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並不是一部反映斯大林格勒戰役全景的作品,而是以其獨特的視角、細緻入微的筆觸呈現瞭斯大林格勒巷戰的真實麵貌,聚焦於蘇德兩軍圍繞斯大林格勒北部城區一個重要目標——“街壘”火炮工廠而展開的爭奪戰。這場鏖戰相比規模宏大的整個戰役而言非常小,卻可作為充滿徒勞無謂、殘酷無情和命運無常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完美象徵。
本書敘事的起始時間是1942年11月初,德軍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已經占領瞭斯大林格勒90%的城區,將蘇軍壓縮到伏爾加河畔的幾處橋頭堡中。為瞭最後占領全城,德軍特意從後方調來5個精銳工兵營投入“街壘”工廠方嚮,在11月11日開始的最後攻勢中,將防守工廠的蘇軍步兵第138師分割包圍在伏爾加河邊一處寬不過300多米、縱深不過400多米的狹小空間內,由此形成瞭一座三麵臨敵、一麵背水,被戰火環繞的“孤島”,蘇軍以步兵第138師師長的名字將這個小橋頭堡稱為“柳德尼科夫島”。數百名蘇軍官兵在近乎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以高昂的鬥誌和超人的頑強頂住瞭德軍的猛攻,給進攻者造成瞭驚人的損失——5個特遣工兵營在僅僅兩周戰鬥後全都殘破不堪,隻能就地解散,混編入其他部隊,“街壘”工廠戰鬥的殘酷血腥可見一斑。隨著蘇軍轉入反攻並將德軍第6集團軍包圍,“街壘”工廠周邊的攻守角色互換,蘇軍以“柳德尼科夫島”為跳闆展開進攻,收復失地,然而陷入睏境的德軍官兵也錶現齣瞭不亞於對手的堅韌,頑強固守,直至1943年2月2日戰役落幕。“街壘”工廠是斯大林格勒包圍圈中最後投降的德軍據點之一。
##現在翻譯的人臉都不要瞭是吧,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原著,嗬嗬,無恥至極
評分##對《island of fire》原著的翻譯,卻打著自己編著的旗號齣版。
評分##20160707,到手。價格趕上進口書瞭(雖然本身就是翻版書)。分量十足,內容精確到雙方每一日對每一堵牆每一堆瓦礫的爭奪,搭配Osprey的《二戰巷戰戰術》一書。突然想到,如果那本衡陽會戰和133步兵聯隊的,如果也齣成這種大部頭就好瞭,也算填補一項業內空白。
評分##曾經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現在,隻剩下紙麵上冷冰冰的、帶著血腥味的文字以交代他們的悲慘結局。
評分##細節很考究,地圖很豐富。讀起來感覺有點繁瑣。
評分##本書主要是以斯大林格勒之戰的中後期,幾個德軍工兵營在街壘工廠與蘇軍的攻防為主綫的故事。 內容非常詳盡(包括有豐富的照片)。缺點是,有羅列事實的嫌疑, 故事性較差
評分##細節很考究,地圖很豐富。讀起來感覺有點繁瑣。
評分##現在翻譯的人臉都不要瞭是吧,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原著,嗬嗬,無恥至極
評分##書好書,翻譯的行為令人不恥,優點是附錄保留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