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太平洋战争史权威约翰•B•伦德斯特罗姆经三十年潜心研究后的力作,为读者细致而生动地展现出太平洋战争前期战场的腥风血雨,且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精到的分析为弗莱彻这个在美国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平了反。同时更细致梳理了太平洋战争前期美国海军领导层的内幕,三次大规模海战的全过程,一些著名将帅的功过得失,以及美国海军在二战中的航母运用。
##重读中。。。新收获。Jonathan B.Parshall 和 Anthony P.Tully 在《断箭》一书中批评山本五十六不该在发动中途岛战役前与海军和陆军大本营妥协,分兵拉包尔--珊瑚海,造成瑞鹤、翔鹤二舰无法参与中途岛之战,导致力量失衡缺乏决定性的优势兵力。但我以为,恰恰相反,倘若山本不违抗军令部的指导,把机动部队重兵直指珊瑚海地区,那么,双方的航母决战就应发生在珊瑚海、而不是之后的中途岛了,所谓战略转折将大不相同。
评分细节和资料很多,也确实说明,大部分战争过程中发生的事情需要很多年以后根据资料的收集来还原。当然功过问题就像fletcher引用(法国元帅)约瑟夫 霞飞的话:“谁打赢了马恩河战役我说不清,但打输了会算到谁头上是毫无疑问的。”
评分##初二初三痴迷二战史买来看的,似乎没看完 仍然记得当时晚上熬夜来回翻看比对着书里附的珊瑚海地图,似乎就是在同步复刻着这一系列战役,这段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评分##本书包含了大量有关珊瑚海,中途岛及瓜岛战役的资料。翻译也很流畅,系好书。但是,本书的主要宗旨是为弗莱彻上将在二战的战绩辩护,本书在这点上我觉得还是有差距。我觉得弗莱彻在很多方面还是打得过于保守,有点像美国版的南云忠一。与断剑结合起来看(断剑引用了大量的日本资料),对于理解太平洋战争早期的航母战有很大帮助。
评分##弗莱彻翻案之作,依旧味同嚼蜡但不可不读,翻译走心。
评分##看了点摘录感觉这位作者的思路真是奇怪……他还弗莱彻清白的办法是把所有人黑一遍吗= = 不知道全书是不是也这样。2020-10-12想读 | 本书主要观点:洪洞县里无好人,除了弗莱彻和斯普鲁——斯普鲁恩斯传记再版的引言即本书作者所写。确实一线最烦的就是莫里森贝茨之流笔杆子上帝视角站着说话不腰疼还讽刺挖苦(对比特纳的言辞粗鲁)。所谓尼米兹态度转变我觉得是疑人偷斧,新书腰封这种场面话不能算证据(所谓“支持”好歹写个序——比如洛克伍德回忆录),《大海战》该写的写了甚至还给弗莱彻一个台阶下,反倒是各种之前没见过的信件电报看得出感觉如果不是尼、金早就把弗莱彻轰去看守干船坞了——和罗彻福特一起。有新鲜的材料,但总体相当主观,需要读者自己的判断。
评分##已看,有电未下
评分##作者查阅了海量资料,付出大量的努力来为弗莱彻将军翻案。从航母作业到编队运用,描写事无巨细。远距离航行和超视距作战对加油和通讯、侦查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美日航母从攻击到编队方式大不相同。从美方视角介绍了从珍珠港到瓜岛战役前半段的美国海军航母编队运用。
评分##为太平洋战争1941-1942年美帝航母舰队司令弗莱彻翻案的书。看完感觉瓜岛真是个大坑,虽然结果是盟军胜利,但是对具体战术的评判与追责却影响了很多将领的前途。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谨慎用兵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