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在2006~2011年指挥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的亲身经历。我们最初取得的军事胜利,正因我们的短视、错误政策及在战场和华盛顿的内部冲突而被挥霍殆尽,战争已变成为避免失败而无谓坚持的野蛮冲突。
为挽救这两场战争, 我与白宫、国会、五角大楼及军方高层之间展开了激烈斗争。通过回顾国会、白宫、国家安全班底的决策过程,我认为他们更关注的是党派之争和媒体传,而非保护将士和取得战争胜利。对此,我深感愤怒和失望。而我与五角大楼、军方高层的官僚斗争则是为了将国防部的角色从战争策划者转变为发动者,并将军队打造成一支胜利之师。
期间,我见证了诸多热点事件,如增兵与撤军、部署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叙利亚和伊朗核危机、前线换帅风波、关塔那摩虐囚案、猎杀本·拉登和维基泄密等,而这些事件背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隐情。
作为国防部部长,前线始终是我关注的焦点。每次走入战区会见我们的将士,或者参加牺牲士兵的葬礼,都会让我深刻意识到战争的巨大代价,也令我发自内心对那些响应国家号召的勇士们感到钦佩。
##按需。“本书是我在2006~2011年指挥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的亲身经历。我们最初取得的军事胜利,正因我们的短视、错误政策及在战场和华盛顿的内部冲突而被挥霍殆尽,战争已变成为避免失败而无谓坚持的野蛮冲突。”
评分##罗部长不愧是跨两届不同政党的防长,思路之清晰,措施之得力,远超上届拉氏。这书值得读三遍。
评分##当美国和其他国家越来越厌倦无止境的冲突时,盖茨似乎更能感受到军人肩负的重担。
评分##按需。“本书是我在2006~2011年指挥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的亲身经历。我们最初取得的军事胜利,正因我们的短视、错误政策及在战场和华盛顿的内部冲突而被挥霍殆尽,战争已变成为避免失败而无谓坚持的野蛮冲突。”
评分##出乎意料的好!
评分##决策的背后
评分##现在的年轻编辑已经不认识坦克梗了…
评分##担任国防部部长的经历让我更加确信,最近几十年里,美国总统在遇到严峻的外交难题时,总是太快抓起手中的枪。而他们往往又过于草率,全然不顾我提到的上述现实因素。以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为榜样,在他执政期间,苏联核试验成功,一跃成为核大国,中国核事业也在迅猛发展,美国国内出现抵制这两个国家以防止核战争的呼声。参谋长联席会议致建议他使用核武器帮助越战中的法军,此外,还有中东战争、古巴革命以及东德、波兰和匈牙利暴动等重大危机发生。然而,自从艾森豪威尔于1953年夏天同意签署朝鲜战争停战协议后,没有一位美军士兵在其任内的行动中丧生。缺少美国介入,大部分国际问题将难以解决。但我们更需要认识到,美国这个迄今为止最强盛的国家,在一个残酷多变的世界里所能做的也十分有限。我军分布在全球各地的部队为大多数地区的和平稳
评分经历过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最初想到的是美国的“狠”,但是盖茨让我看到了他的“柔”,同时看到了一位决策人的艰难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