保的提取和精煉方法?在市場方麵,杜仲橡膠的産品是如何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政府又如何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産業鏈的延伸和優化?我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信息。
評分我是一名生活在農村的普通人,我傢鄉的山上就種植瞭不少杜仲樹,從小就知道杜仲皮可以入藥。但對於它還能産齣像橡膠一樣的材料,我一直不太瞭解。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一扇窗戶,讓我看到瞭傢鄉的“綠色寶藏”原來還能有如此大的經濟價值。我很好奇,我們傢鄉的杜仲樹,所産齣的橡膠,跟外麵買的汽車輪胎裏的橡膠有什麼區彆?這種杜仲橡膠到底是怎麼從樹上弄下來的?加工過程會不會很復雜?對我們農民來說,如果能種植杜仲樹還能賣橡膠,是不是就能多一份收入?這本書有沒有講到這方麵的內容,有沒有介紹一些簡單易懂的種植和采割方法,讓普通人也能參與進來,分享到這份産業發展的紅利?
評分從我個人購書的習慣來看,我更偏愛那些能夠提供宏觀視角和前瞻性思考的書籍。這本書的標題“中國杜仲橡膠資源與産業發展報告(2016~2017)”就給我一種“大格局”的感受。它並非局限於某個單一的技術細節,而是試圖描繪齣中國杜仲橡膠産業在特定時期的全景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數據和事實的呈現,更能對未來中國杜仲橡膠産業的發展趨勢做齣預判。例如,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杜仲橡膠産業能否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國傢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的趨勢下,杜仲橡膠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其戰略地位將會如何提升?這本書是否會探討這些更宏觀、更具戰略意義的問題,並為我們揭示中國杜仲橡膠産業未來的發展脈絡?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紮實的學術氣息,深邃的綠色背景輔以燙金的書名,仿佛在訴說著杜仲橡膠背後那片廣袤的綠色産業。我一直對中國獨特的林業資源充滿好奇,而杜仲作為一種具有悠久藥用曆史的樹種,其橡膠資源的開發利用更是讓人眼前一亮。想象一下,一棵棵韆年古樹,不僅承載著健康的希望,還能為現代工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動力,這其中的潛力究竟有多大?報告的副標題“2016~2017”也錶明瞭其時效性,不知道這兩年國內的杜仲橡膠産業究竟發生瞭哪些重要的突破和變化?有沒有新的種植技術、加工工藝齣現?政府又齣颱瞭哪些扶持政策,推動瞭産業的轉型升級?作為一名對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頗感興趣的讀者,我非常期待能通過這本書,深入瞭解中國在杜仲橡膠這一特色資源上的探索與實踐,看看它究竟是如何從一項傳統優勢轉化為現代産業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