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在文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极权主义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细致刻画,揭示了任何形式下的极权主义必将导致人民甚至整个国家成为悲剧。 在小说中他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了一个形容词“奥威尔式”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
##这本书可以用温斯顿被捕作为转折点。前半部分胜在奇谲,搭建出的大洋国的整体架构和党对党员&无产者的两种控制套路,森严的条条框框和温斯顿的微小反抗纤毫毕现,金句频出,读着还会不时联系到眼下的现实,不禁钦佩作者的文字力与洞察力。被捕后的"改造"活动使小说局面顿转,境界大开,原来老大哥早已看穿一切。而且哪怕是毁灭异端,也要将其改造得心悦臣服,是一种变形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权力的崇拜强烈到了眼中只有权力,社会畸形变态都无所谓,只想要手握权力。小说到这里,恐怖气息才真正渗入了骨髓。
评分##真正令人胆寒的是,反智、反独立、单一价值观,假以民主为初衷的“集权”不比当初少。对于一个更开放美好的世界来说,100年的进程还太短。一下就能读进去,没有原来预想的枯燥,奥威尔写了一个好读的故事。以表述思想给大众的方式来看,讲故事总比无休止的论述聪明太多。
评分##原以为会来一个大革命当做情节高潮,最后却发现主人公只是经历了一次注定失败的轮回。
评分##于是到写这条短评的时候居然已经忘记了结局。印象深刻的终于只有那一快水晶镇纸。或许也只有跟阁楼有关的那少之又少的部分是真正属于文学的吧?读过《我们》跟《美丽新世界》后再读《1984》就真的很尴尬了。对于个人感受的细腻描写比不过前者,对于新世界的新颖构建比不过后者,或者《1984》真的是成也时代败也时代吧……
评分##闭路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是不是新的老大哥?
评分##我相信,多一个人读本书,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评分##真正令人胆寒的是,反智、反独立、单一价值观,假以民主为初衷的“集权”不比当初少。对于一个更开放美好的世界来说,100年的进程还太短。一下就能读进去,没有原来预想的枯燥,奥威尔写了一个好读的故事。以表述思想给大众的方式来看,讲故事总比无休止的论述聪明太多。
评分##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评分北岛有一句诗是这么写的,“谁校对时间,谁就会突然老去”。如果放到乔治·奥威尔写就会变成“谁校对历史,谁就会突然蒸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