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裏的一棵樹

森林裏的一棵樹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泰]阿薑查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法耘譯者序
序言
阿薑查傳略
第一部分
1.流浪漢
2.香蕉皮
3.盲人
4.一瓶藥
5.嬉戲的孩子
6.眼鏡蛇
7.椰子殼
8.烹飪
9.瘋子
10.一杯水
11.築堤
12.深洞
13.髒衣服
14.玻璃杯
15.醉酒的人
16.鴨子
17.空
18.傢庭
19.肥料
20.火
21.魚
22.魚和青蛙
23.漁籠
24.漁夫
25.手電筒
26.高速公路
27.青蛙
28.果樹
29.垃圾坑
30.禮物
31.小草
32.手
33.坑洞
34.房子
35.傢庭主婦
36.狼狗
37.刀子
38.結
39.湯勺子
40.樹葉
41.破漏的屋頂
42.信
43.木頭
44.木材
45.蛆
46.芒果
47.藥和水果
48.商人
49.油與水
50.孤兒
51.牛車
52.水池
53.雨水
54.水流
55.路
56.石頭
57.螺絲釘
58.樹苗
59.銳利的刀
60.蛇
61.蜘蛛
62.靜止的流水
63.香甜的水果
64.熱水瓶
65.口渴的人
66.刺
67.陷阱
68.旅行傢
69.樹
70.烏龜
71.枝與根
72.未去殼的米
73.水牛
74.野雞
75.滿園子的動物
第二部分
1.蟻窩
2.蘋果園
3.蘋果
4.竹筍
5.大木棍、小木棍
6.盲人
7.身體與其美色
8.煮好的飯
9.磚窯
10.橋
11.佛像
12.蓋房子和染布
13.車
14.貓
15.籠裏的雞
16.孩子
17.彎麯的樹
18.髒盤子
19.狗的腿
20.樓上樓下
21.水滴
22.鴨
23.蚯蚓
24.糞臭
25.昂貴的東西
26.外在的傷口
27.從樹上掉下來
28.落葉
29.農夫和母親
30.足球
31.朋友
32.掌中果
33.果樹
34.垃圾桶
35.背道而馳
36.進城
37.良好的消化
38.總站
39.湯裏的頭發
40.遮蓋山的頭發
41.講堂
42.一把泥土
43.母雞或公雞?
44.草藥
45.主人和客人
46.熱鐵球
47.熱鐵棒與糖果
48.旅館
49.屋主
50.遊手好閑的工人
51.無知的小孩
52.嬰兒
53.頭癢
54.鑰匙
55.鉛換金
56.告彆老友
57.電燈開關與鉢
58.蜥蜴
59.掉瞭東西嗎?
60.蓮葉
61.蓮花
62.一塊冰塊
63.芒果
64.市場的婦人
65.肉
66.牙縫裏的肉
67.馬陸
68.馬陸與雞
69.錢、臘和雞糞
70.猴子
71.紅蟻窩
72.老祖母
73.老韆
74.老破布
75.樣樣皆百
76.田地的工人
77.宴席上的客人
78.裁縫機
79.一塊蛋糕
80.種果樹
81.毒針
82.昂貴的筆
83.猛虎
84.養牛和雞
85.熾紅的煤炭和小鳥
86.焦躁的猴子
87.河與川
88.繩索
89.沙與鹽
90.學童
91.疏洪道
92.腳底裏的碎片
93.頑固的馬
94.殘乾
95.甜點
96.甜芒果
97.香甜的木瓜
98.錄音機
99.小偷和拳擊手
100.小偷和殺手
101.編織緊密的網
102.樹
103.嚮外生長的樹
104.虛僞
105.蔓
106.兀鷹
107.缸裏的水
108.水牛
109.海浪與海岸
110.水井與果園
111.木材
112.歧途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森林裏的一棵樹》是近代最有影響力的南傳佛教大師,泰國公認的阿羅漢成就者阿薑查•須跋多(1918—1992年)的譬喻集。阿薑查大師年輕時研究過基礎佛法、戒律,以及經典,後隨當地禪定大師修習。他依苦行僧的傳統方式生活達數年,曾和本世紀偉大的禪師阿薑曼度過一段開悟性的時光。他的教導方式簡明,含義卻深遠。他善於用日常周遭事物引齣佛法實意,令弟子們開解,也因此吸引瞭不少西方人從他受教。《森林裏的一棵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包括75則譬喻,第二部分包括112則譬喻,這些譬喻是阿薑查大師用日常周遭事物引齣佛法實意的生動的例子。

用戶評價

評分

##有裝幀的書無內容,有內容的書無裝幀

評分

##當你們瞭解,這世上的事物都猶如香蕉皮一般,對你無多大用處後,那時你們就能自在地來去世間,不會被各式各樣、來來去去、令人愉快或厭惡的事物牽動、擾亂、苦惱。這是引領趨嚮解脫的道路。我們修行的本質是去觀察動機和審視心。你必須有智慧,不要有分彆心。如果他們有不一樣,彆煩惱,你會因為森林裏一棵彎麯的樹,高度和直度都與其他樹不同而懊惱嗎?那是很愚癡的!彆去論斷他人,各式各樣的人都有,不需要去承受希望改變他們的重擔,如果想改變任何事物,就去改變你的無明成為智慧吧!所有的教導隻不過是譬喻,用來幫助心靈看到真理,如果在心裏建立起佛陀,那麼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切事物,視一切事物與我們並沒有什麼差異。佛法一直在任何時刻示現著,但隻有在心靈寜靜的時候,我們纔能瞭解佛法。我們好像蛆一樣啊,生命宛如落葉,心如雨水。

評分

##有那麼幾年,特彆喜好這類書,慢慢開始倦怠,不如持捲念佛。

評分

##完整是破碎的偶然狀態,生是死的必然開端

評分

##禪修的靈感來自日常生活,關照自己的內心。看看樹和藤蔓就能學習到許多瞭…世界萬物都是老師

評分

##“所有的教導隻不過是譬喻,用來幫助心靈看到真諦。”書中充滿譬喻,但多數譬喻,不經過真實的修行,是不能有切身體會的。

評分

##阿薑查

評分

##譬喻們很形象很貼切 不過還是需要上下文語境 建議看過幾本阿薑查的書後再來看這些譬喻

評分

##有裝幀的書無內容,有內容的書無裝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