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杜拉斯资深研究者,作者黄荭从杜拉斯在中国的译介接受、杜拉斯的写作阶段与母题、杜拉斯的经典化乃至传奇化(包括其通过写作自身建构的部分)、相关书籍及专著的介绍等角度出发,在与杜拉斯的相遇、相知过程中碰撞出无数奇妙的旋律,相交成动人的乐章。
##摆脱学术语言的枯燥,用感性的方式表达对杜拉斯的理解和感受,动人处,读起来心有戚戚,人的悲伤又是如此雷同。但是前后文时有重复,不知道什么原因,call back?
评分##二星感谢黄荭老师的译介贡献。
评分黄荭的这本《杜拉斯的小音乐》涉及杜拉斯的诸多方面,譬如杜拉斯在中国的译介接受、杜拉斯的写作阶段与母题、杜拉斯的经典化乃至传奇化(包括其通过写作自身建构的部分)、相关书籍及专著介绍等等。虽然在篇章之间存在内容的重复,但每一章的线索都很清晰。有的比较偏向个人感悟,书写感悟发生的情境对读者而言更有代入感;有的比较偏向学术探讨,彼此观点的交流亦多有可取。“外两篇”的选取也很有特色,《中国的小脚》有助于理解杜拉斯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及其赋予的感情,对于人的生存样态也是以小见大,岩崎力的《我所参与的<广岛之恋>的后期制作》则在某种程度上涉及杜拉斯的经典化,但并不特别深入,需要读者自己去体味言外之意。总之,就像题目取为“小音乐”,本书更适合作为休闲读物而非学术论著,结构的整体性不强,但内容的广度已足够。
评分##深度了解过杜拉斯之后再来读这本小册子,能体会到黄荭老师对杜拉斯的独特理解。但是作为一本书,这里面的内容并不够充实。
评分##二星感谢黄荭老师的译介贡献。
评分##作者从杜拉斯那里唯一学到的东西就是在不同篇目里重复同一些素材吗?但不同于杜拉斯对文本复调的探索,作者的篇目之间没有任何差异,它们只是换了包装形式用于不同场合,那么把它们辑录出版有何意义?
评分##叙述性报道为主,图多,看看无妨。也跟没看一样
评分##本以为会是本略为严肃的传记,实际上是一本文笔隽永的随笔,正如书名一样像是一曲杜拉斯的小音乐,淡淡的流泻出不平凡的一生。有的时候随笔好不好,一要看作者的知识含量,二看作者的文笔,显然黄荭两者都有,整本书流畅而有趣,即使你是个不了解杜拉斯的人,也会陶醉其中。
评分##三星-。文学研究和随笔的交界。反正都是谈杜拉斯,倒不会读不下去。只是意象和感受总是重复。作家也许可以如此,评论家是否也能如此就值得商榷了,总有越走越窄之感。另:文中有几篇反复引用袁译或黄译的“利用绝望来反抗绝望”那一段,但文字却并不相同,虽然可能是自己随手译的,但自己集结成册之前是否应再读一次为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